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高二历史周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2021•海南模拟)书院是中国古代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间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宋代书院空前活跃并形成教育制度这主要是因为当时()A.理学备受统治者推崇B.中央集权空前加强C.以文治国策略的影响1).经济文化长期繁荣(2021春•平山区校级月考)京师大学堂最初计划设道学、政学、农学、工学、商学等10科戊戌变法失败后,京师大学堂被保留下来,实际只办了诗、书、易、礼四堂及春秋二堂,“兢兢以圣经理学诏学者,日悬《近思录》、朱子《小学》二书以为的”这反映出()A.京师大学堂仍以理学为宗旨B.“中体西用”成为社会思潮C.顽固势力竭力阻挠教育改革D.近代教育未发生实质性变化(2021•湖北模拟)新中国成立前,文教、科技和卫生方面的知识分子有200万人左右,到1957年,全国仅教育系统拥有教师的数量就达
233.54万人,全国参加业余学校学习的职工共
763.2万人,其中扫除文盲
78.4万人这表明新中国()A.高度重视增强文化软实力B.构建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C.注重新政权意识形态教育I).集中力量解决社会主要矛盾(2021春•天津期末)1952年,中国开始第一次大规模扫盲运动扫盲班遍布工厂、农村、部队、学校1956年以后,扫盲运动又掀起两次高潮从1949年到1960年,约有
1.5亿人参加了扫盲和各级业余学校学习新中国的扫盲运动()A.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B.构建了完备的国民教育体系C.贯彻了“科教兴国”的战略D.反映了国家政权的根本属性(2021•咸阳模拟)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组织出版社创作了大量连环画,涵盖了抗美援朝、工人生活、农民翻身、战斗事迹、英雄劳动、思想改造、破除迷信、科学知识、婚姻问题、儿童故事等方面此举旨在()A.践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B.适应社会主义改造的要求C.利用连环画通俗性教育民众D.推动扫盲教育的顺利开展(2021•渭滨区模拟)1985年,教育部着手改变恢更高考后实施的国家包揽学生学费、学生毕业后绝对服从国家分配的制度,规定高校可以招收少量国家计划外的自费生,学生自己缴纳培养费、学杂费,毕业后由学校推荐就业或自谋职业这一变革()A.顺应了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B.提高了高校招生制度的公正性C.适应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I).促进了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2021•赣州一模)1977年,刚恢复法学教育时,全国只有3所大学设有法律系,每年招收200多人2006年底,我国设立法学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已达603所,在校的法律专业本科牛.接近30万人截至2020年,我国已有近700所高校开设了法学专业这一现象从本质上说明我国()A.民主法制建设水平不断提高B.民主法制建设速度空前加快C.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D.重视高素质法制人才的培养(2021•茂名模拟)在
1952、1953年,大批高校和中专毕业生响应国家号召,奔赴工业建设的最前线,一些理工科大学生,甚至提前一年毕业分配1953年暑期高校毕业生分配的基本方针是集中使用,重点配备这反映出当时()A.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B.正在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C.计划经济已初具规模D.大跃进运动提高毕业生工作积极性(2021•沧州三模)从1983年开始,我国第一批民办高校开始招生,到1986年年底,全国已有民办高校370所;至1991年年底,全国民办高校的数量增加到459所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市场经济成为社会共识B.各种经济成分齐头并进C.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D.“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2021•盘州市一模)1938年,教育部提出初高中各年级都开设生产劳动课,每周2课时;各年级每学年均有14-28天的体力劳动时间1961年,教育部又要求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倡导劳动与教育相结合,劳动课时明显减少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劳动教育不符合教育规律B.教育方针作出了重大调整C.工业化降低劳动技能要求D.适应国家调整的时代要求(2021•长安区校级模拟)20世纪50年代,教育部对高等院校进行调整,裁撤、合并了一些大学及人文学科,大量增设了工科专业;20世纪70年代恢复高考制度;20世纪90年代先后提出高等教育发展的“211工程”“985工程”计戈小2016年教育部又提出建设“双一流”大学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政治因素在高等教育的改革中起着主导的作用B.新时期教育改革是为了应对国际经济竞争的挑战C.高校改革主要是为适应新形势卜国家发展的需要【).高校改革主要是为了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2021春•广州期中)1975年8月30日主持中国科学院工作的胡乔木在恢复科学院哲学和社会科学部(即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报告中提出,必须要为哲学和社会科学注入新的活力,但政治伦理不能代替科学,应重视自然科学的发展据此可知,恢复中国社会科学院主要是因为()A.国家建设急需新兴科技人才B.部分领导对“文革”错误有所认识C.“文革”中邓小平再次被打倒D.思想界展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魏晋南北朝出现了许多诫子文书,如曹操《诫子植》、嵇康《家诫》、颜延之《家诰》等,最典型者当属诸葛亮的《诫子书》一般的庶族家庭也十分重视家庭教育由此可以推知,魏晋南北朝时期A.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开始形成B.世族文化影响扩大C.宗法制度社会基础得到巩固D.印刷技术快速发展有学者说“浪漫主义者由于有表现他内心感受的无穷欲望而从事创作,他在自我中看到世界的主要目的而在世纪末,这个自我崩溃了、英雄主义也行不通了下列可用来印证这一观点的历史事件是A.1872年《口出・印象》油画的诞生B.1877年《天鹅湖》芭蕾舞剧的表演C.1880年《思想者》雕塑作品的创作D.1937年毕加索创作了《格尔尼卡》印刷术使快速、便宜且大量地生产文本成为可能到11世纪,印制的佛经和儒学经典、日历、农书以及大众书籍在社会上大量出现这反映了()A.技术进步有助于文化传承B.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C.技术进步强化了社会秩序D.印刷术促进了宋代社会转型黄山申遗成功后,修了三条索道,并在坡度很大的山腰溪谷间修建水库和蓄水池,开崖凿壁,垒坝蓄水这种做法A.是对黄山资源的充分利用B.与《世界遗产公约》精神相悖C.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之需D.是摆脱经济困难的最佳途径截至2019年,共有33个国家的53项世界遗产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其目的是A.对处于危机状态的世界遗产进行登记B.联合国出资对相关遗产进行修复C.将名录中的世界遗产进行世界性宣传D.有效地保护和保存世界文化遗产为确保世界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世界遗产委员会确立的作为登录《世界遗产名录》的基本条件和保护原则是A.独特性和完整性B.真实性和特殊性C.真实性和完整性D.突出性和完整性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其突出的普遍价值不仅属于当代人,也属于未来的人类因此,我们对于世界遗产应A.全力开发推向市场B.严格保护封闭保存C.大力维修适度保护D.充分保护适度利用挪威作曲家爱德华•格里格习惯用挪威词谱写成曲;在旋律与和声的调式上,受古挪威弦乐器的启发较多;对于持续低音的运用,则源于挪威民歌由此可知,他的音乐作品A.体现艺术的时代特征B.受到近代科学技术的启发C.富有极强的民族特色D.崇尚感性并揭示精神世界(2021春•承德期末)大约从公元前2000年开始,雅利安人陆续向东,向南进入伊朗高原及南亚地区进入伊朗高原的雅利安人保留了其强悍善战的特性,并建立了强盛一时的波斯帝国,而进入南亚的雅利安人则变得养尊处优,难以抵御外敌入侵材料可用于说明()A.古代印度宗教环境的复杂性B.波斯帝国统治方式的残酷性C.古代印度和波斯的文化交流D.地理环境对文明发展的影响(2021春•潍坊期中)前苏联的东方学专家巴托尔德指出“蒙古帝国把远东和近东的文明国家置于一个民族、一个王朝的统治之下,这就不能不促进贸易和文化珍品的交流西亚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得到了空前绝后的发展”材料意在说明()A.蒙古西征促进了地域间文化的交流B.商贸发展推动统一的蒙古帝国建立C.蒙古西征促进了人口的大规模迁徙D.蒙古帝国实现对欧亚地区直接统治(2021•丙卷模拟)1819年美国“马卡洛诉马里兰”案表明“各州无权利用征税或其他方式阻滞、妨碍、拖累或以任何方式控制国会为行使已授予联邦政府之权力而制定的合宪法律的实施”该案可能使当时美国()A.联邦政府的权力得到加强B.三权分立的机制遭到破坏C.南北方之间矛盾日益尖锐D.各州独立自主性完全丧失(2021•市中区校级二模)1931年,《威斯敏斯特法案》确认了“英国和各自治领都是英帝国内的自治共同体,地位平等,在内政和外交的任何方面互不隶属”,英联邦遂正式形成之后,英联邦成员由需对英王效忠的原则演变为接受英王为独.成员国自由联合体的象征这一演变的历史背景是()A.世界格局出现重大调整B.世界殖民体系崩溃C.英国霸主地位完全丧失D.民族解放运动高涨(2021•蔡甸区校级模拟)费城制宪会议上,“宪法之父”麦迪逊说“制宪者所要考虑的问题……困难在于将少的稳定与政府的能力和不可侵犯的自由以及对共和政体的关注结合起来”为此1787年宪法()A.规定总统对国会负责B.强调地方必须服从中央C.保障两党的交替执政D.确立联邦制和分权制衡(2021•贵州模拟)1787年宪法起草的过程中,遵循了两个基本原则其一是部分表决,也就是达成一项共识便记录下来,作为整体的一部分,而不是草拟全部法案再强行表决;其二是不全面规定,争议部分留给后面补充这体现了()A.遵循分权制衡的原则B.民主共和原则C.宪法具有较强局限性D.实用主义精神(2021•包河区校级模拟)德意志帝国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专制色彩浓厚,但却是作为一个联邦国家组织起来的,参加联邦各独立邦并未失去各自原有的地位联邦的构成包括4个王国、6个大公国、5个公国、7个侯国、3个自由市以及帝国直属领地阿尔萨斯一洛林,共计大小25个邦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A.统一国家刚建立的政治现实B.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C.削弱了普鲁士在帝国的影响D.高度统一的帝国传统(2021•南明区校级模拟)美国联邦党人在阐述宪法时指出,“在不同阶级的公民中必然存在着不同的利益,如果多数人由一种共同的利益联合起来,少数人的权利就没有保障”因此要建立可以互相钳制的组织机构,”使全体中多数人的不合理联合即使不是办不到,也是极不可能的”据此,美国的制衡原则旨在()A.加强中央集权B.维护民主政体C.保障共和体制D.保障各州主权公元前4世纪末,埃及尼罗河口的城市逐渐发展成了地中海上最大的商港两河流域的塞琉西亚、东西方交通要道安条克城、小亚细亚西北部的帕加马城等逐渐成为闻名于世的商贸中心这些商贸中心的兴起得益于()A.马其顿人的扩张B.罗马奴隶制的发展C.希腊文化的衰弱D.班超对西域的经营
30..亚历山大远征后,在希腊化世界及其周边地区实际上形成了以西亚为中心,以地中海和中亚、印度为两端的新交通体系在张骞到达中亚之前的公元前2世纪中后期后来的丝绸之路西段(自帕米尔以西)实际上已经开通这表明()A.张骞对丝绸之路开辟作出决定性贡献B.丝绸之路的开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C.希腊文明的传播对丝绸之路开通的贡献D.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自古以来就很频繁
31.(2021•全国I卷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朝初期,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太学的发展相对缓慢到神宗之时,由于王安石的推动,太学取得较大发展据记载,北宋太学初置时,大约百余人;神宗时增至2400余人;徽宗崇宁时达到高峰,人数一度达到3800余人宋以前的太学,生员主要是各级官员的子弟,宋代的太学,基本凭考试升进,生员的来源范围扩大明显太学在当时具有独特的地位,它对地方官学,乃至民办学校起到了导向作用北宋不少太学生不畏强权,敢于上书直言,论列时政,如钦宗上台不久,太学生陈东就上书请求惩办蔡京、童贯等人,后来梁师成等获罪,与陈东上书有着密切的关系总之,北宋太学在中国教育史上划上了浓重的一笔--摘编自闰孟祥、贾明杰《宋代太学教育》材料二12世纪欧洲开始出现大学据统计,13世纪欧洲约有大学22所,16世纪已有80多所当时,大学成为僧侣政治和行政权力、教权和主权并列的第三种力量,但它并不能完全摆脱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的束缚大学团体的正式成员都有表决权,参与决策校内事务,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均有资格被选为校长13世纪,教皇教令和大学法规已对课程内容有明确规定,如文学课程主要开设文法、修辞等“七艺”,天文学几乎限于历法和复活节口期的推算,神学课程为《意见集》和《圣经》等中世纪大学吸收来自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成员,组成了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他们之间通用拉丁语进行对话,不断地交流学识、探索科学当时,教皇也准许某些名牌大学的教师在许多大学同时任教,学生有迁移权--摘编自张晓丹《试论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兴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太学教育发展的原因及影响(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欧洲大学的特点并评价中世纪欧洲大学(8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之恒言,曰时代思潮”,此其语最妙于形容凡文化发展之国,其国民于一时期中,因环境之变迁与夫心理之感召,不期而思想之进路,同趋于一方向;于是相与呼应汹涌,如潮然……凡“思”非皆能成“潮”,能成“潮”者则其“思”必有相当之价值;而又适合于其时代之要求者也——摘编自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材料二晚清进步思潮是晚清时期中国社会剧变的现实在思想意识领域的反映……当时出现了持续不断的全局性社会危机及中西文化的冲突融合……晚清涌现出来的社会思潮大都具有实践意义,几乎所有的社会思潮都被人们用作推动社会进步和民族独立的工具或者思想武器……新的思潮往往诞生在旧思潮的母体中,而旧思潮却仍然要与新思潮相互纠缠并延续很长一个时期这样的纠缠有旧思潮对新思潮的孕育,也有对•新思潮的遏制……当时思想家们对中国社会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了憧憬,也表明他们对几千年中国传统社会的特殊国情知之甚少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问题上思考不够成熟一一摘编自陈国庆《论晚清进步思潮的渊源和特点》
(1)根据材料一指出构成社会思潮的要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时期的主要进步思潮(10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对晚清进步思潮出现的原因和特点进行论证(要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15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