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4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含解析)时间90分钟总分100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西周时,周王通过婚姻关系与异姓诸侯建立血缘联系周王照例称同姓诸侯为伯父或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或叔舅这反映了A.中央与地方政治联系加强B.忠孝一致的伦理道德观念C.分封制度与宗法制度的结合D.王权与神权形成紧密联系【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周王照例称同姓诸侯为伯父或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或叔舅”可知,周王是通过强化血缘关系的方式来巩固分封制的,即将分封制与宗法制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故选C材料重点在强调两者之间的姻亲血缘关系,而非强调两者上下级的行政关系,排除A;材料并未出现忠孝等伦理道德观念的描述,排除B;材料并未提到相关神权的描述,排除D.西周时,周王授予诸侯管治封域内土著邦族的权力,包括组织城防、分派劳役、划定田亩、贡献土产等具体内容;各邦族多依旧保有其宗族组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践行周礼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当时A.儒家礼乐文明推动文化认同B.中央政府实现对地方直接管理C.分封制的推行促进族群融合D.土著邦族作为新兴政治力量崛起【答案】C【解析】【详解】从西周分封制下,诸侯“管治封域内土著邦族的权力”内容具体,并且“多依旧保有其宗族组织”,有利于地方稳定的同时,“一定程度上践行周礼”促进社会生活规范统一可知C项正确儒家思想诞生是在春秋时期,A项不符合史实;分封制下没有实现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B项错误;土著邦族受诸侯管治,服从周礼,走向一致,D项不符合题意【点睛】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加强了地缘政治,大一统理念促进了民族融合
3.孔子对传统文化抱有深深的敬意,充分吸收夏、商、周三代的典章制度和思想成果,求助A.责任内阁制特点的体现B.代议制最终完善的标志C.确立议会权力的至高无上D.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首相从受到议会弹劾而下台到解散下院提前大选而继续任职,表明议会的权力也受到了制约,反映了责任内阁不断发展和完善,材料现象体现了责任内阁制的特点,故A项正确,C项排除B项,英国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是不断发展完善,“最终完善”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21.南北战争后,美国制定并通过了第14条宪法修正案,宣布全体美国人不仅是他们那几个州的公民,也是美国的公民这一修正案A.维护了美国的共和体制B.解放了美国的黑人奴隶C.扩大了联邦政府的权力D.保障了美国公民的权利【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全体美国人不仅是他们那几个州的公民,也是美国的公民”,体现出国家统一的观念,宪法修正案体现出联邦政府权力的扩大,故C正确;共和制指国家代表机关或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一种制度,材料无法体现,排除A;《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解放了美国的黑人奴隶,B错误材料反映出国家统一的观念,没有涉及公民的权利,排除D
22.部分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在法国大革命后认为,人只有回归基督教,才能找到精神的故乡这反映出当时A.浪漫主义文学创作尚不成熟B.法国大革命造成了思想混乱C.浪漫主义者过分地强调理性D.部分民众对社会现实的失望【解析】法国大革命后期,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故A项排除法国大革命造成了思想混乱在材料中无体现,故B项排除;据所学可知浪漫主义思想侧重从主观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强调的是感性层次,故C项排除;据题干“部分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在法国大革命后认为,人只有回归基督教,才能找到精神的故乡”可得出民众对大革命后所建立社会的失望,故D项正确点睛解题时紧扣“人只有回归基督教,才能找到精神的故乡”,即反映出人们对启蒙思想家宣传的“理性王国”的失望,据此获取正确答案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仅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在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1884年法国议会又通过决议“政府的共和国形式不得作为宪法修改提议的对象”这表明法国A.借鉴了英国责任内阁制B.总统共和制更符合国情C.保皇派的力量仍然强大D.民主政治进程的曲折性【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仅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政府共和国形式不得作为宪法修改提议的对象”可知这表明法国为巩固共和政体建立保障这从侧面反映出法国保皇派的力量仍然强大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责任内阁制指的是内阁对议会负责材料没有体现责任内阁制的特征;B选项错误,法国政体是议会制共和制,不是总统制共和制;D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民主政治进程的曲折性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任何一邦的商品均可自由输入另一邦,另一邦不得再行征税并规定皇帝经帝国联邦议会同意后,可以任命税务官进驻各邦税务机关,以监督帝国税法的执行材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A.联邦议会是最高立法机构B.中央集权得到加强C.皇帝的行政权受议会约束D.皇帝拥有征税自由【解析】由“另一邦不得再行征税,并规定皇帝经帝国联邦议会同意后,可以任命税务官进驻各邦税务机关,以监督帝国税法的执行”可以看出地方权力消弱,加强中央的权力,故本题答案选B项;A项不选,题干中没有体现立法的信息;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议会实际上是被皇帝主宰的;D项不选,题干主要是讲皇帝可以任命税务官监督帝国税法的执行,没有体现自由征税
二、非选择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国历代封建王朝在对官员进行德化教育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反腐败的立法工作,注重运用法律和制度来规范官员行为《唐律疏议》以国家大法的形式,把有关惩治贪污犯罪的规定作为法律固定下来,对官吏罪与非罪、罪轻与罪重等进行界定……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组织和监察制度的确设计得十分精细严密,监察机构在纠举不法、惩恶扬善、澄清吏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确实查处了不少贪污受贿案件一一摘编自张乐贤《浅析中国古代治理官吏腐败的对策》材料二雅典构建了一套预防权力集中的机制,如议事会的常设机构采取的是10个部落轮流当政的办法,议事会的负责人也由抽签决定,任何人不得在一年中两次担任负责人雅典还通过公民大会、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实行“认可听证会”制度……“认可听证会”就是在公民大会上就国家重要公职人员的工作是否称职进行投票,不称职者,或被免职,或被撤职查办公职人员任满离职时,也要接受公民大会陪审法庭的审查一一摘编自张慧、张文伟《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特殊性分析》材料三民主政治建设和法制建设总是相伴而行,这从西方发达国家反腐实践中可以看出……1700年,英国国会通过了《吏治澄清法》1854年和1855年,英国政府两次颁布“枢密院令”,决定在大不列颠实行公开考试制度,择优录用文官1870年,政府又颁布了文官改革令,建立了现代公务员制度——摘编自柴世民、武丽华《浅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反腐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防范官员腐败的对策并对其进行评价
(2)根据材料二,说出古代雅典为防范公职人员腐败所采取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英国防范官员腐败的主要特点和历史作用【答案】
(1)对策对官员进行道德教育运用法律和制度规范官员行为;建立较为严密完善的监察制度评价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吏治的清明但其根本上是为了维护皇权专制,故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
(2)措施实行公职人员的轮流任职制;规定公职人员的任职期限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和审查
(3)特点法律防范与制度防范相结合历史作用促进了英国行政法律体系的完善推动了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为其他国家的文官制度提供了借鉴【解析】【详解】
(1)对策根据材料一“我国历代封建王朝在对官员进行德化教育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反腐败的立法工作,注重运用法律和制度来规范官员行为《唐律疏议》以国家大法的形式把有关惩治贪污犯罪的规定作为法律固定下来,对官吏罪与非罪、最轻与罪重等进行界定……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组织和监察制度的确设计得十分精细严密,监察机构在纠举不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官员进行道德教育,运用法律和制度规范官员行为,建立较为严密完善的监察制度评价根据材料进行分析可知中国古代防范宜员腐败的对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吏治的清明,但其根本上是为了维护皇权专制,故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
(2)根据材料二“雅典构建了一套预防权力集中的机制,如议事会的常设机构采取的是10个部落轮流当政的办法,议事会的负责人也由抽签决定,任何人不得在一年中两次担任负责人雅典还通过公民大会、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实行认可听证会制度”和所学知识可知,古代雅典为防范公职人员腐败所采取的措施为实行公职人员的轮流任职制,规定公职人员的任职期限,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和审查
(3)特点根据材料三“民主政治建设和法治建设总是相伴而行,这从西方发达国家反腐败实践中可以看出……1700年,英国国会通过了《吏治澄清法》.1854年和1855年,英国政府两次颁布‘枢密院令,决定在大不列颠实行公开考试制度,择优录用文官1870年,政府又颁布了文官改革令,建立了现代公务员制度”结合所学可知,近代英国防范官员腐败的主要特点是法律防范与制度防范相结合历史作用通过材料可知促进了英国行政法律体系的完善,推动了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根据材料“1854年和1855年,……决定在大不列颠实行公开考试制度,择优录用文官1870年,政府又颁布了文官改革令,建立了现代公务员制度”可知为其他国家的文官制度提供了借鉴.附加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面是晚清驻外使节有关近代世界政体大略的综述地球万国内治之法,不外三端有君主之国,有民主之国,有君民共主之国今日之德、日皆君主之国也,与中国无异美、法,皆民主之国也,其政权全在议院,而(总统)无权焉英国,君民共主之国也,大约民权十之七八,君权十之二三民主之国,其法合于盂子“民为贵”之说然其弊在朋党角立,互为争胜,甚且各校私见而不问国事之损益,则权不一而志不齐矣君主之国,主权甚重,操纵伸缩,择利而行;然其弊在上重下轻,或役民如牛马,伴无安乐自得之趣,如俄国政俗是也惟君民共主,无君主、民主偏重之并,最为网酌得中一一摘编自《薛福成(1838年—1894年)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晚清驻外使节对近代西方民主政体的认识找出其中的不当之处并运用相关史实选择一处予以简要说明(要求史实正确,史论结合,语言简明)【答案】示例不当之处一把近代德、日等国视为与晚清中国一样的“君主之国”说明君主政体主要有封建君主专制与资本主义君主立宪政体两种晚清中国属于前者,而近代德、口,其政体虽然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但属于后者,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不当之处二认为“民主之国”(即民主共和制)中的总统无权说明美国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着国家的行政大权;法国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在行政方面拥有广泛的权力二者都是本国国家权力的中心不当之处三过分夸大西方国家议会的权力说明西方政治注重分权与制衡,如英国,首相实际上对议会负责,但又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有权解散议会;美国实行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权力相对独立平等,又互相制约不当之处四认为“民主之国”的政治理念与孟子仁政思想相同说明孟子主张“民贵君轻”,其本质是为统治阶级服务;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体现“主权在民”,反映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不当之处五对西方政党政治的认识比较片面说明西方资产阶级政党政治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以美国为例,其共和党和民主党,两党对垒、交替执政,一方面容易造成政治分化、社会分裂,另•一方面,两党在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政党,在美国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当之处六过于推崇“君民共主”说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体,主要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形式,不同的国家根据国情确立了不同的政体,没有好坏之分君主立宪制并非“无君主、民主偏重之弊”,如英国君主为“虚君”,而近代德意志帝国皇帝却掌握着国家实权【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晚清近代外交思想变化依据材料“今日之德、日皆君主之国也与中国无异”不当之处一把近代德、日等国视为与晚清中国一样的“君主之国”第二处“美、法,皆民主之国也,其政权全在议院,而(总统)无权焉”不当之处二认为“民主之国”(即民主共和制)中的总统无权第三处“英国,君民共主之国也,大约民权十之七八,君权十之二三”过分夸大西方国家议会的权力第四处“民主之国,其法合于孟子民为贵之说”其认为“民主之国”的政治理念与孟子仁政思想相同第五处:“君主之国,主权甚重,操纵伸缩,择利而行”对西方政党政治的认识比较片面第六处:“惟君民共主,无君主、民主偏重之并,最为斟酌得中”过于推崇“君民共主”政体(即君主立宪制)依据以上六点进行具体背景以及知识点分析即可.【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差官录问制度是指审理结案之后,说刑之前,对重案再次差派官员提案最问案犯的程序宋代继承前制制定了更加完善的规则求录问过程皆审查案状、读示结款、核实供词“令实则书实,虚则陈冤”如果犯人承认所供属实,无有异同,再进行议刑程序;如果犯人在录问中称冤,则另差官别勘对县级重案的录问一般由县令、佐集体进行对州级重案的录问,规定由“邻州选官”录问对命官刑案的录问,皆由上级审判机构差官进行京师刑案则一般选御史官担任录问官御史台狱案差派其他部门的官员进行录问《庆元条法事类》还规定录问官如能驳正死罪一人,命官减磨勘二年,吏人转一资;二人者,命官转一官,更人转二资案有当驳之情,而录问官司不能驳正,致罪有出入者,减推司罪一等这对于减少刑狱冤滥确实具有积极意义一一摘编自陈玉忠《宋代刑事审判权制约机制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完善差官录问制度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宋代差官录问制度作简要评价【答案】
(1)制定了严格的录间程序规范了录问官的分级选任;明确了录问官考核一定程度上减少冤假错案的出现;有利于审判过程的相对公平;促进了宋代司法制度的发展完善;为后世司法制度改革提供了借鉴;本质上仍属于封建社会下的“人治”,实际效能有限【解析】
(1)据材料“要求录问过程皆审查案状、读示结款、核实供词”、“对县级重案的录间一般由县令、佐集体进行对州级重案的录问,规定由‘邻州选官录问对命官刑案的录问,皆由上级审判机构差”加以归纳概括即可
(2)据材料“这对于减少刑狱冤滥确实具有积极意义”并结合第一问措施,从减少冤假错案、促进司法的完善和公平以及对后世影响等角度加以考虑,结合封建君主专制的社会特性分析其局限性.【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托马斯•潘恩1737年出生于英国一个穷苦匠人家庭,幼年失学,境遇坎坷,屡遭失业和饥饿的威胁他曾在伦敦图书馆潜心研读,”这个制度是合理的吗?它与自然法则和谐一致吗?”是其思考研究政治问题的基本思路1774年,潘恩组织了下级税更要求增加工资的请愿,请愿失败后,他因“反政府”思想被免职,被迫离开英国1776年1月,流亡北美的潘恩发表《常识》,以“让我们为宪章加冕,北美的法律就是国王”的口号激励北美人民《常识》出版后,潘恩投笔从戎,直接投身北美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潘恩在伦敦出版《人权论》,激烈抨击攻击法国革命的言论,引起轰动《人权论》抨击英国政体的保守性,详细解释了美国共和政体的成功经验潘恩认为法国革命是“美国原则移植到欧洲的第一批丰硕成果”,呼吁“法国人民应该起而效仿美国”,在法国激起了巨大的反响——摘编自朱学勤《两个世界的英雄一一托马斯•潘恩》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潘恩民主思想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潘恩民主思想的影响【答案】
(1)背景启蒙运动的深入开展(启蒙思想的传播)近代自然科学的影响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实践与局限;丰富的个人社会阅历及而自由平等的追求;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思考与实践
(2)影响冲破了欧洲思想界对英国君主立宪制迷信;激发了北美人民的民族意识,推动了北美独立战争的进程;促进了法国革命的民主进程;丰富了启蒙思想【解析】
(1)结合所处的时代背景,可以得出启蒙运动的影响和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材料”这个制度是合理的吗?它与自然法则和谐一致吗?”体现了其对英国代议制的实践的反思;材料“1774年,潘恩组织了下级税吏要求增加工资的请愿,请愿失败后,他因“反政府”思想被免职,被迫离开英国”可以得出自身经历的影响较深结合材料其积极投身美国独立战争等可以得出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思考和实践等
(2)据材料“《人权论》抨击英国政体的保守性”可以得出打破了人民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迷信;据材料“以让我们为宪章加冕,北美的法律就是国王’的口号激励北美人民《常识》出版后,潘恩投笔从戎,直接投身北美独立战争”可以得出推动激发了北美人民的民族意识,推动了北美独立战争;据材料“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潘恩在伦敦出版《人权论》,激烈抨击攻击法国革命的言论,引起轰动”可以得出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进程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其言论和革命实践进•步丰富了启蒙思想外在的传统礼仪,主张“克己复礼”这表明孔子的思想A.重视宣传三代成就B.具有浓厚传统色彩C.注重借鉴外来成果D.形成完整系统体系【答案】B【解析】【详解】从孔子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运用和主张看,其思想向传统致敬,B项符合题意;三代典章和成果是孔子所“求”所用,A项“宣传”不符合其主张;C项中“外来”不符合史实;本题中只有具体的主张,不是“完整”的体系排除D项
4.《诗经•商颂》充分体现了殷人祭祀先祖(鬼神)时那种恭敬虔诚、谨严端肃,表现出惶畏的心理;《诗经•周颂》则渗透了强烈的伦理道德精神,颂词大多现实化、生活化了这一变化体现了A.王权神秘色彩的强化B.朴素的人文主义色彩C.宗法等级观念的淡化D.天道与伦理完全分离【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诗经•周颂》则渗透了强烈的伦理道德精神,颂词大多现实化、生活化了”可以看出,人们从对先祖鬼神的尊敬变为对现实中的人本身的关注,体现出朴素的人文主义色彩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涉及王权,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宗法等级观念的变化,排除C项;D项中的“完全分离”说法绝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5.吕思勉在《先秦史》中记载“据实物为史料,今人必谓其较书籍为可信……其实亦不尽然今之所谓古物,伪者恐亦不啻居半也”作者认为A.实物史料比书籍史料更可信B.实物史料可以客观反映现实C.书籍史料的史料价值为最高D.实物史料有作伪而不可尽信【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今之所谓古物,伪者恐亦不啻居半也”可知吕思勉强调的是实物史料有作伪的可能而不可尽信,D选项符合题意实物史料比书籍史料更可信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的是史料的真伪考证,A选项排除实物史料可以客观反映现实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真实的实物史料价值大于书籍史料,C选项排除【点睛】史料是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史学研究的基础实物史料是重现远古历史的最重要依据,文献史料也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但是史学价值要低于实物史料
6.秦统一后,秦始皇“徙天下富豪于咸阳十二万户”,“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镐,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他还下令“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这些举措的主要目的是A.强化北方防务B.打击强宗富豪C.防止割据再现D.建立专制皇权【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收天下之兵,聚之成阳,销锋镐,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可知秦统一六国后弱化地方,兵权收归中央,目的即是加强中央集权,故C正确据材料“以弱天下之民”可知不仅是加强北方防务,故A错秦朝的措施是强化中央集权故BD错.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内史杂》明确规定“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汉代文献中更是记载道“公府椽(指属官佐吏)多不视事,但以文案为务”这反映了秦汉时A.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国家权力运作渐趋理性化C.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D.三公九卿间既配合又牵制【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有事请也,必以书”“但以文案为务”,说明政事运行和公务处理过程中注重规范化和制度化,反映出国家权力运作渐趋理性化的特点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C项说法错误,规范化制度化的权力运行不能认为是体制僵化;D项结论与材料无关,排除.如表是汉代朝廷通过合议方式讨论国家政事时所引以裁决的理据如表据此可以判断,汉代A.民间迷信思想较为盛行.夫人感应观念普遍流行C.皇权政治具有神秘色彩D.政事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信息“阴阳不调,口月薄蚀,年谷不登,大遭旱蝗饥僮之害,滴见天地,灾及万民”一一“议可以佐百姓之急”;“今鼎至甘泉,以光润龙变……有黄白云降”一一“议尊宝鼎”;“六年有日食之异一一“议郡守不宜频更”体现的是政治与天命的结合,说明皇权政治具有神秘色彩,故C项正确;材料信息体现的是皇权政治,不是民间迷信,故A项错误;天人感应理论普遍流行开始于汉武帝,故B项错误;D项说法错误,材料主旨是强调皇权的神秘化,,贞观年间,唐太宗曾签署一份向未满十八岁强壮男子征兵的敕书,但门下省给事中魏征不肯签署,导致该敕书最后作废这表明当时A.官僚体制尚可制约皇权B.三公制度发展到达巅峰C.门下省掌控最高决策权D.科举制提升了官员素质【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唐太宗签署征兵的敕书,但门下省不肯签署,导致该敕书最后作废,可知门下省能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故答案为A选项材料涉及的是三省六部而非三公制度,B选项排除最高决策权是皇帝而非门下省,C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科举制,D选项排除.唐太宗时期,26位宰相中三人具有科举出身,高宗朝41位宰相中有科举出身者已增至13人,玄宗开元年间27位宰相中有科举出身者多达18人,高级官员和地方封疆大吏也多出于进土这反映出唐朝A.国家权力在地方的渗透B.皇权专制体制迅速强化C.官僚集团的精英化趋势D.科举成为做官唯一途径【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玄宗开元年间27位宰相中有科举出身者多达18人,高级官员和地方封疆大吏也多出于进士”可知,体现的是官僚集团的精英化趋势,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国家权力在地方的渗透,A错误;皇权专制体制迅速强化不是材料主旨,B错误;唐朝时期做官的途径还有恩荫做官,故D说法错误.南宋士大夫试图以“我欲仁,斯仁至矣”的伦理自觉来追求成圣成贤,当国家危难时,他们舍生取义,毁家纾难,据《宋季忠义录》,南宋末年这样的节义之士就有500多人.这一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墨学成为了官方学说B.理学思想的影响C.三教融合的趋势显现D.民主意识的萌发【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当国家危难时,他们舍生取义,毁家纾难,据《宋季忠义录》,南宋末年这样的节义之士就有500多人”体现理学能够促使社会的责任感故答案为B项A项,墨学成为官方学说的说法不符合史实,自西汉时期,儒学成为官方学说,排除;C项,南宋理学已经确立,新儒学已经形成,而三教融合趋势主要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排除;D项,“南宋”没有“民主意识”,民主意识的萌发是明清时期,排除
12.中国古代的朝会制度历史悠久,皇帝上朝与否历来被当做是皇帝是否勤政的标志,与王朝兴衰治乱关系密切但多位皇帝不I朝的明朝却延续了276年,寿命仅次于唐朝这主要得益于A.皇权专制空前加强B.政府运行机制日益完善C.宋明理学迅猛发展D.无为而治治国模式有效【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明朝设内阁,负责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具体职责是帮助皇帝阅看各机关送来的章奏和执行封驳的工作,根据皇帝的意图草拟处理意见等等,把处理意见最后报皇帝决断,在一般情形下,相当于代皇帝处理政事,但决策权在皇帝,故皇帝不上朝而掌握一切大权,内阁在前台运作,皇帝在背后实际操纵,说明当时行政的运行机制较完善,因此B项正确;A项是实质,不是原因,排除;CD项与题意无关,排除
13.有清•代,皇权专制体现在政治统治的各方面,皇帝可随意处分臣下,也会任意免除对官员的处分,雍正朝体现得尤为明显,有关政策反复摇摆于实施与不实施之间这一现象反映出清代A.雍正帝弱化法律作用B.吏治逐渐走向了腐败C.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D.朝廷公信力遭到破坏【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清朝君主专制制度材料“皇帝可随意处分臣下,也会任意免除对官员的处分……有关政策反复摇摆于实施与不实施之间”反映了皇帝的决策随意性较大,政策反复不定,这说明朝廷公信力遭到破坏,故D正确;材料未涉及法律作用被弱化,故A排除;政策反复不定与吏治腐败没有必然联系,故B排除;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材料未涉及军机处,故C排除
14.明代小说《说唐》《杨家将传》中,樊梨花与穆桂英以武艺压倒夫婿,并挂帅出征;清代小说《再生缘》中,女主角易叙为弁,文武双全这反映出A.明清时期小说创作的繁荣B.文字狱影响到思想文化的发展C.民间对正统社会秩序的抗议D.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男女平等【答案】C【解析】正统的社会秩序强调男尊女卑,而反映民间思想观念的小说却塑造出文武双全的女性形象,说明民间对正统社会秩序的抗议故答案为C项A项不能反映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没有实现男女平等
15.明末清初,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代表的实学兴起,追求匡时济世、通经致用晚清实学以曾国藩为代表,主张在固守圣人之道的前提下,学习西方技术,建立近代工业这反映了实学A.强调人与人的关系和等级,是社会变革的产物B.迎合统治者用思想统一来巩固政治统一的需求C.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新儒学D.推弃“空谈”,强调“经世致用”,并与时俱进【答案】D【解析】实学更关注的是实际问题,并不是人与人的关系与等级,故A选项错误;黄宗羲等人为反传统思想家,抨击君主专制,并未迎合统治者,故B选项错误;融合佛道思想为宋明理学,并非明清反传统思想家思想,故C选项错误明末清初思想家通经致用,曾国藩等人建立近代工业,摒弃空谈,是经世致用的体现,符合时代要求,故D选项任确
16.雅典城邦戏剧开演前,将为国牺牲的公民的子女请上舞台,城邦事务发言人当众宣布他们在成年以前会得到城邦抚恤金,并把这些遗孤请到剧场里的荣誉坐席这说明当时雅典A.注重培养公民责任意识B.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C.戏剧表演融入民主原则D.教化功能贯穿戏剧始终【答案】A【解析】【详解】“将为国牺牲的公民的子女请上舞台,城邦事务发言人当众宣布他们在成年以前会得到城邦抚恤金,并把这些遗孤请到剧场里的荣誉坐席”是为了鼓励公民对国家的责任感,故选A项;“为国牺牲的公民的子女请上舞台”不能体现民主,排除B项;将为国牺牲的公民的子女请上舞台不是为了表演,也不能体现民主,排除C项;“雅典城邦戏剧开演前,将为国牺牲的公民的子女请上舞台”没有涉及表演的内容,无法对其进行价值判断,排除D项
17.古罗马法谚有云”和解协议相当于已决案”比如,当事人订立“不索债简约”后,若债权人反悔并要求债务人给付,只要债权人具备相关免债能力,债务人可以拒绝这表明,罗马法中的“和解”A.简化了司法程序B.与诉讼具有同等强制性C彰显了契约精神D.更能保障公民经济权益【答案】C【解析】【详解】从罗马民间谚语宣讲的“和解协议相当于已决案”及案例可知,双方认可的“和解协议”同决案具有同等法律效用,可知C项正确谚语说的是重视和解协议,不是程序问题A项错误;本题没有提及“诉讼强制性”,B项错误;这里的和解是突出了“协议”的,事先尊重双方当事人意愿的,不是所有和解,D项错误
18.下图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最受欢迎的家具之一,梳妆台下的丘比特欲将爱神之箭射向打扮的居家淑女,另一位小天使手握鲜花准备献给梳妆的女主人该家具反映当时丘比特梳妆台A.人们向往罗马神话般的爱情生活B.普遍关注现世生活C.要求摧毁“上帝造人”的世界观D.社会奢靡之风泛滥【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文艺复兴时期”“梳妆台下的丘比特欲将爱神之箭射向打扮的居家淑女,另一位小天使手握鲜花准备献给梳妆的女主人”可知,丘比特梳妆台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关注社会现世生活,追求现世幸福,故B正确丘比特梳妆台反映关注社会现世生活,并非向往罗马神话般的爱情生活,排除A;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奢靡之风”,排除D
19.“他们(行政官或者国王)仅仅是主权者(人民)的官吏,是以主权者的名义在行使着主权者所托付给他们的权力,而且只要主权者高兴,他们就可以限制、改变和收回这种权力”材料中,该启蒙思想家主张A.天赋人权说B.分权制衡说C.三权分立说D.社会契约论【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只要主权者高兴,他们就可以限制、改变和收回这种权力”出自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认为人民主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政府的权力由人民赋予,如果政府实行暴政,侵犯人民的权利,人民有权推翻政府,故D项正确;天赋人权说宣扬人生而享有生存、自由、追求财产和幸福等权利,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分权制衡说主张国家权力应当分别由不同的国家机关去行使,以保持国家权力间的平衡状态,故B项错误;一•般而言,三权分立制度是指把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议会、政府、法院独立行使并相互制衡的制度,排除C2().1742年,沃波尔因失去议会的支持而辞职,这是英国首相辞职的先例1784年小皮特首相遭到议会下院反对时,提请国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获胜后仍继续任职据此,对英国政治制度表述最准确的是时期议题理据内容汉文帝民政-议可以佐百姓之急灾异阴阳不调,日月薄蚀,年谷不登,大遭旱蝗饥瑾之害,滴见天地,灾及万民汉武帝礼法-议尊宝鼎祥瑞今鼎至甘泉,以光润龙变,承休无疆合兹中山,有黄白云降汉光武帝人事-议郡守不宜频更灾异六年有日食之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