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6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河南省上半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井下火灾的常用扑救方法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事故报告后出现新的情况,事故发生单位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续报、补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一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及时补报
101530602、定性安全评价的结果是一些A.安全措施B.安全技术C.定性的指标D.定量的指标
3、硝酸镂炸药为粉状,用纸包装加工成圆柱形药卷,外涂一层石蜡防水硝酸钱炸药的贮存期为一个月2〜36〜84〜65〜
64、_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吸收,对人毒性极强,误服2〜3mL即可中毒,30〜50mL可致死;吸入较高浓度时,最先出现呼吸道症状,慢性中毒表现为进行性神经衰弱综合征A.汽油B.苯C.四氯化碳D.正己烷
5、在三级紧急情况下,现场指挥部可在现场做出保护生命和财产以及控制事态所必需的各种决定解决整个紧急事件的决定,应该由—负责A.总指挥部B.现场指挥部C.紧急事务管理部门D.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6、与乙快长期接触的部件,其材质应为含铜量不高于一的铜合金85%75%70%060%
7、_指根据某类事故灾难、灾害的典型特征,需要对其应急功能作出针对性安排的风险A.一般风险B.特殊风险C.安全隐患风险D.紧急风险
8、化工生产环节可能接触到多种刺激性气体,最常见的刺激性气体是A.氮氧化合物B.乙快C.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
9、《矿山安全法》要求矿长必须以过考核,具备—具有领导安全生产和处理矿山事故的能力A.矿山知识B.安全专业知识C.凝聚力D.开创性
10、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了在突发事故发生之前、发生过程中及结束后,谁负责做什么,何时做现场事故应急预案由企也负责制定,而场外事故应急预案由—制定A.科研机构B.评价机构C.公安机关D.政府主管部门
11、—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并能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A.生产性粉尘B.生产性灰尘C.生产杂物D.生产废弃物
12、运行中压力容器的检查主要包括A.操作压力、操作温度、液位B.化学成分、物料配比、投料数量C.工艺条件、设备状况、安全装置D.压力表、安全阀、液位表
13、生产设备、工具产生的振动称为A.轻微振动B.局部振动C.生产性振动D.全身振动
14、某生产经营单位的市场部门正在开展合格供应商的选择评价,按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18001的运行模式,该项工作属于体系运行的一阶段A.策划B.实施与运行C.检查与纠正措施D.管理评审
15、内审员培训是建立和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关键应该根据专业的需要,通过培训确保他们具备开展编写体系文件、初始评审、一等工作的能力A.进行审核B.体系策划C.实践D.制度制定
16、回采工作面常见的顶板事故是冒顶事故按一次冒落的顶板范围及伤亡人数多少,一般可分为—事故两大类A.局部冒顶和大面积切顶B.局部冒顶和切顶C.大面积冒顶和局部切顶D.局部或大面积冒顶和切顶
17、根据《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ILO-OSH2001下列文件中,不属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是A.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B.职业健康安全方针C.职业健康安全目标D.安全操作规程
18、目的在于辨识单一设备和系统的故障模式及每种故障模式对系统或装置的影响的安全评价方法是A.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B.故障树分析C.故障假设分析方法D.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
19、第二方审核旨在为用人单位的相关方提供A.社会的保障B.信任度C.信任的证据D.依据
2、国家对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实行—管理A.分级B.分类C.行业D.职业
21、下列不属于界定法定职业病的基本条件的选项是A.在职业活动中产生B.列入国家职业病范围C.接触职业危害因素D.伤害的严重程度
22、装有安全泄放装置的压力容器,其设计压力不得低于安全泄放装置的—压力或爆破压力A.关闭B.标准C.最大工作D.开启
23、可以用单元综合抵消因子值的大小说明该单元安全管理与控制的_A.绩效B.程度C.措施D.系统
24、《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规定,暂扣、吊销有关许可证和暂停、撤销有关执业资格、岗位证书的行政处罚,由发证机关决定其中,暂扣有关许可证和暂停有关执业资格、岗位证书的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一个月
356825、氧气站区外围应设置高度不低于一的围墙或栅栏1m2m3m4m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1、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_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负责有关的道路交通工作A.交通管理B.建设管理C.市政管理D.城市规划E.城市管理
2、直接与电源相连的电动机和照明电路应有短路保护,短路保护一般用与电源直接相连的电动机还应有过载保护A.短路保护器B.熔断器C.自动离子断路器D.自动空气断路器E.漏电保护器
3、生产性粉尘来源于一等A.固体物质的机构加工B.物质的不完全燃烧C.物质蒸汽冷凝D.安全管理人员的非科学管理E.日常的烟气
4、生产经营单位绩效测量和监测程序的目的是A.监测职业安全健康目标的实现情况B.实施主动测量与被动测量C.能够支持企业的评审活动D.将绩效测量和监测的结果予以记录E.职业安全健康体系的持续改进
5、为了保证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操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所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一般可分为A.直接性B.间接性C.彻底性D.连续性E.指导性
6、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_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A.建筑施工单位B.矿山单位C.危险品使用单位D.危险品生产单位E.危险品经营单位
7、非接触式探测器主要有A.光束对射式B.感光式C.图像式D.点式E.线型
8、综合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是指同时适用于矿山、危险品、建筑业和其他方面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它对各行各业的安全生产行为都具有一和一作用A.借鉴B.限制C.指导D.调整E.规范
9、统计推断是统计工作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下列有关统计推断方法和内容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统计推断是通过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特征B.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是统计推断的两个重要方面C.参数估计是通过样本推断总体特征D.假设检验是用来检验参数估计的准确程度E.假设检验常用来判断样本与样本、样本与总体差异的引发原因
1、经常性安全教育培训的形式有_等A.各类安全生产业务培训班B.张贴安全生产招贴画C.安全文化知识竞赛D.事故现场分析会E.每周的班前班后会上说明安全注意事项
11、各个部门和所有人员都按照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要求开展相应的安全健康管理和活动,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进行试运行,以检验体系策划与文件化规定的—A.充分性B.完整性C.有效性D.适宜性E.科学性
12、与生产过程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包括A.粉尘B.病毒C.劳动制度D.辐射E.振动
13、与劳动过程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不包括A.劳动组织不合理B.劳动制度不合理C.车间位置不合理D.照明不良E.真菌感染
14、《职业病防治法》实施后,国务院对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职责做出了调整,其中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包括_A.负责制定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职业危害事故调查和有关违法、违规行为处罚的法规、标准,并监督实施B.负责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的监督检查C.负责对建设项目进行职也病危害预评价审核D.负责对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E.负责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机构的资质认定工作
15、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A.上岗前B.在岗期间C.离岗时D.辞职以后E.离开用人单位6个月以上又返回用人单位
16、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_而引起的疾病A.粉尘B.有毒物质C.放射性物质D.有害物质E.传染源
17、施工单位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对所承担的建设工程进行安全检查,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A.定期B.不定期C.巡视D.旁站E.专项
18、公开招标的特点有A.发布招标广告B.发招标邀请函C.资格预审D.资格后审E.实力验证
19、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包括A.合法行政B.合理行政C.程序正当D.诚实守信E.等价有偿
20、依据《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以及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专业生产单位生产,并经取得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或者方可投入使用A.培训合格证B.安全使用证C.使用合格证D.安全标志E.特种作业资格证书
21、以下属于非矿山企业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强制性检查的项目的是A.锅炉、压力管道、压力容器B.高压医用氧舱C.电梯、自动扶梯D.施工升降机、简易升降机及游乐设施等E.矿井通风设施、防爆设施以及防突水措施
22、根据对评价指标的内在特性和了解程度,预警方法主要有三种下列有关预警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预警方法有指标预警、因素预警、综合预警B.指标预警是根据预警指标数值大小的变动来发出不同程度的报警C.由于出现工人误操作,发出报警,这种预警方法属于因素预警D.指标预警属于定性预警方法E.因素预警属于定量预警方法
23、《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可被认定为重大责任事故罪犯罪主体的是A.企事业单位的领导B.国家劳动安全监察人员C.企事业单位的职工D.工会劳动保护委员会委员E.中国共产党员
24、我国已将一等职业性致癌物所致的癌症,列入职业病名单A.石棉B.铜C.苯D.碑E.氯乙烯
25、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行政执法时具有—特征A.权威性B.强制性C.普遍约束性D.可灵活处理性E.公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