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标】.认识“钝、描”等10个生字,会写“笨、钝”等15个字,会写“恐龙、笨重”等16个词语.默读课文,能写卜.自己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运用多种方法解决【教学重点】默读课文,能写下自己不懂的问题【教学难点】试着运用多种方法解决自己不懂的问题【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课件出示恐龙图片.谈话导入同学们对恐龙都很感兴趣谁来说说你对这种动物的了解?预设1大约两亿年以前,恐龙是这个地球的主人,它们的足迹遍及整个世界预设2大约在6500万年以前,恐龙突然神秘地消失了,消失原因至今还是一个谜预设3恐龙分为植食性和肉食性两种大多数恐龙吃植物.揭示课题在我们的印象里,恐龙是一种庞然大物,它和小巧可爱的鸟儿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一飞向蓝天的恐龙(板书飞向蓝天的恐龙).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读了题目,你有什么想问的吗?预设1恐龙是怎样飞向蓝天的?预设2恐龙和鸟类有什么关系?.简介作者徐星,1969年出生于新疆伊犁,199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占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他长期从事中生代陆相脊椎动物化石及地层学研究,为推进恐龙古生物学发展做出了系统性和原创性的贡献,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设计意图课题是课文的“眼睛”我们往往能够透过这双“眼睛”窥视到文章的内容质疑课题有助于对课题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整体感知.自读任务教师明确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思考你从课文中获得了飞向蓝天的恐龙的哪些信息?.随文识字dunmidosuiyandunlupengjiepizhan钝描隧衍吨颅膨捷辟崭教师点拨
(1)”描、隧、膨、崭”是形声字,可以按照形声字的特点记住读音,它们的声旁分别为“苗、遂、彭、斩”“钝、吨”是形近字结合偏旁可以知道,“钝”的本义是“金属不锋利”,后来引申为“笨拙”结合数学学习经验可以知道,“吨”是重量单位,1吨=10()0千克
(3)通过理解“隧道”的意思是“在山中或地下凿成的通道”,记住“隧”字
(4)通过理解“繁衍”的意思是“繁殖衍生,逐渐增多”,记住了“衍”字
(5)可以借助偏旁理解生字的意思,“颅”是“页字旁,说明和“头”有关,头颅指“人体的脑袋”“捷”可换偏旁变成“睫、婕”等“辟”可加偏旁变成“避、癖”等.整体感知组织全班交流你从课文中获得了“飞向蓝天的恐龙”的哪些信息?预设1提出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预设2科学家发现恐龙演化成鸟的证据预设3科学家假想恐龙演化成鸟的过程预设4科学家希望能借助化石揭示这一历史进程点拨课文就是这样,通过提出假说、寻找证据、演变过程、研究展望这样的思路,步步推进,环环相扣,体现了科普作品严谨的科学思维(板书提出假说寻找证据演变过程研究展望)设计意图在整体感知环节引导学生带着问题主动阅读,有利「调动学生的主动思考整体感知文章的行文思路,在自主阅读,交流反馈的过程中感受科普作品严谨的科学思维
三、问题探究
(一)自主探究.探究任务再读课文,写卜.自己不懂的问题,运用多种方法试着解决并感受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探究方法
(1)全班交流不理解的问题,梳理归纳
(2)教师引导,试着运用联系上下文、借助资料等方法来解决问题
(3)品读课文1一2自然段,感受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探究活动
(1)交流不懂的问题在刚刚的阅读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不懂的问题?
①组织全班交流预设1我对“中生代”“后裔”“繁衍”“树栖”等词不理解预设2我想知道,我国科学家们在辽宁西部发现了哪些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预设3作者为什么要把恐龙飞向蓝天的过程写得这么具体?预设%科学界存在哪些解释鸟类起源的假说?
②小结通过讨论,我们发现,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有些是指向词语理解的,有些是指向课文内容的,还有些是指向写作方法的
(2)尝试解决问题这些问题你有没有解决?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
①组织全班交流点拨不熟悉的词语可以通过查字典或借助网络搜索帮助理解“中生代”是显生宙的三个地质时代之一“后裔”是后代的意思,“繁衍”是繁殖的意思可以通过观察插图和联系后文知道“树栖”的意思是“在树上休息”除了课文提到的两种,还可以通过阅读课后的“资料袋”了解科学界存在的多种解释鸟类起源的假说
②小结刚刚我们试着通过“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借助插图”等方法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当然,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一定会找到更多(板书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借助插图)
(二)合作探究.探究任务默读课文1—2自然段,说一说科学家提出了什么假说,找出并理解相关句子,感受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探究方法
(1)默读课文1一2自然段,说一说科学家提出了什么假说,找出并理解相关句子
(2)通过对比阅读,感受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探究活动快速浏览课文第1—2自然段,说一说科学家提出了什么假说?
①同学们,凶猛、笨重的恐龙与轻灵、敏捷的鸟儿,无论从外形上还是生活习性上,二者似乎都亳不相干,可科学家在研究了大量的化石后,得出了什么结论呢?自由朗读课文第
1、2自然段,四人一组探讨交流,完成《飞向蓝天的恐龙》研究调查表预设
(4)对比阅读,感受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①出示结论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②提问可以对课文做如下改动吗?课件出示句子,让学生对比阅读并仔细体会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经过演化,变成了凌空翔翔的鸟儿
③学生交流感受预设1:“漫长”“最终”说明恐龙演化成鸟儿的时间很长,不是突如其来的变化预设2“一支”说明是一部分恐龙变成了鸟儿,而不是全部点拨“漫长”“最终”“一支”这些词不能去掉,去掉了句子表达就不够准确
④全班朗读,再次感受课文语言的准确性设计意图科普文章的魅力不仅在于其中有趣的科学知识、严谨的科学思维,还体现在准确严谨的科学语言中在本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在自读思考的基础上,和同桌共同完成学习单,并在比较思考的过程中初步感受课文准确严谨的语言,为下•课时启发学生学习方法,尝试写作搭建台阶
四、生字书写过渡同学们,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是否关注了这些汉字呢?它们是什么结构?怎么书写才美观?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写字,全班交流把字写好的方法笨钝鸽莹凌末描隧态吨颅膨肢翼辟点拨“钝、鸽、凌、描、吨、肢”是左右结构的字,且左窄右宽“钝=专+屯”,“钝”右半部分“屯”的第二笔竖折略向上提,最后一笔竖弯钩写舒展“鸽=合+鸟”,“鸽”字左半部分“合”的捺变点,右部竖折折钩向左倾斜“凌”字右部不要漏掉“土”下的两点,右下横撇、捺要舒展“描二才+苗”,“描”右下部分的“田”,竖和横折的竖向笔画均向里微收“吨二口+屯”,“吨”字右半部分“屯”竖弯钩的竖向笔画要沿着竖中线的右侧写,稍长“肢二月+支”,“肢”右半部分“支”的横撇从横中线起笔,横向笔画稍斜向上“颅、辟”也是左右结构的汉字,但左右等宽“颅”字左半部分“卢”起笔略高,“页”末笔为点,不要写成竖弯钩“辟”左半部分的撇要舒展,右半部分末笔为悬针竖“隧、膨”为左右结构的字,笔画较多,这类字要写紧凑些“隧”右半部分“遂”第一笔的点从竖中线开始写,走之底注意收笔“膨”字右半部分“彭”第二笔竖落在竖中线上,三撇保持重心平稳,最后一撇应写长些“笨、毫、态、翼”是上下结构的字书写要注意“笨”字下半部分为“本”,最后一笔短横不要漏掉“亳字秃宝盖要写得宽一些,“毛”字最后一笔要写得流畅“态”字上部的“太”撇捺要写得舒展有力“翼”注意上部“羽”字的横折勾要变为横折“末”是独体字,书写时要注意上横长,下横短,竖写在竖中线上.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课堂,推荐展示几位“书法家”的书写作品供学生欣赏设计意图本课要求会写的字中,结构复杂、易写错的字较多,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规范书写,明确生字笔画及笔顺写字指导是在分组归类的基础上,就重点字进行的指导
五、课堂小结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自己提出了问题,并试着运用“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借助插图”等方法解决了一部分问题,感受了说明文的科学、严谨那么恐龙是怎么演变成鸟儿飞向蓝天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板书科学严谨)
六、布置作业.当堂练习抄写词语,注意书写美观恐龙笨重迟钝鸽子凌空根据末期描绘I逸道地球形态膨大前肢具备开辟脱离.课后作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飞向蓝天的恐龙》【板书设计】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借助插图随文认读课文中含有拼音的词语迟钝dun斑型(I6n)漫(mdn)长般(do)翔酬heffxu黎骨能(ge)后毒(yi)地mido绘隆sui道繁曲(ydn)数十吨(dun)*脑珍(lu)哆peng大敏理jie号din)片开呼(pi)Srzhan新
4.集中识字组织学生自主认识生字,全班交流识字方法恐龙与鸟类的相似之处早在19世纪,英国学者赫胥黎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根据发现提出的假说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科学家找到的证据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科学家得出的结论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