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课时作业
(二十三)“百家争鸣”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2022.河南驻马店期末]老子认为,治理者当以“道”治国,保持“道”之客观公正性,摒弃私欲和巧伪,“以百姓心为心”,祛除礼法浮文,实施“道”之简政这反映出老子()A.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B.借助辩证思想来处理政务C.对春秋混乱政治进行反思D.反对儒学以德治国的主张.[
2022.新疆乌鲁木齐二模]《尚书》原有《武成》篇,是讲武王克商经过的,因为所记杀伤很多,就不为儒家所取孟子以为武王克商,是以“至仁伐至不仁”,不该有“血流漂杵”的杀伤,《武成》篇因此失传这表明()A.儒家按其政治需要来编选古文献B.先秦推崇“文、武、周公之道”C.儒家一贯主张实行仁政,反对暴力D.《尚书》的真实性需要多方考证.[2022•河南六市3月线上检测]先秦时期,儒家学者极力宣扬得众、爱众和济众思想,如孔子说“宽则得众”(《论语・尧曰》)、孟子说“与众乐乐”(《孟子・梁惠王下》)o由此可知,先秦儒学()A.适应了封建统治需要B.以批判法家刑罚为宗旨C.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D.极力宣扬“兼爱”思想.[
2022.陕西二模]有学者指出,面对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的现实局面,儒家坚信“礼乐文明”的路线,法家推行以战争取胜为基本追求结果的改革路线这反映出当时儒法分歧的着眼点是()A.君主权力的强弱B.应对现实的路径C.文化重建的力度D.兼并战争的规模.[2022•陕西省榆林市高三模拟考试]殷商时期,盘庚提出“罔不惟民之承保”“式敷民德”;西周时期,文王提倡“怀保小民,惠鲜鳏寡”“用咸和万民”这说明,商周时期()A.统治者推行“仁政”B.儒家民本思想受到重视C.宗法观念日益强化D.养济保民思想既已出现.[2022•四川省广元市高三适应性统考]孔子提出了“君子”的概念,他认为“君子”对公共事务有着宽阔的视野,不会因个人私利而影响其对事物的判断他还认为只有把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和有责任心的人充实到政府各部门,才能建立起一个好政府孔子的这一理念()A.体现了理想化的政治诉求B.冲击了周代的礼乐制度C.影响了各朝代的治国模式D.反映了社会的现实需要.[
2022.河南省高三检测]老子主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孟子向滕文公宣讲仁政应该从恢复西周井田制着手,因为井田制下人人都有一块份地,贫富分化不甚显著据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A.道家经济思想比儒家激进B.和谐安定是重大社会关切C.儒家民本思想植根于道家D.道家和儒家治国理念趋同.[2022・怀化市高三模拟]孔子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韩非子主张“万乘之主(注指君主),有能服术行法……其兼天下不难矣”由此可知()A.儒家与法家都重视道德B.三者均认同国家一统C.孔孟和韩非子均推崇霸道D.儒法都主张王权独尊9/2022•安徽省A10联盟模拟卷]汉高帝(刘邦)以“孝治天下”,推重“孝道”;自惠帝始,西汉天子皆以“孝”为谥,如汉景帝谥为“孝景皇帝”;汉武帝时,以察举“孝”“廉”为进仕门径这反映出当时()A.儒道思想开始走向融合B.治国理念继承了法家精神C.政治统治借助血缘伦理D.察举制影响社会价值观念[2022•昆明市“三诊一模模拟考试]春秋战国时期,忠与孝分离,君可以选择臣臣亦可以选择君;汉代宣扬忠孝一体,并将行孝对象在父母长辈之外又衍生出君主和师长这种变化()A.适应了集权统治的需要B.确立了儒学独尊的地位C.削弱了宗法血缘的影响D.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格局[2022•山西省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汉武帝独尊儒术后,两汉皇帝在许多诏书中,上至国家内政外交,下至废立皇后与太子,都要引经据典,以表示法圣、合理、合经;官僚士大夫响应皇帝的号召,上疏言事和讨论政事时竞相引经据典这表明当时()A.儒家经典成为政治认同的标准B.儒家学派逐渐执掌了朝政大权C.儒家思想直接影响了皇位继承D.皇权与相权之争日益得到缓解[2022•四川省成都市高中毕业班检测]东汉时期,民间碑刻对远古祖先的书写多追溯祖先源头或姓氏由来,内容玄远不经;对近世祖先的描写则强调支系流布,但未必真实;对父祖的书写则以官职的有无和高低为准,如实书写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长期稳定B.经学世家崛起C.历史记载断裂D.官僚政治确立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25分)儒家、道家、法家是对中国影响极大的学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孔子的学说在他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但是,它们最终流行开来,并成为国家的正统信条一个原因在于,他的观点从根本上说是保守的,他接受现状,这自然受到上层统治者的欢迎另一个原因是,他强调道德原则,认为道德原则是恰当地行使权力的先决条件最后,孔子为在他去世两个半世纪后因帝国政府的建立而变得不可或缺的官吏们提供了一门官场哲学材料二孔子学说之后,中国最有影响的哲学是道家学说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两家学说正好相互补充,满足了中国人在理智和感情上的需要材料三法家的这些原则被秦统治者成功地用来征服其他诸侯,建立第一个帝国然后他们又用一贯无情的手段将严密的组织扩大到全国,不过,其结果正如我们将看到的,引起了一个反作用,使帝国在其创立者去世后没几年就被推翻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则成为永久的正统信条从此以后,儒家学说独占社会尊重和政府职位——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的学说在其生前没有被普遍接受的原因根据材料一,说明孔子学说最终“成为国家的正统信条”的原因(10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儒家和道家思想是如何“相互补充,满足了中国人在理智和感情上的需要”的(4分)⑶结合法家思想的相关内容,说明其能被秦统治者所采纳的原因其实践效果如何?(11分)
14.[2022•广西桂林、贺州、崇左三市一模](12分计闻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孔子在中外历史上的形象表——据张荣明《孔子在中外历史上的十种形象》(节选)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中国历史上的形象.圣化孟子指出“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司马迁“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认定孔子是最伟大的圣人.正统化汉代董仲舒借助国家机器的力量,把孔子思想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来强行统一天下人的思想,使之成为一种国家的意识形态.僵化:宋代理学家努力把孔子改造成只知维护天理极力遏止人欲的“僵化”形象.维新化:康有为把孔子塑造为维新运动的祖师,认为“六经”是孔子为了“托古改制”,按照自己的政治理想,假托古人尧、舜的言论而亲自写成的作品.丑化新文化运动时期,吴虞认为孔子的忠、孝观点是维护宗法专制制度,痛骂孔子为“盗丘”,带情绪化的言论色彩,使孔子形象受到严重“丑化”世界历史上的形象完人伏尔泰认为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言基督未曾说过赞美孔子“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