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6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教学设计主备人王岚上课流程
1.课前抄写笔记格式:.微课.当堂测试每一个时期选择几句诗,让学生进行诗句和时期的对应连线检测完了抄写及背诵
一、导入各位同学们,早上好,今天,山风老师将带领你们一起学习杜甫专题的第一课时一一奋斗的官N代之杜甫,你好忙古代的诗人词人们去过很多地方,如果把他们的旅行足迹做成地图,你会发现,虽然古代交通不发达,但是这些大诗人从不停止折腾比如最“浪”的诗人一一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一旦浪起来,基本上,就没其他人什么事了虽然出生在万里之外的碎叶城,但是他老人家的足迹可踏遍了整个中原又如最会享受的诗人一一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虽然屡屡被贬官,但是走到哪儿,苏子瞻都能把日子过得风生水起所以他被贬到哪儿,就玩到哪儿,写诗就写到哪儿再如最不让妈妈省心的诗人一一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同学,我说你这,去这么远的地方游玩,难怪你妈妈会不放心呐而我们这最不想“浪”的诗人一一杜甫,这个在文坛与诗圣李白并肩的人,他越不想浪,却一直浪在路上下面,同学们就跟王老一起,来看看“浪”在路上的杜甫吧!
二、奋斗的官N代.少年时代睿宗先天元年(712年),河南巩县的杜家诞生了一名男婴,父亲杜闲为他取名杜甫杜甫(712年一77()年),字子美,原籍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著名的“诗圣”李商隐与杜牧号称“小李杜”,李白与杜甫则被合称为“大李杜”,而杜甫也常被人称为“老杜”杜甫出生在一个“奉儒守官”的官宦世家,上可追溯到晋代镇南大将军杜预,下可追溯到中宗神龙间修文馆直学士杜审言,杜甫的祖父杜审言官拜员外郎,在五言律诗方面的造诣很高,名声颇大,而父亲杜闲,是奉天县令,实际上到杜甫这代已经有些家道中落了我们可以看出,他的祖先多半充当过太守、刺史、县令之类的官吏,这样的家庭有出产不必交纳租税,丁男也不必服兵役,专门辅助帝王,统治人民所以杜甫从小便过着富足的生活,是一个十足的官N代这一年,睿宗李旦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他将帝位禅让给太子李隆基玄宗登上帝位,凭着他的远见抱负励精图治,使唐王朝蒸蒸日上在祖父杜审言的影响下,杜甫七岁就能作诗,九岁就会写字在自己的诗《壮游》中回忆道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做成一囊《壮游》节选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凤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他说我七岁时即已才思敏捷,歌颂地位高贵和品德高尚的人九岁时练习书法,作品已积累成囊在杜甫心中有“仕”的梦想,他渴望着有朝一日能进入朝堂,实现自己的抱负.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于是,10几岁的杜甫来到了洛阳,毕竟还是出身官宦家族,常能出入岐王李范和崔涤家听著名歌手李龟年唱歌,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此时的杜甫和大多数唐代知识青年想的一样,我要好好读书,参加科举,为国效力,在家里他已经读万卷书,现在要开始行万里路,于是年轻的杜甫从家乡出发了,开始了他的“壮游”杜甫一生处于“游”之中,是“游”成就了杜甫“诗圣之誉,又是诗歌记录了杜甫“游”的一生杜甫之“游”有种种,归纳起来,大致有四,即为追求济世报国理想的实现而宦游;为友谊、结交名人而交游;为好奇养气、满足文化兴趣而赏游;为改变个体生存的饥困状态以及难以安宁的心境而不得不客游其中,宦游是杜甫之“游”的主要形式,交游、客游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仕宦为其目的,“客游”是杜甫终其一生之“游’的总状貌,而“苦游”则是终其一生之“游”的总性质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杜甫赴长安参加贡举考试,结果落榜,于是就在齐赵一带(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四处漫游,结交不少好友,并写下《望岳》青年杜甫以这首诗,热情赞美了泰山的雄伟气象,同时表现了自己的凌云壮志同学们,跟着王老一起重新回顾一下吧!(视频《望岳》)745年,当时李白已经是享誉诗坛的天王级人物而杜甫只不过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文艺小青年,困顿洛阳谁能想到,这个小青年后来居然能跟李天王齐名?李白可能想到了,至少他很欣赏这个比他小11岁杜甫同学杜甫对李白就更不用说了,你带入一下今天迷弟见到偶像是怎样一副样子,杜甫见到李白就是怎样一幅模样闻一多先生在写到李杜这次会面时说:“我们该当品三通画角(一种占乐器),发三通擂鼓,然后提出笔来蘸饱了金墨,大书而特书因为我们四千年的历史里,除了孔子见老子(假如他们是见过面的),没有比这两人的会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纪念的”.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盛唐”时,唐朝的文化、经济等领域一度达到鼎盛,诗歌的内涵也与时代气息相契合,充盈着博大、超逸的气息,诗人大多有着一股子狂傲之气比如李白,“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而说到杜甫,就成了“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的寒士形象了确实,杜甫晚年,由于环境的剧变等原因,诗词的风格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年轻时候放入杜甫,表现出的内心的狂傲,可是丝亳不逊色于李白呀我们来看一首天宝748年杜甫的诗,《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其中写道”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节选)纨绛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赋料扬雄敌李邕求识面自谓颇挺出,下笔如有神诗看子建亲王翰愿卜邻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致君尧舜”是对君国要大有作为;“再淳风俗”是对世道人心、民本救民要大有作为原来咱这杜甫给自己的角色定位,并不只是做一个文人而是要做一位名臣文中出现了大量被杜甫拿来并列的人物,例如有“文章两汉愧扬雄”、“汉赋第一人”之称的扬雄,才高八斗的曹植,唐朝书法大师李邕和杜甫的前辈,唐朝著名诗人王翰(写葡萄美酒夜光杯那位)要知道,杜甫写这首诗时,37岁的他可没有如今的名气,那时的他正困守京城,落魄潦倒以前呢,王老一直以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杜甫写别人的后来才知道他是写自己的,瞬间把我惊到了,一个人怎么能这么不要,呃不对,他怎么能这么自信呢?(视频诗词大会)杜甫的狂是基于文才自信的表现,也是盛唐时代精神的表现盛唐诗人的狂气是流淌在骨血里的,即便是晚年杜甫写愁,那写的也是忧国忧民的伟大的愁呀杜甫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著贫困的生活,天宝十载(751年)正月,玄宗将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于是在天宝九载冬天预献《三大礼赋》,得到玄宗的货识,命他待制在集贤院,然而仅得参列选序”资格,等候分配,因主试者仍为李林甫所以没有得到官职杜甫在这期间,写过很多有名的作品《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而《丽人行》通过描写杨氏兄妹曲江春游的情景,揭露了统治者荒淫腐朽作威作福的丑态,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夕的社会现实诗分三段先泛写游春仕女的体态之美和服饰之盛,引出主角杨氏姐妹的娇艳姿色;次写宴饮的豪华及所得的宠幸;末写杨国忠的骄横全诗场面宏大,鲜施富丽,笔调细腻生动,讽刺含蓄不露,通篇只是写“丽人”们的生活情形,却达到了如前人所说“无一刺讥语,描摹处语语刺讥;无一慨叹声,点逗处声声慨叹”的艺术效果《丽人行》(节选)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赋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爰金孔雀银觑麟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极稳称身.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唐玄宗时代的“开元盛世”,可谓是唐朝历史上最辉煌的一个时代长安有多大?那时候的长安面积约平方公里,是西汉长安城的倍,元大都的倍,明清北京城的倍,公元447年所修君士坦丁堡的7倍,公元800年所修巴格达的
6.2倍,古代罗马城的7倍长安有多少人?鼎盛时期人口185万,流动人口51万外国的商人、使者、留学生、留学僧等总数不下3万人当时来长安与唐通使的国家、地区多达300个至盛唐,长安为当时规模最大、最为繁华的国际都市而改变这一时代的转折点,就是我们熟知的“安史之乱”(视频历史)我们都知道,杜甫(712-770年)所处的时代,恰恰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一个急剧转变时代755年的“安史之乱”是这一转变的关键,杜甫经历了安史乱前的“开元盛世”,又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全部过程杜甫甚至还身陷叛军中了一段时期,亲眼看到胡兵的残暴,并在逃亡的路上看到了各种惨象,他和父老乡亲们、和送行的母亲们,哭在了一起这使杜甫变成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他在《兵车行》中写道“大路上车轮滚滚战马嘶叫,出征的青年弓箭挂在腰间父母和妻儿纷纷跑来相送灰尘弥漫天空不见咸阳桥亲人们牵衣领足拦路痛哭,凄惨的哭声直冲九天云霄”揭露了唐玄宗长期以来的穷兵默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兵车行》(节选)车辑辑,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乾元二年(759年)三月,天下兵马副元帅、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河东节度使李光弼、关中节度使王思礼等九位节度使率各部唐军围攻邺城(今河北临漳县)安庆绪部,与其援军史思明部交锋时,九路兵马共计60万大军溃败于邺城“战马万匹,惟存三千,甲仗十万,遗弃殆尽”(《通鉴》卷二百二十一),由此可见当时唐王朝的局势有多危急唐王朝为了迅速补充兵力,便实行了漫无限制、亳无章法,乃至惨无人道的公开征兵政策但这种极端的政策,在史书上却没有留下记录,而杜甫却在六首诗里进行了深刻的写照,这就是著名的《三吏》、《三别》在这个时期,虽然短短只有三年多,但是杜甫创作出了二百四十多首诗,其中以五律、五言古体诗最多,著名的作品有《三吏》、《三别》、《春望》、《乾元中寓居同谷县歌七首》等尤其是三吏三别是杜甫的现实主义的一个光辉顶点,是他那种“穷年忧黎元”的进步思想所谓“惊心动魄,一字千金”,说的正是这三吏三别其中之一的《石壕吏》这首五言古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而《新婚别》则描写了一对新婚夫妻的离别,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的少妇形象丈夫头天结婚,第二天就要赶赴战场,新娘虽然悲痛得心如刀割,但她同样认识到,丈夫的生死、爱情的存亡,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是不可分割地连结在一起的,要实现幸福的爱情理想,必须作出牺牲于是,她强忍悲痛鼓励丈夫参军,同时坚定地表达至死不渝的爱情誓言全诗模拟新妇的口吻自诉怨情,写出了当时人民面对战争的态度和复杂的心理,深刻地揭示了战争带给人民的巨大不幸《石壕史》(节选)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J啬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新婚别》(节选)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蟀?.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九岁)乾元二年(759年)夏天,华州及关中大旱,杜甫忧时伤乱,咏叹国难民苦这年立秋后,杜甫因对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而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西去秦州(今甘肃省天水一带)杜甫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也称“浣花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都,全家寄居在四川奉节县广德二年(764年)春,严武再镇蜀,杜甫才又回到草堂,此前漂泊在外将近两年严武表荐杜甫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做了严武的参谋,后人乂称杜甫为杜工部不久杜甫又辞了职这
五、六年间,杜甫寄人篱下,生活依然很苦,他说“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狂夫》),做了大官的朋友早与我断了书信来往,长久饥饿的小儿子,小脸凄凉,让我愧疚而感伤“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东门”他用一些生活细节来表现自己生活的困苦,他说他的孩子那种还没有懂事的孩子不知道对父亲很尊重,不知夫子礼,饿了的时候不管是不是爸爸,是不是要遵循父子之礼,饿了就吵着要饭吃,在东门外号哭,到了秋风暴雨之中,杜甫的茅屋破败,饥儿老妻,彻夜难眠他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一时期,诗人创作达到了高潮,不到两年,作诗四百三十多首,占现存作品的百分之三十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等大量名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而《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绝唱而这样的官N代,就是杜甫本人(视频杜甫一生)杜甫的一生漂泊流离,去过很多地方,居无定所的他,过着寡淡的生活,但也正是这种经历,让杜甫看到人世间的百态,有古寒、危城、落日有老妇、织女、老农;有官吏、恶霸、将军……这些都成为了杜甫创作的语言基础和思想源泉,所以杜甫的作品更接地气,被人称为“诗史”有人说,如果把杜甫中年至他死去时的诗作全部读完,就是一部记录整个“安史之乱”的史书如果把杜甫一生的诗作全部读完,就是一部见证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历史这种说法毫不夸张,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对当时历史现象的记录,往往比官方的唐史更加详细,更加时间班级初2023级10班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题杜甫专题一一奋斗的官二代,你真的好忙课标要求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教材分析通过将杜甫经历及作品作为主题进行整合,探讨杜甫在经历中变化的思想及作品风格变化学情分析学生从小学至今都不断在接触杜甫及其作品,但未曾系统化学习过杜甫专题课程,对伟大诗人的经历及作品背后酝酿的深意了解不够深刻教学目标.了解伟大“诗圣”杜甫的主要经历及其“忙碌”的一生;.了解杜甫在“安史之乱”前后,思想及创作风格的差异教学重点了解伟大“诗圣”杜甫的主要经历及其“忙碌”的一生;教学难点了解杜甫在“安史之乱”前后,思想及创作风格的差异教学资源使用微课、PPT教学活动教学教师活动备注时期代表作内容中心读书和漫游时期(35岁以前)困居长安时期(35至44岁)陷贼和为官时期(45至48岁)西南飘泊时期(48至59岁)真实
三、小结杜甫亲历着大唐盛世的繁华,他“极乐”“极傲”“极狂”着,杜甫在其《百忧集行》中写道“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年少之时的杜甫,无忧无虑,体魄健全,精力充沛,真是朝气蓬勃当梨枣成熟之时,少年杜甫频频上树摘取,一日至少千回所谓“千回”,只是夸张的语气,喻其多也少年杜甫“心尚孩”,一个尚字就概括了杜甫由童年到少年的天真烂漫、活泼可爱杜甫也亲历时代的沉浮,他也“极忧”“极痛”“极苦”着,他的忧来自于国家,喜亦来自于国家,这就是儒家知识分子身上所具有的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杜甫的经历,也终于成就了这位伟大的诗人“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同学们,我们杜甫专题的第一课时《奋斗的官N代》,即将要和同学们说再见了,接下来的几天,期待与你们再会!教学反思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