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内容:
第5课《开辟新航路》的教学反思本课线索清晰,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与条件、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和新航路的影响学生在这一方面的知识储备比较充实,如果按部就班的讲应该说问题不大我在前四个班讲课时基本上就是按部就班进行的第一天的授课结束后,我很为这一次的轻松授课感到兴奋然而在短暂的兴奋之余,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即便学生具有较好的知识储备我在上课时间也把这节课的重点内容讲清楚也自认为讲透彻了,学生学得怎么样?学生是否真的理解、消化了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如果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前因后果,而只是记住了课本上的内容,谁敢保证他们能真正将教材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呢?(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教材背得滚瓜乱熟,一拿到试题却不知如何下手?究其实还是学生没有理解所背的内容,尽管学生记住了这些知识点,但也仅仅是将教材或老师讲述的相关内容移植到自己的脑子而已,并没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将教材上或老师讲的内容消化吸收为自己的知识,故而没办法灵活运用)很显然,我在前四个班的教学方式只注意到了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知识传授的系统性,而对引导学生真正理解教材内容在着意不够我想这是我在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那么何种教学方式才能引导学生真正的理解教材内容呢?我认为有两种方法可以参考第一种方法是老师预先设计问题,提前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认真研读教材、查阅各种资料和小组探究等自主学习然后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的机会,教师在学生展示之后对学生的成果进行点评,肯定成绩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指出学生的不足以促进学生水平的提高这种办法可以充分彰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应该说是很不错的方法,也是新课程改革着力倡导的教学模式但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学生要用充足的时间去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应该有较充分的教学资源去寻找自己所需的资料等等就目前我们的实际而言除非应付上级领导检查或参与各种评比和上公开课,可以使用这种模式就常规教学而言,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种教学模式不具备实际操作性第二种教学方法则可能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即以教师讲课为主但又不同于教师照本宣科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具体而言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和学生的学习经验、生活经验,在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链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的思维紧跟教师的思维走,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思考得出结论这样尽管学生得出的结论还是教材上的内容,但由于这是学生自己“思考〃得来的,自然就能深刻理解教材的内容就这节课而言为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我设计了如下问题
1、开辟新航路是发生在
15、16世纪的重大历史事件,距离现在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了为什么我们要在500年后的今天来学习它?教材编写者安排这节课的意图是什么?
2、“开辟新航路〃中的新航路指的是从哪到哪的新航路?既然是“新航路〃,那么在此之前一定有旧路线,请大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旧路线的大概情况
3、既然在欧亚之间存在旧路线,为什么西欧人要另辟新路?难道是他们吃饱了撑了?
4、新航路不同于旧路线的地方在于它基本上是海路,在此之前欧洲人对于远洋航行是没有多少经验的这就意味着开辟新航路充满了风险和危机既然如此这些航海家为什么还要以身涉险?推动他们做出决定的因素有哪些?
5、实际上在西欧航海家开辟新航路之前的八十多年前,中国的郑和已经开始了极其壮观的七下西洋(1405—1433年)请大家从远航的目的、性质和影响三个方面分析二者的差异,并思考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
6、新航路的开辟是如何改变欧洲、亚洲、拉丁美洲乃至世界的发展格局的?作为500年后的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当年的这个重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