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富宁县城乡小学教育联盟的构建与设想富宁县第二小学盘永兵2019年3月,富宁县被国家认定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从表层来看,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从深层来剖析,教育内部许多地方依然存在问题,诸如师资力量搭配不合理、教育教研活动动力不足、教师工作激励机制欠缺、学校内部管理精细化不够等对此,笔者认为要有效破解这些教育问题,应着力构建富宁县城乡教育联盟,探索出推进教育公平的名校集团化战略和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教育联盟),为优质均衡发展铺路垫石
一、教育联盟构建的意义教育联盟是各学校之间教育教学资源实现共享,优势互补的一种有效途径,是联盟学校之间进行教育教学经验交流的展示平台富宁县域内小学有162所(完小118所,教学点44个),小学教师2588人,这么多的校点和教职工没有统一高效的管理模式,没有互帮互带互学的契机和平台,无法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这为城乡教育联盟的构建提供了契机.构建教育联盟是巩固教育基本均衡的需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而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实现教育公平,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要实现教育现代化,新时代呼唤的是新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是一种理想的发展境界、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发展观、更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政策导向特别是在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已经稳定推进的当下,我们不应为了“稳守’成果而缺乏创新,把教育推向死胡同笔者认为,教育联盟的构建,应以名校(富宁县城区小学为牵头校)为龙头,以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以名校输出品牌、师资、办学理念、管理方式等为手段,带动薄弱校共同发展,迅速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满足农村孩子平等地享受优质教育需求的战略举措富宁县城乡小学教育联盟的构建是全面推进城乡小学结对互助,建立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教育发展新模式,它是实践综合性强、经济成本较低的创新举措,对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化发展、提升农村学校软实力具有重大的创新价值和社会效益.构建教育联盟是新时代创新教育的需要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进步和发展的动力,而教育是这个民族进步和发展的基础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全血能力,特别是以创造能力为主旨的教育体系近几年来,随着师资队伍的不断补给,刚走出校门的年轻教师已经占据富宁教育界的三分之二,但遗憾的是多数年轻教师沉默在乡镇学校,甚至是完小和校点,比拼的干劲和锋芒的个性在逐渐被岁月磨钝,创造性的冲劲也在日复一日的减退笔者认为,城乡教育联盟的搭建,其灵活的管理模式既能有效地激发和挖掘年轻教师创新潜能,又能照顾到城区老教师切身的利益,诸如对符合职称晋级的教师,优先下放到薄弱校点去锻炼,激发自身潜能,通过几年的努力使之真正实现职称高度、教学水平高度和管理能力高度相一致.构建教育联盟是提升薄弱学校办学水平的需要城区学校的创建有其一定的底蕴,之所谓人往高处走在城区学校积淀着一帮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教育联盟的搭建,是教育的一种科学的可持续发展,是统筹名校学校创建和薄弱学校改造相结合的产物,它能把名校的精力、财力和人力倾注到薄弱学校,合理配置了资源,促进大多数学校尤其是薄弱学校按标准规范办学,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比例,逐步构筑基础教育科学发展的高起点平台,并充分发挥优质教育强大的拉力作用和示范效应,带动所有的薄弱学校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另外教育联盟的搭建,使城区各校和乡镇各学校大体处于一个相对均衡的状态,符合教育的普及性和基础性;在硬件建设上,可以倾注财力互补,在教学上,不再采取结对帮扶、教师支教等面窄、短时的方式,而是把所有联盟学校的教师看作一个整体,统一有效地整合、调配教师资源,充分任命一群有能力、有干劲的班子队伍,让其参与农村学校管理,介入教育教学具体工作,将一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先进管理策略、教学方法影响、传授给农村学校的管理者与教师
二、教育联盟构建的理念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统筹协调,从试点学校实验开始再逐渐向全县铺开由一所城区学校为龙头学校,由教体局配备总校长和各校区分校长,配强配齐各校区的领导班子统一管理模式,提升区域教育联盟的内涵和实效.在管理模式上创新学校教育联盟内实施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总校长负教育联盟总责,牵头学校(名校)及乡镇各校各设一个分校长,各校配齐领导班子,分管所辖校区的管理事务一般情况下,重大事务由牵头学校总校长牵头,成员由牵头学校、乡镇联盟学校分校长、副校长组成,实行共商协作管理机制,负责区域学校联盟的管理、协调和评价工作组织主持学校教育联盟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和策划本教育联盟的章程、学校规划、教学、科研、教师培训、德育、安全、后勤等相关工作,制定各种制度及配套的评价机制.在教研模式上创新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实施和督导,区域内全体学校参与,建立以城区学校(牵头学校)为龙头,几个乡镇学校及所辖完小加盟共同构成一个教育联盟这样的形式,有利于实施开放性教研活动,变校际间的壁垒为合作共赢,搭建校际间管理互通平台,加强沟通,互相学习,互相督促,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在教学资源上共享教育基本均衡为各校的教学硬件的完善提供了条件,但是许多学校因自身条件和师资力量的因素,未能有效地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优势因此,教育联盟的构建主要是依托教育资源服务平台,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盘活各学科优质资源,形成区域内学校合力
三、教育联盟构建的措施.法人资格的唯一性为进一步提高城乡教育联盟内部管理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合法性,教育联盟要确定法人资格的唯一性,其他加盟的学校作为教育分支机构,类似总公司与分公司的关系,以保证城乡教育联盟内部人权、物权、财权、事权的统一真正让农村学校处于城区优质学校的管理下而不仅仅只是挂一块牌子唯一法人,才能构建统一管理体系所有联盟学校实行同一套管理制度,教师统一调度,学生学籍统一管理统一安排,校本培训统一组织,教育经费统一收支,教学质量统一评估,各校的日常运作、活动的组织等步调一致这样从表面上看,学校的日常工作分散在各学校展开,但实际上各学校的各项工作又均在牵头学校的统一掌控之下,从而形成形散神聚的管理效果.机制运作的紧密性在县教体局授权下,把3-4个乡镇中心小学及所辖完小划归牵头学校管理范畴,组建某某城乡教育联盟(如富宁县第二小学教育联盟),整合后的城乡教育联盟,可以借鉴现代企业集团连锁管理的模式,按多个校区、一套班子、六个统
一、资源共享的模式运作牵头学校派出强有力的优秀教育教学团队对所加盟的学校实行管理,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整体进驻,争取在较短的时间里联盟学校教师形成价值认同,以保证双方能够真心实意地合作,迅速提升农村学校的办学品位有效拓展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半径.目标考核的激励性牵头学校与县教体局签订联盟办学目标协议,享有相应办学自主权,同时,接受县教体局对联盟学校各项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县教体局把牵头学校及辖下的各学校的管理水平的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家长、学生和社会的满意度,新生招生情况等维度作为考核指标,纳入联盟办学目标考核范畴从考核机制上,提高实践研究的有效性.调控机制的创新性校际间的均衡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均衡,教师资源配置失衡已成为制约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但当前的现状是优质师资向城区学校单向流动,造成乡镇学校名优教师队伍不稳定这几年来,教育系统采取进城考试的形式给城区学校补给师资,每年都要从弱势学校吸收为数众多的骨干教师,对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的稳定和优质教育的均衡发展产生了恶性循环,其结果就是不可避免地形成了教育的马太效应,使本来就不公平的教育资源更加倾斜、失衡如何解决教师流动所带来的问题,笔者认为,通过城乡教育联盟的构建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教育联盟内部可以遵循相对稳定、统筹兼顾、合理流动、均衡发展的基本原则,实行教师全流通机制及联盟内教师一体化管理,通过统一调配,整合各学校的教育资源,实行相对专任的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的任课制度,带动农村学校的共同发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