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0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针灸学重点笔记第一部分
一、针灸发展简史
1、最早的针灸学文献《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
2、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内经》
3、又称《针经》的是《灵枢》
4、针灸第一次总结《内经》;第二次总结《针灸甲乙经》;第三次总结《针灸大成》
5、起承前启后作用的是《针灸甲乙经》
6、最早的彩色经络腌穴图唐代孙思邈绘制的“明堂三人图”
7、首次把任、督二脉和十二静脉并称十四经元代滑寿编撰的《十四经发挥》
3、王唯一编〈铜人脸穴针灸图经〉
4、明代是针灸学最昌盛的时期
5、李学川〈针灸逢源〉列出361个穴位
1、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运行气血,协调阴阳;调节人体各部的通路经,有路径的含义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中的支干络有网络的含义,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3、主客原络配穴法根据脏腑经络先病、后病为依据,运用时一般是先病脏腑为主,取其经的原穴,后病脏腑为客,取其经的络穴
4、骨度分寸法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折量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定出分寸,用于腌穴定位的方法
5、十五络脉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
6、奇经八脉任、督、冲、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脉的总称
7、原穴“原”即本原,原气之意,是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十二经脉在四肢各有一个原穴
8、循经取穴某一经络或脏腑有病,便选用该经或该脏腑的所属经络或相应经脉的远部腌穴来治疗
9、得气亦称针感、气至针刺入腌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的感应
10、十四经归属于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的腌穴简称“经穴”
11、前后配穴法又叫腹背阴阳配穴法前后穴配合使用
12、交会穴是指两经或数经经脉相交或会合的腌穴,多分布于头部、躯干部
13、十二经别从十二经分出,深入体腔联络脏腑器官,沟通表里两经的支脉有离入出合
14、脸穴人体脏哨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月俞”和“俞”“输”义通,有转输的含义;“穴是如隙的含义
15、中指同身寸以患者中指中节梯侧两端纹头之间的距离作为1寸
16、九针形状各异,各有其不同用处的9种针具如长针、大头针
17、雀啄灸施灸时,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的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施灸,以给施灸局部一个变量的刺激
18、回旋灸施灸时,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虽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不固定,而是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施灸
19、温和灸将艾卷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腌穴或患处,距离皮肤2〜3cm处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穴灸KM5min至皮肤红晕为度
四、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循行于小腿内侧的中间,至内踝上8寸后循行于小腿内侧的前缘,经膝股部内侧前缘,入腹属脾络胃,上膈,经过咽,止于舌;分支从胃注心中;另有一条分布于胸腹部第3侧线,经锁骨下,至于腋下大包穴睥胃病,妇科,前阴病
1、隐白(井穴)伤寒,金匮,张仲景足大趾内侧趾甲根角旁
0.1寸主治月经过多、崩漏等妇科病;出血证;癫狂、多梦;慢惊风;腹满;暴泄
2、公孙(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冲脉)第1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主治脾胃肠腑病;心烦失眠,发狂等神志病;逆气里急,气上冲心(奔豚气)等冲脉病
3、三阴交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主治脾胃虚弱诸证;妇产科病;泌尿系统病;高血压;中风;下肢痿痹;阴虚诸证
4、阴陵泉(合穴)胫骨内侧镰下方凹陷处主治水湿腹胀,腹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等;膝痛
5、血海在骸骨内上缘上2寸,主治月经病;瘾疹,湿疹,丹毒等血热性皮肤病
五、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联系心系、肺、咽及目系,属心络小肠,从肺部浅出腋下,循行于上肢内侧后缘,至掌后豌豆骨部,入掌内,止于小指梯侧端心,胸病;神志病
1、少海(合穴)在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歌连线的中点处主治心病,神志病;头项痛,腋胁部痛;摞疡;肘臂病
2、通里(络穴)腕横纹上1寸,尺侧腕屈肌腱梯侧缘主治心悸、怔忡等心病;舌强不语,暴喑;腕臂痛
3、阴郑(都穴)腕横纹上
0.5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槎侧缘主治心痛、惊悸等心病;骨蒸盗汗;吐血蚓血等血证
4、神门(原穴,输穴)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槎侧凹陷处主治心与神志病;高血压;胸胁痛
5、少冲(井穴)小指槎侧指甲根角旁
0.1寸主治热病;心及神志病;胸胁痛
六、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尺侧端,循行于上肢外侧的后缘,绕行肩胛部,内行线从缺盆进入,下行络心,属小肠,联系胃、咽;上行线从缺盆至目外眦、耳,分支从面颊抵鼻,至于目内眦头面五官病,热病,神志病
1、少泽(井穴)小指尺侧指甲根角旁
0.1寸主治乳痈、乳汁少等乳疾;急症热证;头痛、目翳、咽喉肿痛等头面五官病
2、后溪(输穴,八脉交会穴通于督脉)第5掌指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主治耳聋,目赤;癫狂痫;疟疾;头项强痛,腰背、手痛
3、养老(那穴)尺骨茎突槎侧骨缝凹陷中主治目视不明;肩背肘臂酸痛
4、天宗肩胛骨冈下窝中央四陷处主治肩胛痛、肩背部损伤;气喘
5、听宫耳屏前,下颌骨牌状突的后方,张口取穴主治耳鸣,耳聋,脖耳;齿痛
七、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循行至头顶并入络脑;分支至耳上角;主干经脉从头顶向下到枕部,循行于脊柱两侧,经过腰背臀部,入内属膀胱络肾,向下贯臀,止胭窝;枕部分支向下循行于背腰部主干经线外侧,至胭窝部相合后循行与小腿后侧,经过外牌之后,前行止于小趾外侧端头面五官病,项背腰下肢病;神志病
1、睛明目内眦角稍内上方凹陷处主治目疾;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心动过速
2、攒竹眉头凹陷中,约在目内眦直上主治眼部疾病;呃逆
3、天柱后发际正中直上
0.5寸,旁开
1.3寸主治后头痛,项强,肩背腰痛痹证;鼻塞;癫狂痫;热病
4、肺俞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
1.5寸主治肺疾;盗汗,骨蒸潮热等阴虚病
5、心俞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
1.5寸主治心与神志病;咳嗽,吐血;盗汗;遗精
6、膈俞(八会穴之血会)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
1.5寸,主治呕吐,呃逆,气喘等上逆证;贫血;瘾疹,皮肤瘙痒;潮热,盗汗
7、肝俞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
1.5寸主治胁痛、黄疸等肝胆病;目疾;癫狂痫;脊背痛
8、脾俞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
1.5寸主治腹胀,纳呆,呕吐,泄泻,痢疾,便血,水肿;背痛
9、肾俞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
1.5寸主治肾虚病证;泌尿生殖系统病;妇科病
10、大肠俞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
1.5寸主治腰腿痛;胃肠病证
11、次髅第2舐后孔中妇科病;小便不利;遗精阳痿,疝气;腰般痛;下肢痿痹
12、委中(合穴,膀胱下合穴)胴横纹中点主治腰及下肢病证;腹痛,急性吐泻;小便不利,遗尿;丹毒
13、承山委中与昆仑连线之中点主治腿痛拘急,疼痛;痔疾
14、昆仑(经穴)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主治后头痛,项强,腰舐痛,足踝肿痛;癫痫;滞产
15、申脉(八脉交会穴能于阳蹒脉)外踝直下方凹陷中主治头痛,眩晕;癫狂痫,失眠等神志病;腰腿酸痛
16、至阴(井穴)足小趾外侧趾甲根角旁
0.1寸主治胎位不正、滞产;头痛,目痛;鼻塞,鼻蚓
八、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之下,斜走足心,经舟骨粗隆之下、内踝后侧,沿小腿、胭窝、大腿的内后侧上行,穿过脊柱,属肾,络膀胱;另有分支向上行于腹部前正中线旁
0.5寸,胸部前正中线旁2寸,止于锁骨下缘肾部直行脉向上穿过肝、膈,进入肺中,再沿喉咙上行,至于舌根两旁;肺部支脉,联络于心,流注于胸妇科病,前阴病,肾脏病及与肾有关的肺、心、肝、脑及咽喉病、舌病
1、涌泉(井穴)足底前13凹陷处主治急症及神志病;头痛,头晕,目眩,失眠;咳血、咽喉肿痛、喉痹肺系病;大便难小便不利;奔豚气;足心热
2、太溪(输穴,原穴)内踝高点与跟腱后缘连线的中点凹陷中主治肾虚证;阴虚性五官病;肺部病;腰脊痛,下肢厥冷;消渴,小便频数,便秘;月经不调
3、照海(八脉交会穴能于阴踽脉)内踝高点正下缘凹陷处主治失眠,癫痫;五官热性病;月经不调带下阴挺;小便频数;癖闭
4、复溜(经穴)太溪直上2寸,当跟腱的前缘主治水肿,汗证;腹胀腹泻;腰脊强痛,下肢痿痹
5、阴谷(合穴)胭窝内侧,当半腱肌肌腱与半膜肌肌腱之间主治癫狂;阳痿,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崩漏;膝股内痛
九、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属心包,下膈,联络三焦;外行支从胸中出于侧胸上部,循行于上肢内侧面的中间部,入掌止于中指端;掌中分支止于无名指末端心、心包、胸、胃病,神志病
1、曲泽(合穴)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主治心系病;热性胃病;暑热病;肘臂挛痛
2、那门(那穴)腕横纹上5寸,掌长肌腱与槎侧腕屈肌腱之间主治心胸病;呕血,咳血;疔疮;癫痫
3、内关(络穴,八脉交会穴能于阴维脉)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槎侧腕屈肌腱之间主治心疾;胃腑病;中风;失眠、郁证,癫狂;眩晕
4、劳宫(荥穴)掌心横纹中,第
2、3掌骨之间主治中风昏迷、中暑;神志病;口疮,口臭;鹅掌风
十、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无名指末端,沿手背第
4、5掌骨间上行于上肢外侧中间部,上肩,经颈部上行联系耳内及耳前后、面颊、目外眦等部;体腔支从缺盆进入,分布于胸,联系心包、膻中、三焦等头、目上、耳、颊、咽喉病;胸胁病,热病
1、中渚(输穴)手背,第
4、5掌骨小头后缘之间凹陷中主治头面五官病;热病;肩背肘臂酸痛,手指不能屈伸
2、外关(络穴,八脉交会穴于于阳维脉),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槎骨正中间主治热病;头面五官病;疼疡;胁肋痛;上肢痿痹不遂
3、支沟(经穴)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梯骨之间主治便秘;耳鸣,耳聋;暴喑;瘦病;胁肋痛;热病
4、肩醪肩峰后下方,止臂外展时,当肩鹘穴后寸许凹陷中主治肩臂疼痛不举,上肢痿痹
5、翳风乳突前下方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主治耳鸣耳聋;口眼歪斜,面风,牙关紧闭,颊肿;瘵疡
6、丝竹空眉梢的凹陷处主治癫痫;头痛,目眩,目赤肿痛,眼睑喝动;齿痛
十一、足少阳胆经肝胆病,侧头、目、耳、咽喉病,胸胁病
1、听会耳屏间切迹前,下颌骨牌状突后缘,张口凹陷处主治耳鸣,耳聋,脖耳等齿痛,面痛,口眼歪斜.,口噤
2、阳白目正视,瞳孔直上,眉上1寸主治前头痛;目痛、视物模糊,眼睑瞄动等
3、风池胸锁乳突肌与余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平风府穴主治内风、外风所致的病证颈项强痛
4、环跳股骨大转子高点与舐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主治腰胯疼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等腰腿疾患;风疹
5、风市大腿外侧正中,胴横纹上7寸主治下肢痿痹、麻木及半身不遂;遍身瘙痒
6、阳陵泉(合穴)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主治肝胆犯胃病证;膝肿痛,下肢痿痹及麻木;小儿惊风
7、悬钟(八会穴之髓会)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前缘主治髓海不足证;颈项强痛,胸胁满痛,下肢痿痹8^丘墟(原穴)足外踝前下方,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中主治目赤肿痛、目翳等目疾;颈项痛,腋下肿,胸胁痛,外踝肿痛;足内翻、足下垂
9、足临泣(输穴,八脉交会穴通于带脉)第4跖趾关节的后方,足小趾伸肌腱的外侧主治偏头痛,目赤肿痛,胁肋疼痛,足跑肿痛;月经不调,乳痈,瘵嬴
十二、足厥阴肝经肝、胆、脾、胃病证,妇科、少腹、前阴病证
1、大敦(井穴)足大趾外侧跟上甲根角旁约
0.1寸主治疝气、少腹痛;遗尿,痛闭,五淋,尿血;月经病及前阴病;癫痫,善寐
2、行间(荥穴)足背,当第
1、2趾间趾蹊上方纹头处主治中风,痛痫,头痛,目眩,目赤痛,青盲,口咽;妇科经带病;阴中痛,疝气;遗尿瘾闭,五淋等;胸胁满痛
3、太冲(输穴,原穴)足背,第
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主治中风,癫狂痫,小儿惊风,肝经风热病;妇科经带病;肝胃病;遗尿,癖闭;下肢痿痹,足跑肿痛
4、期门(肝之募穴)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主治呕吐,吞酸,呃逆腹胀等肝胃病;奔豚气;乳痈
十三、督脉神志病,热病,腰舐、背、头项等局部病证
1、腰阳关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男科病证;腰舐痛,下肢痿痹
2、大椎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热病,疟疾,外感病;骨蒸潮热;神志病;项强脊痛;风疹,座疮
3、哑门第1颈椎下,后发际正中直上
0.5寸主治暴喑,舌缓不语;癫狂痫,瘠病;头痛,颈项强痛
4、百会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主治神志病;头风,头痛,眩晕耳鸣;下陷性病证
5、神庭前发际正中直上
0.5寸主治癫狂痫,失眠,惊悸;头痛,目眩,目翳,鼻渊鼻蚂
6、水沟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主治急危重证;神志病;面鼻口部病;闪挫腰痛
十四、任脉腹、脱、胸、颈、头面的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病
1、中极(膀胱之募穴)前正中线上,脐下4寸主治泌尿系病;男科病;妇科病
2、关元(小肠之募穴)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主治元气虚损证;少腹痛,疝气;肠腑病;泌尿系病;男科妇科病
3、气海(肓之原穴)前正中线上,脐下
1.5寸主治气虚病证;肠腑病;疝气;妇科男科病;泌尿病
4、神阙脐窝中央主治元阳暴脱;肠腑病;水肿,小便不利
5、中脱(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主治脾胃病;黄疸;癫狂,脏躁
6、膻中(心包之募穴,八会穴之气会)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主治咳嗽、气喘、胸闷、噎膈、呃逆;乳少、乳痈、乳癖7^廉泉微仰头,在喉结上方,当舌骨体上缘的凹陷处主治中风失语,暴喑,吞咽困难、喉痹、口舌生疮等
8、承浆颁唇沟的正中凹陷主治口眼歪斜,齿龈肿痛,流涎等;暴喑,癫狂
十五、常用奇穴
1、四神聪头顶部,百会前后左右处1寸,共4穴主治中风,头痛,眩晕失眠,癫痫,狂乱;目疾
2、印堂额部,当两眉头的中间主治痴呆,痫证,失眠,健忘;头痛,眩晕;鼻渊,鼻蚓;小儿急慢惊风;产后血晕、子痫
3、太阳在颍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横指的凹陷处主治头痛;目疾;面瘫
4、夹脊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穴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
0.5寸主治心肺、上肢病;胃肠病;腰腹及下肢病
5、四缝第2至5指掌侧,近端指关节的中央主治小儿疳积;百日咳
6、十宣手十指尖端主治昏迷,晕厥,高热,中暑,癫痫,痛病,小儿惊厥
7、膝眼屈膝,在能韧带两侧凹陷处主治膝痛,腿痛,脚气
8、胆囊小腿外侧上部,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直下2寸主治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下肢痿痹9^阑尾小腿前侧上部,犊鼻下5寸,胫骨前缘旁开1横指主治急慢性阑尾炎,消化不良,下肢痿痹针灸临床治疗
一、头面躯体痛证
1、头痛
①外感头痛【外感太池列会】阳明攒谷印、太阳天溪申、少阳率外足、厥阴冲四关、风寒风门热椎池、湿阴陵选经督脉,手太阴,足少阳经穴主穴百会列缺太阳风池配穴风寒头痛风门风热头痛大椎曲池风湿头痛阴陵泉
②阳明经痛印堂攒竹合谷内庭
③太阳经痛天柱后溪申脉
④少阳经痛率谷外关足临泣
⑤厥阴经痛四神聪太冲内关⑵、内伤头痛【(实)维池会】阳亢冲太侠、痰浊陵太丰、瘀血内关膈【(虚)风三百】血虚三肝脾、肾虚肾太悬
①实证选经足阳明经,足少阳经主穴百会头维风池配穴阳亢太冲太溪侠溪痰浊阴陵泉丰隆太阳瘀血阿是穴血海膈俞内关
②虚证选经督脉,足阳明经,足少阳经主穴百会风池足三里配穴血虚三阴交肝俞脾俞肾虚肾俞太溪悬钟
3、落枕【肩溪悬外劳】寒谷池、瘀内关、肩痛鹘关背天宗选经阿是穴,手太阳,足少阳主穴阿是穴外劳宫肩井后溪悬钟配穴风寒袭络风池合谷气血瘀滞内关阿是穴肩痛肩鹘外关背痛肩外俞天宗
4、漏肩风【鹘贞前修】太阳后、阳明谷、少阳外、邪谷池、瘀关膈、虚里海选经阿是穴,手三阳经主穴阿是穴肩鹘肩醪肩贞肩前配穴手阳明经证合谷手太阳经证后溪手少阳经证外关外邪内侵合谷风池气滞血瘀内关膈俞气血两虚足三里气海
6、腰痛【腰痛阿委大】寒腰瘀膈督后太阳申选经阿是穴主穴阿是穴委中大肠俞配穴寒湿腰阳关瘀血膈俞督脉病后溪足太阳经申脉
7、痹证行血膈、痛关肾、着三陵、热椎池选经局部穴为主主穴阿是穴局部经穴配穴行痹膈俞血海痛痹肾俞关元着痹阴陵泉足三里热痹大椎曲池
二、内科病
1、中风⑴中经络【中经络关泉水、交委尺】阳亢冲溪、痰阻丰谷、痰热曲内丰、气虚三里海、阴虚太溪风、口歪颊地仓、上肢鹘三谷、下肢跳阴阳市、头晕完天风、足内翻丘照海、便秘归水丰支、复视球风天睛、尿留中曲关选经手厥阴经,督脉,足太阴主穴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配穴肝阳暴亢太溪、太冲;风痰阻络丰隆、合谷;痰热腑实曲池、内庭、丰隆;气虚血瘀足三里、气海;阴虚风动太溪、风池;口角歪斜颊车、地仓;上肢不遂肩鹘、手三里、合谷;下肢不遂环跳、阳陵泉、阳陵泉、风市;头晕风池、完骨、天柱;足内翻丘墟透照海,便秘水道、归来、丰隆、支沟;复视者风池、天柱、睛明、球后;尿失禁、尿潴留中极、曲骨、关元⑵中脏腑【中脏腑关水沟】闭证督脉十二井、水沟太冲与丰隆;脱证关元神阙气海灸选经手厥阴经,督脉主穴内关水沟配穴闭证十二井穴太冲水沟丰隆脱证关元气海神阙
3、面瘫【昆仑车颗鱼阳白攒谷仓】寒风热曲复三里选经手足阳明,手足太阳经主穴攒竹鱼腰阳白四白颤髅颊车地仓合谷昆仑配穴风寒风池风热曲池恢复期足三里人中沟歪斜水沟鼻唇沟浅者迎香什么是经络?“经”和“络”有何不同特征?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运行气血,协调阴阳;调节人体各部的通路经,有路径的含义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中的支干络,有网络的含义,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一、什么是十二经脉?简述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走向、交接规律?十二经脉即手三阴经、手三阳经利足三阴阴经的总称它们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称“正经”十二经脉左右对称的分布在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阴经属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上下肢内侧为手足三阴经,其排列一般是太阳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8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8寸以上则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两经属腑,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上肢外侧为手三阴经,下肢外侧为足三阴经,手足三阴经在四肢排列顺序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是手三阴经以胸走手,手三阳经以手走头,足三阳经以头走足,足三阴经以足走腹,十二经脉的衔接规律是阴经与阳经(表里经)在手足衔接,阳经与阴经(同名经)在头面部衔接,阴经与阳经在(即手足三阴经)在胸部衔接
二、什么是奇经八脉?奇经八脉是任、督、冲、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脉的总称“奇”有异的含义它们交十二正经不同,既不属络脏腑,又无表里关系,“别道奇行”故称“奇经
三、十五络脉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出一络,加上牌之大络任脉的别络从鸠尾分出,散布于腹部;督脉别络从长强分出,散布于头部,左右别走足太阳经;脾之大络从大包分出,散布于胸胁
五、十二经筋筋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有结聚散络的现象
六、简述胸穴的分经、分部作用规律,并举例说明?十四腌穴的主治以分经为基础,凡是属于同一经脉的腌穴,其主治均有共同之处,如手太阴肺经腌穴主治以肺、喉为主,手阳明大肠经、月俞穴主治以头面病症为主,不同经脉的月俞穴,如果这些经脉经过成到达同一部位,则有相同的主治病症,如手三阴经以胸走手,手三阴经腌穴则主治胸部病症和本经所过的上肢部位的疼痛、麻木、厥冷等,由于经脉循行和属络脏腑的不同不同经脉和脏腑各有其不同的病候,其分经主治就既有其共性、又有其特性,在分经的基础上由于每一条经脉所属的腌穴分布部位不同,其主治作用的范围也有差异,如手阳明经的合谷与迎香,迎香以治局部病症为主,而合谷除主治病症外,还能治疗经脉循行所过的上肢及头面部病症,一般来说,头面躯干部的腌穴除任督某些腌穴具有特殊的或全身性的主治作用外,绝大部分脸穴一般只能治脸穴所在部位及邻近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病症,四肢部的腌穴,尤其是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腌穴,除主治局部和邻近部位的病症外,还能主治该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头面、躯干及其脏腑组织、器官的病症而且越是远离躯干部的腌穴其主治范围越广.
七、举例说明针灸的选穴原则合配穴方法?选穴原则1近部选穴,指在病症的局部或邻近部位选取穴位的方法,如鼻塞选迎香;胃痛选中皖、梁门2远部选穴指在距离病变部位较远部位选穴a本经选穴,是指经脉循行的部位发生疾病,就在其经脉上选取腌穴进行治疗如肺病选太渊、尺泽;脾病选三阴交、太白;b异经选穴指某经或其所属的脏腑器官发生病变,选取其相表里经脉或其他经脉上相关的月俞穴进行治疗如外感咳嗽选合谷、列缺,属表里经选穴3对症选穴,亦称随症选穴,是指针对某些全身症状或疾病的病因病机而选取腌穴的方法如虚脱选内关、神阙;自汗选足三里、关元配穴方法1本经选穴法如肺病咳嗽选中府、尺泽、太渊2表里经配穴法,如阴痹选涌泉、昆仑3前后配穴法,如心、胸疾病前取巨阙、后取心俞4左右配穴法,如心,悸取双侧内关胃痛取双侧足三里5上下配穴法如偏头痛、上肢取外关、下肢取丘墟6远近配穴法如胃病取中腕、足三里
七、什么是“子母补泻法”?如何应用?根据五行之间存在“生我”,“我生”的母子关系,结合脏腑的五行关系,结合脏腑的五行关系,《难经》提出了“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选取适当五输穴治疗疾病的方法,具体可分为本经补母泻子法和异经补母泻子法,如肝经属阴木,肝实证泻行间,行间为荥火穴,实则泻其子;肝虚证补曲泉,曲泉为合水穴,虚则补其母胃经属阳土,胃实证泻厉兑,厉兑为井金穴,实则泻其子,胃虚证补解溪,解溪为经火穴,虚则补其母这是木经补母泻子法又如肝实证还可泻心经(阴火经)荥穴少府,肝虚证补肾经(阴水经)合穴阴谷胃实证还可以泻大肠经(阳金经)井穴商阳,胃虚证补小肠经(阳火经)经穴阳谷这是异经补母泻子法
八、简述经络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作用1联系内外、网络全身、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纵横交错、入里出表、通达上下、从而使人体的各脏腑组织器官有机的联系起来2运行气血、协调阴阳3抗御病邪、反映病症4传导感应、调整虚实临床引用1诊断方面可以根据疾病所出现的症状;结合经脉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辩证归经的依据2治疗方面针灸治病选穴,一般在明确辩证的基础上,除选用局部腌穴外,通常以循经取穴为主,即某一经络或脏腑有病,便选用该经便选用该经或该脏腑的所属经络或相应经脉的远部腌穴来治疗
九、什么是腌穴?如何理解胸穴经络和脏腑间关系?月俞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月俞”和“俞”“输”义通,有转输的含义;“穴”是如隙的含义经络于脸穴的关系密切,脸穴不是孤立于体表的点,而是与体内脏腑组织器官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并互相疏通的特殊部位经络月俞穴与脏腑相关、内外相应,这样就使腌穴一经络一脏腑间相互联系,内通达外脏腑疾病可以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月俞穴,而体表月俞穴施以针灸,也能通过经络作用于脏腑
十、常用胸穴定位的方法有哪些?什么是“同身寸”“一夫法”?有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滑度”折量定位法和指寸定位法同身寸是指寸定位法,是指依据患者本人手指所规定的分寸来量取腌穴的定位方法,又称“手指固身寸取穴部”,常有中指同身寸、拇指同身寸、横指同身寸三种其中,横指同身寸又名“一夫发”,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方寸
十一、简述百会穴、风池、大锥、合谷、曲池、内关、外关、足三里、三阴交、次修等穴的主治?百会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目赤肿痛、鼻渊,耳鸣,中风,□眼涡斜,感冒疟疾,热病大锥热病,疟疾,头痛,颈项强痛,感冒,咳嗽,气喘,骨蒸潮热、盗汗、风疹、癫痫、合谷头痛,眩晕,鼻蒯,齿痛,面肿,口眼涡斜,昨腮、指臂痛,上肢不遂,腹痛,便秘,2()、辨证归经以临床征候表现为主要依据的归经形式
21、五腌穴即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俞、经、合穴的总称,简称五喻
22、阿是穴以病痛的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部位,随病而定,没有固定位置和具体穴名的一类脸穴又称“不定穴”“天应穴
23、四海把水谷、气、血、髓、四者的汇集所在称为四海脑为髓之海在头部,胃为水谷之海在上腹部,冲为十二经之海在下腹部,膻中为气海在胸部
24、押手临床一般以右手持针操作,左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
25、热则疾之热性病证的治疗原则是针刺用浅刺疾出或点刺出血,手法宜轻而快,不留针
26、针罐针刺留针时,将罐拔在以针为中心的部位上,约5Momin待皮肤红润,充血或淤血时,将罐起下,然后将针起出,此法能起到针罐配合作用
28、正经十二经脉,他们是经络系统的主体
三、经络系统的组成
1、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手足三阳经阳少太手三阴经太厥少足三阴经厥太少(内踝上8寸以下);太厥少(内踝上8寸以上)
2、十二经脉循行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3、十二经脉交接规律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头部手足阳明循行于面额、手足少阳循行于头侧、手足太阳循行于面颊、头顶及头后躯干手三阳循行于肩胛部、手三阴从腋下走出、足三阴循行于腹面部、足三阳行于中、阳明行走于前胸腹、太阳行走于后背、少阳行走于侧面
4、奇经八脉督脉阳脉之海任脉阴脉之海冲脉十二经之海;血海带脉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阴维脉调节六阴经经气阳维脉调节六阳经经气阴阳涩脉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
5、十五络脉十二经脉、任督二脉、脾之大络加强表里两经的外部联系,补充十二经脉循行之不足任脉的别络名鸠尾,从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沟通腹部经气督脉的别络名长强,从长强分出,经背部向上散布于头部,左右别走足太阳经沟通背部经气脾之大络名大包,从大包分出后散布于胸胁部沟通全身经气
6、十二经别十二经别从肘膝关节附近的正经别出(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入);再浅出于体表上行头项部(出);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经别合于其体表的阳经经脉(合)
7、十二经筋起始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走向躯干头面行于体表,不入内脏主要作用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四经络的作用⑴联系脏腑、沟通内外⑵运行气血、营养全身⑶抗御病邪、保卫机体*八会穴脏会章门、腑会中脱、气会膻中、血会膈俞、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绝骨这八个穴位虽然属于不同经脉,但对于各自所会的朋:、腑、气、血、筋、脉、骨、髓发热,无汗多汗,瘾疹,滞产曲池热病,咽喉肿痛,齿痛,摞疡,手臂肿痛,上肢不遂,腹痛,吐泻,痢疾,高血压,癫狂内关心痛,心悸、胸痛、胃痛、呕吐、呃逆、失眠、头痛、痛狂、痫症、瘴病、热病、肘臂挛痛外关手指疼痛、肘臂屈伸不利,肩痛、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热病、胸胁痛足三里膝胫酸痛,下肢不遂,胃痛,呕吐,腹胀,泄泻,便秘,痢疾,水肿,咳喘痰多,乳痛头晕,耳鸣,心悸,掘狂,中风,疟疾,体虚羸弱三阴交下肢痿痹,脚气,肠鸣腹胀,泄泻,月经不调,带下,经闭、痛经、阴挺、不孕、滞产、小便不利、遗尿、遗精、阴痿、疝气、失眠次修腰舐痛、下肢萎痹,月经不调,痛经带下,疝气,遗精,二便不利单式补泻手法捻转补泻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时间短,大指向前食指向后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时间长,大指向后食指向前提插补泻先浅后深,重插轻提,幅度小,频率慢,时间短,以下插为主先深后浅,轻插重提,幅度大,频率快,时间长,以上提为主疾缓补泻进针慢出针快进快出慢迎随补泻针尖随经脉循行方向,顺经而刺迎着针尖方向,逆经而刺呼吸补泻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呼出吸进开阂补泻出针后按闭针孔出针时不按闭针孔,或摇大针孔0三阴交的主治证下肢痿痹、脚气、肠鸣腹胀、泄泻、月经不调、带下、经闭、痛经、阴挺、不孕、滞产、小便不利、遗尿、遗精、阳痿、疝气、失眠太溪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小便频数、便秘、消渴、咳血、气喘、咽喉肿痛、齿痛、失眠、腰痛、耳聋耳鸣风府、承泣穴操作伏案正坐,使头微前倾,项肌放松,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
0.5~1寸针尖不可向上,以免刺入枕骨大孔,误伤延髓,不可灸/押手固定眼球,沿眶下缘缓慢直刺
0.3〜
0.7寸,不宜提插和大幅度捻转,禁灸/天突穴先直刺().2寸然后将针尖朝向下方,沿胸骨柄后缘、气管前缘缓慢向下刺入
0.5〜1寸,可灸手阳明经的体表循行路线起于食指梯侧商阳穴,经手背第
一、二掌骨间到腕部,沿上肢外侧前缘、肩前、项、面颊,在水沟穴左右交又到对侧鼻唇沟,终止于鼻旁迎香穴主治头面、五官、咽喉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手太阳小肠经的大体循行分布起于手小指外侧端,沿着手背尺侧至腕部,出于尺骨茎突,直上沿着前臂外侧后缘,经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牌之间,沿上臂外侧后缘,出于肩关节,绕行肩胛部,交会于肩上,向下进入锁骨上窝,联络心脏,沿着食管,通过横膈,到达胃部,属于小肠主治头、项、耳、目、咽喉病、热病、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10、内关穴的主治作用1)近治肘臂挛痛2)远治胸肺病、心痛、心悸、胸痛、呕吐、呃逆3)失眠、头痛、热病、癫痫、瘠病
11、肺穴的定位方法(以足太阴脾经为例)1)骨度分寸法根据人体各部的骨骼规定为一定的尺寸而定取穴位的方法如大横2)自然标志定位法根据人体自然标志而定取穴位的方法如阴陵泉3)手指同身寸以患者手指的标准来定取穴位的方法如三阴交4)简便取穴法是临床上简便易行的方法,如血海
12、合谷和肩禺的异同点同一都可治疗上肢病症异■合谷治疗头面五官病、热病、部分妇科病肩禺治疗局部病为主,如肩周炎
14、奇经八脉的作用1)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关系,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达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2)奇经八脉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若喻十二经脉的江海,奇经八脉则犹如湖泊
一、试术耳屏前、中脐线、膝中线、乳中线、瞳孔线、上常用胸穴的定位、归经耳屏前听宫定位耳屏前下颌骨牌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归经手太阳小肠经平脐线天枢定位在腹中部,距脐中二寸归经是足阳明胃经大横定位在腹中部,距脐中四寸归经是组太阴脾经神阙定位在腹中部,脐中央归经是任脉膝中线委中定位在胴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点归经是足太阳经承山定位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归经足太阳膀胱经乳中线日月定位在上腹部,当乳头直下,第7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归经足少阳胆经大横定位在上腹部,距脐中四寸归经是组太阴脾经期门定位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归经足厥阴肝经瞳孔线承泣定位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间归经足阳明胃经四白定位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归经;足阳明胃经地仓定位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直瞳孔归经足阳明胃经阳白定位在前额部,当瞳孔直下,眉上1寸归经足少阳胆经头临泣在头部,当瞳孔直上入前发际
0.5寸,神庭与头维连线的中点.归经足少阳胆经
一、试述“风府”、“睛明”、“天突”、“中极”等穴的针刺疗法?风府伏案正坐,使头微前倾,项肌放松,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
0.5〜1寸,针尖不可朝上,以免刺入枕骨大孔,误伤延髓不可灸睛明嘱患者闭目,医者左手将眼球推向外侧固定,针沿眼眶边缘缓缓刺入
0.3~
0.5寸,不宜提插或大幅度捻转;禁灸天突先直刺
0.2寸,然后将针尖朝向下方,沿胸骨柄后缘、气管前缘缓慢向下刺入
0.5〜1寸,可灸中极直刺
0.5〜1寸,针前排尿,孕妇禁针,可灸
三、简述针灸的治疗作用?A调和阴阳,是指运用针灸等方法,通过经络、腌穴和针灸方法的作用,使阴阳之偏盛偏衰得以纠正B疏通经络,就是运用针灸等方法,通过腌穴和针灸方法的作用,使经络疏通、气血畅达,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C扶正祛邪,扶正就是扶助正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去邪,就是祛除病邪,消除致病因素的影响
四、举例说明针灸临床如何处理标本缓急关系?标与本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具有本末、主次、先后、因果等多种含义,常用来说明疾病的本质与现象,以及疾病过程中矛盾的主次、先后关系A治病求本,就是在治疗疾病的时候,必须寻求疾病的本质,而后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B急则治标,就是在标症紧急,甚或危及生命时,或后发之标病影响先发之本病治疗时,应先治标病的一种治疗原则C缓则治本,就是在标病不急时,针对病证本质进行治疗的一种治疗原则D标本兼治,就是在标病与本病并重时的治疗原则
五、针灸如何实现补虚泻实,清热温寒?补虚就是扶助正气,泻实就是祛除病邪A补虚,就是虚症的治疗原则用补法B泻实,就是指实证的治疗原则用泻法C补泻兼施,即扶正与去邪兼用热性病用清法,即以寒治热;寒性病症用温法,即以热治寒均属于正治法A清热,即清法,是用针法疏风清热,清热解毒,泻热开窍的一种方法,用于热症的治疗B温寒,即温法,是用针灸温通经络,温养阳气,回阳救逆的一种方法
六、针灸如何在八纲辨证指导下确立治疗原则?1阳证多表现为表实热证,治宜取督脉和阳经穴为主,针用泻法,宜浅刺少留,或点刺出血,可灸或不灸2阴证多为里虚寒证,治宜取任脉和阴经穴为主,针用补法,宜深刺久留,并用灸法3表证治宜取督脉,手太阴,手阳明,手少阳,足太阳经穴为主,宜浅刺,根据寒热虚实施行针灸补泻,表热证可留针,表寒证施灸法,表虚证用补法,表实证用泻法4里证常结合脏腑辩证,取其有关脏腑相络属的经穴为主,宜深刺,里寒证久留针,并用灸,里热证用泻法,忌用灸,里虚证用补法,并用灸,里实证用泻法,慎用灸5寒证是感受寒邪或机体阳虚所表现的证候,宜取督脉和手足三阳经穴为主,针用泻法,少留针,疾刺或点刺出血6热证是感受热邪或机体阴虚所表现的证候,宜取任脉和足三阴经穴为主,久留针,用灸法7虚证是指正气不足的证候,宜用任脉和手足三阴经穴为主,针用补法,并用灸法,8实证是邪气亢盛的证候,宜用督脉和手足三阳经穴为主,针法用泻《灵枢.经脉》于《灵枢.九针十二源》对针刺治则是怎样叙述的?加以解释《灵枢.经脉》说“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衰,以经取之”《灵枢.九针十二源》说“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泻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即针灸治疗原则为1标本缓急
(一)治病求本
(二)急则指标
(三)缓则治本
(四)标本兼治2补虚泻实
(一)补虚
(二)泻实
(三)补泻兼施3清热温寒
(一)清热
(二)温寒4三因制宜
(一)因时制宜
(二)因地制宜
(三)因人制宜
一、举例说明《难经》中所述“阴病引阳,阳病引阴”的含义?脏属阴、腑属阳;腹属阴、背为阳故一般五脏有病,常取背俞穴治之;六腑病变,多用募穴疗法如肺病咳嗽常选肺俞;心悸怔忡常选心俞;胃病多选中脱;大肠病多选天枢
二、什么是八脉交合穴?临床如何配伍应用?八脉交会穴是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脉气相通的八个脉,又称交经八穴,均分布于人体腕踝关节附近如脊柱强痛、角弓反张等督脉病症,可取通于督脉的后溪穴;胸腹气逆而拘急的冲脉病症,可取通于冲脉的公孙穴三.什么是主客原络配穴法?试举例原穴和络穴配合应用时,称为原络配穴法,又称主客配穴法,属表里配穴法的范畴,二穴一客一主,相互配合,疏通内外,贯通上下,对相表里脏腑经脉的病症均有较好的疗效如太渊配偏历主治咳嗽、气喘,上肢浮肿,合谷配列缺,主治外感咳嗽偏正头痛等四什么是下合穴?如何应用下合穴是指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三阳经的6个月俞穴,故又称“六腑下合穴对于六脏腑症可选用各自相应的下合穴进行治疗如足三里可治胃脱痛、腹胀、饮食不化;阳陵泉主治胁痛呕吐、黄疸上巨虚主治腹痛肠鸣、泄泻痢疾;下巨虚主治腹痛、便澹、疝气;委阳主治腹胀、水肿、带下;委中主治小便异常等附录资料不需要的可以自行删除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大全厨房中的物理知识我们认真观察厨房里燃料、炊具,做饭、做菜等全部过程,回忆厨房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会看到有关的物理现象利用物理知识解释这些现象如下
一、与电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1、电饭堡煮饭、电炒锅煮菜、电水壶烧开水是利用电能转化为内能,都是利用热传递煮饭、煮菜、烧开水的
2、排气扇(抽油烟机)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空气对流进行空气变换
3、电饭煲、电炒锅、电水壶的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防止用电器漏电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4、微波炉加热均匀,热效率高,卫生无污染加热原理是利用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再将电磁能转化为内能
5、厨房中的电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6、厨房的炉灶(蜂窝煤灶,液化气灶,煤灶,柴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即燃料燃烧放出热量
二、与力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1、电水壶的壶嘴与壶肚构成连通器,水面总是相平的
2、菜刀的刀刃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3、菜刀的刀刃有油,为的是在切菜时,使接触面光滑,减小摩擦
4、菜刀柄、锅铲柄、电水壶把手有凸凹花纹,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
5、火铲送煤时,是利用煤的惯性将煤送入火炉
6、往保温瓶里倒开水,根据声音知水量高低由于水量增多,空气柱的长度减小,振动频率增大,音调升高
7、磨菜刀时要不断浇水,是因为菜刀与石头摩擦做功产生热使刀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刀口硬度变小,刀口不利;浇水是利用热传递使菜刀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不会升至过高
三、与热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一)与热学中的热膨胀和热传递有关的现象
1、使用炉灶烧水或炒菜,要使锅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让锅底压住火头,可使锅的温度升高快,是因为火苗的外焰温度高
2、锅铲、汤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柄用木料制成,是因为木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便在烹任过程中不烫手
3、炉灶上方安装排风扇,是为了加快空气对流,使厨房油烟及时排出去,避免污染空间
4、滚烫的砂锅放在湿地上易破裂这是因为砂锅是热的不良导体,烫砂锅放在湿地上时砂锅外壁迅速放热收缩而内壁温度降低慢,砂锅内外收缩不均匀,故易破裂
5、往保温瓶灌开水时,不灌满能更好地保温因为未灌满时,瓶口有一层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更好地防止热量散失
6、炒菜主要是利用热传导方式传热,煮饭、烧水等主要是利用对流方式传热的
7、冬季从保温瓶里倒出一些开水,盖紧瓶塞时,常会看到瓶塞马上跳一下这是因为随着开水倒出,进入一些冷空气,瓶塞塞紧后,进入的冷空气受热很快膨胀,压强增大,从而推开瓶塞
8、冬季刚出锅的热汤,看到汤面没有热气,好像汤不烫,但喝起来却很烫,是因为汤面上有一层油阻碍了汤内热量散失(水分蒸发)
9、冬天或气温很低时,往玻璃杯中倒入沸水,应当先用少量的沸水预热一下杯子,以防止玻璃杯内外温差过大,内壁热膨胀受到外壁阻碍产生力,致使杯破裂
10、煮熟后滚烫的鸡蛋放入冷水中浸一会儿,容易剥壳因为滚烫的鸡蛋壳与蛋白遇冷会收缩,但它们收缩的程度不一样,从而使两者脱离
(二)与物体状态变化有关的现象
1、液化气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再装入钢罐中的;使用时,通过减压阀,液化气的压强降低,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灶中燃烧
2、用焊锡的铁壶烧水,壶烧不坏,若不装水,把它放在火上一会儿就烧坏了这是因为水的沸点在1标准大气压下是100℃锡的熔点是232℃装水烧时,只要水不干,壶的温度不会明显超过100℃达不到锡的熔点,更达不到铁的熔点,故壶烧不坏若不装水在火上烧不一会儿壶的温度就会达到锡的熔点,焊锡熔化,壶就烧坏了
3、烧水或煮食物时,喷出的水蒸气比热水、热汤烫伤更严重因为水蒸气变成同温度的执水、热汤时要放出大量的热量(液化执)
4、、用砂锅煮食物,食物煮好后,足砂锅离开火炉,食物将在锅内继续沸腾一会儿这是因为砂锅离开火炉时,砂锅底的温度高于100C而锅内食物为100℃离开火炉后,锅内食物能从锅底吸收热量,继续沸腾,直到锅底的温度降为100℃为止
5、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些主要是增大了锅内气压,提高了水的沸点,即提高了煮食物的温度
6、夏天自来水管壁大量“出汗”,常是下雨的征兆自来水管“出汗”并不是管内的水渗漏,而是自来水管大都埋在地下,水的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水管,就会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滴附在外壁上如果管壁大量“出汗”,说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较高,湿度较大,这正是下雨的前兆
7、煮食物并不是火越旺越快因为水沸腾后温度不变,即使再加大火力,也不能提高水温,结果只能加快水的汽化,使锅内水蒸发变干,浪费燃料正确方法是用大火把锅内水烧开后,用小火保持水沸腾就行了
8、冬天水壶里的水烧开后,在离壶嘴一定距离才能看见“白气”,而紧靠壶嘴的地方看不见“白气”这是因为紧靠壶嘴的地方温度高,壶嘴出来的水蒸气不能液化,而距壶嘴一定距离的地方温度低;壶嘴出来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成小水滴,即“白气”
9、油炸食物时,溅入水滴会听到“叭、叭”的响声,并溅出油来这是因为水的沸点比油低水的密度比油大,溅到油中的水滴沉到油底迅速升温沸腾,产生的气泡上升到油面破裂而发出响声
10、当锅烧得温度较高时,洒点水在锅内,就发出“吱、吱”的声音,并冒出大量的“白气”这是因为水先迅速汽化后又液化,并发出“吱、吱”的响声
11、当汤煮沸要溢H1锅时,迅速向锅内加冷水或扬(舀)起汤,可使汤的温度降至沸点以下加冷水,冷水温度低于沸腾的汤的温度,混合后,冷水吸热,汤放热把汤扬起的过程中,由于空气比汤温度低,汤放出热,温度降低,倒入锅内后,它又从沸汤中吸热,使锅中汤温度降低
(三)与热学中的分子热运动有关的现象
1、腌菜往往要半月才会变咸,而炒菜时加盐几分钟就变咸了,这是因为温度越高,盐的离子运动越快的缘故
2、长期堆煤的墙角处,若用小刀从墙上刮去一薄层,可看见里面呈黑色,这是因为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在长期堆煤的墙角处,由于煤分子扩散到墙内,所以刮去一层,仍可看到里而呈黑色我们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只要细心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联系到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去分析和解释这些现象,就能够提高观察、分析及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我们在厨房里,若留心看一下其中的炉灶、龄皿以及做饭、炒菜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定会发现很多处要用到物理知识
一、热凉粥或冷饭时,锅内发出”扑嘟、扑嘟”的声音,并不断冒出气泡来,但一尝,粥或饭并不热,这是为什么?把凉粥或饭烧热与烧开水是不一样的虽然水是热的不良身体,对热的传导速度很慢,但水具有很好的流动性当锅底的水受热时,它就要膨胀,密度减小就上浮,周围的凉水就流过来填补,通过这种对流,就把锅底的热不断地传递到水的各部分而使水变热而凉粥或饭,既流动性差又不易传导热所以,当锅底的粥或饭吸热后,温度就很快上升,但却不能很快地向上或四周流动,大量的热就集中在锅底而将锅底的粥烧焦因热很难传到粥的上面,所以上面的粥依然是凉的加热凉粥或饭时,要在锅里多加一些水,使粥变稀,增强它的流动性此外,还要勤搅拌,强制进行对流,这样可将粥进行均匀加热
二、用砂锅煮肉或烧汤时,当汤水沸腾后从炉子上拿下来,则汤水仍会继续沸腾一段时间,而铁、铝锅却没这种现象,这是为什么?因为砂锅是陶土烧制成的,而非金属的比热比金属大得多,传热能力比金属差得多当砂锅在炉子上加热时,锅外层的温度大大超过100℃内层温度略高于100℃此时,锅吸收了很多热量,储存了很多热能将砂锅从炉子上拿下来后,远高于100℃的锅的外层就继续向内层传递热量,使锅内的汤水仍达到100℃而能继续沸腾一段时间,铁、铝锅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其原因请同学们自己分析)
三、炒肉中的“见面熟”逢年过节,人们总要炒上儿个肉菜,那么怎样爆炒肉片呢?若将肉片直接放入热油锅里去爆炒,则瘦肉纤维中所含的水分就要急剧蒸发,致使肉片变得干硬,甚至于会将肉炒焦炒糊,大大失去鲜味为把肉片爆炒得好吃,师傅们往往预先将肉片拌入适量的淀粉,则肉片放到热油锅里后,附着在肉片外的淀粉糊中的水分蒸发,而肉片里的水分难以蒸发,仍保持了原来肉的鲜嫩,还减少了营养的损失,肉又熟得快即“见面熟”用这种方法炒的肉片,既鲜嫩味美,又营养丰富
四、冻肉解冻用什么方法最好?从冰箱里取出冻肉、冻鸡,如何将其解冻呢?用接近0C的冷水最好因为冻肉温度是在0C以下,若放在热水里解冻,冻肉从热水中吸收热量,其外层迅速解冻而使温度很快升到0℃以上,此的肉层之间便有了空隙,传递热的本领也就下降,使内部的冻肉不易再吸热解冻而形成硬核若将冻肉放在冷水中,则因冻肉、冻鸡吸热而使冷水温度很快降到06旦部分水还会结冰因1克水结成冰可放出80卡热量(而1克水降低只放出1卡热量),放出的如此之多的热量被冻肉吸收后,使肉外层的温度较快升高,而内层又容易吸收热量,这样,整块肉的温度也就较快升到0℃如此反复几次,冻肉就可解冻从营养角度分析,这种均匀缓慢升温的方法也是科学的
(四)汽车上的物理知识
一、力学方面
1、汽车的底盘质量都较大,这样可以降低汽车的重心,增加汽车行驶时的稳度
2、汽车的车身设计成流线型,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时受到的阻力
3、汽车前进的动力一一地面对主动轮的摩擦力(主动轮与从动轮与地面的摩擦力的方向相反)
4、汽车在平直路面匀速前进时一一牵引力与阻力互相平衡,汽车所受重力与地面的支持力平衡
5、汽车拐弯时
①司机要打方向盘一一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②乘客会向拐弯的反方向倾倒一一由于乘客具有惯性
6、汽车急刹车(减速)时,
①司机踩刹车一一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②乘客会向车行方向倾倒一一惯性
③司机用较小的力就能刹住车一一杠杆原理;
④用力踩刹车一一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
⑤急刹车时,车轮与地面的摩擦由滚动变摩擦成滑动摩擦
7、不同用途的汽车的车轮还存在大小和个数的差异一一这与汽车对路面的压强大小相关
8、汽车的座椅都设计得既宽且大,这样就减小了对坐车人的压强,使人乘坐舒服
9、汽车快速行驶时,车的尾部会形成一个低气压区,这是我们常常能在运动的汽车尾部看到卷扬的尘土形成原因
10、交通管理部门要求
①小汽车的司机和前排乘客必须系好安全带一一这样可以防止惯性的危害;
②严禁车辆超载一一不仅仅减小车辆对路面的破坏,还有减小摩擦、惯性等;
③严禁车辆超速一一防止急刹车时,因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过长而造成车祸
11、简单机械的应用
①方向盘、车轮、开窗摇柄等都是轮轴,
②调速杆,自动开关门装置是杠杆
12、汽车爬坡时要调为低速由P二Fv功率一定时,降低速度,可增大牵引力
13、关于速度路程,时间的计算问题;参照物与运动状态的描述问题
14、认识限速,里程,禁鸣等标志牌,了解其含义
二、声学方面
1、汽车喇叭发声要响,发动机的声音要尽量消除(发动机上装配消音器)一一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为减轻车辆行驶时的噪声对道旁居民的影响,在道旁设置屏障或植树一一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3、喇叭发声电能一一机械能
三、热学方面
1、汽车发动机常用柴油机或汽油机一一它们是内燃机一一利用内能来做功
2、发动机外装有水套,用循环流动的水帮助发动机散热一一水的比热容大
3、冬天,为防冻坏水箱,入夜时要排尽水箱中的水一一防止热胀冷缩的危害
4、小汽车的后窗玻璃板中嵌有一道道的电热丝一一它可以防止车内形成的雾气附着于玻璃上并凝结
5、刚坐进汽车或有汽车从你身旁驶过时,会闻到浓浓的汽油味一一扩散现象
6、空调车车窗玻璃设计成双层的一一防止传热
7、环保汽车使用气体燃料,可减小对大气的污染
四、电学方面
1、汽车的发动机常用低压电动机起动电动机是根据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的道理制成的,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汽车电动机(汽车电机)常用车载电瓶(蓄电池)供电,汽车运行过程中可以利用的车轮带动车载发电机发电,给蓄电池充电给蓄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此时蓄电池是用电器;用蓄电池给电动机供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此时蓄电池才是电源
3、车载蓄电池还被用来为汽车上配装的空调、电扇、收录机、CD机及各种用途的电灯供电,方便地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声能、光能等等
3、油罐车的尾部通常要挂一条铁链直达路面,这样做有利于使运输过程中因颠簸而产生的电荷迅速传到大地上,避免因静电放电而带来灾难
4、车灯发光电能光能
五、光学方面
1、汽车旁的观后镜,交叉路口的观察镜用的都是凸面镜,可以开阔视野
2、汽车在夜间行驶时,车内一般不开灯,这样可防止车内乘客在司机前的挡风玻璃上成像,干扰司机正确判断
3、汽车前的挡风玻璃通常都不直立(底盘高大的车除外),这是因为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车内物体易通过它成像于司机面前,影响司机的判断
4、汽车尾灯灯罩角反射器可将射来的光线反回,保证后面车辆安全
5、汽车头灯凹面镜反射原理,近距光灯丝在焦点附近,远距光灯丝在焦点上自行车上的物理知识你知道自行车上有哪些物理知识吗?下面我们来看一看
1、自行车上的摩擦知识
①自行车外胎为什么要有凸凹不平的花纹摩擦力的大小跟两个因素有关压力的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自行车外胎有凸凹不平的花纹,这是通过增大自行车与地面间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其目的是为了防止自行车打滑
②自行车为什么能前进?当我们骑在自行车上时,由于人和自行车对地面有压力,轮胎和地面之间不光滑,因此自行车与路面之间有摩擦,不过,要问自行车为何能前进?这还是依靠后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而产生的,这个摩擦力的方向是向前的那前轮的摩擦力是干什么的?阻碍车的运动!其方向与自行车前进方向相反正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自行车作匀速运动不过,当人们在地上推自行车前进时,前轮和后轮的摩擦力方向都向后那谁和这两个力平衡呢?脚对地面的摩擦力向前7
③刹车以后,自行车为何能停止?刹车时,刹皮与车圈间的摩擦力,会阻碍后轮的转动手的压力越大,刹皮对车圈的压力就越大,产生的摩擦力也就越大,后轮就转动的越慢如果完全刹死,这时后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就变为滑动摩擦力(原来为滚动摩擦,方向向前),方向向后,阻碍了自行车的运动,因此就停下来了
④自行车哪些地方安有钢珠?为什么安钢珠?在自行车的前轴、中轴、后轴、车把转动处,脚蹬转动处等地方,都安有钢珠人们骑自行车总是希望轻松、灵活、省力而用滚动代替滑动就可以大大减小摩擦力,因此要在自行车转动的地方安装钢珠,我们可以经常加润滑油,使接触面彼此离开,这样就可以使摩擦力变得更小
2、自行车上的杠杆、轮轴知识
①自行车上的杠杆A、控制前轮转向的杠杆自行车的车把,是省力杠杆,人们用很小的力就能转动自行车前轮来控制自行车的运动方向和自行车的平衡B、控制刹车闸的杠杆车把上的闸把是省力杠杆,人们用很小的力就能使车闸以较大的压力压到车轮的钢圈上
②自行车上的轮轴A、中轴上的脚蹬和花盘齿轮组成省力轮轴脚蹬半径大于花盘齿轮半径B、自行车手把与前叉轴组成省力轮轴手把转动的半径大于前叉轴的半径C、后轴上的齿轮和后轮组成费力轮轴齿轮半径小于后轮半径
3、自行车上的气压知识自行车内胎充气早期的各种轮子都是木轮、铁轮,颠簸不己现代自行车使用充气内胎主要是使胎内的压强增大,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同时可以减小自行车前进的阻力气门芯的作用充气内胎上的气门芯,起着单向阀门的作用,只让气体进入,不让气体外漏,方便进气,保证充气内胎的密封
4、自行车上光学知识自行车上的红色尾灯,不能自行发光,但是到了晚上却可以提醒司机注意,因为自行车的尾灯是由很多蜂窝状的“小室”构成的,而每一个“小室”是由三个约成90度的反射面组成的这样在晚上时,当后面汽车的灯光射到自行车尾灯上,就会产生反射光,由于红色醒目,就可以引起司机的注意自行车在我国是很普及的代步和运载工具在它的“身上”运用了许多力学知识.测量中的应用在测量跑道的长度时,可运用自行车如普通车轮的直径为
0.71米或
0.66米那么转过一圈长度为直径乘圆周率冗,即约
2.23米或
2.07米,然后,让车沿着跑道滚动,记下滚过的圈数n则跑道长为nX
2.23米或nX
2.07米.力和运动的应用1减小与增大摩擦车的前轴、中轴及后轴均采用滚动以减小摩擦为更进一步减小摩擦,人们常在这些部位加润滑剂多处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以增大摩擦如车的外胎,车把手塑料套,蹬板套、闸把套等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以增大摩擦如在刹车时,车轮不再滚动,而在地面上滑动,摩擦大大增加了,故车可迅速停驶而在刹车的同时,手用力握紧车闸把,增大刹车皮对钢圈的压力以达到制止车轮滚动的目的2弹簧的减震作用车的座垫下安有许多根弹簧,利用它的缓冲作用以减小震动.压强知识的应用1自行车车胎上刻有载重量如车载过重,则车胎受到压强太大而被压破2座垫呈马鞍型,它能够增大座垫与人体的接触面积以减小臀部所受压强,使人骑车不易感到疲劳.简单机械知识的应用自行车制动系统中的车闸把与连杆是一个省力杠杆,可增大对刹车皮的拉力自行车为了省力或省距离,还使用了轮轴脚蹬板与链轮牙盘;后轮与飞轮及龙头与转轴等.功、机械能的知识运用1根据功的原理省力必定费距离因此人们在上坡时,常骑“S形”路线就是这个道理2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如骑车上坡前,人们往往要加紧蹬儿下,就容易上去些,这里是动能转化为势能而骑车下坡不用蹬,车速也越来越快,此为势能转化为动能.惯性定律的运用快速行驶的自行车,如果突然把前轮刹住,后轮为什么会跳起来这是因为前轮受到阻力而突然停止运动,但车上的人和后轮没有受到阻力,根据惯性定律,人和后轮要保持继续向前的运动状态,所以后轮会跳起来切记下坡或高速行驶时,不能单独用自行车的前闸刹车,否则会出现翻车事故!民谚俗语中的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一些民谚、俗语,这些民谚、俗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我们平时如果注意分析、了解一些民谚、俗语,就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深化知识,活化知识这对培养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有帮助的下面列举几例
1、小小称蛇压千斤一一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分之一,则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倍如果称昵的力臂很大,那么〃一两拨千斤〃是完全可能的
2、破镜不能重圆一一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时大于几百埃,分子间的引力很小,几乎为零所以破镜很难重圆
3、摘不着的是镜中月捞不着的是水中花一一平面镜成的像为虚像
4、人心齐,泰山移一一如果各个分力的方向一致,则合力的大小等于各个分力的大小之和
5、麻绳提豆腐一提不起来一一在压力一定时,如果受力面积小,则压强就大
6、真金不怕火来炼,真理不怕争辩一一从金的熔点来看,虽不是最高的,但也有1068C而一般火焰的温度为800C左右,由于火焰的温度小于金的熔点,所以金不能熔化
7、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一一大风来临时;高空中气温迅速下降,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相当于许多三棱镜,月光通过这些〃三棱镜〃发生色散,形成彩色的月晕,故有〃月晕而风〃之说础润即地面反潮,大雨来临之前,空气湿度较大,地面温度较低,靠近地面的水汽遇冷凝聚为小水珠,另外,地面含有的盐分容易吸附潮湿的水汽,故地面反潮预示大雨将至
8、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一一人在崇山峻岭中长啸一声,声音通过多次反射,可以形成洪亮的回音,经久不息,似乎山在狂呼,谷在回音
9、但闻其声,不见其人一一波在传播的过程中,当障碍物的尺寸小于波长时,可以发生明显的衍射一般围墙的高度为几米,声波的波长比围墙的高度要大,所以,它能绕地高墙,使墙外的人听到;而光波的波长较短10-6米左右,远小于高墙尺寸,所以人身上发出的光线不能衍射到墙外,墙外的人就无法看到墙内人
10、开水不响,响水不开一一水沸腾之前,由于对流,水内气泡一边上升,一边上下振动,大部分气泡在水内压力下破裂,其破裂声和振动声又与容器产生共鸣,所以声音很大水沸腾后,上下等温,气泡体积增大,在浮力作用下一直升到水面才破裂开来,因而响声比较小
11、猪八戒照镜子一里外不是人一一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平面镜所成的像大小相等,物像相关的病证有特殊治疗作用募穴是指分布于胸腹部,脏腑经气聚结处的穴位,共有十二个穴位募穴有治疗腑实证的作用俞穴是指分布于背部膀胱经第一侧线上的脏腑俞穴,共十二个,亦称背俞穴多治疗脏虚证俞募配穴法临床上把病变脏腑的腌、募穴配运使用,以发挥其协同作用,称为经脉交会穴三阴交所属经足太阴经,交会经足厥阴经、足少阴经大椎所属经督脉,交会经足太阳经、足少阴经、足阳明经风池所属经足少阳经,交会经阳维脉头维所属经足阳明经,交会经足少阴经、阳维脉迎香所属经足阳明经、交会经手少阳经十二经脉的原穴,络穴经脉原穴络穴经脉原穴络穴公孙内关后溪申脉足临泣外关列缺照海对称,因此猪八戒看到的像和自己〃一模一样〃,仍然是个猪像,自然就〃里外不是人了〃
12、水火不相容一一物质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由于水的比热大,水与火接触可大量吸收热量,至使着火物温度降低;同时汽化后的水蒸气包围在燃烧的物体外面,使得物体不可能和空气接触,而没有了空气,燃烧就不能进行
13、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一一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接近光速的宇宙飞船中航行,时间的流逝会比地球上慢得多,在这个〃洞中〃生活几天,则地球上已渡过了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几千年
14、千里眼,顺风耳一一人们利用电磁波传送声音和图像信号,使古代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变为现实并且人类的视野已远远超过了〃千里〃
15、坐地日行八万里一一由于地球的半径为6370千米,地球每转一圈,其表面上的物体〃走〃的路程约为
40003.6千米,约8万里这是毛泽东吟出的诗词,它还科学的揭示了运动和静止关系一一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总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16、釜底抽薪一一液体沸腾有两个条件一是达到沸点,二是继续吸热如果〃抽薪〃以后,便能制止液体沸腾
17、墙内开花墙外香一一由于分了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墙内的花香就会扩散到墙外
18、坐井观天所见甚少一一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由几何作图知识可知,青蛙的视野将很小
19、如坐针毡——由压强公式可知,当压力一定时,如果受力面积越小,则压强越大人坐在这样的毡子上就会感觉极不舒服
20、瑞雪照丰年一一下到地上的雪有许多松散的空隙,里面充满着不流动的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当它覆盖在农作物上时,可以很好的防止热传导和空气对流,因此能起到保温作用
21、霜前冷,雪后寒一一在深秋的夜晚,地面附近的空气温度骤然变冷(温度低于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地面上形成霜,所以有〃霜前冷〃的感觉雪熔化时要需吸收热量,使空气的温度降低,所以我们有〃雪后寒〃的感觉
22、一滴水可见太阳,一件事可见精神滴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透过一滴水可以有太阳的像,小中见大
23、鸡蛋碰石头一一自不量力一一鸡蛋碰石头,虽然力的大小相同,但每个物体所能承受的压强一定,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可能被损坏鸡蛋能承受的压强小,所以鸡蛋将破裂
24、纸里包不住火一一纸达到燃点就会燃烧
25、有麝自然香,何须迎风扬一一气体的扩散现象
26、玉不琢不成器一一玉石没有研磨之前,其表面凸凹不平,光线发生漫反射,玉石研磨以后其表面平滑,冲外发牛镣面反射
27、扇子有凉风:宜夏不宜冬一一夏天扇扇子时,加快了空气的流动,使人体表面的汗液蒸发加快,由于蒸发吸热,所以人感到凉快
28、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一一水往低处流是自然界中的一条客观规律,原因是水受重力影响由高处流向低处
29、水缸出汗,不用挑担一一水缸中的水由于蒸发,水面以下部分温度比空气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外表面就产生了液化现象,水珠附在水缸外面.晴天时由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少,虽然也会在水缸外表面液化,但微量的液化很快又蒸发了,不能形成水珠.而如果空气潮湿,水蒸发就很慢,水缸外表面的液化大于汽化,就有水珠出现了.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大,降雨的可能性大,当然不需要挑水浇地了
30、下雪不寒化雪寒一一雪是高空中的水蒸气凝华或水滴凝固形成的,凝华、凝固都是放热过程,化雪是融化过程,要吸热
31、雪落高山,霜降平原一一下雪天,高山气温低于山下平地气温,下到高山的雪不易融化,而下到平地的雪易及时融化.所以下同样的雪,高山上比平地多.霜是地面上的水蒸气遇冷凝华的结果,山下平地表面上的水蒸气比高山上多,故平地易搀凋霜,而高山不易形成霜
32、冰冻三尽,非一日之寒一一水的温度在0℃〜之间是热缩冷胀,4℃时水的密度最大.当整个水温都降到4℃时,水的对流停止.气温继续下降时,上层水温降到4c以下,密度减小不再下沉,底层水温仍保持4℃上层水温降到0℃并继续放热时,水面开始结冰.由于水和冰是热的不良导体,光滑明亮的冰面又能防止幅射,因此,热传递的三种方式都不易进行,冰下的水放热极为缓慢,结成厚厚的冰,当然需要很长时间的天寒
33、火场之旁,必有风生一一火场附近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远处的冷空气必将来填充,冷热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34、一石击破水中天一一平静的水面如一块平面镜,可看到天的像,石块投入水中破坏了平静的水面,形成层层水波,水中天的像也就被击破了
35、瞎子点灯白费蜡一一人们能看到世上万事万物,是因为太阳光或用来照明的光照射在物体上被物体反射后的光线进入人眼,反射光线进入不了瞎子眼中,所以瞎子看不见物体
36、早虹雨滴滴,晚虹晒脸皮一一我国的降雨云大都是由西向东移动的,早晨看到的虹,是东方射来的太阳光照在西方的天空降雨层的水滴上形成的西虹,显然,西虹是本地天气将要降雨的预示.相反,傍晚看到的虹是西方射来的阳光照在东方天空降雨层的水滴上而形成的东虹,它预示着西方天空已没有降雨云了,天气必然是晴朗的
37、朝霞不出门,晚霞走千里一一(参考上则)
38、虹高日头低,早晚披蓑衣一一当“日头低”时,太阳光线和地平线是非常接近的,这时出现虹,虹心必然亦接近地平线,在地面上可以看到虹的半个圆弧.若此时空气中水滴很多,分布的空间很广,那么除了可以看到虹外,还可以看到霓,霓顶的半圆弧比虹高且接近天顶,也预示着降雨云已经移近天顶,本地很快就有暴雨下降
39、照相的底片一一颠倒黑白一一照相机是应用物体放在凸透镜两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的,故照相底片上的像与人是颠倒的.底片上涂有感光剂,人照相时,由于浅色部位反射光的能力强,反射光进入相机的暗箱与底片上的感光剂发生了光化作用,而深色部位由于吸收光的能力强,只有很少的反射光射入底片.这样浅色部位在胶片上感光强,深色部位感光弱.胶片冲洗时,感光弱的部位的感光剂基本冲洗掉,所以呈浅色,而感光强的部位由于发生了光化反应冲不掉,所以呈深色
40、磨刀不误砍柴工一一减小受压面积增大压强
41、鸡蛋碰石头一一自不量力一一鸡蛋碰石头,虽然力的大小相同,但每个物体所能承受的压强一定,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可能被损坏鸡蛋能承受的压强小,所以鸡蛋将破裂
42、一只巴掌拍不响一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只巴掌要么拍另一只巴掌,要么拍在其它物体上才能产生力的作用,才能拍响
43、四两拨千斤一一杠杆的平衡条件,增大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只需用较小的动力就能撬起很重的物体
44、水银落地一一无孔不入一一水银的密度大于组成地面各物质的密度,水银又具有流动性,故它总是沉在其它物质的下面
45、泥纵黄鳍交朋友一一滑头对滑头一一泥稣黄鳍的表面都光滑且润滑,摩擦力小
46、鸡蛋碰石头一一完蛋一一蛋壳承受的压强远小于石头能承受的压强,鸡蛋碰石头,鸡蛋先破
47、大船漏水一一有进无出一一液体内部存在压强,船破后,船外的水被压进船内,直到船内外水面相平,此刻船内的水也不会向外流
48、水上的葫芦一一沉不下去一一葫芦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只能漂浮在水面上奇经八脉
(1)任脉(24穴)起于会阴,止于承浆主治少腹、脐腹、胃脱、胸、颈、咽喉、头面等局部病证和相应内脏病,部分脆穴有强壮作用或可治神志病
(2)督脉(28穴)起于长强,至于龈交主治神志病,热病,腰舐、背、头项等局部病证及相应内脏病手三阴
(1)手太阴肺经(11穴)起于中府,至于少商主治咳、喘、咯血、咽喉痛等肺系病,及经脉循行部的其他病证
(2)手少阴心经(9穴)起于极泉,止于少冲主治心、胸、神志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3)手厥阴心包经(9穴)起于天池,止于中冲主治心、心包、胸、胃、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手三阳
(1)手阳明大肠经
(20)起于商阳,止于迎香主治头面无关疾患、热病、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等经脉循行所过病
(2)手少阳小肠经
(19)起于关冲,止于听宫主治头面五官病、热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的其他病证
(3)手太阳三焦经
(23)起于少泽,止于丝竹空主治头、目、耳、颊、咽喉、胸胁病和热病,以及经脉循行所过病足三阴
(1)足太阴脾经(21穴)起于隐白,止于大包主治血胃加、妇科病、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的其他病证
(2)足少阴肾经起于涌泉,止于俞府主治妇科病、前阴病、肾脏病,以及与肾有关的肺、心、肝、脑病及咽喉、舌等经脉循行经过部分的其他病证
(3)足厥阴肝经(14穴)起于大敦,止于期门主治肝、胆、脾、胃病,妇科病、少腹、前阴病,以及筋脉循行所过病足三阳
(1)足阳明胃经(45穴)起于承泣,止于厉兑主治胃肠病头面五官病、神志病、皮肤病、热病及经脉循行所过病
(2)足少阳胆经(44穴)起于瞳子修,止于足窍阴主治肝胆病,侧头、目、耳,咽喉、胸胁病,及经脉循行所过病
(3)足太阳膀胱经(65穴)起于睛明,止于至阴主治头面五官病,项、背、腰、下肢病证及神志病;位于背部两条侧线的背俞穴及其他腌穴主治相应的脏腑病证和有关的组织落官病证
5、下肢部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牌上缘18胫骨内侧牌下方到内踝尖13股骨大转子至胭横纹19胭横纹至外踝尖
166、胸部距正中线旁开2寸一足少阴肾经;旁开4寸一足阳明胃经;旁开6寸一足太阴脾经
7、腹部距正中线旁开
0.5寸一足少阴肾经;旁开2寸一足阳明胃经;旁开4寸一足太阴脾经
8、背部距正中线
1.5寸一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3寸一足太阳膀胱经第二侧线
9、侧面足少阳胆经
10、相距12寸前发迹正中至后发迹正中,腋窝顶点至第11肋游离端(章门),肘横纹(平肘尖)至腕掌(背)侧横纹
11、相距9寸前两额发角(头维)之间,耳后两乳突(完骨)之间,胸骨上窝(天突)至胸剑联合中点(岐骨),腋前、后纹头至肘横纹(平肘尖)
12、八会穴筋会一>阳陵泉;脉会一>太渊;骨会一>大杼;髓会一►悬钟;脏会T章II;腑会T中脱;气会一膻中;血会一膈俞
13、四海髓海一脑;气海T膻中;水谷之海一胃;十二经之海一冲脉;
14、附近穴位⑴脐相平的腌穴肓俞,天枢,大横,腰阳关,大肠俞,腰眼,第16椎的华佗、夹脊穴⑵膻中相平的月俞穴神封天池乳中⑶瞳孔之下的腌穴承泣,四白,巨廖(骨),地仓⑷肘横纹附近6穴
①小海
②天井
③曲池
④尺泽
⑤曲泽
⑥少海⑸腕横纹附近6穴
①阳谷
②阳池
③阳溪
④太渊
⑤大陵
⑥神门⑹与脑连督脉,膀胱⑺耳前穴位3个听宫,听会,耳门
15、肩三针肩中,肩弱,肩髅
16、四关穴合谷,太冲嚅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容,天牖,天鼎委中伤寒,听宫,听会
21、治疗中风后遗症天柱,完骨,风池
22、治疗面神经麻痹翳风,完骨,风池
23、孕妇禁穴除小腹部诸穴还有三阴交,合谷,次修,中极,昆仑、至阴
24、三合穴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25、前发迹上
0.5寸6穴神庭,眉冲,头临泣,曲差,本神,头维
26、任脉上特定穴(木)中极膀胱募穴,关元小肠募穴,气海肓之原穴,石门三焦募穴中院胃募穴八会穴之腑会,巨阙心募穴,膻中心包募穴八会穴之气会,鸠尾络穴膏之原穴
一、脸穴分类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1)十四经穴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且归属于十二经和任脉、督脉的月俞穴(361穴)2)奇穴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系统的腌穴这类多数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的疗效又称为“经外奇穴”3)阿是穴是指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病变部位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腌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等
二、腕穴的主治作用特点1近治作用是指腌穴W有治疗其所在部位局部及邻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这是一切月俞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2远治作用是指脸穴具有治疗其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病证的作用十四经穴,尤其是十二经脉中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经穴,远治作用尤为突出3特殊作用,是指某些腌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和相对的特异治疗作用主治规律四肢部经穴以分经主治为主,头身部经穴以分部主治为主
三、特定穴意义十四经穴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月俞穴分类五输穴、原穴、络穴、那穴、背俞穴、募穴、下合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交会穴a、五输穴井穴一一分布在指或趾末端,为经气初出荥穴一一分布于掌指或柘趾关节之前为经气开始流动输穴一一分布于掌指或柘趾关节之后,为经气渐盛经穴一一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之前臂、胫部,其经气盛大流行合穴一一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其经气冲盛且合于脏腑b、原穴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俞穴,称为原穴十二原穴多分布与腕踝关节的附近c、络穴十五络穴从经脉分出处各有一个腌穴,又称“十五络穴”十二经脉的络穴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络穴鸠尾位于上腹部;督脉络穴长强位于尾舐部;牌之大络大包穴位于胸胁部c、郊穴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踊、阳踊、阴维、阳维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那穴共有16个,除胃经的梁丘之外,都分布于四肢时膝关节以下d、背俞穴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脸穴,共12个背俞穴均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的高低而上下排列,并分为冠以脏腑之名e、募穴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腌穴,又称为“腹募穴”,共有12个募穴位于胸腹部有关经脉上,其位置与相关脏腑所处部位相近e、下合穴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月俞穴,又称“六腑下合穴”共有6个其中胃、胆.、膀胱的下合穴位于本经,大肠、小肠的下合穴同位于胃经,三焦的下合穴位于膀胱经d、八会穴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聚会的8个月俞穴八会穴分散在躯干和四肢部,其中脏、腑、气、血、骨之会穴位于躯干部;筋、脉、髓之会穴位于四肢部e、八脉交会穴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相通的8个腌穴,又称“交经八穴”均位于腕踝关节的上下f、交会穴:两经或数经相交会的月俞穴多分布于头面、躯干部
四、腌穴的定位方法骨度分寸定位法、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手指同身定违法、简便定位法骨度分寸定位法主要以骨节为标志,将两骨节之间的长度折量为一定的分度,用以确定腌穴位置的方法
五、毫针刺法
1、提插捻转的补泻
①捻转补,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时间短、大指向前、食指向后;泻,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时间长、大指向后、食指向前
②提插补,先浅后深、重插轻提、幅度小、频率慢、时间短、以下插为主;泻,先深后浅、轻插重提、幅度大、频率快、时间长、以上提为主
2、双手进针的种类指切进针法,挟持进针法,提捏进针法,舒张进针法
3、晕针表现及定义是指在针刺过程中患者发生的晕厥现象;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慌气短、恶心欲吐、精神萎倦、四肢厥冷
4、三棱针又称锋针;刺法4种点刺法、散刺法、刺络法、挑刺法;
5、豹纹刺(散刺法)是对病变局部周围进行点刺的一种方法
6、行针又名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腌穴后为使之得气,调节针感和进行补泻而施行的各种针刺手法
7、得气是指将针刺入腌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又名针感
8、侯气将针留置于所刺腌穴之内,安静地较长时间的留针,也可间歇的运针,施以提插、捻转等催气手法,直待气之所至之谓
9、基本手法提插法、捻转法;辅助手法循法、弹柄法、刮柄法、摇柄法、挫柄法、震颤法针灸治疗原则补虚泻实、清热温寒、治病求本、三因制宜
七、拔罐方法闪罐,走罐,留罐,刺血拔罐,留针拔罐几种火罐法(闪火法、投火法、贴棉法、架火法、滴酒法),水罐法,抽气罐法拔罐注意事项1)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均不适宜拔罐2)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的罐具操作时必须迅速,才能使罐吸附有力3)用火罐时应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小泡勿需处理,仅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放出,涂以龙胆紫药水,或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4)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和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高热抽搐者和孕妇的腹部、腰舐部位,亦不宜拔罐
八、常用灸法
1、艾灸⑴艾炷灸一直接灸一
①瘢痕灸;
②无瘢痕灸间接灸一
①隔姜灸;
②隔蒜灸;
③隔盐灸;
④隔附子饼灸⑵艾条灸悬起灸一
①温和灸;
②雀啄灸;
③回旋灸实按灸一
①太乙针灸;
②雷火针灸⑶温针灸针和灸并用,不属于艾条灸⑷温灸器灸隔蒜灸作用(不治呕)治疗肺结核、腹中积块及未溃疮疡等太乙神针雷火神针属实按灸施灸注意事项
1、对实热证、阴虚发热者,一般不适宜灸疗
2、对颜面、五官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以及关节活动部位,一般不适宜用瘢痕灸
3、孕妇的腹部和腰舐部也不适宜施灸*灸法的作用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散瘀消肿、防病保健隔姜、蒜、盐、附子饼灸的作用及适应症1)姜、适用于因寒引起呕吐、腹痛、腹泻及风寒痹痛2)蒜:适用于瘦疡、肺跨、初起的肿疡3)盐适用于伤寒阴证或吐泻并作,中风脱证4)附子适用于命门火衰所致的阳痿、早泄、遗精、宫寒不孕、以及疮疡久溃不敛
一、手太阴肺经一手太阴肺尺,孔最列缺是;太渊经鱼际,少商经中使肺系疾患,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起于中焦,属肺、络大肠,联系胃及肺系;从肺系出来外形线起于侧胸上部,循行于上肢内侧前缘,经过寸口,止于拇指槎侧端;分支从腕后分出,止于食指税侧端
1、尺泽(合穴)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梯侧凹陷处主治肺系实热病;肘臂挛痛;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
2、列缺(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槎骨茎突上方,腕横纺上
1.5寸主治肺系病证;头痛、牙痛、项部强痛、口眼歪斜等头项部疾患
3、太渊(输穴、原穴;八会穴之脉会)腕掌侧横纹楼侧,梯动脉的楼侧凹陷中主治肺系疾患;无脉症;腕臂痛
4、鱼际(荥穴)第1掌骨中点梯侧,赤折肉际处主治肺系热性病(失音);小儿疳积
5、少商(井穴)拇指桃侧指甲根解旁
0.1寸主治肺系实热证(热病、昏迷);癫狂
二、手阳明大肠经一手阳明商阳合溪,偏历下廉手三里;曲池臂席与肩鹘,天扶禾髅迎香取头面、五官疾患,热病,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起于食指楼侧端,循行于上肢外侧的前缘,上走肩,入缺盆,络肺属大肠;从缺盆入下齿,过人中沟,止于对侧鼻旁
1、商阳(井穴)食指槎侧指甲根角旁
0.1寸主治齿痛、咽喉肿痛五官疾患;热病、昏迷等热证、急证
2、合谷(原穴)主治头面五官诸疾;外感;热病;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
3、手三里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主治上肢病证;腹痛、腹泻;齿痛,颊肿
4、曲池(合穴)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牌连线中点主治上肢病证;热病;高血压;癫狂;腹痛、吐泻等胃肠病;五官热性病;瘾疹,湿疹,疮疡等皮外科疾患
5、臂膈曲池与肩斜连线,曲池上7寸,三角肌止点处主治肩臂颈病;痛疡;目疾迎香主治鼻塞,鼻蚓,口眼歪斜;胆道蛔虫症
三、足阳明胃经一足阳承四颊下迎,头气缺屋乳不胃肠病,头面五官病,神志病,皮肤病,热病起于鼻旁,沿着鼻外侧下行,入上齿,环绕口唇,交汇承浆,循行过下颌、耳前,止头角;主干线从颈下胸,内行部分入缺盆,属胃络脾;外形部分循行于胸腹第2侧线,抵腹股沟处,下循下肢外侧前缘,止于第2趾外侧端;分支从膝下3寸和足背分出,分别到中趾和足大趾
1、地仓口角旁约
0.4寸,上直对瞳孔主治局部病证
2、颊车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主治齿痛,牙关不利,颊肿,口歪等局部病
3、下关耳屏前,下颌骨踝状突前方,闭口取穴主治面口病;耳部疾病
4、头维额角发际上
0.5寸主治头痛,目眩,目痛等头目病
5、天枢(大肠之募穴)脐中旁开2寸主治腹痛,腹胀,便秘,泄泻,痢疾;妇科病
6、归来脐中下4土卜,前正中线旁开2寸主治小腹痛,疝气;妇科病
7、足三里(合穴;胃下合穴)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棘外1横指主治胃肠病;下肢痿痹;癫狂;乳痈肠痈;虚劳
8、上巨虚(大肠下合穴)犊鼻穴下6寸,足三里穴下3寸肠鸣,腹痛,泄泻,便秘,肠痈;下肢痿痹
9、丰隆(络穴)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崎外2横指头痛,眩晕;癫狂;痰饮病;腹胀,便秘;下肢痿痹
10、内庭(荥穴)足背第
2、3趾间伤主治齿痛,咽喉肿痛,鼻®1五官热性病;热病;吐酸,泄泻,痢疾,便秘;足背肿痛,跖趾关节痛冲脉病证心胸胃疾病阴维脉病证督脉病证目内眦、颈项、耳、阳跷脉病证带脉病证肩部疾病目锐眦、耳后、颊、阳维脉病证任脉病证颈、肩部疾病肺系、咽喉、胸膈疾阴跷脉病证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