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内容: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赋税制度的变化四川师大实验外国语学校熊丽
一、知识达标.唐朝的一种赋税制度规定“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即不论主户、客户,一律编入现在所居州、县的户籍,在所居地纳税,征税标准不再按丁,而是按资产征税这一制度是()A.租调制B.租庸调制C两税法D.摊丁入亩.《旧唐书・食货志》里说“赋役之法每丁岁入租粟两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这种赋税制度A.是我国赋役制度冯建华开始的标志B.推动了白银货币化的历史进程C.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而遭其反对D.建立在均田制实施的基础之上.两税法实行前,皇亲、品官、僧道等人丁享有租庸调优免权,浮寄户、客户和不定居的商贾无法征收两税法实行后,皇亲、品官、僧道等不再享有优免权,浮寄户和不定居的商贾也要征税唐朝时期这一赋税制度变化的影响是A.扩大了赋税的承担面B.加重了农民的纳税额C.强化了人身依附关系D.导致了阶级矛盾尖锐.《新唐书》记载“(杨)炎疾其敝,乃请为两税法,以一其制……户无主客,以见(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夏秋两入之”这些规定A.必然加重小农经济自耕农的经济负担B.客观上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C.有利于消除不同民族间经济发展差异D.通过税收货币化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下表为唐代某一时期均田制下农民家庭经济运转情况表据此可以推断出,唐代这一时期()A.两税法的实施成为一种必然选择B.政府和农民关系总体处于良性互动状态C.均田制下农村地区土地兼并严重D.农民家庭经济的平均剩余率在10%左右.下图是唐开元十年由岭南道广州怀集县所缴纳的庸调在上缴朝廷时由地方官折纳的银饼,出土于陕西西安何家村这件文物可以说明材料税收是立国之本,其使用和监管体现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与国家治理水平兴起于东南沿海的“一条鞭法”经张居正在万历九年(1581年)推广至全国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海内外学者对此论述颇丰,各有侧重,如《一条鞭法与万历新政》《一条鞭法与晚明社会的奢靡之风》《由“一条鞭法”到“地丁合一”——明清赋役制度的演变》《“一条鞭法”对当前农村税费改革的启示》等,这些论述反映了作者对税制发展演变及历史与现实的思考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某一税制自拟一个论题,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CDABBD
二、能力提升示例论题唐代两税法取代租庸调制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论证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租庸调制对唐代早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唐中期以后由于生产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化,均田制逐渐破坏,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严重影响了国家财政收入为了整顿安史之乱后全国税收的混乱局面,公元780年宰相杨炎废弃租庸调制,改行两税法统一按每户的实有田亩和资产征税,每年分夏秋两季征缴这一改革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的同时又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还统一了税制,简化了税目,扩大了税源,增加财政收入,巩固了唐朝后期的统治结论两税法舍人丁税地产,是适应当时土地集中,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我国赋税制度史上的一大变革,对此后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解析】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可从中国古代历史的诸多税制中选择一个进行概述,选择其他朝代的税制内容进行概括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