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音B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复习;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朝的统一
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
2、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3、开皇之治
(1)措施隋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2)意义这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二、开通大运河:
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皇帝隋炀帝
3、开凿时间从605年起
4、路线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000多千米(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邢沟、江南河)
5、作用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三、开创科举取土制度:
1、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创立(标志)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3、评价(影响)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四、隋朝的灭亡
1、原因隋炀帝的暴政
2、隋末农民起义起义首先爆发在人民受害最深的山东地区,随即迅速蔓延到全国,在各地形成了许多反隋的队伍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
3、灭亡标志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
2、唐太宗的主要活动(治国政策和措施)
①用人上,他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唐太宗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②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轻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③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④军事上,贞观年间,唐太宗发兵反击,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3、贞观之治: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二、女皇武则天
1、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武周(武则天)统治的措施及作用:
(1)措施武则天统治时期,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2)作用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这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三、“开元盛世”唐玄宗(前期)的改革措施与盛世形成:
1、措施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币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2、盛世形成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成为“开元盛世”归纳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武则天一一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玄宗一一李隆基一一开元盛世第3课盛唐气象
一、经济的繁荣: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1、唐朝的民族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
2、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措施:
①与少数民族联姻(和亲);
②任用少数民族人士为官;
③与少数民族政权友好交往
3、文成公主入嫁吐蕃意义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促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4、“天可汗”的由来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1、概况唐朝时期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2、表现
①当时的一些妇女……弈棋等活动
②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四、多彩的文学艺术: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遣唐使
1、背景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留学僧等
2、规模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达到500多人
3、影响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的影响
二、鉴真东渡:
1、评价鉴真是唐朝和日本文化交流中最具影响的人物
2、六次东渡鉴真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前五次都因种种原因没有成功,辛劳过度而双目失明但鉴真仍矢志不渝,继续进行第六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
3、鉴真的贡献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玄奘西行:
1、概况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不畏艰险,历经磨难,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
2、主要活动及贡献1在天竺他遍访天竺的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2回国后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3《大唐西域记》根据他的口述,由其弟子记录成书,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归纳唐朝对外交往官方交往一一遣唐使,民间交往一一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一、安史之乱
1、原因
①朝政腐败;
②社会各种矛盾尖锐;
③外重内轻局面形成
2、过程755年,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反唐763年,在少数民族帮助下,唐朝平定叛乱
3、影响
①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
②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③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1、黄巢起义原因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而且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中央已无力控制藩镇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连年的灾荒,无以为生,发动了大规模起义
2、结果及影响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3、唐朝灭亡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唐朝至此灭亡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1、五代:907-960年,(北方)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o特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2、十国907—979年,(南方)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北方)北汉特点由于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一定的发展
3、实质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4、影响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是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类别表现农业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唐王朝非常重视兴修水利很多水利工程手工业丝织业蜀锦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其他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都颇具规模商业唐朝商业十分繁荣,水路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唐都长安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类别特点唐诗李白“诗仙”,他的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表现出蔑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他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杜甫“诗圣”,他的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由于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白居易他的诗直面社会现实,揭示了统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他的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妇孺都会吟唱,深受大众欢迎书法颜真卿其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欧阳询其字方折峻丽,笔力险劲绘画阎立本他的人物故事画,人物形态各异,神形兼备,代表作《步辇图》吴道子他的画落笔雄劲,风格奔放,代表作《送子天王图》学习内容唐朝对日本产生的影响制度学习唐朝制度,进行大化革新教育设立大学,完善学制建筑日本的都城平城京仿照唐朝长安城文化参照汉字,创制日本文字生活习俗饮食、服饰、茶道等,端午节、七巧祭、中元节、重阳节登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