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预习知识点梳理略读课文,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这篇散文约2000字,尽量在5分钟内读完略读一遍后,再细读课文放慢阅读速度,边读边思考,并画出疑难的地方⑴叶圣陶先生于1988年2月16日逝世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批注]“双层的悲哀”如何理解,怎样引导学生结合语境得出答案?要看前边的三个分句的内容,关键要抓住前边文字中的“也”字鞭炮声送走了旧的一年,还送走了叶老对于已近70的作者而言,可谓有岁月逝去的伤感,又有故人逝世的哀痛散文重在表现”我之心“,解读品味散文,需把握理解作者内心蕴藏的深情⑵我第一次见到叶圣陶先生,是五十年代初,我编课本,他领导编课本这之前,我当然知道他,那是上学时期,大量读新文学作品的时候相识之后,交往渐多,感到过去的印象失之太浅,至少是没有触及最重要的方面一一品德《左传》说不朽有三种,居第一位的是立德[批注]“三不朽”是我国伦理思想史上的一个命题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立德,即树立道德;“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此三者是虽久不废,流芳百世的在这方面,就我熟悉的一些前辈说,叶圣陶先生总当排在最前列[批注]张中行先生是著名语文教育家、学者、作家1988年,张中行先生也已经是79岁高龄了很明显,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把叶圣陶先生“德”推举到更高的位置一个“总”,一个“最”,说明在人们心目中叶圣陶先生德高望重是数第一的,这是作者以及前辈们对叶圣陶先生在“德”这个方面无可取代地位的一种最高肯定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批注]这是对叶圣陶先生的总评也是本课所体现的“中华美德”的核心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一处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两处都是孔老夫子认为虽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的,可是叶圣陶先生却偏偏做到了[批注]这句一般理解为“于我有何哉”,这是孔子的日常行为此处作者认为是孔子尚且做不到,以此来突出叶圣陶先生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因此,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⑶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批注]“凡是”用了极其肯定的语气,涵盖了所有与叶圣陶先生有过交往的人“有些交往”包括了交往深以及交往并不深的人,还包括交往时间长和并不长的人然而这些人“无不”“深受感动”这句话不仅突出叶老“待人厚”是所有人的共同认识,而且表现了作者对叶老的尊重和爱戴,对叶老人格魅力的肯定和赞叹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批注]描,不是“改”,足见叶圣陶先生细致认真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他对普通话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见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批注]在两千年封建文化的熏陶下,且不说长者为尊,就是顶头上司,也一直是高高在上的呀,叶老宽厚至此,能不让人感动至深?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他说“好,就这样”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做主的是我,不是他⑷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批注]这些送客的礼仪,可见叶圣陶先生待人真诚之至,对人尊重至极,他是把儒家思想文化植入骨髓的真正的儒他晚年的时候已经不能起床,记得有两次,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时,他还举手打拱,不断地说谢谢[批注]我们仿佛可以看见病得起不了床的叶老,忍住身体的不适,勉力举起双手,满怀感恩地感谢来看望他的人⑸还记得大概是七十年代中期某年的春天吧,我以临时户口的身份在妻女家中小住,抽空去看他他家里人说,他很少出门,这一天有朋友来约,到天坛看月季去了我要了一张纸,留了几句话,其中说到乡居,说到来京,末尾写了住址,是西郊某大学的什么公寓第二天就接到他的信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批注]叶圣陶先生能在十年动乱,自己尚难自保的动荡中,向“我”表达自己的关心,这份真情,可见“德”之厚而张中行先生不为自己悲伤,也是深受叶圣陶先生影响的大儒⑹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批注]这是过渡句,也是行文结构的关键抓住此句,就把全文所叙述的八件琐事做了归类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批注]“正心修身”,出自儒家经典、四书之一的《大学》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恨,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出自于《论语•雍也》子贡日:“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日:”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一句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以此评价叶圣陶先生,始终围绕“单一的儒”这一总评来写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谈到写文章,他不止一次地说[批注]“常常”“不止一次”为何要反复地说呢?因为语文的乱象多,难以控制,这使得心忧语文发展的叶老寝食难安叶圣陶先生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同时他也要把这种对写作的要求推广出去,所以“常常、不止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他这个意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付之一笑[批注]这里似指80年代初期兴起的“朦胧诗”由于朦胧诗的兴起,当时有很多人在写作语言上追求碎片式的,句子之间纯粹意识流动,没有逻辑关系的似懂非懂的语言针对这一不好好说话的现状,像叶老这样的老一辈语言学家们提出简明如话的主张而叶先生则主张写完文章后,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话,不像话,坚决改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批注]叶圣陶先生心怀天下,他历任教育部副部长,他规范了现代汉语的语法、修辞、词汇、标点、简化字,他使学习汉语言变得简单他为废除繁琐复杂的古汉语旧制和改良封建教育理念不停做斗争他一直在坚持的一件事就是删繁就简⑺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简洁应该是写话之内的一项要求,这里提出来单独说说,是因为叶圣陶先生常常提到,有针对性他是带着一些感慨说的“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关于繁简,关于修改,鲁迅提到的是字句段叶圣陶先生只说字,我的体会,一是偏重用语,二是意在强调,精神是可简就决不该繁可是现实呢,常常是应简而偏偏要繁举最微末的两个字为例一个是“了”,如“我见到老师”,“他坐在前排”,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我见到了老师”,“他坐在了前排”,显得既累赘又别扭另一个是“太”,如“吸烟不好”,“那个人我不认识”,也是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吸烟不太好”,“那个人我不太认识”,变得不只累赘,而且违理像这样的废字,删去不只是意思没变,而且是变拖沓无理为简洁合理,可是竟然很少人肯删,也就无怪乎叶圣陶先生感慨系之了[批注]此处举“了”和“太”为例来谈删繁就简的主张关于作者举的例子,我们可能会有相反意见,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质疑语言的生命力在于运用,如果在使用中没有消失,某些字就不是累赘当然,我们也要放在规范汉字的角度去认识,每一种学术见解都应该在质疑中得到发展与完善⑻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上面说的是总的用语方面零碎的,写作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还记得五十年代早期,他发现课本用字,“做”和“作”分工不明,用哪一个,随写者的自由,于是出现这一处是“叫做”,那一处是“叫作”的现象这不是对错问题,是体例不统一的问题叶圣陶先生认为这也不应该,必须定个标准,要求全社出版物统一商讨的结果,定为“行动”义用“做”,“充当”义用“作”,只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如作文、自作自受之类仍旧贯决定之后,叶圣陶先生监督执行,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⑼叶圣陶先生,人,往矣,我常常想到他的业绩凡是拿笔的人,尤其或有意或无意而写得不像话的人,都要常常想想叶圣陶先生的写话的主张,以及提出这种主张的深重的苦心[批注]语文建设任重道远,叶圣陶先生却“往矣”,亦师亦友的先生精神与学术的大儒离开我们,心中是沉重的遗憾与哀伤文章开头所提的双层悲哀在结尾化做张中行先生的谆谆告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