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2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解读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解读1近日,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标是国家事权,是“教学大法”,是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考试评价、管理督导的依据,新时代新课标的修订正在进行中新修订的课程方案主要变化基于核心素养目标,从注重学科逻辑到更多关注生活逻辑此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过程中,反复强调要在兼顾学科逻辑的情况下更多关注生活逻辑什么是生活逻辑?就是学生的成长面临什么样的真实的环境,真实的需要是什么要基于学生成长这一主线,而不是基于学科本身的发展来设计的课程此时,就要处理好理论和现实的关系问题一方面要教给学生更多的间接经验和知识概念,另一方面也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做到有所兼顾4月27日合肥市蔡蕾名师工作室开展了线上教研活动观摩了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在线公益解读,活动举办方邀请了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课程课标研制组的组长和核心专家组成员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樊磊对信息科技课程建设的若干问题来进行分析,他指出,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标以新课改的宏观理念引进了新模式、新观念,核心内容将数字素养与技能培养为目标项目式学习为基本途径,强调利用信息科技解决知识场景问题,丰富了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的内涵接下来樊磊老师从信息技术到新科技的变化、如何处理编程、如何处理人工智能的内容进行了分享最后给教师一些实用性满满的建议,来帮助我们广大教师更好地应对此次标准的实施北京特级教师袁中果首先对于信息科技标准词图来进行分析,新标准凝练引领性学习主题有四个依据学科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素养进阶和学生基础在信息科技课程中还需要学生数字时代积累,用信息科技解决问题,强调知识的迁移,提升问题解决的能力所以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实际生活中找案例来提高学业质量小学低年级要求注重生活体验,通过真实感受进入信息技术空间,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和兴趣要求小学中高年级接触基本概念,接触基本原理,体验主动应用要求初中进一步原理认识,尝试利用信息科技手段解决问题,分享,交流和总结还提出了核心素养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核心和六大素养需要渗透信息科技课程教学之中下午听了李峰和李雪梅老师对信息科技课程的目标与建议,中国已经有自主可控技术,比如我们的电视就是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各类软件全都国产化,自己开发、自己制造,不受制于人所以指出希望通过信息科技课程,引导学生从一接触数字技术,就要养成数字技术应用的好习惯,好行为,好方法引导学生用符合这个时代的方式去思维数字时代的问题,行为和思维同步进入数字时代19日上午樊磊老师提到了实践教学,让学生体会到现代时代的进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用模拟与体验的形式,去领悟最终演化成内在思维熊璋教授提出我们现在日常学习和生活已经离不开科技,网上学习的个性化推荐,以及生活中的刷脸和新能源洗车的普及,人工智能发展的迅速,“绝艺”是一个中国人工智能程序已经在世界计算机围棋大赛上获得冠军人工智能需要青少年具备自我认识、自主调控、终身学习的个人成长能力,也需要批判性思维、创造能力、学会学习的高阶认知,以及正确的价值观、沟通和交流、合作、社会参与及跨文化理解等社会性发展能力“面对这样的未来素养,我们面临的是以核心素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建设任务在下午的学习中听了三节范例课,分别是低中高学段,听完课后我觉得例子从熟悉的生活中找起,举例验证,设计体验,让学生体会程序,加深感受,多让学生举例子,也许学生说的并不贴切,但也是思考沟通的过程,也值得推敲,让学生观察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知识,而知识能改变生活课堂中还需要“不插电”的实践活动和有效的问题链,都能让知识迂移,培养思维方式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充分观察思考观察是知觉的特殊形式,是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的认知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终极目标是为了应对国际竞争发展,为数字中国,网络强国,智慧社会,培养合格的数字公民总之,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诱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鼓励学生探索、创新、求异让学生自由发挥聪明才智以上感受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解读72022年4月教育部发布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信息技术学科改为信息科技,信息科技课标中不仅将信息科技课程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还明确了算法、人工智能在课程逻辑主线中的位置,同时学生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重要性也被重点做了阐述省教研员魏雄鹰老师说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从无到有、从有到专,很好地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新要求从各位专家的解读中,我理解出新课标传递了三个方面的重要信息、从“技术”到“科技”新课标把“信息技术”改为“信息科技”,从这一个名词的变化可以看到教育思维的重大变革“技术”的导向,关注操作和知识点,培训的方向是熟练程度和技巧原来学校里接触信息技术课的就是参加各种比赛的一小部分同学,因而没有办法实现素质教育,也很难达到立德树人而新课标中的“科技”导向是帮助学生认识这个世界、理解这个世界,是培养学生面对问题时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科技导向下培养的学生能够举一反
三、融会贯通,因而学生的适应力、胜任力和创造力才能得到提升此外,新课标的实施把原来重操作、重知识点的信息技术,转变成重科学、重素养的信息科技,其覆盖面也转变为涵盖城市和农村、精英和普通的全体学生
二、从“知识点”到“大概念”大概念是一个学科的科学基础,大概念约定了一个学科的知识关系,所有的知识在这个地方可以变成一个知识网络,贯穿其中的是学科逻辑11版的课程标准指向的是各项知识目标,而信息科技课的新课标里,就有6个学科逻辑主线,它能够在不同的年龄段引领我们的小朋友在知识网络上有螺旋式的上升,这就是所谓的大概念在信息学科教学中,我们应当跳出具体的知识点,聚焦上述6个学科大概念,因为定位于知识点的教学,容易忽略知识之间的普遍联系,容易忽略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最终会导致只见树木,难见森林,并且零散的知识点不易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不易提供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零散的知识点,会使解决问题捉襟见肘所以,在今后的课堂中,我们应当根据不同层级的概念建构学科知识体系,提供多种体验来促进概念的建构和理解
三、从“素质”到“素养”原来的“素质教育”重不同学科的知识,而“素养”重知识内化、实践和运用,所以新课标更注重培育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特别是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核心素养确立课程目标,遴选课程内容,研制学业质量标准,推进考试评价改革,是新课标释放的一大重要信号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信息技术学得怎么样,还要关注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技术解决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就是核心素养的要求我们作为一名信息教师,要有敬畏之心,要站在为国家培养科技后备人才这样一个高度来学习新课标,要有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认真学习、精心准备,将信息科技的课程理念和培养目标在课堂落地,为促进全国中小学生的信息科技素养提升贡献我们的力量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解读8在这春暖花开的日子,我们迎来了信息科技的春天“信息科技”正式从“综合实践活动”中独立出来,成为国家标准课程早在去年八月份,我参加安徽省优质课评比,参考信息科技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准备说课和上课的课题当时时间紧任务重,只来得及在省教研员方其桂老师指定的课题范围内思考,没有从信息科技课程的逻辑主线上思考现在想来有很多不足,关于信息科技课到底该怎样上还有着许多的困惑和不解新课标正式颁布后,蔡蕾老师组织工作室的同仁们认真研读、学习,并推荐了专家解读直播我认真聆听了熊璋教授的两场讲座《从0到1》和《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细细品味熊教授的观点和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思考和想法“信息科技本身就是一门科学,而不仅仅是操作,录入、办公软件操作和编程的熟练不能够培养出学生的信息素养,会打字、会操作、会编程不表示会利用信息科学与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更无法上升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层面”这意味着新课标要实现从学科到人、从知识到素养的转型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虽然也是从知识入手,通过知识进行,但却不以知识为终点,而是以素养作为教学的目的和归宿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从熊教授的报告中我感受到了以下几点首先,我们教师要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和能力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迅猛发展,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方式不断改变没有与时俱进的思想和行动力,永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如果要培养学生对数字时代的适应力和胜任力,老师自己要先具备这样的能力其次,教师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创建学习中心课堂能力只有在需要能力的活动中才能形成,品格也只有在需要品格的情境中才能养成教师要转变观念、转变教学方法,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鼓励学生“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从信息科技实践应用出发,提升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学科思维水平还有一点很重要但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是信息科技课程承载的“自主可控”怎样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认识原始创新的重要性?我们的教学工具、教学资源、教学平台是不是也要体现“自主可控”、“原始创新”?希望能在后面看到一些精彩的示范课和研讨会,对如何在课程中落实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有一个更清晰的实践方向此次培训,使我对新课标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将会以此为基础,积极适应新课标的改变,提升自身教学实力,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构建优质课堂,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笃行致远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解读2本学期根据学校安排,我们进行了2022版信息科技新课标的学习,在本次的学习活动中,我有以下收获
一、变化《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信息科技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从“信息技术”调整为“信息科技”课程总目标从信息素养变为提升数字素养,加强了课程整合,强调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主要价值取向新课标本次确立了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要培养的四大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合作学习与创新及信息社会责任这四个方面互相支持渗透,共同促进学生的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提升新课标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信息技术课程知识体系,以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满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六个方面为课程逻辑主线,统筹安排学习段内容,促进学生数字素养和技能的提升
三、教师能力信息技术是一门日新月异的学科,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广的要求为了教好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调整心态,树立信心
2、提高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完善教育教学专业知识.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改变自我角色学生是主体,教师是辅助
四、努力方向教育是为了培养未来的人因此,在新学期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必须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合理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出适应当前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解读3为更好地领会和贯彻新课程标准,全面了解、准确把握新课标的实质,2022年8月25日,荆河街道滕南中学侯瑞祥名师工作室的8位老师到校集中观看线上直播“2022年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培训会一一初中信息科技”侯瑞祥老师指出,老师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仔细记录,刻苦钻研希望老师们一方面遵守学校的培训纪律,另一方面重视新课标的新变化,努力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培训伊始,首都师范大学的樊磊教授为我们解读了信息科技课程标准的新概念、新变化、新要求并为我们解读了在各学段中核心素养的阶段目标,并强调说明“编程”的重要性,是一条看不见的脊梁樊教授通过实例展示了如何将最前沿信息科技与课程整合应用到课堂上,为我们指明了在新课标环境的研究方向针对于目前教育现状应该怎么选择初中信息科技的课程内容以及授课教师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樊教授认为,新课标透露出一个信号,就是信息科技课要承载中小学生创新教育的功能创新教育要落地,需要有课程去承担,信息科技课程应该是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信息科技的新课标里多次提到了“人工智能”,樊磊教授认为,人工智能代表了解决我们社会生活中各种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其最大的教育价值在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一线教师,要时刻保持求知欲,敢于接触新事物,勇于创新,勇于挑战通过这次培训和学习,我们侯瑞祥名师工作室的成员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把握新的教育方向,努力打造高效优质的课堂新课程标准为教师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了充分的空间教师要勇于接受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的挑战,打破以往教学经验的套路,勇于探索和实践我们将以此为契机,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深化课堂改革,注重学生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信息技术的教育价值,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未来义务教育的蓝图已经绘在我们面前,我们必须选择最高的水平,站得高,走得宽!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解读42022年8月25日,参加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培训我观看了以雷帆教授为中心的专家对新课标的解读经过专家对新课标的解读,我不仅对新课标有了深刻的理解,也为我以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2022版新课标向我们传递了三个关键信号这里,我就谈谈我对新课标学习的理解
1、由信息技术到信息科技2022版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最大的变化是课程名称的修改,将信息技术改为信息科技并且将信息科技及其所占课时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独立设置为新科目由名称的改变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教育以及人才培养的改变“信息技术”是为了培养具有熟练程度的人才,而“信息科技”的范围更广,更多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力以及探究探索能力,体现“科”与“技”并重
2、由知识素质到数字素养旧版课程标准注重的是“知识素质”,也就是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而新课标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素养,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核心素养,尤其是数字素养和技能的培养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关键能力新版课程标准细化了培养目标,分段描述了学生在数字素养中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和信息社会责任等上的表现,这四方面相互渗透,共同促进学生的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提升
3、由知识实践到科学实践信息技术课程强调学生掌握知识,以知识为指导进行实践活动而信息科技课程更注重科学实践以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这六条信息科技学科逻辑为主线,以认知发展规律为依据设计课程,体现了信息科技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在学生学习中,以知识为主线指导学生的科学实践
4、由单一学科到跨学科主题新版课程标准引入“跨学科主题”这一新的关键词,落实并强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单一学科的学习具有局限性,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新版课标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打破原有的边界,用跨学科的原理结合学科的特点进行课程组织对于学生来说,经常参与跨学科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认知能力,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课程标准的提出,新的思想、新的理念都需要不断学习新课标的修订目的是让课程标准真正成为教学活动开展的依据,让课标引领学生学习通过了这次新课标培训会,我加强了对于课程、课标的认识,也明白了今后工作的目标总之,一天的学习让我收获良多,今后会更加努力工作和学习,不断充实自己,让自己不断成长和提高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解读52022年4月,教育部发布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信息技术学科改为信息技术在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不仅将信息技术课程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分离出来,而且明确了算法和人工智能在课程逻辑主线中的位置同时,强调了学生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重要性信息科技课标从以下六个方面阐述了信息科技课程的内容与要义,便于广大教师开展教学工作
一、课程性质信息技术是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以数字形式表示的信息及其应用中的科学原理、思维方法、处理过程和工程实现当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全球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基础信息技术课程旨在培养科学精神和伦理道德,增强自我控制意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全局观,提高数字素养和技能
二、课程概念
1、反映数字时代正确育人方向
2、构建逻辑关联的课程结构
3、遴选科学原则和实践应用的课程内容
4、倡导真实性学习
5、强化素养导向的多元平价
三、课程目标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目标应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体现课程理念
1、信息科技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化社会责任这四个方面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共同促进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提升
2.通过课程学习,我们应该达到以下目标
四、课程内容依据核心素养和学段目标,按照学生的认知特征和信息科技课程的知识体系,围绕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六条逻辑主线,设计义务教育全学段内容模块,组织课程内容,体现循序渐进和螺旋式发展初中学生7-9年级,学段内容有互联网应用与创新;物联网实践与探索;人工智能与智慧社会;跨学科主题,互联智能设计
五、学业质量对于7-9年级学生而言,对于生活中的真实应用问题,能通过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短视频和协同写作等互联网工具或平台,进行较精准的信息搜索、沟通交流与协作,并贡献有价值的数据和资源(信息意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设计并搭建具有数据采集、实时传输和简单控制功能的简易物联系统,了解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异同,知道网络中数据的编码、传输和呈现的原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通过智能终端或编写程序,读取并处理含有物联功能设备中的数据,能进行适当反馈或控制,体会物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的关系,理解万物互联的含义(信息意识、计算思维);通过分析不同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了解数据、算法和算力三大技术基础的作用,以及搜索、推理、预测和机器学习等常见的人工智能实现方式,正确对待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与安全挑战(计算思维、信息社会责任);在网络应用中,能体会信息传输过程中协议的作用,识别网络谣言和不良数据,利用用户标识、密码和身份验证等措施保护信息,认识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中自主可控技术的重要作用,感受互联网、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信息意识、信息社会责任)
六、课程实施教学要围绕核心素养确定教学目标,教学要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导向,以培养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为目标,以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为起点,遵循学生学习规律,系统设计学习活动,突出用信息科技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和知、情、意、行融合发展的成长环境通过深入学习本标准,我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围绕核心素养确定教学目标;推进以学生为体的学习方式创新;注重以科学原理指导实践应用;自觉适应信息科技的快速更迭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信息技术学得怎么样,还要关注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技术解决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另外,作为一名信息教师,要有敬畏之心,要站在为国家培养科技后备人才、这样一个高度来学习新课标、要有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精心准备,认真组织教学,将信息科技的课程理念和培养目标落实在课堂,为促进学生的信息科技素养提升,贡献我的绵薄力量!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解读6在线上学习了信息科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深度解读与教学指导,受益匪浅让我对信息科技有了全新的认识,下面就来谈谈我的一些体会培训课程分为四节,7月11日上午有一个总论部分最让朱印象深刻的是他的解读,是时代要求培养有德之人,培养他们担当起民族复兴的重任因此,我们需要着眼于课程教育的本质,从方向、对象、目标、实施机制和教育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还要坚持素质导向,围绕核心素养开展教学工作提出六个努力目标,三个好少年听了之后,感觉现在的信息技术正在经历一场很大的变革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也在更新和完善教育需要引领时代进步,相辅相成因此,信息技术提出了跨学科的学科学习,领域不再局限于计算机,从而融入生活,贴近时代将生活中的例子带入科技素养教学,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将信息素养转化为内在驱动力,从而更好地拓展问题视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从思维、语言、观察、思维、表达、看到真实世界等方面提升自己的视野在7月18日上午的学习中熊璋教授,提出了之前的信息技术和现在的信息科学的对比,讲到了之前的信息技术关注打字,办公软件只强调了计算机本身的教学,而现在的信息科技关注最前沿的3d打印,人工智能,更贴近生活和时代的进步强调了信息科技课程的时代性习近平总书记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改变,强调了科技的进步,我们中国的5G高铁,航天,健康码等领先世界的技术,科技的发展迅猛,知识更新快,要求我们适应时代的发展,培养青少年数字素养,服务国家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促进时代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