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以史为鉴知兴替,家国情怀显担当——选择性必修中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课标要求及解读】课标要求本单元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标解读本单元共安排了四篇文章,以“尊重历史,以史为鉴”为人文主题,通过回到历史现场,引导学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更好地走向未来,意在“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学习他们的家国情怀与担当精神1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独立研读文本,并联系学习过的古代作品,梳理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提高阅读古代作品的能力2多角度、多层面地组织主题学习单元,引导学生合理运用精读、略读的方式,由点到面地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深和丰富,初步认识所读作品在中国文化史上的贡献3组织学生在具有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展开交流和专题讨论,“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侧重于“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一核心素养的落实,通过精选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的作品,引导学生体会其史学价值、文学价值和文化传承,实现“文字”“文学”“文化”教学目标的融合【教材分析】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是历史著作单元,选入了两篇史传文《屈原列传》《苏武传》,以及两篇史论《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史传文”是以记载人物事迹为主的叙事性文体,“史论”则是以总结历史经脸教训为主的说理性文体秦朝以前,古书中几乎没有有关屈原的生平事迹的记载《史记》中的这篇传记,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的最早、最完整的文献该篇传记《屈原列传》通过记叙屈原的生平事迹,讲述了其个人的身世浮沉与国家生死存亡的内在联系,赞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和高尚品德主要内容为屈原由见“任”到见“疏”,由见“细”到见“迁”,以身殉国的经过、他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司马迁的评价学习本课,要注意研读文中司马迁对屈原的评价,对《离联》的评价,屈原与渔父的对话等三段文字,理解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苏武传》的主人公苏武,坚守着热爱祖国、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在饥寒交迫中艰难地生存着,在他的身上体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传统美德和高尚人格其气节,令人肃然起敬他没有在敌人的淫威面前屈服,也没有在金钱、富贵面前动心他餐冰卧雪、不辱使命,义无反顾地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坚守住了自己的信念一直以来,这种英勇义举激励着千秋万代的华夏儿女奋然前行,可以说,他真正称得上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本文主要讲了苏武出使匈奴,以求通好;三次招降,苏武不屈;汉匈和亲,白发归汉的故事我们看到了一个具有崇高民族气节、强烈爱国意识、艰苦卓绝斗争精神的苏武《过秦论》的背景是西汉文帝时代,是汉代所谓的“太平盛世”贾谊以他敏锐的洞察力,看到了西汉王朝潜伏的危机当时,权贵豪门大量侵吞农民土地,逼使农民;破产流亡,苛重的压迫剥削和酷虐的刑罚,也使阶级矛盾日渐激化然而,国内各种矛盾却日益加剧统治者的地位有动摇的危险为了调和各种矛盾,使西汉王朝长治久安,贾谊提出了不少改革时弊的政治主张,“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本文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产生的《五代史伶官传序》通过对五代时期的后唐盛衰过程的具体分析,推论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和“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说明国家兴衰败亡不由天命而取决于“人事”,借以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力戒骄侈纵欲文本学习组合第一组文本《屈原列传》、《苏武传》第二组文本《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学情分析】学习基础学生进入高二,已经广泛接触过文言文但这些文章的重点,或放在文言文阅读上,或放在对传主的了解上,或放在领会作品中反映的人物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的单元主题上学习要求阅读本单元作品,不能仅把它们当做文言文来学习,还必须当作史传经典、史论经典来读,当作文化精品来学习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并做读书笔记,撰写评论文章,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学目标】学习目标与内容1了解历史,尊重历史,以史为鉴,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2研习史传作品,领略人物风采,理解史家对笔下人物的认识和评价,理解古代史家的历史观念,鉴赏作品的叙事艺术3研习史论作品,把握论者的观点和论述方式,学习作者思考社会现实问题的态度和方法,鉴赏作品的说理艺术4丰富文言文的语言积累,学会在具体语境中分辨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把握古今汉语的差异与联系重点教学目标第23点;难点教学目标第34点【教学方法】研读法讨论法【课时安排】10课时第1课时,单元导读;第2——4课时,第一组文本;第57课时,第二组文本;第8课时,单元总结探究;第9课时,写作课留1课时根据教学和学生情况机动安排一次备课任务一纵览单元知经典,明确目标初感知第一课时单元整体感知【课堂导入】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历史是一面镜子,它映照着现实,也照亮未来历史,不仅有宝贵的史学价值,也有丰富的文学魅力今天,我们学习第三单元既有史学美又有文学美的史传文学【活动一】通览单元导读,单元文本,明确要学习的四篇文章教师明确单元教学目标学生查阅资料,完成作品的体例及其特点;各作品弘扬的情感或精神;重点掌握字词句式【活动二】辨析体例
1.快速浏览本单元的作品,根据注释,完成表格的填写
2.查找资料,讨论合作,完成对史书体例的梳理【教学反思】【课外阅读】见读本资料《史记》相关篇目篇目选自作者体例《屈原列传》《史记》司马迁纪传体通史《苏武传》《汉书》班固纪传体断代史《过秦论》《新书》贾谊论《五代史伶官传序》《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序体例特点作家作品编年体按年月日有次序地记载史事司马光《资治通鉴》国别体以国家为编排顺序记载史事的史书刘向《战国策》纪传体通史以人物为纲,按时间顺序,连贯地记述各个时代史实司马迁《史记》纪传体断代史以朝代为断限为人物立传记的史书班固《汉书》论是论断事理的一种文体它包括论政论史等贾谊《过秦论》七旦加初后4山K々刀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