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课标心得农村教师如何开展信息科技”课程随着《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课标的发布信息技术课程转变为信息科技课程,进而也进入了国家课程,对于信息老师而言,是一件重大的事情,怀着对课程标准的敬畏之心,我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感叹标准内容的“广”、“全”、“新”,也对农村学校如何更好的开展“信息科技”课程有了疑问,接下来我将自己几点拙见表述如下
一、课程的改变
(一)、课程地位发生改变,信息科技的三至八年级已经确立为国家课程,独立开设课时占总课时比的1%-3%每周安排一个课时小学安排的是40分钟确立为国家课程更加肯定了信息科技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
(二)、课程理念发生改变,运用反映数字时代正确的育人方向、构建逻辑关联的课程结构、遴选科学原理和实践应用并重的课程内容、倡导真实性学习、强化素养导向的多元评价五个基本理念让信息科技这门课更加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了它的独特性,让知识和科技感并存
(三)、教学目标发生改变,将三维目标转化为核心素养目标,表现为四个方面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以及信息社会责任,而每个学段有每个学段的具体素养特征目标的细化是教师在教的过程中明白我要教什么,怎么教,以及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有了更加清楚地认识
(四)、课程内容的转变,按照学生的认知特征和信息科技课程的知识体系,围绕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六条逻辑主线,设计义务教育全学段内容模块,组织课程内容,体现循序渐进和螺旋式发展
二、农村学校对“信息科技”课程实施的困难
(一)、硬件上的困难作为一名在农村学校待了五年的信息教师,深知农村孩子学习的不容易,更能体会农村孩子对学习“信息科技”这门课的不容易,新课改的的内容转变,弱化了对技术方面的学习,转换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农村学校的一间计算机教室可能能正常开机的电脑还不足以满足一节课的所有学生人手一台,经常课上到一半,学生机罢工了,更别说其他硬件的支撑了我曾经到城里面见过城里的计算机教室,当时我心里的感叹更是觉得我们的计算机教室是一间老旧电脑的“仓库”
(二)、内容学习的困难新课标主张注重培养学生的素养,开展项目化的学习安徽的信息科技课程主要是针对三年级以上的学生,也就是第二学段和第三学段的学生和学习内容,对于第三学段身边的算法和过程与控制需要硬件搭配进行理解,这对于农村学校的学生开展起来就比较困难,可能一节集操作性和创新性的信息科技课变成了一节简简单单的自习课或者自由活动课
三、面对课程标准的改变,硬件无法改变,“我”得改变作为信息科技教师,是课程是学生的桥梁,一方面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利用资源开展教学,比如多和其他信息教师交流,当硬件无法进行实物演示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工具,在线进行实物搭建,比如本次我组选择的过程与控制模块中,对灯的模块我们学校没有设备,经过向导师询问,小组内探讨,知乎搜索,找到NOBOOK软件刚好可以实现此次项目的案例另一方面要利用自身的数字素养与技能,发挥自身的探索理念和创新精神,基于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带领学生进入信息科技的新天地平时认真设计新的教学方案、探索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创新教学模式是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平时积极参与教学的研讨,争当一名新课改环境下科技型信息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