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第5课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课标要求】1了解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认识它们对人类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响,2理解劳动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以及生产方式的变革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革命性意义【重点难点】重点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带来的革命性意义难点工业革命带来生产方式的变化对生活方式的巨大影响【名词解释】.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由一系列技术变革引起的从手工劳动转向机器生产、工厂制度代替手工工场的物质生产的革命,它既是生产技术的全面变革,也是引起生产关系深刻变化的社会革命,它带动了整个社会的变迁,社会面貌为之一新如果把工业革命作为一个整体,则第二次工业革命可视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工厂制度集中的手工工场对个人贡献容易进行考核,降低了设计机器代替人工的费用,鼓励了技术革新,技术革新又导致组织创新,从而促成了现代工厂制度的最后确立18世纪后半叶,工厂制发展起来1791年,阿克莱特建立了第一个织布工厂,装配系列机器,半制成品由机器相继传送,取代过去手工业工人之间的手工操作,被称为“工厂制度之父”工厂制度以其强大的竞争力,逐步排挤手工作坊,使社会生产方式彻底变革工厂内部劳动的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使生产、设计和管理等部门各司其职,改变了以往凭经验的工作和思维方式,向科学化过渡【问题引领】阅读教材,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L工厂制度的特点与作用.工业革命对生活方式改变的积极影响.工业革命对生活方式改变的消极影响【深入探究】哥伦比亚路是在维多利亚时代伦敦入口井喷时期形成19世纪,犯罪和贫困笼罩着这片地区,它也因为肮脏的街道、烟尘和污浊的空气而臭名昭著慈善家、男爵夫人伯德特-库茨通过在街道上建立市场来重振商业随着该区域犹太人的增加,周末市集逐渐兴盛,服务于周边带小花园的户主们到1980年代,逐渐演变成成伦敦乃至世界知名的花市——据《花开伦敦探索哥伦比亚路花卉市场》等整理(《《hiEU》2019年4月))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回答以下问题
(1)哥伦比亚路花市形成形成的原因
(2)哥伦比亚花市在在19世纪臭名昭著的原因
(3)哥伦比亚花市再次兴盛的原因【直通高考】
一、单选题(2018•江苏高考•16)近代的机器与其说是需要的结果,不如说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这表明,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A.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现B.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C.推动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D.体现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2016•全国H卷高考•33)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
14.6上升到
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
34.8o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2015•海南高考•11)下表为1800〜1900年欧洲和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份额(%)O据此可知()A.传统手工业在中国越来越占据优势B.中国所占份额减少缘于制造业衰退C.工厂的出现加速了欧洲工业化发展D.工业化是欧洲超越中国的主要原因(2014•广东高考•20)欧美国家率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A.牛顿经典力学B.达尔文进化论C.蒸汽机D.计算机(2014•全国H卷高考・33)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2013•上海高考•18)英国政府于1802年推出第一部《工厂法》I860年代相关立法的保护范围扩大到“有雇佣劳动的任何地方”,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被雇佣者的境遇推动了英国工厂法等社会立法的直接原因是()A.经济结构的变化B.城市化运动的发展C.工人斗争的压力D.工业产值超过农业
二、材料题(2015•江苏高考・23)(15分)生产流水线是美国工业生产组织形式的一种创新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亨利•福特的创新是用于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到1914年,路上行驶的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摘编自韦尔奇《美国创新史》材料二流水作业法的普遍采用推动了汽车时代的到来,从而引起了居住方面的革命……汽车的普及推动了一场社会革命,遏制了人口进一步向城市集中,从而使人口得以从饱和的城市向郊区扩散——李庆余《美国现代化道路》材料三1921年,喜剧大师卓别林兴冲冲地参观了海蓝公园的福特工厂,并与福特在总装流水线旁微笑合影当时人们把福特看作一个创造奇迹的大师,但在15年后,他已经成为劳动者的公敌在《摩登时代》里,卓别林毫不客气地讽刺了他的这位资本家朋友和残酷的流水线这部默片时代的经典电影也是迄今为止对大机器生产的非人性批判得最深刻的一部——杜君立《历史的细节》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发展的角度,指出福特“创新”产生的原因,简析其影响(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工业革命以来汽车普及前后的人口移动趋势(2分)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大机器生产的非人性”这一观点,从客观公正的立场写一篇小论文(9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
2.(2015•全国I卷高考•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生产力二科学技术义(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参考答案.【答案】B【解析】无意发现与材料中“有意的发明产物”不符,故A项错误;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与材料中“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相符,故B项正确;垄断组织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与材料中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改良了蒸汽机”不符,故C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而材料中反映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故D项错误.【答案】A【解析】19世纪上半期,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加快,城市工厂产生大量环境污染,进而影响人口寿命,导致后死亡率上升,故A项正确;化学工业产生是在19世纪晚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一方面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增加了社会物质财富,另一方面又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后死亡率上升,所以不会出现人口膨胀食物短缺的问题,故C项错误;19世纪上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的医疗技术水平也会不断上升,故D项错误.【答案】D【解析】随着列强的侵略,中国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因此传统手工业在中国越来越占据优势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中国所占份额减少主要在于欧洲工业革命后,制造业迅速发展,而非中国制造业衰退,故B项错误;工厂的出现是工业化发展的表现,不是推动欧洲工业化发展的原因,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可以看出1800〜1900年欧洲和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份额欧洲明显多于中国,这主要是因为欧洲完成了工业革命,故D项正确.【答案】C【解析】牛顿经典力学是科学知识,与题干“直接推动”的要求不符,故A项错误;1859年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的思想,此时题干中动力来源的转变已经实现,且进化论与动力来源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抓住题干的关键信息“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使人类生产活动的动力由人力、畜力转变为蒸汽动力,而蒸汽机以煤为燃料,故C项正确;1946年计算机出现,而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已经完成,故D项错误.【答案】A【解析】从题干中“纺车”与“手织机”多半闲置和19世纪初可知英国进行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故A项正确;从题干中无法得出妇女解放的史实,故B项错误;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故C项错误;工业革命后工厂取代了手工工场,但不能说家庭手工业不存在,故D项错误.【答案】C【解析】工业革命后,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并没有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而改变,为改善生活争取政治权利,工人阶级展开斗争,在工人阶级斗争的压力下,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立法等手段,缓和阶级矛盾故选C.【答案】
(1)原因大规模工业生产的需要(2分)影响劳动生产率提高,成本降低;产量增加,更多人使用汽车;有助于垄断组织产生(2分)
(2)普及前由农村向城市移动(向煤铁生产地区移动)(1分)普及后由城市向郊区移动(1分)
(3)略(9分)【解析】
(1)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一“福特的创新是用于生产的流水线”、“到1914年,路上行驶的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并结合所学第二次工业革命分析•,得出大规模工业生产的需要;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一“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得出劳动生产率提高,成本降低,据材料一“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路上行驶的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得出产量增加,更多人使用汽车,据材料一“1914年”结合所学分析得出有助于垄断组织产生.
(2)据材料二中“遏制了人口进一步向城市集中”并结合所学工业革命,得出普及前由农村向城市移动(向煤铁生产地区移动),据材料二“使人口得以从饱和的城市向郊区扩散”得出普及后由城市向郊区移动
(3)结合所学,从大机器生产的人性、非人性或兼而有之等角度论述,注意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如据材料一中“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据材料二“推动了汽车时代的到来,从而引起了居住方面的革命”,据材料三“当时人们把福特看作一个创造奇迹的大师”等得出大机器生产的人性,如据材料三“15年后,他已经成为劳动者的公敌在《摩登时代》里,卓别林毫不客气地讽刺了他的这位资本家朋友和残酷的流水线”得出大机器生产的非人性
8.【答案】评分说明:【解析】本题是开放性试题依据世界近现代史上的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史实,选取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耍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如选择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牛顿力学与瓦特改良蒸汽机、工厂制度的建立,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广泛使用、垄断组织的形成、流水线生产等内容,论证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可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要求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18001830186018801900欧洲
28.
034.
153.
662.
063.0中国
33.
329.
819.
712.
56.2论证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一等(12—9分)
①准确、充分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
②对公式中要素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阐述明确,逻辑严密
①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②能够准确、充分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予以说明,逻辑严密二等(8—5分)
①能够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
②对公式中要素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有一定认识,逻辑关系较清楚
①观点明确、理由较充分
②能够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予以说明,逻辑关系较清楚三等(4—0分)
①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不够准确或不能够运用史实
②对公式中要素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或没有认识,逻辑关系不清
①有观点,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不够准确,逻辑关系不清
②观点不明确,缺少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