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讲义复习目标.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知识点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一、秦朝的统一.历史背景人民渴望安定统一,各地域经济的发展秦国具备了统一的历史条件.统一进程⑴秦灭六国⑵南征越族,加强对西南夷的控制⑶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巩固统一1巩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统治措施
①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②中央三公九卿
③地方推广郡县制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⑵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⑶颁布法律,修驰道、直道⑷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整顿社会风俗.历史意义⑴确立的政治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⑵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秦的速亡.原因⑴主要原因一一秦的暴政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刑法严苛;“焚书坑儒”等⑵直接原因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农民起义,建立“张楚”政权.概况公元前207年,刘邦的军队进占咸阳,秦朝灭亡.楚汉战争公元前206年至前202年,刘邦打败项羽,建立西汉.学术前沿一一对“大一统”的认识秦的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不但结束了列国的局部战争,废除了列国间重重的关隘和限制,而且更重要的是“大一统”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促使中国人产生融合智慧、发展共同文化的伟大理想秦的统一顺应了春秋、战国以来历史的发展趋势,在政治制度上、思想文化上、经济形态上都使中国出现亘古未有的新局面邹纪万《中国通史秦汉史》解读秦朝大一统具有重大意义,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基本模式,奠定了后世版图的基础.学习情境一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一个集中:权力集中于皇帝地方与中央太尉官职想一想秦朝政治制度与先秦时期在本质上有何不同?提示秦朝政治制度是封建制度下的官僚政治,而先秦时期是奴隶制度下的贵族政治.学术情境一一秦的暴政司马迁在《史记-张耳陈余列传》中说“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年矣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敝……财匮力尽,民不聊生”想一想司马迁是如何看待秦朝统治的?提示司马迁认为秦朝实行暴政导致民不聊生,激化了社会矛盾农民起义爆发知识点西汉与东汉一一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文景之治”
3.汉初政治
二、西汉的强盛.加强中央集权1政治颁布“推恩令”,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削弱丞相权力,设立中朝;实行察举制;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剌史,负责监察;任用酷吏治理地方⑵经济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增强了政府对经济的控制;推行均输平准增加收入,平抑物价;抑制工商业者,向他们征收财产税⑶思想汉武帝接受董仲毓的建议,尊崇儒术,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巩固边防,开疆拓土⑴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控制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西汉在河西走廊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⑵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⑶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也比以前更加有效
三、东汉的兴衰.王莽政权公元9—23年王莽夺取政权后,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试图挽救社会危机,但措施不切实际,反而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东汉25—220年“光武中兴”⑴刘秀的统治措施⑵结果社会经济在稳定的政局下重新发展起来.东汉的衰落⑴社会危机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党锢之祸”;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⑵黄巾大起义184年,由张角创立的“太平道”发动它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军阀割据局面出现,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四、两汉的文化
4.思维拓展一一辩证地看待“文景之治”⑴文景之治时期,汉王朝的物质基础大大增强,稳定了封建统治秩序,为后来汉武帝彻底解决王国问题、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⑵但封建盛世是相对而言的,当时王国威胁中央集权、少数民族边境威胁及地主剥削农民等问题依然存在.学术前沿一一郡国并行制的合理性在刘邦重建帝业的过程中,区域文化的差异与冲突显现出来,且以楚、齐、赵三地最为明显由此我们看到,在东西文化尚未充分融合、战国时代的文化布局仍然存在的情况下,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必须“承秦”,包括承秦之制,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的习俗,特别是楚、齐、赵人之俗这是历史对刘邦的苛刻要求,也是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的深层背景摘编自陈苏镇《〈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研究》解读材料强调汉代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有其深层的背景,因此我们对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不能一味地否定,郡国并行制有其存在的合理因素.图解历史一一东汉中后期的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把持朝政夺回君权君权旁落.知识拓展一一两汉时期对民族精神的贡献两汉人民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志向;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也”的壮志;张骞“凿空”的勇气;苏武绝不“屈节辱命”的精神;马援“马革裹尸”的情怀;班超“投笔从戎”、立功绝域的追求;等等,熔铸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时间公元前230—前221年束哈远交近攻定都咸阳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背景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表现经济得到恢复,社会稳定汉承秦制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郡国并行制汉初地方行政制度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导致王国问题“七国之乱”因汉景帝削减诸侯封地引发,但被平定领域内容政治平定割据政权,实现全国统一;加强皇权,增强尚书台的作用;严格控制外戚干政;裁并郡县,裁减官吏;整顿吏治经济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释放奴婢思想重视儒学史学《史记》西汉司马迁撰写,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年间的历史《汉书》东汉班固撰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文学汉赋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乐府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五言诗流行于东汉民间,语言朴实、生动,传播广泛科技医学
①《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西汉间,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②《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数学《九章算术》在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造纸术改进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意义大大促进了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