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8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高考文言文阅读训练20篇高考文言文是语文考试中常考题型,面对复杂的文言文阅读,我们该如何去学习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文言文阅读训练20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II点端取更多〃语文知识〃III★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大全★★高中语文基础语法知识总结表高考语文作文素材与范文★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大全★高考文言文阅读训练20篇.班昭续《汉书》扶风
①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
②之女也,名昭,字惠班博学高才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
③踵而成之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每有贡献异物,辄诏大家作赋颂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选自《后汉书•曹世叔妻传》)[注释]
①扶风古地名,今陕西境内
②班彪当时著名学者
③东观藏书阁皇家藏书楼[文化常识]女文史家班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文史家她帮助哥哥班固完成了未竟的事业,而且对阐述《汉书》起到了重要作用,她的诗赋在当时也很著名女性精通文史的在中国历史上不多,另一个是汉末的蔡文姬(蔡琰,见后文),还有一个是宋朝的李清照,她是杰出的女词人,她早年还同丈夫一起研究金石书画[思考与练习】.解释
①竞
②辄.翻译
①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申屠敦之鼎洛阳布衣申屠敦
①有汉鼎
②一,得于长安深川之下云螭斜错
③,其文烂如
④也西邻鲁生见而悦焉,呼金工象而铸之淬
⑤以奇药,穴地藏之者三年土与药交蚀,铜质已化,与敦所有者略类一旦,持献权贵人,贵人宝之,飨宾而玩之敦偶在坐,心知为鲁生物也,乃日“敦亦有鼎,其形酷肖是,第不知孰为真耳”权贵人请观之,良久日“非真也”众宾次第咸日“是诚非真也”敦不平,辨数
⑥不已众共折辱
⑦之,敦噤不敢言,归而叹日“吾今然后知势之足以变易是非也”龙门子闻而笑日“敦何见之晚哉?士之于文亦然”(选自明•宋濂《宋学土文集》)[注释]
①申屠敦复姓申屠这是作者虚构的人物
②鼎古代的炊具,三足两耳后演变为工艺品
⑧云螭(chi)斜错云与螭(兽名,外形像龙而无角)互相掩映交错
④其文烂如它的花纹斑斓
⑤淬(cui)金属烧热后浸在水中或油中
⑥辨数多次争辩辨,通“辩”O
⑦折辱挖苦[文言知识]说“诚”O“诚”可指“诚实”、“诚心”o如“心诚则灵”,又如“无诚意则去”上文“是诚非真也”中的“诚”,解为“确实”、“的确”,作副词用,句意为这的确不是真品又,“吾诚章某之子”,意为我确实是姓章的儿子它又解为“如果”,如“诚能如此,则王业可兴矣”,意为如果能这样,那么大王的功业可兴盛了[思考与练习]解释
①布衣
②焉
③象
④穴
⑤略类
⑥第
⑦孰
⑧次第
⑨已⑩噤.翻译:
①贵人宝之,飨宾而玩之
②其形酷肖是
③吾今然后知势足以变易是非也
④士之于文亦然.本文主题思想是.强弱之辩夫强不自强,因弱以奉
①强;弱不自弱,因强以御
②弱故弱为强者所伏,强为弱者所宗,上下相制,自然之理也然则所谓强者,岂壮勇之谓耶所谓弱者,岂怯懦之谓耶?盖在乎有德,不在乎有力夫金者,天下之至刚也;水者,天下之至柔也金虽刚矣,折之而不可以续;水虽柔矣,斩之而不可以断;则水柔能成刚,金刚不辍
③其弱也(选自唐.罗隐《两同书》)[注释]
①奉尊重此指陪衬
②御支配,此指显出
③辍(chub)停此指消除[文言知识]“然则”及其他“然则”在文言中是个固定词组,相当于“既然(这样),那么……”,上文“然则所谓强者,岂壮勇之谓耶?”意为既然这样,那么所谓强者,难道说的只是健壮勇敢的人吗?又,“虽然”,相当于“虽(这么说),然而……”,如虽然,其事有本有原”,意为虽这么说,然而那事情还有本源又,“于是”,相当于“在这个时候”,如“于是暴雨,人皆避之”,意为在这时候突然下雨,人们都躲雨了[思考与练习]解释
①夫
②宗
③金
④至翻译岂怯懦之谓耶?本文的基本观点是.诸葛亮传略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气身长八尺
①,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
②,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厚相结纳及魏武帝
③南征,荆州刘琮
④举州委质
⑤而备失势,众寡而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
⑥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
⑦悉平后备又西取益州章州既足,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帝号,拜亮为丞相(选自晋・陈寿《进(诸葛亮集)表》)[注释]
①八尺汉时1尺约合今7寸
②扰乱动乱
③魏武帝曹丕称帝后追赠父亲曹操为魏武帝
④刘琮刘表之子
⑤举州委质意为把整个荆州送给曹操而自己投降曹操
⑥吴会吴国
⑦江南指长江以南广大地区[文化常识]“九州”之说我国古代历来有“九州”之说,意为中华大地由九州组成但说法不一《尚书禹贡》上指冀(今山西一带)、兖(今河北一带)、青(今山东一带)、徐(今徐州一带)、扬(今长江下游地区)、荆(今湖北、湖南一带)、豫(今河南一带)、粱(今四川一带)、雍(今陕西、甘肃一带)而《吕氏春秋》上有幽州而无梁州;《尔雅》上有幽州、营州而无青州、梁州上文所说的荆州与益州(今四川一带)是古代两大行政区划[思考与练习]解释
①少
②逸
③殊量
④纳
⑤既
⑥拜.翻译
①时人异焉
②众寡而无立锥之地
③权既宿服仰备.理解“与武帝交战”其中“交战”是指之战.千轴不如一书柳开
①少好任气
②,大言凌物应举
③时,以文章投主司
④于帘
②前凡千轴
⑥,载以独轮车引试
⑦日,衣襁
⑧自拥车入,欲以此骇众取名时张景
⑨能文有名,唯袖一书帘前献之主司大称赏,擢景优等时人为之语曰“柳开千轴,不如张景一书”(选自宋•沈括《梦溪笔谈》)[注释]
①柳开北宋人
②任气任性气盛
③应举参加科举考试
④主司主考官
⑤帘指主考官办公的地方
⑥轴古人将文章写在横幅上,然后裱成卷轴
⑦引试ffiMo
⑧祠(Idn)古代读书人穿的圆领大袖外套
⑨张景柳开的学生[文言知识]说“物”宇宙中客观存在的都称“物”山、水、书、衣、车等人们视为“物”那么“人”是否是“物”呢?文言中“物”也可指“人”上文“大言凌物”中的“物”,即指人,意为说大话傲视他人“物议”、“物论”即为他人所议论批评,“物故”为人死成语“待人接物”,其中“接物”也是“待人”的意思小说、戏剧中的“人物”,并非“人”与“物件”,而是“人”,因为“人”与“物”同义,它是个双音同义词[思考与练习].解释
①少
②凡
③擢.翻译唯袖一书帘前献之
2.理解“千轴为什么不如“一书”,这中间存在一个什么问题?
16.答苏迈书
①辱书勤恳千万
②,观所自道
③从学就仕,而知病之所在窃窥公学问之意甚美,顾既在官,则难得师友,又少读书之光阴,然人生竟何时得自在,饱闲散耶?“三人行,必有我师”,此居一州一县求师之法读书光阴,亦取诸鞍乘之间耳(选自宋•黄庭坚《山谷全集》)[注释]
①答苏迈书这是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给苏迈的回信摘录苏迈是苏轼的长子
②辱书勤恳千万意为你在来信中恳切地说了许多求学的感受
③自道自己所说[文言知识]说“顾”“顾”解释为“看”、“回头看”、“痒迹”等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它另外两个义项要特别注意
一、指“只是、“但”上文“顾既在官,则难得师友”,意为只是自身已在官府,便难以得到老师和朋友又,《廉颇蔺相如列传》“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又,《促织》“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上述两例中的“顾”,也解释为“只是”
二、指“反而”、“却”《为学》“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思考与练习].解释
①病
②窃
③学问.理解“从学就仕”是分别指与.理解“取诸鞍乘之间耳”中的“鞍”与“乘”分别指与.翻译人生竟何时得自在,饱闲散耶?5名宣“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是所说.蒲松龄之妻五十余犹不忘进取
①孺人
②止之日“君勿须复尔!倘命应通显,今已台阁
③矣山林目有乐地,何必以肉鼓吹
④为快哉!”松龄善其言顾儿孙入闱
⑤,褊心
⑥不能无望,往往情见乎词,而孺人漠置之或媚以先兆,亦若罔闻松龄笑日“穆如者
⑦不欲作夫人
⑧耶?”答曰“我无他长,但知止足今三子一孙,能继书香,衣食不至冻饿,天赐不为不厚自顾有何功德,而尚存缺望
⑨耶?”(选自清.蒲松龄《述刘氏行实》)[注释]
①进取此指通过科举考试获取功名蒲松龄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不第
②孺(rU)人妻子
③台阁宰相
④以肉鼓吹犹言一呼百诺
⑤入闱参加科举考试
⑥褊(bidn)心私心
⑦穆如者端庄的人此指妻子
⑧夫人此指贵夫人
⑨缺(ju6)望不满意[文言知识]说显O显”是个多义词
一、指“明显”、“显著”成语有“显而易见”
二、指“高贵”上文“倘命应通显”,意为如果命运中应该通达显贵所谓“显宦,即是显贵的高官
三、指“显出”、“表现”0如“大显身手”o
四、旧时对先人的美称如“显考”(已死去的父亲)、“显妣”(已死去的母亲)[思考与练习].解释
①快
②罔
③但.翻译
①君勿须复尔
②松龄善其言乎词
③往往情见
④或媚以先兆.比较上文的两个“顾”
①“颐儿孙入闱”中的“顾,解释为•、
②自顾有何功德”中的“顾”,解释为.杭世俊喜博先生
①一岁必两归钱塘
②归后无事,或携钱数百与里中少年博望仙桥下时钱文敏视学
③浙中一日盛暑,张盖往访先生踏过桥下,文敏从舆
④中望见先生短葛衣,持蕉扇,与诸少年博正酣文敏即出舆揖日“前辈在此乎?”时先生以扇自障,业知不可避,即回面话曰“汝已见我耶?”文敏曰“正诣宅谒前辈耳”曰“吾屋舍甚隘,不足容从者”文敏固欲前,先生固却之始寻道反文敏去,诸少年共博者始从桥下出,惊问日“汝何人学使
⑤见敬若此?”曰“此我衙门中后辈耳”遂不告姓名去(选自清•洪亮吉《洪北江诗文集》)[注释]
①先生指清人杭世俊,他官至翰林院检讨(即翰林院里掌管编修国史的人)
②钱塘今浙江杭州市
③视学职官名称此指以视学身份视察学校
④舆(yU)轿子
⑤学使即“视学”[文言知识]说“固”“固”是个多义词,常见的义项有
一、指“坚固”如成语“固若金汤”O
二、指“坚持”上文“文敏固欲前,先生固却之”,其中两个“固”均指“坚持”、“坚决”
三、指“本来”、“诚然”如《六国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四、指“岂、“乃”,表反诘如“仁者固如此乎?”意为有仁慈心肠的人难道会这样吗?[思考与练习]解释
①或
②博
③酣
④揖
⑤业
⑥却
⑦反翻译
①张盖往访先生
②正诣宅谒前辈耳
③吾屋舍甚隘,不足容从者
3.选择上文“学使见敬若此”中的“见”有以下解释,哪一项是正确的
①指代“你”;
②看见;
③被;
④同“现”
19.答李几仲书
①天难生于才
②,而才者须学问琢磨,以就晚成之器,其不能者,则不得归怨于天也世实须才,而才者未必用,君子未尝以世不用而废学问;其自废惰欤,则不得归怨于世也凡为足下
③道者,皆在中朝
④时闻天下长者之言,足下以为然,当继此有进于左右(选自宋•黄庭坚《山谷全集》)[注释]
①这是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给一位年轻人的信(摘录)
②天难生于才天才是很难出现的
③足下您,对对方的敬称
④中朝朝廷中[文言知识]说“就“就”在文言中多作动词用上文“以就晚成之器”中的“就”,解释为“成”或“成为”“就学”、“就业”、“就职”中的“就”,均作动词用,意为“走进学校”、“踏上工作岗位”、“走上职务岗位”等成语“就地取材”,意为靠近当地获得原材料“事不就”,即事不成[思考与练习].解释
①长者
②然.理解“学问琢磨”是指.理解“晚成之器”即成语.翻译其自废惰欤.选择“当继此有进于左右”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
①当继续给你写信;
②要继承别人的精神才能前进;
③当接到这信后要跟周围人商量;
④要继续努力才能超过周围的人.黄庭坚论书法幼安
①弟喜作草
②,携笔东西家,动辄龙蛇满壁,草圣之声欲满江西
③,来求法于老夫
④老夫之书,本无法也,但观世间无万缘
⑤,如蚊蜗
⑥聚散,未尝一事横于胸中,故不择笔墨,遇纸则书,纸尽则已,亦不较工拙与人品藻讥弹
⑦,譬如木人
⑧舞中节拍,人叹其工,舞罢则又萧然矣幼安然吾言乎?(选自宋•黄庭坚《余家弟幼安作草后》)[注释]
①幼安北宋著名文人黄庭坚的内弟,今江西人
②草草书
⑨草圣之声欲满江西想让草圣的名声满江西草圣是古人对草书大家的敬称
④老夫作者黄庭坚自称
⑤无万缘意为没有一定的缘分
⑥财(rul)一种吸血的小虫
⑦品藻讥弹评论好坏
⑧木人木偶人[文言知识]说“工”“工”指“工作”、“工匠”、“工艺”,古今同义而它在文言中又指“好”、“精妙”、“擅长”,这一点要特别注意上文“亦不较工拙”与“人叹其工”中两个“工”,均指“好”、“精妙”或“巧妙”o成语“同工异曲〃或“异曲同工”,是指曲调虽不同,但同样美妙,比喻所做的虽然不同,成绩却一样好“工书〃、“工画〃,即擅长书法及擅长绘画[思考与练习].解释
①法
②已
③拙
④中.翻译:
①未尝一事横于胸中
②幼安然吾言乎?.理解“动辄龙蛇满壁”中的“龙蛇〃,是形容.【参考译文】扶风曹世叔妻子是同郡班彪的女儿名叫昭字惠班班昭学识广博才华很高曹世叔死得早班昭洁身自爱符合当时社会对妇会的要求她的哥哥班固撰写《汉书》其中的八表及《天文志》还没写完就去世了汉和帝下诏令班昭到东观臧书阁继续编纂《汉书》皇帝还常常把班昭诏进皇宫去要皇后和众贵人把她当作老师称她为“大家”每当有人贡献稀奇的东西来皇帝就下诏命班昭作赋写颂当时《汉书》刚问世有很多人不大读得懂班昭的同乡马融就住在藏书阁下向她学习《汉书》.【参考译文】董祀做屯田都尉触犯法律将判死罪蔡文姬为这件事面见曹操请求赦免这时朝堂上坐满高官名士和远方来的使者宾客曹操对众人说〃蔡伯喈的女儿就在外面今天让她来拜见诸君〃等到文姬进了朝堂只见她蓬头散发赤足而行又俯身叩头请罪说话时口才出众而充满悲伤之意众人都因此而动容曹操说〃我确实很同情你和董祀但判决的文卷已经送出去了又怎么办呢〃文姬说〃您的马厩里有成千上万匹好马手下有数不清的勇士为什么要吝惜派出一匹快马而不去救助一个将死的人呢〃曹操被她话所感动就追回成命宽宥赦免了董祀之罪【参考译文】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主,但是恐怕已经晚了”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点上蜡烛呢?”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师旷说“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怎敢戏弄君主我曾听说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初升的太阳一样;中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正午的太阳一样;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点蜡烛一样明亮,点上蜡烛和暗中走路哪个好呢?”平公说“讲得好啊!”.【参考译文】范镇字景仁,成都华阳人薛奎镇守四川,一见面就爱重他,让他住在自己的府中,使他和子弟们讲论学问范镇自己更为谦逊退让,常步行到薛奎的府门,过了一年,人们不知道他是帅府的宾客薛奎还朝时,带他一起进京有人问薛奎进蜀得到了什么,回答说“得到一个伟人,将会以学问闻名于世”.【参考译文】周厉王派芮作统帅军队讨伐戎,得到一匹良马,芮伯想把它献给周厉王芮季劝阻说“不如舍弃这主意大王贪欲无厌,而且又好听信别人的谗言现在因班师归来就献马给他,大王的左右近臣必定认为你不止得到一匹好马,就都要向你索求你没有东西应酬他们,他们就会在大王面前说你的坏话,大王必定相信他们的话这样做是招引祸患啊”芮伯不听劝告,终于把马献给了周厉王荣夷公果然派人来向芮作索求东西,没有得到,就在大王面前诬陷中伤芮伯周厉王大怒,将芮伯逐出君子谈到这件事都说芮伯也有过错你既然知道大王贪得无厌,却又诱导他的贪欲,这就是芮伯的过错啊.【参考译文】接触了事物后,才能了解事物,亲自实践后,才能知道做事的艰难哪有不经实践就掌握知识的道理呢?只浏览五岳之图,就以为了解山脉,实不如樵夫一双脚接触的多高谈沧海的广阔,就以为了解海洋,实不如商贩一眼看到的东西多精通八珍的食谱,就以为知道了食物的味道,其实不如厨师品尝一下.【参考译文】齐国人崇尚豪华的葬礼,结果产的布匹都用在了做寿衣上,而木材也都耗在了做棺材上齐桓公很是忧虑,就把这个情况告诉了管仲,说“布匹都用光了我们就没有衣服穿,木材都耗尽了就没有用来制作防御器材的材料,而豪华葬礼的风气不能停息,怎样禁止呢?管仲回答说“但凡人们耍做什么事,不是因为这件事可以带来名声,就是可以获得利益”于是齐桓公下命令说“今后如果棺材做的太高档,就屠戮那个死者,并且把那些发丧的人治罪”没过多久,豪华葬礼的风气就止住了.【参考译文】董叔想要娶于范氏,叔向说“范氏富有,为和要和她成亲呢?”董叔说“想攀附她”过了几天,董祁(于范氏)对范献子抱怨说“董叔不尊敬我”献子就把董叔抓起来绑在了院中的槐树上叔向经过的时候,董叔对叔向说“你可以为我求情吗?”叔向说“你想攀付的愿望达成了,还请求什么呢?”.【参考译文】汉元帝的宫女既然很多于是就派画工去画下她们的模样想要召唤她们时就翻看画像按图召见宫女中相貌一般的人都贿赂画工王昭君容貌非常美丽不愿用不正当的手段去乞求画工就丑化了她的容貌后来匈奴来媾和向汉元帝求赐美女元帝便拿昭君当做皇族女嫁去召见以后又很舍不得她但是名字已经告诉了匈奴不想中途更改于是昭君终于去了匈奴.【参考译文】商於子家很贫穷没有牛耕田就牵一头大猪日出而作大猪不肯就范(被套上班)一套上又被挣脱一天也不能耕一小块田宁毋先生经过时责备他道“你错啦!耕地应当用牛以牛得力气之大能够(耕)其土块蹄子的坚硬(有力)可以站立于泥淖之中猪再大怎么能耕地呢”商於子怒(目而视)但没搭理他宁毋子先生说“《诗经》不是有云(说)吗’向猪的祖先祭告在猪圈中抓猪’说的是要抓猪去杀了吃肉如今您拿它来代牛耕地不是差不多弄颠倒了吗我同情你才告诉你您反而发怒还不搭理我为什么啊”商於子说“您认为我颠倒是非我还认为您颠倒是非呢我难道不知道侍弄田地必须用牛也就如同治理百姓必须用贤人一样不用牛虽然侍弄不好田地它的害处小不用贤人那么天下遭受祸害它的害处大您怎么不以责备我的话去责备治理百姓的人啊”毋宁先生回头对弟子说“这个人应该是(对现实)有激愤的(那种)人”.【参考译文】魏收十五岁已经很能写文章等到随同父亲到边关爱好练习骑马射箭想通过练习武艺求得功名荥阳郑伯和他开玩笑说“魏郎你用的戟多少重啊”魏收很惭愧于是回过头来读书夏季坐在木板床上跟随着被树遮蔽的影子移动背诵书经过好多年板床因此磨损了很多而精力充沛不懈怠(后来)他凭借凭文章华丽而闻名于世.【参考译文】洛阳有个平民叫申屠敦的有一个汉朝的鼎是在长安的一个深深的山谷底下得到的这个鼎外形云和螭互相掩映交错花纹斑斓西边有个姓鲁的人看见了这个鼎非常喜欢找了铸金的工匠仿照它的样子铸一个鼎铸的时候浸泡在稀奇的药水中冷却还在地下挖了个洞埋了三年泥土和药水都腐蚀着鼎铜的本质已经产生了变化和申屠敦的大体相似了一天鲁生把鼎献给了一个有权势的贵人贵人很珍视这个鼎宴请宾客并赏玩这个鼎申屠敦恰巧也在宴席上心里知道这是鲁生的东西于是就说“我也有一个鼎外形跟这个很像只是不知道哪个是真的”权贵的人请他把鼎拿来让他辨别权贵人看了很久说“不是真的”那些宾客一个接一个地都说“确实不是真的”申屠敦忿忿不平争辩个不停大家都挖苦嘲笑申屠敦敦就不敢说话了
②师事焉
2.蔡文姬求情董祀为屯田都尉
①,犯法当
②死文姬
③诣曹操请之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驿
④坐者满堂操谓宾客日“蔡伯喈女在外,今为诸君见之”及文姬进,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操曰“诚实相矜,然文状
⑤已去,奈何?”文姬曰“明公
⑥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济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乃追原
⑦祀罪(选自《后汉书•董祀妻传》)[注释】
①屯田都尉职官名称
②当判决
③文姬蔡文姬
④使驿使者
⑤文状文书
⑥明公对曹操的敬称
⑦原原谅,此指赦罪[文化常识]蔡文姬蔡文姬名琰,字文姬,东汉末年的女诗人,其父即蔡邕(字伯喈)她博学有才辩,通音律初嫁卫仲道夫亡后归母家遇汉末大乱,为董卓部将所虏,归南匈奴左贤王,居匈奴12年,有子女二人曹操平定中原后,念蔡邕无后代,便以重金赎归,再嫁董祀她凭记忆写出了四百多篇古文她的《悲愤诗》及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最为著名当代戏剧家曹禺创作有话剧《蔡文姬》o[思考与练习]L解释
①诣
②徒
③厩
④虎士
2.翻译
①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
②诚实相矜;
③济垂死之命
3.理解“操感其言”属什么句式?
3.炳烛而学晋平公
①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
②呼?”平公日“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日“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回去感慨地说“我经历这事之后才知道权势竟可以改变是非了”龙门子听了笑着说“敦认识的有什么晚的读书人评价文章也是这样啊”.【参考译文】强的不是自己很强由于依靠弱陪衬出它的强弱的不是自己很弱由于依靠强显出它的弱所以弱被强制服强被弱推崇彼此互相制约这是自然的道理既然这样那么所谓强者难道说的只是健壮勇敢的人吗所谓弱者难道说的只是胆小怯懦的人吗可见在于有德不在于有力金属是天下最刚强的水是天下最柔软的金属虽然刚强折断它却不可以续接水虽然柔弱斩断它却不可以使它断开那么水的柔弱能成就它刚强的一面金属的刚硬不会消除它柔弱的一面.【参考译文】诸葛亮年轻时有超群的才能英雄霸王的气概身长八尺面容相貌十分伟岸当时人认为他与众不同遇到汉末动乱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避难亲自在田间耕种不求声望显达这是左将军刘备认为诸葛亮有特殊的才能于是多次到草屋去拜访诸葛亮诸葛亮十分称道刘备的杰出才能于是结交了他感情深厚等到曹操南征荆州刘琮把整个荆州当作礼物送给了曹操而自己投降曹操但刘备失去了权势和地位人数少而且没有立足之地诸葛亮当年27岁就进谏奇策亲自出使孙权向吴国求援孙权早就敬佩刘备又看到诸葛亮非常雅致十分敬重他立即派兵三万人来帮助刘备刘备能够用兵于赤壁之战打败曹军乘胜攻下曹军江南都平定了后来刘备又向西攻打益州益州充实之后任命诸葛亮为军师将军刘备称帝任命诸葛亮为丞相.【参考译文】柳开年轻时很任性气盛说大话傲视他人参加科举考试时在考官办公处的门前把文章投赠给主考官一共有一千轴用独轮车装着面试那天柳开穿着圆领大袖外套亲自围裹着车进入考场想要用这方延使其他人害怕来取得功名当时有个人叫张景很能写文章而且有名气他只袖藏了一篇文章在考官办公处的门前进献了它指张景的文章主考官非常称赞欣赏张景的文章提拔张景为优等当时有人为了这件事说“柳开的一千轴书卷比不上张景的一篇文章”.【参考译文】您在来信中恳切地说了许多求学的感受看了您自己所说的从师学习和做官的事就知道您的弊病的所在之处了我体察了您学习询问的用意非常美好只是自身已经在官府便难以得到老师和朋友阅读书籍的时间又少然而人的一生又什么时候能够自由自在有充分的闲适散淡呢“三人同行肯定会有我的老师”这是担任州官或县官的拜求老师的方法阅读书籍的时间也是从骑马乘车出行的时间中抽取的罢了.【参考译文】蒲松龄五十岁还不忘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妻子劝止他说“你不耍再这样干了如果命中应该通达显贵那今天你已经做宰相了山林中自有让人快乐的地方何必以一呼百诺为快乐呢”蒲松龄认为妻子的话是对的但当看到儿孙参加科举考试私心总不能觉得自己没有希望追求功名的思想往往表现在言语中而妻子淡漠处之蒲松龄有时候用未有的好兆头来讨好她她也好象没有听到一样蒲松龄笑着问“我的妻子难道不想做夫人吗”她回答说“我没有(选自汉•刘向《说苑》)[注释]
①晋平公春秋时晋国国君
②炳烛点燃蜡烛[文化常识]“师旷”及其他师旷是个盲乐师,他名字叫“旷”,但不姓“师”,因为他是当时著名乐师,所以叫“师旷”这种以职业为姓的现象在春秋时还有有个著名的工匠名石,世称“匠石”,有个著名的制作车轮的师傅名扁,世称“轮扁”[思考与练习】L解释
①暮
②安敢
③善
2.翻译
①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②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3、上文“臣闻之”中的“之”属代词,它指代
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4.薛奎识范镇范镇
①字景仁,成都华阳人薛奎守蜀,一见爱之,绢
②于府舍,俾与子弟讲学镇益自谦退,每行步趋府门,逾年,人不知其为帅客
③也及还朝,载以俱有问奎入蜀何所得,曰“得一伟人
④,当以文学名世”(选自《宋史・范镇传》)[注释]
①范镇宋朝人
②维(wdn)留
③帅客此指太守的宾客
④伟人不平常的人[文言知识]“阳”与“阴”古代山的南面叫“阳”,山的北面叫“阴”上文“华阳”,即华阳县,它当在华山之南;又,“华阴”,当在华山之北而水的南面称“阴”,水的北面称“阳”,恰与山相反江苏省的“江阴”市,当在长江的南面;“淮阳”县当在淮河的北面[思考与练习].解释
①俾
②益
③退
④趋
⑤逾.翻译
①薛奎守蜀
②及还朝,载以俱
③当以文学名世.芮伯献马贾祸周厉王使芮rui伯帅师伐戎
①,得良马焉,将以献于王芮季曰“不如捐之王欲无厌,而多信人之言今以师归而献马焉,王之左右必以子获为不止一马,而皆求于子子无以应之,则将晓
②于王,王必信之,是贾祸也”弗听,卒献之荣夷公果使求焉,弗得,遂谐诸王,曰“伯也隐”王怒逐芮伯君子谓芮伯亦有罪焉尔知王之渎货而启之芮伯之罪也选自明•刘基《郁离子》[注释]
①戎北方少数民族部落名称
②晓争吵[文言知识]伯仲叔季“伯仲叔季”是古代兄弟之间的排行老大往往取名为“伯”上文芮伯,看来是老大老二叫“仲”孔子排行第二,故取名仲尼,后人亦称之为孔老二老三叫“叔”,老四叫“季”上文“芮季”看来是芮伯的小弟了月份是以“孟仲季”排列的,如春季第一个月为“孟春”,第二个月为“仲春”,第三个月为“季春”,夏、秋、冬以此类推[思考与练习].解释
①帅
②捐
③厌
④卒
⑤逐.理解
①“将以献于王”中省略了介词宾语;
②“荣夷公果使求焉”中省略了宾语;.翻译
①子无以应之
②是贾祸也
③遂谐诸王
④尔知王之渎货而启之,芮伯之罪也.及之而后知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能知者乎?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
①;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估客
②之一瞥;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
③(选自《魏源集》)[注释]
①一足走一步
②估客此指来往于海上的商人
③一啜(chud)尝一口[文言知识]说“及”“及”是个会意字,本指后面的人伸出手抓住前面的人,因此它有“接触到”、“达到”、“够得上”的意思上文”及之而后知”中的“及”,就解为“接触”,句意为接触它之后才能知道(它的情况)或遭“望尘莫及”,意为看着车后卷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比喻比不上别人科举考试中的“及第”,从字面上解释是指达到名次,意为及格、录取[思考与练习].解释
①乌
②披.“五岳”是指、、、、五座高山.翻译
①履之而后艰
②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理解本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管仲破厚葬齐国好厚葬,布帛
①尽于衣裘
②,材木尽于棺椁齐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日“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日“夫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下令日“棺椁过度者戮
③其尸,罪夫当丧者”未久,厚葬之风休矣(选自《韩非子》)[注释]
①布帛泛指织物
②衣裘裘,皮衣此指死人的衣着
③戮侮辱[文化常识]“棺椁”及其他上文有“材木尽于棺椁”,意为优质的木材都用在做棺椁上了“棺”即棺材,装敛死人的器具;“椁”即棺外的套棺,也就是说是棺材外再套一具棺材古代的贵族,生前富贵荣华,极尽奢侈,死后也希望不朽,且能无穷享受,因此十分讲究丧葬尸体穿绫罗绸缎,甚至金缕玉衣棺之外要加椁,棺与椁之间存放金银财宝及生前用具,可惜这些都成了日后盗墓者的目标[思考与练习].解释
①无以
②对
③为.翻译:
①齐桓公患之
②禁之奈何?
③非名之则利之也.比较上文的两个“夫”
①“夫凡人之有为也”中的“夫”,应理解为:
②“罪夫当丧者”中的“夫”,应理解为.理解齐国人为什么好厚葬?请用原文中的包壬回答.董叔攀附权贵董叔将娶于范氏
①,叔向
②日“范氏富,盍已乎!”日“欲为系援
③焉”他日,董祁
④诉于范献子
⑤,日“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
⑥之槐叔向过之.日“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日“求系得系矣,求援得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请乎?”(选自《国语•晋语》)[注释]
①范氏晋国正卿范宣子的女儿范祁
②叔向晋国大夫
③系援结交攀附
④董祁范祁嫁给董叔后便称董祁
⑤范献子范祁的哥哥
⑥纺吊、悬[文言知识]倒置句文言中有好儿种倒置旬式上文“不吾敬”是其中之一“不吾敬”要按“不敬吾”理解,意为不尊重我这是一个否定句,有否定词“不”表示(其他否定词如“未”、“莫”、“毋”等),另外它的宾语是代词“吾”(其他代词如“我”、“尔”、“之”等),因为有这两个前提,所以构成动宾倒置的句式又如“勿之忘”,即“勿忘之”;“未之有”,即“未有之”[思考与练习]L解释
①他日
②执.翻译
①范氏富,盍已乎!
②子盍为我请乎?
③欲而得之,又何请乎?.王昭君出汉宫汉元帝宫人
①既多,乃令画工图之,欲有呼者,辄披图召之其中常者,皆行货赂王明君姿容甚丽,志不苟求,工遂毁为其状后匈奴来和
②,求美女于汉帝,帝以明君充行既召,见而惜之,但名字已去,不欲中改,于是遂行(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
①宫人宫女
②和和亲指异族之间用婚姻关系来保持双方的友好关系[文化常识]王昭君出塞上文说的王明君,即西汉时的王昭君,她名婿,字昭君晋朝违避司马昭的名字,故改王昭君为王明君或明妃王昭君出生南郡种(zi)归(今湖北境内)史书上说,她早年被选入宫,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王单于来汉朝和亲,她自请出嫁按当时规定,和亲者应是公主,而王昭君是普通宫女,故上文说“充行”(充当而行)入胡后称宁胡阈氏(ydnzhi)阕氏是王后的意思她对改善汉朝与匈奴的关系起了一定作用今内蒙古大青山麓尚有昭君墓[思考与练习].解释
①图
②但
③中.翻译欲有呼者,辄披图召之.理解“其中常者,皆行货赂”中“常者”指;“常者”向货赂.理解“但名字已去”中的“去”应理解为.商於子驾豕商於子
①家贫,无犊以耕,乃牵一大豕
②驾之而东大豕不肯就加
③,既就复解终日不能破一畦宁毋先
④生过而尤之日“子过矣!耕当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
⑤也豕纵大,安能耕耶?”商於子怒而弗应宁毋先生日“今子以之代耕,不儿颠之倒之乎吾悯而诏子,子乃反怒而弗答,何也?”商於子日“子以予颠之倒之,予亦以子倒之颠之吾岂不知服田
⑥必以牛,亦犹牧
⑦吾民者必以贤不以牛,虽不得田,其害小;不以贤则天下受祸,其害大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宁毋先生顾谓弟子日“是盖有激者
⑧也”选自明•宋濂《宋学士文集》[注释]
①商於w€i子作者虚构的人物
②豕shi同“猪”
③甄e牛拉东西时驾在颈上的曲木
④宁毋作者虚构的人物
⑤淖ndo烂泥
⑥服田驾牲口耕田
⑦牧统治、管理
⑧有激者心中有不平之气的人[文言知识]说“以“以既可作动词用,也可作介词、连词用它的解释也相当灵活上文“子以予颠之倒之”中的“以”,作动词用,解为“认为”有时“以”与“为”组合成“以为”或“以……为”,也解为“认为”o上文“必以贤”中的“以”,解为“任用”,也作动词用又,上文“无犊以耕”中的“以”,作连词用;又,“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中的“以”,作介词用解为“把”[思考与练习].解释
①犊
②尤
③过
④应
⑤几
⑥顾
⑦盖.翻译:
①既就复解,终曰不能破一畦者耶?
②吾悯而诏子
③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理解本文的主题思想是
1.魏收改武学文魏收
①年十五,颇已属文及随父赴边,好习骑射,欲以武艺自达荥阳
②郑伯调
③之日“魏郎弄戟(ji)多少?收惭,遂折节读书夏月
④,坐板床,随树阴讽诵
⑤,积年,板床为之锐减,而精力不辍以文华显(选自《北齐书・魏收传》[注释]
①魏收北齐人
②荥(xing)阳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
③调嘲笑(
④夏月夏季
⑤讽诵背诵[文化常识]“戟”及其他上文郑伯嘲笑魏收说“魏郎弄戟多少?”其中“戟”泛指所有兵器“戟”本是青铜制成的兵器,它将矛与戈结合在一起,既有“矛”直刺的功能,又有“戈”横劈的作用杜牧在《赤壁》诗中写道“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其中说到的“戟”就是这种兵器除矛、戈、戟外,古代进攻的武器还有刀、斧、箭、炮等[思考与练习].解释
①及
②辍.翻译
①颇已属文
②欲以武艺自达
③积年,板床为之锐减
④以文华显.“遂折节读书”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
①就改变志向努力读书;
②因此跟随别人读书;
③于是埋头读书;
④就斩断兵器致力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