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必备历史概念汇总纲要上第一单元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L六朝古都六朝古都金陵城从三国的东吴开始近400年间,连续有六个朝代(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在南京建都,后人称南京为“六朝古都「此外,南唐、明、太平天国根密衡效苗庆虽圆,中华民国也曾建都于此,因此,历史上盛称为”六朝胜地、十代都会”至今有2600年的历史南京三国时称为建邺是东吴的首都西晋避司马业讳,改名为建康接续的东晋、及南北朝的宋朝、齐朝、梁朝、陈朝皆以此城为都,所以南京称六朝古都.泗水之战是公元383年东晋和前秦之间发生在泗水(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的一场战争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实则仅二十多万)的前秦军
[32]
[33]观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分裂为后秦和后燕为主的几个政权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南部沈水之战使得北府兵声威大振,谢玄、谢安、谢石等人也凭借此战留名青史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借此机会收回权力,成为了东晋唯一掌握皇权的皇帝而战败的前秦天王苻坚,也并非是一位怯懦无能的君王,他诛杀暴君苻生,为永嘉之乱以来的关中百姓,带来了二十多年的和平岁月,使得五胡乱华以来的北方再度恢复生机,不过因泥水战败,本已经和平的中原,又陷入了四分五裂的局面,而苻坚也在两年后被叛将姚芸杀死.北魏孝文帝改革俗称孝文汉化,是指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所推行政治改革其主要内容是汉化运动,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改易汉俗等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冯太后孝文帝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第一,推行均田制在均田制的同时又颁布了与之相联系的三长制和租调制均田制使农民分得了一定数量的土地,将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成为国家的编户,保证了地主们的基本利益及土地私有制而租调制则相对减轻了农民的租调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从另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二,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吏治的败坏不仅激化了社会矛盾,同时也使统治阶级内部产生了矛盾在这项改革措施中,以“治绩”的好坏为标准整肃了官僚机构,巩固了封建统治第三,迁都洛阳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495年正式迁都洛阳第四,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主要内容有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复姓、定族姓、迁都洛阳等,这是孝文帝改革中最重要的措施孝文帝所推行的汉化改革措施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五胡乱华指在西晋时期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建立数个非汉族政权,形成与南方政权对峙的时期“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但事实上五胡是西晋末各乱华胡人的代表,数目远非五个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汉人在华北地区建立的国家达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其中存在时间较长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有五胡十六国后北方被前秦统一中国呈现出前南北朝特征五胡乱华的时间一般从成汉政权和刘氏政权建立(304年)开始算起,一直到鲜卑北魏统一北方(439年)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589年灭陈朝,方使中国结束了300年的动乱和分治中国五胡十多个政权中,先有氐族的前秦后有拓跋鲜卑的北魏统一了整个北方虽屡经纷争与分裂,最后还是实现了内部整合,并融合了曾经代表正统的南朝,继承了秦汉中央集权超大规模国家形态,奠基了融合胡汉的隋唐大一统王朝.八王之乱(291年-306年)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因皇族争夺中央政权引发的内舌J公元265年,晋武帝恢复了古代的分封制,却种下了祸根晋武帝死后,晋惠帝无能力治理朝政,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引发引起八王争权夺利最终,晋朝大权最终落入司马越手中,“八王之乱”至此结束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使当时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加剧了西晋的统治危机,成为西晋迅速灭亡的重要因素第六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L义仓隋、唐时为储粮备荒而在民间设置的粮仓因“义仓”设于当地村社故又称“社仓北齐始征义租,于州县设仓储存开皇五年(公元585年),隋文帝采纳度支尚书长孙平的建议,令诸州百姓及军人,共立义仓,藏储粟麦义仓委社司登记管理,若遇荒年,即以此谷自赈开皇十五年,朝廷借口义仓管理不善,规定西北边境诸州应交义仓的粮食转运州仓储存义仓遂失去原来农民防灾自救的性质,而转变为加在农民身上的额外负担清代在市镇设义仓,乡村置社仓成为官府及土豪榨取农民的工具.常平仓中国古代政府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而设置的粮仓主要是运用价值规律来调剂粮食供应,充分发挥稳定粮食的市场价值的作用在市场粮价低的时候,适当提高粮价进行大量收购,不仅使朝廷储藏粮食的大谷仓一太仓和甘泉仓都充满了粮食,而且边郡地方也仓縻充盈在市场粮价高的时候,适当降低价格进行出售这一措施,既避免了“谷贱伤农”,又防止了“谷贵伤民”,对平抑粮食市场和巩固封建政权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隋唐大运河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大动脉,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巨大作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隋炀帝修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条通济渠、邛沟、永济渠、江南运河第
一、加强了中国南北的沟通第
二、促进沿河城市的繁荣唐、北宋的频繁开凿、疏浚、整修使大运河在较长的时期保持畅通,经过唐宋的长期发展,大运河沿线的城镇借助大运河的便利条件,发展的更加兴旺大运河促进了沿线城市扬州、杭州、西安、洛阳、开封的发展.三征高句丽是隋炀帝杨广在从大业八年(公元612年)到大业十年(公元614年)对高句丽进行的三次战争⑴三次均为炀帝御驾亲征从大业七年(公元611年)起,刚刚结束巡游江都的炀帝便开始为这次东征进行各项粮草军备,至大业八年(公元612年)二月,隋炀帝正式进军,第一次东征,因隋炀帝指挥错误,隋朝遭遇惨败,损失惨重,隋朝国内开始发生农民起义第二年正月,隋炀帝就开始筹划第二次东征,但因杨玄感叛乱而退兵大业十年(公元614年)四月,隋炀帝第三次发动战争,高句丽国王遣使将去年(公元613年)叛隋投奔高句丽的斛斯政送还,隋炀帝班师还朝但是高句丽国王却不按隋炀帝的命令入朝
[2]还不放回其俘获的大批隋朝军民,唐初使节到高句丽时看到大量当年被高句丽俘获的隋人,“隋人望之而哭者,遍于郊野”三征高句丽给隋朝的统治带来了十分负面的影响三次大规模的征战,不仅严重损耗了隋朝的国力,亦造成了百姓民不聊生,严重激发了阶级矛盾,最终导致了隋末农民起义的爆发.朋党之争唐朝后期,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不同派别的争权斗争,史称“朋党之争唐宪宗李纯元和三年
(808)制科考试时,牛僧孺、李宗闵在策论中批评时政,抨击宰相李吉甫,遭李吉甫排斥,久不叙用到唐穆宗时,牛僧孺曾一度为相,李吉甫之子李德裕等指斥李宗闵主持科考舞弊李宗闵等人被贬官,斗争更趋复杂朝廷大臣分化组合,形成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首的“李党”,两派相互倾轧四十余年两党争持日久,最后变为意气相攻除去不同利害,已无明显的政见不同两党交替执政,相互攻伐,使腐败的朝廷更加混乱宣宗时牛僧孺病死,牛李党争才告结束唐文宗为此感慨“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安史之乱”、牛李党争’’与藩镇割据以及中官(即宦官)干政使强大的唐王朝一蹶不振,江河日下.周世宗改革是指954年后周第二代皇帝柴荣(史称周世宗)继位后,在经济、政治等各方面进行了整顿和改革周世宗从军事改革入手,同时向政治、经济纵深扩展同时还修订刑律,修订历法,考正雅乐,广搜遗书,雕印古籍周世宗改革的成就为北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第七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L进士科是科举考试科目之一始设于隋代,与明经、明法诸科并列,为常科试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经策全通为甲第,策通
四、帖过四以上为乙第高宗时加试杂文,后益重诗赋宋代熙宁年间废明经诸科,存进士科,以经义论策取士元祐四年
(1089)分设诗赋进士和经义进士两科宋以后,进士科成为科举中唯一科目明清两代,殿试分三甲发榜,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2.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清代用作贡生的别称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明经科由郡国或公卿推举,被举出后须通过射策以确定等第而得官,如西汉时期的召信臣、王嘉等,皆是因射策中甲科而为郎汉代设置这一科,为儒生进入仕途提供了渠道原名《律疏》,又名《唐律》《唐律》自贞观撰定,没有再发生过大的变动,唐高宗即位后,除对律文做过一些个别的调整外,主要是解决律文在执行过程中产生的解释问题,于是令长孙无忌等人参撰律疏,颁行天下,这部律疏就是《唐律疏议》也是东亚最早的成文法之一《唐律疏议》是唐朝刑律及其疏注的合编,亦为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共三十卷.两税法大历十四年(779年)五月,唐德宗即位,宰相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到建中元年(780年)正月,正式以敕诏公布两税法是以原有的地税和户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而制定的新税法由于分夏、秋两季征收,所以称为“两税法”两税法是对当时赋役制度较全面的改革积极L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而“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使古代赋税制度由“舍地税人”到“舍人税地”方向发展,反映出过去由封建国家在不同程度上控制土地私有的原则变为不干预或少干预的原则
2.两税法改变了租税徭役据丁口征收,租税徭役多出自贫苦的劳动群众头上的做法,它以财产的多少为计税依据不仅拓宽了征税的广度,增加了财政收入,而且由于依照财产多少即按照纳税人负税能力大小征税,相对地使税收负担比较公平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广大贫苦人民的税收负担,同时简化了税目和手续这对于解放生产力,促进当时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是一个历史的进步它奠定了宋代以后两税法的基础,是中国赋税制度史上的一件大事消极
1.长期不调整户等,不能贯彻贫富分等负担的原则
2.两税中户税部分的税额是以钱计算,因政府征钱,市面上钱币流通量不足,不久就产生钱重物轻的现象,农民要贱卖绢帛、谷物或其他产品以交纳税钱,增加了负担
3.两税制下土地合法买卖土地兼并更加盛行,富人勒逼贫民卖地而不移税,产去税存,到后来无法交纳,只有逃亡,土地集中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而农民沦为佃户、庄客者更多
4.两税法的部分内容超越了客观条件,即“尽管社会经济有了相当的发展,货币经济的发展仍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租税改按货币计征的条件还不充分具备”租调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和均田制配套的税收法令,上接魏晋南北朝户调制下启唐代租庸调法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一夫一妇每年纳粟2石、调帛或布1匹使农民的生产时间较有保证,赋役负担相对减轻,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租庸调制唐时实行的赋税制度,以征收谷物、布匹或者为政府服役为主,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役制度此制规定,凡是均田人户,不论其家授田是多少,均按丁交纳定额的赋税并服一定的徭役租庸调定须均田制的配合,一旦均田破坏租庸调法则失败,武周后由于人口增加,又不断土地兼并,公家已无土地实行均田制,男丁所得土地不足,又要缴纳定额的租庸调,使农民无力负担,大多逃亡安史之乱后,朝廷负担遽增唐德宗年间,改行杨炎的两税法,以征收银钱为主.宰相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的官名“宰”的意思是主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太宰与相合称为宰相,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丞相就是宰相Q宰相地位的具体名称多达几十种,历代不同太宰、相、相邦、相国、丞相、大司徒(东汉)、尚书令、中书令、侍中、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内阁大学士(明朝)、军机大臣、总理(清朝末期)等等区别与丞相(官职名)并非一个概念丞相只有在掌握决策权时,才能被称为宰相像在明朝时期的比较有权力的内阁首辅等,有时也被称为宰相第八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是指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日趋兴盛寺院僧侣一直享受着国家的免税政策从而形成以寺院为中心的独特经济形式寺院的经济活动,除垦殖田圃外,还从事商业、手工业和占卜、医病等活动,各种经济活动的目的并非仅为解决僧侣生活必需和佛事活动的开支,而且走上了以营利为目的、聚敛寺院资产的道路了南朝时,寺院经济恶性膨胀,占有了许多劳动力,白徒、养女等都是被剥削者是寺院的依附农民,不在户籍封建国家和地主庄园•寺院庄园争夺劳动力的矛盾很尖锐先后由北魏太武帝拓跋素、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以及后周世宗柴荣所发起的四次大规模禁佛、灭佛运动.建安文学是指中国古代建安时期的文学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文学史一般所说的建安文学,是建安前几年至魏明帝最后一年(239年)这段时间的文学,实即曹氏势力统治下的文学,而创作主要是在建安年间代表作家主要是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瑞、应场、刘桢)和蔡琰等建安作家用自己的笔直抒胸襟,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掀起了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由于其时正是汉献帝建安年代,故后世称为建安文学,也称建安风骨.田园诗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夫等的劳动为题材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体后,唐宋等诗歌中的田园诗便主要变成了隐居不仕的文人和从官场退居田园的仕宦者们所作的以田园生活为描写对象的诗歌田园诗和边塞诗并称唐代开元、天宝年间两大词派,前者恬淡疏朴,后者雄浑豪迈.骈文是我国独有的文体它讲究对偶,多用四六句式,讲究平仄配合、用典和辞藻的华丽,是一种特别注意形式美的文体它起源于两汉辞赋,魏晋以后日趋定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政治的原因和文学思潮的影响,骈文发展到了鼎盛阶段,在当时整个文坛上占据了压倒的优势.南北朝民歌不仅反映了新的社会现实,而且创造了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一般说来,它篇制短小,抒情多于叙事Q南北朝民歌虽是同一时代的产物,但也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情调与风格南朝民歌清丽缠绵,更多地反映了人民真挚纯洁的爱情生活;北朝民歌粗犷豪放,广泛地反映了北方动乱不安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风习南北朝时代,也像汉代一样,设有专门的乐府机关,采集诗歌,配合音乐演唱这些乐府诗中有民间歌谣,也有贵族文人的作品•其中民歌部分更为新鲜活泼和艺术的魅惑力量.隶书汉字的一种字体,有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根据出土简牍,隶书始创于秦朝,传说程邈作隶,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上承篆书传统,下开魏晋、南北朝,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是北朝北魏时期,南朝宋至梁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全书10卷92篇,系统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劳动人民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季节、气候,和不同土壤与不同农作物的关系,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禹贡地域图》约在泰始四年至七年(268〜271)裴秀主编完成《禹贡地域图》18篇,它是中国有文献可考的最早的历史地图集,并在序言中提出了绘制地图的6项原则即著名的“制图六体”,为中国传统地图(平面测量绘制的地图)奠定了理论基础,裴秀因此被称为中国传统地图学的奠基人.新罗公元前57年〜935年,朝鲜半岛历史上的国家之一,其母体为三韩之中的辰韩,首都位于金城(今韩国庆尚北道庆州市)起初为朝鲜半岛东南部的部落联盟4世纪后期形成金氏世袭的国家政权,公元503年正式定国号为“新罗”,与北面的高句丽、西面的百济对峙7世纪后期,新罗借助唐朝的力量灭掉百济和高句丽,于676年统一了今大同江以南的朝鲜半岛中南部地区9世纪末,新罗内乱,分裂为“后三国”935年,新罗归附高丽,国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