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湖北省黄冈麻城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秦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途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店主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人住宿,就要连坐,商鞅因此无可奈何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了()A.变法违背民意B.变法深入贯彻C.变法遇到阻力D.变法宣告失败.战国中后期,荀子主张“礼法兼用”,韩非子也尝试为法治寻找“道”的依据,《吕氏春秋》一书则兼容了儒、墨、道、法诸家言论这种现象表明当时()A.思想领域出现融合倾向B.法家地位有所下降C.儒家思想备受秦国重视D.思想专制局面形成.出土文献秦简《法律答问》有如下法条解释“(父)擅杀子,跋为城旦舂”“殴大父母(祖父母),鲸为城旦舂(城旦舂一种强制服役的徒刑,男犯筑城,女犯舂米)这突出说明秦律()A.厉行轻罪重罚B.保留原始习俗C.条文细密完备D.维护伦理秩序.孔子讲“礼”,孟子重“义”,荀子也说“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先秦儒家讲求“礼”“义”的主要目的是()A.规范社会秩序B.强化中央集权C.构建平等社会D.缓和诸侯纷争.古代监察体制的建立,主要用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下图所示中,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土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下表为关于古代民本思想的名句这说明我国古代()皇帝
①分工明确,效率提高
②相互监督,彼此牵制
③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④严格保密,临时机构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北宋92名宰相中科举出身者达83人,占总数的90胀在176名副宰相中,科举出身者达162人,占总数的92%这说明科举制A.在人才选拔中的作用日益突出B.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C.打破特权垄断,扩大人才来源D.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自己封拜官职,因心怯,他将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以正常的样式封发,而改用斜封,上面的文字亦不敢用朱笔,改用墨笔当时称“斜封墨敕”,这表明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B.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C.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D.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在全国范围内设置十个行省,成为地方的最高统治机关行省于地方事务,无所不统,与前代地方长官行政、军事、财政三权分掌的体制相比,行省拥有的权力要大得多,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该局面出现于A.汉代B.唐代C.宋代D.元代.2011年7月故宫宋代哥窑瓷器被损坏,一时间舆论哗然宋代制瓷业发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哥窑属于家庭手工业B.当时官营手工业水平最高C.宋代制瓷业达到顶峰D.瓷器开始大量向国外输出.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着作是《家礼》”“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实现了儒家的A.道德化和宗教化B.政治化C.世俗化和普及化D.哲学化.苏轼说“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我则心目手具得之矣J由此可见其A.强调书法的独创性B.追求充满书卷气的文人书法C.追求古雅之风和自然之趣D.追求酣畅不羁、纵逸奔放的豪情.南宋士大夫试图以〃“我欲仁,斯仁至矣”的伦理自觉追求圣贤之道,当国家面临危难时他们不惜毁家纾难,勇于舍生取义据《宋季忠义录》记载,南宋末年这样的节义之土就有500多人促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理学思想的广泛影响B.士大夫民主意识的萌发C.儒学成为了官方正统D.儒释道三教融合的影响.大理国开国主名“思平”,有修齐治平之宏愿,其年号“文德”含文教德化之意1004年,段素英开科取土,定制以僧道读儒书者应举1103年,大理国王段正淳派遣高泰运入宋,求经籍得69家,药书62部上述现象反映了A.理学成为大理正统思想民文化重心逐渐向南转移C.大理对中原文化的认同D.宋朝实行开明民族政策.民国书画名家王修在《版本述》中说“镂板刻书,意在流传,然经书史籍,初无版行而历日字书,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板佛经以诵讽供养者众,故亦先社会之习俗,特别是楚、齐、赵人之俗——陈苏镇《〈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文化研究》⑴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郡县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⑵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刘邦在地方制度上如何兼顾秦和东方习俗的?有何影响?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国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董仲舒建议“臣愚以为使诸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资治通鉴》材料二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晋书》材料三科举制包含着这样几种基本精神一日公开平等,二曰竞争择优,三曰量才使用,四日内行管理这些精神也是西方现代组织理论所强调的普遍主义与感情无涉原则科举制为统治阶层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具有很高人文素养的行政管理人才,它打破了贵族对权力的世袭垄断,限制了皇帝、宰相的权力,极大地提高了平民知识分子投身政治活动的积极性——2013年12月4日人才交流网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汉选拔人才的制度和选拔人才的标准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选官制度是什么?其最大弊端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科举制创立于何时?这一制度体现了哪些原则?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的创立有什么意义
33.材料管仲向齐桓公说“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J管仲理财以此为指导原则,在农业上,他实行“相地而襄征”政策,次地轻征,增产多得,经济上给耕者以前所未有的好处(“与之分货”),这是“予二由于生产增加,国家所得租税收入也随之增加,这就变成了“取二在商业上,他实行盐铁专卖政策,统制流通环节,生产放给民营,生产者可得7/10的纯利,生产积极性提高,产量增加,税收(寓税于价)也相应增加他实行轻重敛散政策,在“轻”(物多而贱)时以较市场略高的价格收购粮食,而在“重”(物稀为贵)时以略低的价格出售,调节粮食的供求和价格,给予人民好处,但予中有取,在一买一卖中国家获得了相当大的差价来增加财政收入——摘编自吴慧《中国商业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管仲理财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管仲理财改革产生的影响月考答案与解析
1.B【解析】根据题干中“商鞅逃亡途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店主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人住宿,就要连坐”可以看出商鞅变法的措施在秦国得到深入贯彻执行,故B符合题意A【解析】荀子主张“礼法兼用”,说明荀子借鉴了法家的思想,韩非子为法治寻找“道”的依据说明法家借鉴道家思想,《吕氏春秋》更是诸子百家融合的典范A项正确D【解析】材料中“杀子”不能称为轻罪,故A项错误;材料中法治体现明显,故B项错误;仅两条法律条文不能体现出秦律的细密严苛,故C项错误;关于父子和祖父子的法条解释体现了家庭伦理,故D项正确A【解析】依据题干中荀子的“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可知社会秩序的混乱是制定礼义的原因,故正确答案为A项B、C、D三项在题干中没有相关表述,不符合题意
5.B
6.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孔子兴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和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故A事正确的;铁制农具、牛耕的使用,生产力发展以及各国的改革,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故BCD项不符合材料的要求所以答案选A治基础;提高了官员们的文化素质;促进了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影响深远
33.1特点以“予之为取”为指导思想;先富民再富国;生产民营,销售专营;政府调控市场,从中盈利2影响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手工业生产的发展,使商业健康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稳定了统治秩序,为齐国争霸创造了物质条件【解析】1特点依据材料“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可以得出“予之为取”的指导原则;根据“经济上给耕者以前所未有的好处……由于生产增加,国家所得租税收入也随之增加”得出先富民再富国;根据“他实行盐铁专卖政策,统制流通环节,生产放给民营”得出生产民营,销售专营;根据“在一买一卖中国家获得了相当大的差价来增加财政收入”得出政府调控市场,从中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