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8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琵琶行》导学案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1)了解作家作品,归纳文言现象
(2)熟识课文,联系时代与背景及作家的创作风格,在朗读背诵中提升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旨趣的感悟实力
2、过程与方法
(1)整体感知,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入诗歌的情境,感受时代与作者的情感世界,领会古人的独特审美情趣
(2)涵咏诗歌语言,体会作品情感和艺术特点
(3)理解叙述与抒情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领悟天际沦落的感伤和内涵;相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提高文学趣味,感受作品的社会相识意义和审美价值教学重点
1、驾驭作者用比方的手法描写声音的超群技法
2、引导学生从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中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涵咏诗歌形象和语言
3、背诵诗歌,提高诗歌鉴赏水平教学难点品尝作者对音乐的精湛描写,学习象声摹音、设喻作比的修辞方法,体会作者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学法指导
1、强化预习,正音顺句,比照注释,初解文本;诵读入境,感知诗意;潜心涵咏,体悟情感
2、学诗三步走“读二倾情诵读,整体感知;“悟”,体会意境,感受形象;“品”,咀嚼涵咏,品尝语言【课前热身】
1、了解与课文有关的学问“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南宋王灼《碧鸡漫志》说明说“古诗或名日乐府,谓诗之可歌也故乐府中有歌有谣,有吟有引,有行有曲”明代吴讷《文章辨体序说》云“体如行书日行J明朝胡震亨《唐吉癸签》说,“歌”是曲的总称,“行”是“衍其事而歌之”,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纳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改变从唐人歌行体的风格来看,所谓“行”,是指那些流走自然、可歌可唱的诗篇
2、走进作者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生于河南新郑少年时期,避乱江南贞元十六年
(800)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元和十年李师道、王承宗遣人刺杀宰相武元衡,居易上书请急捕贼,以雪国耻,为当政者所恶,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后被召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出任杭州、苏州刺史,又内召任太子来宾分司东都、太子少傅等职,以刑部尚书致仕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与元稹主动提倡“新乐府运动”,主见“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提倡者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首“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闻名的诗史他的人生观是“穷则独善其声,达则兼济天下”长篇叙事诗《琵琶行》、《长恨歌》则代表了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白居易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谕、闲适、感伤、杂律他本人最得意、价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讽谕诗他的讽谕诗广泛地反映人民的苦难(有怜悯农夫的作品,如《杜陵叟》,也有哀叹妇女命运的悲歌,如《上阳白发人》、《后宫词》等),深刻地揭露统治者的罪恶(如《卖炭翁》、《红绒毯》等)现存诗近三千首《琵琶行》原作《琵琶引》,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唐宪宗元和十年
(815)6月3日,在河北拥兵自重的藩镇李师道、王承宗派遣刺客刺杀主见用武力平静叛乱的宰相武元衡,白居易首先上疏,恳求朝廷缉捕凶犯,以雪国耻没想到却遭到了一些朝臣的嫉恨白居易当时是太子左赞善大夫,已经离开了谏官的位置那些人说他不该越职言事,并诬称白居易写过“新井”和“赏花”的诗(其实是子虚乌有),不顾忌他母亲是因看花坠井而死的,大逆不道其中真实的缘由是,白居易在前此任左拾遗、翰林学士期间,屡向皇帝上书言事,剖析朝政,还写了大量讽刺社会政治的诗歌,像《卖炭翁》等,得罪了很多权贵这一次政治打击在白居易的一生中是最为沉重的从今,他虽然也不失关切国计民生的赤子之心,但干预政治的热忱却大大减退(诗中诗人所表现出的压抑和苦闷)被贬为江州司马后的其次年一个深秋的夜晚,诗人到江边送客,离别在即,惆怅萦怀突然,从水面飘来的琵琶声,凝住了时空,吸引了主客,由此演绎出一段琵琶女的故事,更因之产生了一首脍炙古今的诗篇
3、凭吊白居易诗四首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唐宣宗《吊白居易》年光过眼如车毂,职事羁人似马衔若遇琵琶应大笑,何须涕泣满青衫——北宋•夏竦《题江州琵琶亭》乐天当日最多情,泪滴青衫酒重倾明月满船无处问,不闻商女琵琶声——北宋•叶桂女《题江州琵琶亭》枫叶芦花两鬓霜,樱桃杨柳久相忘当时莫怪青衫湿,不是琵琶也断肠——明•杨基《题江州琵琶亭》
4、白居易诗四首花非花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在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的天空,引起读者剧烈的共鸣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酒杯长精神邯郸冬至[注]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注】冬至在唐代,冬至是一个重要节日,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预习提纲诗歌文本、文中注释及相关资料15分钟学生自读、小组探讨、老师答疑
五、我的问题行课提纲
一、问题预设
1、整体把握诗歌内容找出诗序文和全诗彼此对应的部分序文的其次句“明年秋……铮铮然有京都声”跟诗的第一段对应;第
四、五句问其人…转徙于江湖间”同诗的其次、三段对应;第
六、七句“予出官二年……命日《琵琶行》”跟第四段对应
2、分别从诗人和琵琶女的角度,用七言短句概括全诗的主要内容
3、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全诗写音乐写了哪几个回合?找出诗中描写音乐效果的诗句三个回合一闻琵琶邀相见,再闻琵琶诉沦落,三闻琵琶青衫湿“忽闻水上琵琶声,主子忘归客不发,”以主子与客人的表现衬托音乐奇妙惊人;演奏后“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J人们被音乐打动,心往神驰沉醉在音乐当中,衬托音乐超群醉人;“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坐中泣下谁最多?江洲司马青衫湿”写尽音乐的感人力气
二、生成问题
1、从哪几个方面把握本诗的叙事脉络?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故事充溢传奇色调,人物感情丰富、性格显明
(1)故事情节这是叙事的主干,也是人物活动的依托这首诗的情节不算困难首先是送客,其次是听乐,然后是琵琶女的自述,最终是诗人的独白须要留意的是,这首诗叙事详略处理特别恰当略写送客,详写听乐;略写诗人自己详写琵琶女这样就突出了重点,深化了主题细致吟味,写琵琶女的自述,也是从诗人转述的角度道来,却无一不是她的心绪神情;写自己的贬谪之苦,虽然是直抒胸臆的独白,但又时时隐现出同病相怜的意味写琵琶女,详昔而略今;写诗人自己,则略昔而详今两相衬托,更见互补之妙
(2)音乐描写这首诗的音乐描写是贯穿全诗的,从开头的“无管弦”,到后来的“转轴拨弦”,到四弦一声二到“却坐促弦”,诗情随着乐律而变琵琶女的演奏,可分前后两段,先是“自选曲目”《霓裳》《六幺》,后是“规定曲目”即特地应诗人之请弹奏的乐曲可以说音乐是双方沟通的“第一语言:
(3)景物描写全诗以秋江月夜为背景绽开故事情节,创建出一种苍凉凄清的气氛如“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明月江水寒”都是以静衬动前者接住水面上飘忽而来的琵琶声,次者凝固了琵琶曲的强大感染力,后者映射出琵琶女“老大嫁作商人妇”的无限感慨
(4)情感描写全诗以送客的离别之情为序曲,重点写了琵琶女和诗人相遇相知之情如“未成曲调先有情”,写出了琵琶女初试才艺表现出的一段自然风韵;“梦啼妆泪红阑干”,写出了琵琶女感伤身世的悲苦之情;诗人的“叹息”和“唧唧”,写出了听乐的心照不宣和听言的深深感慨;“江州司马青衫湿”,则是诗人情感的总爆发,如开闸之河水,一时俱出诗的情和景是相衬相生、相互作用的,可以说是景为情染,景因情而更奇妙;情借景重,情因景而更深厚
2、如何观赏这首诗的音乐描写?首先是精彩的描摹,用一连串形象生动的比方来刻画不同的乐调,恰当地运用拟声词来加强仿照效果,胜利地将音乐语言转换成诗的语言,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其次是情感的传输,通过写听乐人的心情反应传达出音乐本身的魅力,从而强化了表达效果;再次是气氛的渲染,不但写有声,而且写无声,如“此时无声胜有声”“东船西舫悄无言”,写乐曲休止时的效果,写邻船听乐的宁静,反衬出乐曲的强大感染力
3、研习诗中的人物形象诗歌中生动地刻画了两个“天际沦落人”的形象,一个是历尽繁华、美人迟暮的琵琶女,一个是被贬江城、孤独苦闷的闲职司马琵琶女矜节自持,羞怯害羞,多愁善感,才艺惊人;“江州司马”感情丰富,体察入微,善解人意,文采飞扬两个人同是从长安沦落天际,一曲一词,合演了一曲千古绝唱
三、解决问题探讨、分析、归纳、总结..・・・・・检测提纲
一、诗前小序
1、口译小序成现代汉语
2、小序交代了哪些内容?小序交代了时间(元和十年)、地点(渝浦口)、人物(作者和琵琶女)和故事的主要经过(诗人谪居江州,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听琵琶女演奏和为琵琶女作曲),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和作者的心情
3、小序的作用是什么?点明本诗的写作动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4、小序中有这样一句话“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对此,你有何看法?作者是否真的“恬然自安”,是否真的“是夕始觉有迁谪意”?“恬然自安”者,是话中有话,实际是说遭遇贬谪的苦闷始终萦绕心头,始终无法自安,而“迁谪意”当然也不是“是夕”才感受到的这两句反话,既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抑郁愤慨之情,也是强调这次与琵琶女偶然相遇的事务给他的感受之深,是扣住“同是天际沦落人”来说的
二、第一段夜送客闻琵琶声
1、赏析“济阳江头夜送客”仅用七个字,就点出地点、时间、人物,拉开故事的序幕,语言平易,如话家常,又高度凝练作者选取了秋天两种有代表性的植物——红的枫叶,白的荻花,来点染环境,描绘出一幅萧瑟的清秋景象
2、“主子下马客在船别时茫茫江浸月”四句,叙写离情别意,有景有情,情景相生
①、“主子下马客在船”句用了什么样的手法?互文主客一起下了立刻了船又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东西植松柏,南北种梧桐
②、“无管弦”三字在情节的绽开上有什么作用?“无管弦”三字,既与后面的“终岁不闻丝竹声”相呼应,又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铺垫
③、“醉不成欢”说明酒虽多,却不成欢,言外之意就是心情郁闷,举杯浇愁愁更愁诗人心情郁闷仅仅是因为不成欢吗?不是,是为了什么?是离别,挚友的即将离别才是诗人心情郁闷的真正缘由
3、从文中找出一个字来概括诗歌所渲染的气氛特点一个“惨”字不但渲染了气氛的特点,而且含蓄地吐露了诗人的悲抑心情船外是江面茫茫,月影沉壁诗人的离情别绪,有如荒江冷月这些景物描写不仅带有深厚的感情色调,而且也为琵琶女的出场创建了环境气氛
4、诵读背诵第1段,探究秋天月夜送别情景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诗一起先用景物烘托环境气氛,红枫、荻花,秋意萧索,使人油然而生悲凉;加上正是送客离别之际,更加让人伤怀;更何况送客连助酒的音乐都找不到,扫兴到了极点惨白的月光孤照茫茫江水,诗人一起先就把萧索悲凉的氛围渲染得特别剧烈,将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景色和气氛描写很好,给人一种空旷、寂寥、怅惘的感觉,和主子与客人的失意、伤别融合一体,构成一种剧烈的压抑感,为下文琵琶女的突然出现作了打算(体会写秋景,送友人,暗含一丝凄凉和伤感漂泊的境遇,心灵的知音使得二人发出“同是天际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千古长叹!同阳江畔,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月光,飘飞荻花,恒久记住了这个漂亮而悲伤的故事诗人在这个不朽的夜晚,踏着湿漉漉的诗行,平平仄仄地走进了经典,他那两行滚烫的泪水,沾湿了历史的脸庞,恒久都无法抹去)
三、其次段邀见琵琶女,江上倾听琵琶曲
1、琵琶女的第一次演奏
①、“忽闻水上琵琶声,主子忘归客不发”品鉴此二句造成语气的剧烈转折,未见其人先闻其琵琶声,用水上传来的琵琶声打破了孤独、郁闷和凄清,峰回路转,引出正文“主子忘归客不发”与“主子下马客在船”句式相同,一句之中兼写主客,前后衬托;侧面烘托琵琶声的艺术魅力,感情由悲抑转为惊喜所不同的是,前者是无可奈何的离别之情,后者是不由自主的留连之意
②、琵琶女第一次演奏的曲子是什么,文中没有明确交代,能判定出是哪种基调吗?有什么理由?它的基调是悲凉哀怨的,理由有二一是琵琶女在这“绕船明月江水寒”之际,明显是以此来排遣独守空船的孤独感;二是它的确打动了“惨将别”中的主客的心,加重了离愁,以致“主子忘归客不发:其余写秋江月夜的萧瑟景象,写饯别酒宴的哀痛气氛,都是烘托它的
2、琵琶女的出场,我们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诗人的看法;二是琵琶女的反应
①、找出表现诗人看法的词句(留意动词的运用)寻、问、移、邀、添、回、开宴从“寻声暗问”,到移船相见,到“千呼万唤”,寥寥数语,写出诗人急迫的心情“暗问”说明白琵琶声太动人了,致使“主子忘归客不发”在冷寂凄清的氛围中,琵琶声更加显得凄楚动人轻声问才能表现出诗人被乐声所吸引不忍去打断琵琶的弹奏这样一种心理状态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显示出琵琶女弹奏的超群技艺这一连串的动词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听到琵琶声后所激起的惊喜心情和邀见琵琶女的急迫心情
②、诗人急迫、惊喜,琵琶女又有什么样的反应呢?从“欲语迟”,到“始出来”,到“半遮面”,轻轻几笔,绘出琵琶女举止端庄,神态含羞,似有满腹辛酸心事
③、这些说明白琵琶女是否情愿与诗人见面?为什么?羞怯仅仅是羞怯吗?我们知道琵琶女作为一个红极一时的歌女,在她年长色衰之后,嫁作商人妇,又遭到重利薄情商人的抛弃,面对这世态的炎凉,她有满腹的哀怨和苦衷所以,她弹奏琵琶不是招徒顾客,而是借琵琶抒发自己哀怨的心曲在这样的心态下,她又怎么可能想再次出来抛头露面呢?这一系列不同寻常的举止情状,表现了她不愿随意重新抛头露面的心理,示意出她有着不同寻常的生活经验和艺术才能
④、既然琵琶女不愿抛头露面,最终为什么又出来了呢?是因为诗人的看法由于诗人“寻声暗问弹者谁,又“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又“千呼万唤”,琵琶女深感盛情难却,却之不恭在沦落天际的不幸际遇中,觅得知音,这对于琵琶女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安慰和鼓舞诗人的举动表示了他对琵琶女应有的敬重和礼貌,这是以艺会友,决不同于一般文人墨客狎妓,征歌点曲所以琵琶女最终摆脱了重重顾虑,登上了诗人所在的船头然而终归是生疏人,不免有些拘谨,或许还夹杂着一点儿羞怯,故而“犹抱琵琶半遮面”
3、琵琶女的其次次演奏A、诵读描写弹奏情形的诗句,分析描写内容和表现力B、鉴赏详细描写乐声的诗句总之,诗人不但写出了琵琶女音乐技艺的超群,而且通过乐曲的改变,表达出演奏者内心情感的起伏改变,让人如闻其声,如感其情正如诗人所云“我闻琵琶已叹息”悲愤的曲调,令普天下难过人听见一哭!
4、音乐形象是难以捕获的,作者借助语言用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这些手法有何好处?
①、把无形的音乐写出来使人感知,仿佛能让人听到,这是一件难事,诗的其次段,可以说是描写音乐的绝唱诗人将看不见、摸不着的音乐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一连串通俗新奇、生动恰当的比方,将只可意会不行言传的音乐形象呈现给读者好处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变成形象可感的实体
②、叠词和联绵词叠词弦弦、声声、续续、嘈嘈、切切;联绵词间关(叠韵)、幽咽(双声)使音节悦耳好听
③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A、正面描摹转轴拨弦三两声,……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B、侧面烘托写听众的反映,突出了琵琶曲感人的艺术效果C、演奏完毕,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作结尾,有什么作用?用听觉、视觉来描写琵琶曲终了后宁静的氛围、秋水冷月的景象,烘托了琵琶女妙绝入神的演奏技巧,这是以无声来反衬人物困难的内心活动“悄无言”比报之以热情的掌声或喝彩声更好乐声已停,然而余音饶梁,经久不息,人们还久久沉醉在音乐创建的氛围中,听众的忘情和如痴如醉的神情,从侧面衬托了乐曲的撼人心魄,给人以余音绕梁之感,也给读者留下了涵咏回味的广袤空间有着及其感人的艺术魅力
②深化诗歌的意境它把动态的音乐凝固在静态的画面里曲终已经收拨,乐声已经消逝,但人们的观赏活动仍在接着眼前是江水茫茫,无穷无尽,四周寥落,万籁俱寂,中天一轮明月,江心倒映一派光辉人们靠着诗意的想象,似乎感到这秋凉的夜色中充溢着音乐的气氛,这粼粼的波光中荡漾着动人的旋律总之余音绕梁,不绝如缕情和景,意和景,悲怆的乐曲和凄清的画面都融为一体,这种以景结情的写法,颇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妙.“忽闻水上琵琶声,主子忘归客不发”“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④、运用对比烘托(有声和无声)、动静结合的方法“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都是以无声衬托有声,道出了“无声”与“有声”之间的辨证关系,用乐曲休止时的余韵来强调乐曲的效果,创建出了曲止情续、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犹如篆刻艺术的“计白以当黑“,戏曲艺术对舞台空间的运用,这种虚中见实的表现方法,是中国古代传统艺术的特点
⑤、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写弹者与听者的感情沟通,曲中带情琵琶女以情演曲一一未成曲调先有情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诗人以情绘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在琵琶女的演奏过程中,我们可以感觉出她的曲调是随着她心情的改变而改变的在序曲中,琵琶女的境况是孤寂凄凉的,所以她的音乐也是低沉抑郁的接着,不论大弦小弦的曲调如何起伏,它都是欢快明朗、嚓亮悦耳的然而,好景不长,时间不再当琵琶女回来到现实的残忍凄凉时,她的心可谓肝肠寸断,旋律也变得“冷涩”“凝绝二音乐之声的“暂歇”,说明白命运的改变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当中最终一部分刚劲急促、震撼人心,表达了琵琶女对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懑之情现实使她痛不欲生,懊悔交加,音乐声也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昂扬激越的旋律正是她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寡情的生气控诉
(5)学生有感情地背诵其次段
四、第三段琵琶女自诉身世苦
1、“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结构上有何作用?这两句写琵琶女弹完一曲后的神态和动作,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转入琵琶女“自言”凄凉身世的情境
2、理清层次(提示以琵琶女命运转折为界)先追忆往昔繁华岁月,青春年少,貌美艺佳,倾国倾城,风光无限;继言时间流转,人事皆非,少年不再,容颜苍老以致“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复言商人重利轻别离”,只好在这秋江冷月之中独守空船,而每当“夜深忽梦少年事”,总是不知不觉地泪水纵横,梦断妆残
3、“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介绍自己的籍贯(京城女)、隹处(蛤蟆陵)
4、赏析写琵琶女才貌双全,色艺出众的语句分别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种方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干脆陈述了琵琶女的才貌双全”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正面描写她快乐豪华的红歌女生涯在五陵年少这些纨挎子弟的簇围下,那种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奢华生活而“善才服”“秋娘妒”则从别人的眼中侧面写出了她的色艺出众用笔精炼“正面描写直截了当,侧面描写委婉含蓄
5、“今年欢乐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赏析概括叙述了琵琶女追欢逐乐的逝水流年也是一个过渡,过渡到其次层叙述自己凄惨凄凉的遭遇和境况“秋月春风”在这里借指珍贵的青春年华,最奇妙的时刻
6、“以色示人者,色衰则爱弛,从前面描述琵琶女弹奏的技艺来看,琵琶女并没有因年长而衰败,而是依旧精妙绝伦然而那些豪门子弟都不来光顾了,这说明什么?它从一个侧面告知人们原来“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并不是真的观赏她弹奏琵琶的超群技艺,而是被她的容貌所吸引,一旦年长色衰,门前必定是“冷落鞍马稀”了
7、被逼无奈,琵琶女最终“嫁作商人妇但是“商人重利轻别离”,留下琵琶女独守空船“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的环境描写,是景中有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过去是那么的快乐奢华,名噪京师,而今围围着自己这一叶孤舟的却是清冷的月光,带着寒意的江水诗人把秋江月夜的寒冷同琵琶女内心感受的寒冷融合在一起,情景交融,烘托出琵琶女无限凄凉悲苦的心境,催人泪下它通过对比、反衬,有力地表现了琵琶女的身世遭遇用琵琶女的年轻貌美反衬她的年长色衰;用门庭冷落反衬独守空船;用从前的欢乐反衬今日的辛酸;用夜梦往事反衬醒后孤寂感伤的情怀,从而显明地塑造了一个封建社会中被玩弄、被羞辱的妇女典型形象,对世人的重色轻才和重利寡情提出了控诉
五、第四段诗人自叙迁谪意
1、齐读第4自然段,用现代汉语口译描述诗人遭遇的语句我从去年离开京城,贬居在济阳,其间始终卧病在床济阳这地方偏僻荒芜,一年到头到听不到悦耳的音乐我住在地势低洼潮湿的渝江旁边,房屋四周尽长些黄芦苦竹每天早晚都听到什么?除了杜鹃鸟的悲啼,就是猿猴的哀鸣每逢春暖花开的早晨和明月高悬的秋夜,经常摆酒自酌独饮莫非这里就没有山歌和村笛?尽是些嘈杂刺耳的声音实在难听今晚听了你奏的乐曲,就似乎倾听仙乐一般使我耳目清明请你不要推辞肯定要坐下来再弹一曲,我为你谱写歌词《琵琶行》
2、诗人的身世有何曲折,为什么会与琵琶女产生共鸣?为什么白居易会发出这样一声哀叹一一同是天际沦落人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命运?(提示从乐妓与诗人的人生历程中来找寻“沦落”之情)
①、序与第三节相关部分,了解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与心境当年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欢乐(色艺双绝)而今年老色衰,漂泊憔悴、门前冷落,独守空船(委身商人)
②、太吉合注释、序、第一段与第四段相关部分,了解诗人的遭遇与心境当年诗酒流连,丝竹不绝,高朋满座,其乐融融;身居高位、名动京师二(高官厚禄)而今谪居卧病,有酒无乐,送客惨别,飘舞天际、其情凄凄(沦落凄凉)
③、相像的经验都是由“盛”(风光无限、春风得意)而“衰”(沦落天际、境况凄凉)琵琶女用一支琵琶曲向人们倾述了她坎坷曲折的人生,白居易用文学艺术形象的再现了琵琶女精湛的演技,又尽情地倾述了自己因直言进柬而遭贬谪酷爱之情是“音乐”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诗人和琵琶女以琵琶声为联系物,一个独守空船,借乐诉怨;一个送客江头,有酒无乐一个善弹,一个善听,演绎出一出千古传诵的知音故事这正如济阳楼楹联所言枫叶四弦秋,根(ch6ng触动)触天际迁谪恨;济阳千尺水,句留江上别离情
3、“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际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J写出了诗人怎檬的感慨?赏析“同是天际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听琵琶声叹息是因为琵琶女声情并茂的弹奏技艺打动了诗人“又闻此语重唧唧“是诗人听了琵琶女的悲凉身世以后更加怜悯琵琶女的遭遇琵琶女的遭遇又使诗人想到了自己,从而很自然地揭示了彼此产生感情共鸣的思想基础,发出了“同是天际沦落人”的感慨,对唱女不幸遭遇的怜悯,进而自叙了贬居江州的凄苦生活和郁闷心情,交代了产生感慨的缘由是由于彼此有着共同的遭遇“天际沦落”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写出了人们对苦难生活的共同的情感体验,引起了一代代人的共鸣由于诗句简明精确,情意合一,成了千古名句
4、诗人为什么要“为君翻作《琵琶行》”呢?因为诗人通过琵琶的乐声沟通了与琵琶女的情感,同命相怜,要把“同是天际沦落人”的感受写出来,这既是对琵琶女的怜悯和敬重,也是自己感情寄予的须要
5、小结尽管诗人与琵琶女的社会地位、生活道路和生活看法不同,尽管他们素昧平生,但“同是天际沦落人”的失意者的感受却是相通的第一,彼此都自京都沦落江州其次,彼此都明珠暗投(名艺人一大诗人)第三,彼此都有着不幸的遭遇(年长色衰嫁商人一才华横溢遭贬谪),过着孤寂的生活(守空船一酒独倾)第四,诗人是琵琶女的知音(弹出幽愁暗恨一尽通曲中之情),失意者同病相怜正因为如此,诗人在最终重听了琵琶女的再次弹奏之后,洒下了怜悯之泪
六、第五段重闻琵琶青衫湿.
1、默读、探前•琵琶女第三次演奏的调子如何?理由是什么?调子悲凉,与《霓裳》、《六么》不同,从“满座重闻皆掩泣”和“江州司马青衫湿”可看出
2、作者写琵琶女第三次演奏的方法同其次次有什么不同?其次次作者用比方、摹声等修辞手法从正面写音乐的艺术境界第三次作者从侧面写音乐的艺术效果
3、问题探究这一段是本诗的结尾,承接到上一段,诗人要为琵琶女翻坐《琵琶行》而琵琶女对此的反应是“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这说明白什么?这说明琵琶女被诗人的一片盛情与悲怀深深打动,她既怜悯诗人的不幸遭遇,又感谢诗人的知遇之恩,这困难的情感共鸣化作了不似前声的凄凄之音致使“满座重闻皆掩泣:尽管“凄凄不似向前声”,但诗人并没有绽开笔墨描绘这“凄凄”之声,而是以一句高度的概括写出了重弹的特点,语言精炼,笔墨经济得当写重弹的效果,也一改前面借景抒情的笔法,而为干脆写听者的反响,“满座重闻皆掩泣”,使悲剧气氛更为浓烈简约含蓄的表达给读者留下了更广袤的想象余地“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二最终两句以设问收束全诗,从侧面表现自己重闻琵琶之后的剧烈感受,哀怨之情令人潸然泪下这两句紧扣了“同是天际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主题句,使全诗的主题表达,在感情的层次上得到了升华点评以音写声、以人衬声、惜墨如金、无尽感伤
4、“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难过时”诗人白居易三闻琵琶,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呢?
①伤琵琶女正如诗中云“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卿卿琵琶女愤激幽怨的曲调本引发诗人情感的共鸣,在听了琵琶女的苦楚身世的倾诉后,更是激起诗人深深的怜悯
②伤己诗人才华横溢,誉满天下,然而今朝沦落,幽愁悲愤;再加上挚友一别,更感孤寂难耐人悲,己怜,“同是天际沦落人”伤人,伤己,两重感伤交融一体,积累沉淀,诗人怎不悲怆满怀,泪洒青衫?这“泪”,既是诗人对被压迫妇女的怜悯与敬重,又是对当时社会的控诉.最终一段,写琵琶女繁管急弦、凄切哀婉的演奏,写全场的人听乐而动容,写诗人泪洒青衫,无限伤感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结束了,一首宏大的诗篇却千古流传下来
七、结语
①景物描写本诗歌前后贯穿了几处景物描写的文字,有什么作用呢?A、“潺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叙述了江东送客时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构成清楚如画的意境,令人顿感秋凉袭身,曲曲传达出诗人凄凉愁惨的心情,表现诗人惜别的惆怅之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B、“别时茫茫奖浸月”,叙述别时景象,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无不弥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仿佛诗人的心情溶化其中,与自然风物有了感应C、“唯见江心秋月白”,写音乐结束时宁静的环境音乐结束,但其感情仍在扩散,始终渗入被秋月照亮的江心,又仿佛江心秋月也在为音乐中的感情所打动情景交融,烘托了音乐的艺术魅力,反衬主客都沉醉在音乐的艺术享受之中,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D、“绕船明月江水寒”,用秋江寒夜,明月高照,写琵琶女独守空船时的环境,渲染了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黄芦苦竹绕宅生”,写诗人的生活环境,渲染诗人被贬后的孤寂悲凉总之,一枝一叶总关情诗歌中的景物成了溢满感情的意象,叠加在一起,使《琵琶行》整个诗境恍若沉醉在同阳江头那一派愁闷的月光里,凄美哀人
②侧面描写“忽闻水上琵琶声,主子忘归客不发,”以主子与客人的表现衬托音乐奇妙惊人“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人们被音乐打动,心往神驰沉醉在音乐当中,衬托音乐超群迷人“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坐中泣下谁最多?江洲司马青衫湿”写尽音乐的感人力气
③修辞手法诗中写景物、写音乐,手段都极其超群,而且又都和写身世、抒悲慨紧密结合,气氛一样,使作品自始至终浸沉在一种悲凉哀怨的氛围里A、大量应用比方以声喻声,用人们熟识的声音作比,把琵琶的乐声旋律描绘得改变多彩多姿,淋漓尽致,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B、对比烘托,融情于景,景中生情,创建了深邃的诗的意境烘托是一种从侧面渲染来衬托主要写作对象的表现手法诗文通过音乐效果的描写(包括环境描写和人的感受)来烘托琵琶声的美丽好听,深切感人如“忽闻水上琵琶声,主子忘归客不发”,这动心移情的音乐不仅使人流连忘返,还诱得人去“寻声暗问”;又如“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个白描式的环境描写,逼真地描摩出了听者沉湎于音乐的痴迷情景,侧面表现了音乐的奇妙魅力如“惟见江心秋月白”,烘托了苍凉幽寂的氛围,一扫琵琶的急响繁音,令人转瞬之间回到了现实世界还是那“枫叶荻花秋瑟瑟”的秋夜,还是那“别时茫茫江浸月”的秋江,只是浸在江心的秋月已升到中天,把月的清辉洒向人间,令人有所思,有所待此刻,诗人或许在痛惜自己在孤独中度过良辰美景,思念着亲人,慨叹自己不幸的遭遇……而琵琶女或许会想到“秋月春风等闲度”的过去,想到“绕船月明江水寒”的今宵,正为自己的沦落天际哀痛不已
4、作品的语言语言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概括力,而且转关跳动,简洁敏捷,所以整首诗喜闻乐见,极易背诵诸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别有幽情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同是天际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等等都是多么凝炼美丽、多么叩人心扉的语句啊!
5、人物形象总结作者塑造了琵琶女这样一个封建社会中被玩弄、被羞辱的妇女的典型形象,对世人的重色轻才和商人重利寡情提出了控诉琵琶女是一个才貌双全,但在封建社会中被摧残、被羞辱的歌女形象琵琶女对自己的凄凉遭遇、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表示了积聚已久的愤懑之情,对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提出了剧烈控诉但是诗人笔下的琵琶女没有相识到从前卖笑承欢、醉生梦死的生活是一种被摧残的苦痛生涯,相反还抱着炫耀、追恋、惋惜的看法她只是悲叹红颜易老、繁花早逝,却没有从自己的不幸遭遇中得到觉醒诗人着力刻画琵琶女是为了更好地抒写自己的“同是天际沦落人”之恨
6、整合小结,强化感受、拓展主题一个是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艺伎,一个是被压抑的正直学问分子,虽地位悬隔,在这风清月白的环境下自然产生剧烈的感情共鸣和沟通,成为知音,可见其对唱伎人格敬重的进步思想二者的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压抑人才、不容贤能的黑暗“同是天际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蕴含着很多能使人从哀痛中出甘美的人生哲理,已超越时代、阶级的局限,成为后世饱经忧患的人邂逅时的共同心声(美学价值,现实意义)这首诗一经诞生,便被广为传唱,流播久远白居易死后,就连当时的皇帝唐宣宗李忱都写诗悼念他,其中有“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之语元代剧作家马致远依据这首诗写了杂剧《青衫泪》,可见琵琶女和“江州司马”的故事感人之深,影响之远毛泽东《读注释唐诗三百首》批语“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在天际作者与琵琶演奏者有同等心情白诗高处在此,不在他处J读有感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伯牙操琴遇子期,高山流水韵依依乐天涛阳闻琵琶,相逢何必曾相识寄语天际沦落人,莫愁前路无知己
八、作业布置
1、请大家想一下,假如琵琶女在江中演奏的是一曲江南小调,能否激起诗人如此剧烈的情感?江南小调是欢快的、流畅的感情,不能表达白居易的心情而这首琵琶曲所表达的是琵琶女晚年落泊的情感,这种心情正符合白居易当时的心情,二者产生了共鸣才激起了诗人内心如此剧烈的感伤情感?
2、本文在写作中不但留意了音乐美,而且也留意了画面美比如像《琵琶行》里面的“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这里面的意境就特别美,把它改写成现代文春江花月夜,一弯江水,一轮明月,寻声凝目月下船,空舱之前一红颜,追前忆昔信手弹,月浸江水人心寒
3.背诵全诗
4、两首描写音乐的唐诗听颖师弹琴韩愈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行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表现手法这首诗在描写蜀僧睿弹琴的时候,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描写正面描写主要在三四句,把琴声比方大自然雄伟的音响,令人感受到琴声的铿锵有力侧面描写主要在后四句“客心洗流水”,通过作者的感受来表现琴声“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用诗人沉醉于琴声,忘却时间消逝来表现琴声的巨大感染力)李凭箜篌引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婿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九、研讨与练习(教材P42)参考答案
一、诗人是通过两种途径来相识琵琶女的,即听她弹奏琵琶和听她诉说身世琵琶曲,可以说是一种音乐语言,诗人借助这一媒介,听出了琵琶女的“平生不得志”,感觉到了她心中的“无限事”,还从她弹奏的乐曲的不凡,举止容仪的端庄,隐隐地猜到她的来历,所以有“我闻琵琶已叹息”之语;听琵琶女诉说身世,则更是干脆地了解到她从前的风光和今日的落魄琵琶女的经验,在某种程度上说和诗人有共同点诗人在长安期间,以极大的政治热忱参预朝政,忧国忧民,不顾身计,结果落得远谪僻地、无所事事的下场在中国文学中,自屈原的《离骚》起,就有“香草美人以喻君子”的传统,女人的容颜盛衰、得宠失意往往使人联想到男人的仕途穷通,所以诗人有“同是天际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正像《唐宋诗醇》(清代乾隆钦定)评论的那样“满腔迁谪之感,借商妇以发之,有同病相怜之意”后来这两句诗,已经脱离了本诗的原始意象,具有了更为广泛更为丰富的应用
二、对“声”的表现,主要运用了大量的比方句,运用了形象感很强的拟声词,以及对音乐效果的渲染;对“情”的表现,主要描写了琵琶女优雅的举止,娴熟的动作,以及琴声和心音的完备融合这样,就达到了以“声”带“情”,以“情”传“声二声情并茂的效果.写琵琶女出场时的矜持、害羞,也写出了诗人急于与琵琶女相见相识的心情.既写出了乐曲因幽咽低沉而暂停,也写出了琵琶女情感的极度压抑,还写出了诗人听乐的入迷和观赏水平的超群,到了“直把无声作有声”的境界.写周边环境的宁静,来表现音乐的强大魅力上句写人,下句写景,情景相生,境界全出.写琵琶女沦落天际后的悲苦华年不再,青春已去,只有在梦里回味往昔的“荣光”,梦醒时分,跌回现实中来,无限伤感
四、略附
①素材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适用话题给人生“留白”阐释这句话表现了这位演奏琵琶的少妇技艺是如此的超群,在乐曲高潮后留一段曲调空白这样一段空白,却使诗人对曲子意境的理解更加深刻超群的山水画家在画山水画时也会留下空白它们一不仅不会影响画作的品质,反而会增加其价值生活也是如此,留一点空白将会更加精彩
②素材同是天际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适用话题沟通与理解阐释江州司马,出官二年,依旧恬然自安;但听到琵琶女用真情弹奏出的仙乐后,也不禁感迁谪之意,泪湿青衫真情是事物的灵魂,有了它,琵琶音才能打开白乐天的心扉,触动他心中那根绷紧的弦;有了它,《琵琶行》才能穿越历史过程场景音乐特点表现手法、情感前奏曲转、拨、掩抑、思、诉(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低沉抑郁以议评声曲中带情起先(快乐曲)大弦一嘈嘈一急雨,小弦一切切一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繁密、粗重,急聚;亲切、幽细、委婉嚓亮圆润、立体性错落有致以喻摹声(深情回忆)(火红的青年时代)过渡(深思曲)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宛转美丽流畅、嚓亮哽咽、艰涩、低沉、压抑以形绘声对比和对偶发展(深思曲)冷涩一凝绝不通一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声弦暂歇以形绘声高潮(悲愤曲)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激越雄壮高亢激越(痛不欲生,懊悔交加)结束(悲愤曲)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刚劲急促嚓亮凄厉(愤激的哀号、抗争)尾声悄无言秋月白戛然而止、余音绕梁以人衬声以景托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