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9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一、选择题.下表为唐代各类学校入学资格表此表反映出()A.学校教育体系完备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等级观念影响较大D.庶族地主地位提高.宋代的私学教育得到朝廷的赞助或默许宋朝政府不仅允许民间独立自主地授徒讲学,还尽可能地给予鼓励和帮助,并注意吸收和推广私学教育的经验,将之运用于官学教育之中,此外,还常常聘请私学教育中有成就的学者到各级官学任教这主要是因为()A.私学与官学的教学方法并无差别B.北宋政府凭借私学维系地方秩序C.私学与官学具有类似的教化功能D.私学是培养士大夫阶层的主阵地.下表为1862-1900年中国创办的37所新式学校的分类统计这折射出当时中国()A.西方学说得到广泛传播B.科技水平有了大幅提高C.教育体制日益走向完善D.学习西方以实用性为主.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从事制浆造纸专业高等教育的机构有26家,其中本科大学20所、大专4所、研究院2所我国制浆造纸工程领域已形成专科一本科一硕士一博士一博士后流动站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由此可见()精致、错漏少;由材料一“宋刻本是举世公认的珍贵文物,它的刻印艺术是后世的模范,对后世的书籍制度有巨大的影响”可得出对后世影响深远第二问原因,由材料一“宋代图书印刷业发展迅速,这离不开宋刻本技术的发展”可得出印刷技术的发展;由材料一“宋代国子监除了刻印经史外,还会刻印王叔和脉经、千金翼方、金匮要略方等医书,这样做既满足了社会需要,又推动了医学事业的发展”可得出文教、医学等事业的发展;结合所学可得出商品经济繁荣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社会崇文氛围的影响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5世纪的德国影响,由材料二“德国的古登堡改进和发明了铅活字,他还排印了西方首部印刷品《四十二行圣经》,曾一度轰动欧洲”可得出推动了基督教文化在欧洲的传播;由材料二“西方对印刷术的贡献主要表现在铅合金、印刷机、油墨等一整套印刷工艺上,这是在欧洲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完成的”可得出有利于文艺复兴等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由材料二“在此基础上,西方还发明了石印、影印、珂罗版等印刷技术”可得出推动了近代西方印刷业的发展;由材料二“鸦片战争后,西方印刷术陆续进入我国,既冲击了我国传统的雕版印刷术,又改变了我国印刷业的分布格局,大大推动了我国由手工印刷转为机器印刷的进程「可得出传入中国后推动了中金印刷业的近代化进程;结合所学可得出有利于近代西方国民教育的普及.【答案】
(1)意义促进世界各地区联系;有利于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途径战争,友好往来、人口迁徙、商业贸易、民族交融、殖民探险等⑵原因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历史悠久;它位于北京城市中线的中心,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建筑;故宫内文物众多,是明清两代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者重要性对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解析】
(1)意义据材料“一个社会群体所获得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群体;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可知促进世界各地区联系;有利于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途径结合所学文明交流的方式可知战争,友好往来、人口迁徙、商业贸易、民族交融、殖民探险等
(2)原因据材料“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可知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历史悠久;它位于北京城市中线的中心,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建筑;据材料“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可知故宫内文物众多,是明清两代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者重要性结合文化遗产的意义可知对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答案】示例启示学校教育与典籍传承相得益彰说明自古以来,学校具有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唐朝后期,儒学复兴运动兴起,诸多学者依托私学开坛讲课,建立学派,传播儒学思想,其中的理学(道学)学派影响逐渐增强在理学传播的过程中,以二程、朱熹为代表的学者,对先秦儒学文献进行整理并重新加以注释,产生了《四书章句集注》等著作作为书院学生教材和儒学基础读物,这些著作通过印刷等的手段广泛传播,降低了典籍亡佚的风险总之,学校教育通过人才培养,促进了学术思想的传承和创新;而与宋代书院教育相伴而生的印刷书,大大便利了典籍的传承(“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的唯一标准,学生若从官学与私学的关系、书院与科举制度、书院办学规范化与教育普及等角度得出启示,说明合理亦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首先,明确时空范围,本题虽以宋代为引,但可以在中国史的范围内作答,包括中国近现代文化传承的启示其次,审清答案要件,答案须包括启示、说明两个部分再次,明确答题要求,启示是明确的观点且来自材料,说明须有具体的史实支撑最后,理清逻辑思路,注意书写规范,语言简练如根据材料“书院逐渐成为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文化机构,理学家们在这里讲学授徒、刻书藏书”可概括提炼启示学校教育与典籍传承相得益彰在说明的过程中可以结合中国古代学校教育与典籍传承的相互促进来进行说明,如唐朝的儒学复兴运动、程朱理学产生等相关史实A.高等教育向多元化方向发展B.制浆造纸专业成为热门专业C.教育服务于国家建设的需要D.中国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西周时期的大孟鼎内壁铸有铭文291字,大克鼎铸有铭文290字,到西周晚期的毛公鼎铸有铭文竟多达499字,这些铭文行文流畅,记载个人功绩,铸鼎者期望“子子孙孙永宝用”这可用来说明西周()A.青铜铸造步入成熟时期B.分封制受到严重挑战C.社会盛行世卿世禄制度D.具有重视历史的意识.“至一千四百四十年,有人制造火药,枪炮由兴,对垒交锋,胜于刀剑有革滩布革约翰者,创造印书妙法……先用木板,次用铅板按以前之书籍,全是抄本,是以价值昂贵富家方可购买,寒士即不能读书识字矣嗣后印书法出,各处皆有书籍,而工省价廉,人人可获,文字学业,由此蔚然兴起也”据此可知()A.“手抄本”消失B.文化传承与传播的极大推进C.阶级对立缓和D.人类文化典籍自此得到有效保护.西周时,重要档案均“书之玉版,藏之金匮,置之宗庙,以后历代藏书之制莫不仿于此随着“蔡侯纸”问世,档案进一步发展两宋时,律法规定档案要按期逐级上送;《大明律》规定“凡弃毁制书及官文书者,杖一百”这表明,中国古代档案的发展()A.源于汉字成熟及书写载体演进B.种类数量进一步扩大C.反映重视文化传承的历史传统D.促进了文化教育发展.1450年左右,德国人谷登堡发明了工种会在低温下熔化,却可以在被挤压时保持足够硬度的特殊金属合金,并用翻砂铸模法制作字母活字字模,且每一个单字都可以压缩他做成的木质印刷机可用远远超过任何雕版印刷机的速度来印刷书籍,且最终成品的品质斐然他的发明带来的直接影响是()A.催生了被视作“新一代的书籍”的印刷书B.开始使用活字印刷术印刷书籍C.奠定了分科教育的基础D.促进了图书馆的诞生.1450—1500年间,欧洲图书量猛增至900万册,铁链加锁的图书逐渐消失图书馆原有的管理图书与生产图书两大职能逐渐分离,形成图书馆和图书出版两个行业欧洲图书业的发展变化得益于()A.行业生产技术改进B.传教士推动中西交流C.市民渴求获得新知D.联通东西新航线开辟.辛亥革命后,大量珍贵文物以各种方式流出宫外后来成立的清室善后委员会在组织点查清宫物品时发现清室专制复辟的企图为杜绝这一妄想,委员会认为必须迅速成立故宫博物院1925年,故宫博物院宣告建立,皇宫成了故宫,终于向平民百姓开放这一行为()C.利于培育自由平等的公民意识D.得益于国民大革命的推动.英国文化部(DCMS)在2016-2020年大英博物馆管理协议中将“持续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做好文物保护工作”、“以商业和慈善手段获取收入”三项内容列为工作重点2018-2019年度大英博物馆总收入
1.049亿英镑,来自政府津贴1310万英镑,总支出9620万英镑据此可知,英国旨在(.20H年“山水合璧一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开幕式在台北故宫举行,浙江省博物馆馆藏的《富春山居图》(剩山图)与台北故宫博物院院藏《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终于重相逢名画的传奇身世见证着中华文明的历史延续,据此可知()A.博物馆担负着文化传承的使命B.博物馆见证了殖民侵略历史C.博物馆是国民教育的重要场所D.“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一些国家通过立法进行现代意义上的文物保护,世界范围内也出现了保护文物古迹的高潮某部保护法规提出“修复过程是一个高度专业性的工作,其目的旨在保存和展示古迹的美学与历史价值,并以尊重原始材料和确凿文献为依据一旦出现臆测,必须立即予以停止”该法规是()A.《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B.《保存古物推广办法》C.《古物保存法》D.《世界遗产公约》.1999年12月,大足石刻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南山有碑刻题记28件,部分碑文记载了公元13世纪中叶四川东部遭蒙古军攻掠后的社会政治历史的基本情况由此可知该文化遗产()A.蕴含史料价值B.激扬家国情怀C.观赏价值突出D.碑刻类型丰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是加人缔约国最多的国际公约之一自1972年公约正式通过后,截至2017年1月,在全球范围内共有193个国家和地区加人《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这反映出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A.有利于维系各国悠久的历史传统B.体现各国间的文化差异C.加速了全球治理体系的深刻变革D.符合全人类的共同需求.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世界各国历史上都有保护及研究文物的传统《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强调对文物保护的第一要义是()A.完整性B.艺术性C.真实性D.悠久性.文化遗产是我国各民族人民在其历史发展中创造的成果蕴含着各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是全国各族民众共同的文化财富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程度,是我国文化遗产事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材料旨在说明()A.文化遗产提升了国人的民族自豪感B.公众是我国遗产保护的主导力量C.文化遗产是世界文明重要组成部分D.公众参与是遗产保护的内在需求.如表所示为2002年至2006年中国颁布的有关文化遗产管理的法规(部分)这反映了中国()A.传承文化走在世界的前列B.完善了对世界遗产的认识C.注重世界遗产资源的开发D.守护人类共同财富的担当.2022年11月7日,北京市文物局、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主办的“数字传承链接未来”纪念《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50周年主题活动拉开帷幕,此活动分别展现了几代人对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的保护、创新与传承的故事,同时一系列数字化成果也于当天发布该活动旨在()A.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推动文化遗产和数字化的融合C.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D.确保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1985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遗产公约》;2004年8月,中国又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6年中国审议通过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2011年,中国还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这表明,中国()A.传承文化走在世界前列B.完善了对世界文化遗产的认识C.通过立法保护世界遗产D.具有守护人类共同财富的担当
二、非选择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代图书印刷业发展迅速,这离不开宋刻本技术的发展为避免虫蛀,宋刻本会选用纸性坚韧耐久又可以杀虫的椒纸它刻印精致,”字画刻手古劲而雅,墨气香淡,纸色仓润,展卷便有惊人之处”;元祐年间刻印的司马光写的《通鉴考异》还得到了乾隆皇帝“是书字体浑穆,具韩柳笔意”的评价,不仅字刻得好,错谬之处也少,是宋刻本的一大优点宋代国子监除了刻印经史外,还会刻印王叔和脉经、千金翼方、金匮要略方等医书,这样做既满足了社会需要,又推动了医学事业的发展宋刻本是举世公认的珍贵文物,它的刻印艺术是后世的模范,对后世的书籍制度有巨大的影响——摘编自黎世英《宋代的图书印刷业》材料二西方印刷术,始于15世纪中叶,德国的古登堡改进和发明了铅活字,他还排印了西方首部印刷品《四十二行圣经》,曾一度轰动欧洲I……西方对印刷术的贡献主要表现在铅合金、印刷机、油墨等一整套印刷工艺上,这是在欧洲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完成的在此基础上,西方还发明了石印、影印、珂罗版等印刷技术19世纪初,西方印刷术引入中国鸦片战争后,西方印刷术陆续进入我国,既冲击了我国传统的雕版印刷术又改变了我国印刷业的分布格局,大大推动了我国由手工印刷转为机器印刷的进程——摘编自骆伟《近代西方印刷品及其版本特征》⑴根据材料一,概括宋刻本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图书印刷业发展的原因⑵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登堡印刷术的历史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人类学家博厄斯认为“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群体,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群体的经验一个社会群体所获得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群体;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大体上,文化最原始的部落也就是那些长期与世隔绝的部落,因而,它们不能从邻近部落所取得的文化成就中获得好处”——【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材料二北京故宫是中国第一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世界遗产公约》所定义的“文化遗产”为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分或结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意义及其途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识,简要说明北京故宫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理由,并以此分析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关于中国古代书院教学管理制度的确立,学术界公认有以下四个标准:第一,理学在书院的基础上得以发展,书院则借助理学更加巩固第二,书院逐渐成为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文化机构,理学家们在这里讲学授徒、刻书藏书颇具影响第三,南宋时期,书院经过不断发展,机构设置已经非常完善,日常教学、学生管理以及经费来源等趋于合理第
四、自朱熹制定《白鹿洞书院揭示》以来,书院大都开始制定学规来指导学生的日常行为,宣传自身学派的主张——摘编自陈金肃《书院中国系列宋代书院制度》宋代书院发展历程中蕴含诸多有关文化传承的历史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答案
一、选择题.【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唐代各类学校入学资格”,结合表格信息,可以看出受教育者基本都是官僚子弟,不同的官员进入不同的学校,体现等级观念对教育的影响,c项正确;仅从受教育者的状况,无法得出学校的教育体系情况,排除A项;从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等级要求这样不利于阶层的流动,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等级观念的影响,无法得出庶族地主的地位状况,排除D项故选C项.【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宋朝政府不仅允许民间独立自主地授徒讲学,还尽可能地给予鼓励和帮助……还常常聘请私学教育中有成就的学者到各级官学任教”,可以看出宋代政府对私学鼓励和默许,并吸收私学教育的经验,将之应用到官学教育中,使得官学和私学教育的作用得到了发挥,更好地发挥学校教化的作用,c项正确;材料不能看出私学与官学的教学方法差异,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通过私学对地方秩序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政府对私学的默许,不能得出是培养士大夫阶层的主阵地,排除D项故选C项.【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862—1900年中国创办的37所新式学校学习的内容主要以技术类为主,说明对西方的学习以实用性为主,D项正确;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西学传播范围有限,排除A项;科技水平大幅度提高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排除B项;C项说法过于绝对,晚清时期的教育体制并不完善,排除故选D项.【答案】C【解析】材料“我国制浆造纸工程领域已形成专科一本科一硕士一博士一博士后流动站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体现的是我国教育发展为制浆造纸培养了完整的人才体系,服务于国家建设的需要,C项正确;材料与高等教育的多元化无关,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高等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非制浆造纸专业成为热门,排除B项;中国建立完整的教育体系是在20世纪60年代,排除I)项故选C项.【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代青铜器注重用铭文记载铸鼎者的个人功绩,期望“子子孙孙永宝用”,可用来说明西周具有重视历史传承的意识,D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青铜铸造工艺的进步,不能说明青铜铸造步入成熟时期,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分封制受到了严重挑战,排除B项;社会盛行世卿世禄制度与“记载个人功绩”等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一千四百四十年”“有革滩布革约翰者,创造印书妙法……先用木板次用铅板……文字学业,由此蔚然兴起也”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所述为15世纪中叶德国人谷登堡发明的金属活字印刷术,极大的推进了文化传承与传播,B项正确;“消失”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信息与阶级对立无关,排除C项;“有效”说法过于绝对,且金属活字印刷术与人类文化典籍的保护没有必然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的“书之玉版,藏之金匮,置之宗庙”“律法规定档案要按期逐级上送”“凡弃毁制书及官文书者,杖一百”等信息可以看出,中国古代重视档案的保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重视文化传承的历史传统,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文化传承,没有体现出汉字成熟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档案的分类数量扩大,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对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450年左右,德国人谷登堡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直接催生了被视作“新一代的书籍”的印刷书,A项正确;开始使用金属活字印刷书籍,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教育,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图书馆,排除D项故选A项.【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5世纪中期到16世纪,欧洲图书量剧增,图书馆的行业逐渐演变成图书馆和图书出版两个行业,结合所学可知,行业发展的原动力来源于技术的改进发展A项正确;中西文化交流与题干主旨没有直接联系,排除B项;15世纪中期到16世纪,欧洲市民在国家中的占比相对较少,对图书行业发展影响较小,排除C项;新航线开辟使得世界逐渐联成一个整体,对欧洲图书行业的影响,没有直接联系,排除D项故选A项.【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组织点查清宫物品,成立故宫博物院,将皇宫变成故宫,向百姓开放,以遏制清室专制复辟企图的做法,有利于培育自由平等的公民意识,c项正确;清算满清王室的倒行逆施只是部分信息、,并非整个材料的中心和主旨,排除A项;消除了清室帝制复辟残余的说法绝对,且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1925年国民大革命刚刚兴起,影响主要限于两广地区,排除I)项故选C项.【答案】C【解析】博物馆全方位向公众提供自然、文化各领域的知识,“持续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可以体现目的
①;由2018—2019年度大英博物馆收支微平衡可以看出“以商业和慈善手段获取收入”发挥了作用,
④正确;
②非主题之意;
③与题干无关,C项正确;排除ABI)项故选C项.【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博物馆担负着文化传承的使命2011年“山水合璧一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开幕式在台北故宫举行,浙江省博物馆馆藏的《富春山居图》(剩山图)与台北故宫博物院院藏《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终于重相逢名画的传奇身世见证着中华文明的历史延续,也彰显了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A项正确;材料与殖民侵略历史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国民教育,排除C项;香港、澳门回归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答案】A【解析】据本题材料信息和所学可知,1964年,国际社会通过的关于古迹保护的第一个国际性文件即《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以历史的真实性为第一要义,明确规定了文物古迹修复的目的、依据等,A项正确;其它三个文件均不符合题意,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答案】A【解析】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大足石刻中的部分碑文,对于研究蒙古军队远征南宋的军事斗争状况和社会影响,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A项正确;大足石刻除有文字的碑刻外,还有不少宗教性的石刻,“激扬家国情怀”并不符合该文化遗产的主题,排除B项;材料中“其中南山有碑刻题记28件”,没有说明其内容,无法得知这些碑文的艺术观赏价值高低和类型是否多样,排除CD项故选A项.【答案】I)【解析】据材料“截至2017年1月,在全球范围内共有193个国家和地区加人《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随着加入公约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说明文化和遗产保护符合全人类的共同需求,D项正确;“维系各国悠久的历史传统”,属于夸大表述,排除A项;加入公约的国家和地区数量多,无法说明各国间的文化差异,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保护文化和遗产,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深刻变革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强调对文物保护的第一要义是它的真实性,C项正确;ABD项都很重要,但并不是第一要义,排除ABD项故选C项.【答案】D【解析1根据材料“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程度,是我国文化遗产事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可知旨在强调公众参与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D项正确;材料主旨强调文化遗产保护,并未涉及民族自豪感问题,排除A项;公众参与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但不是主导力量,排除B项;材料信息未涉及中国文化遗产与世界文化遗产的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表格信息可以看出,国家文物局,文化部通过发布法律法规来更好的促进对于世界遗产的保护,彰显我国的大国责任,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我国的传统文化走在世界前列,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我国对保护世界遗产的责任和担当,“完善”表述错误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保护,不是开发,排除C项故选D项.【答案】B【解析】根据“纪念《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50周年主题活动”可知,通过数字化成果来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推动文化遗产和数字化的融合,B项正确;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主旨,排除A项;题干未涉及制度建设,排除C项;该活动无法确保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排除D项故选B项.【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世界文化遗产属于人类的共同财富,中国不断加入保护遗产的公约并通过各种保护遗产的法律,体现了中国具有守护人类共同财富的担当,D项正确;材料没有比较,不能得出中国“传承文化走在世界前列”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责任意识,和“完善了对世界文化遗产的认识”无关,排除B项;材料还强调了中国加入保护遗产的公约,不仅仅是强调立法,排除C项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答案】
(1)特点重视选纸;制品易长期保存;刻印精致、错漏少;对后世影响深远原因商品经济繁荣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印刷技术的发展;社会崇文氛围的影响;文教、医学等事业的发展⑵意义推动了基督教文化在欧洲的传播;有利于文艺复兴等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推动了近代西方印刷业的发展;有利于近代西方国民教育的普及;传入中国后推动了中金印刷业的近代化进程【解析】
(1)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代第一问特点,由材料一“避免虫蛀宋刻本会选用纸性坚韧耐久又可以杀虫的椒纸”可得出重视选纸;制品易长期保存;由材料一“它刻印精致,……不仅字刻得好,错谬之处也少,是宋刻本的一大优点”可得出刻印学校学生数受教育者崇文馆、弘文馆皇宗国威与大官僚的子孙国子学300人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太学500人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四门学1300人七品以上官员的子孙与庶人中的俊异者书学、算学、律学30-50人八品以上官员的子孙与一般庶人的子孙地方官学20-80人中小地主的子孙类别数量(所)占比(%)翻译类821企业专门技术类1130军事技术类1849法律法规名称发布单位颁布年份《关于加强和改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文化部、国家文物局2002《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文化部2006《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巡视管理办法》国家文物局2006《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专家咨询管理办法》国家文物局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