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6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一、单选题.做记载卡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图是某同学对古代某一机构的叙述该机构是时间清雍正年间地点皇帝寝宫旁边即能皇帝直接监督下,商议军情,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A.尚书省B.中书省C.内阁D.军机处.清朝禁止民间出海贸易,规定由官方特许的“十三行”商人代为管理外贸事务,仅保留一处通商口岸这一通商口岸是()A.上海B.北京C.广州D.天津.从明初废除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这一变化表明A.皇权日益加强B.皇权、相权矛盾日益加剧C.皇权代替相权D.皇权与相权妥协
4.雍正时,在皇帝寝宫旁边设立军机处下列选项中,关于军机处的叙述正确的是口标志着清朝的中枢机构发生重大变化口军机处官员在皇帝直接监督下工作口军机大臣由朝臣推荐产生□起草或处理所有文书A.□□B.□□C.□□D.□□.有“冲冠一怒为红颜”的真情实感;又有爱江山甚于爱美人的残暴与贪婪;他反复无常,言而无信,仕明叛明,联闯破闯,降清反清…人生之善与恶,无一不在他身上进发此人是A.郑成功B.葛尔丹C.吴三桂D.尚之信.以下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整理的资料卡片据此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东南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西南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西北清朝设置伊犁将军A.君主专制的强化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C.侵略与反抗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某机构不设专官,其大臣随时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定凡入选该机构的大臣,虽然参与军国大政,但决定权在皇帝,他们不过是皇帝的机要秘书而己该机构是()A.中朝B.内阁C.参议院D.军机处.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誉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A.秦朝的太尉B.唐朝的中书省C.宋朝的通判D.清朝的军机处.西藏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历代十分重视西藏的管理下列关于西藏的叙述正确的是清朝设立的理藩院后来也负责西藏的行政、赋税等事务1965年成立的西藏自治区,依据宪法行使高度自治权今日保存的布达拉宫主体建筑由清初汉藏工匠共同扩建大昭寺前矗立“唐蕃会盟碑”是汉藏两族友好团结的历史见证A.□□□B.□□□C.□□□D.□□□.明朝建立后,对内事务中,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对外事务中,为垄断对外贸易并使之全面官营化,限制或禁止非官方渠道的对外贸易,将海外贸易严格限制在朝贡范围内这反映了海禁政策的实施是()A.专制制度强化的结果B.重农抑商思想的体现C.官民商业争利的产物D.压制倭患的主动选择.从明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实质上反映了封建专制进一步加强皇权更加巩固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实权完全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故宫养心殿有一幅雍正手书的楹联“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雍正帝试卷第2页,共4页为达到“惟以一人治天下而创设的机构是()A.南书房B.军机处C.内阁D.议政王大臣会议.近年来,以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持续热播下列剧情符合史实的有A.《宰相刘罗锅》中提到的清朝权臣刘墉B.《大宋提刑官》中内阁大学士位高权重C.《雍正王朝》中军机大臣跪奏笔录D.《台湾1895》中李鸿章说出“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
14.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加强的标志是A.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B.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C.雍正时期设置驻藏大臣D.乾隆时期设立伊犁将军.明朝和清朝初年统治者都“不许人民片板下海”,实行A.“门户开放”政策B.“海禁”政策C.五口通商政策D.对外开放政策.《清圣祖实录》记载“凡一切奏折,皆朕亲批,诸王文武大臣等知有密折,莫测其所言何事,自然各加警惧修省矣”这反映了奏折制度A.促进清代君臣关系和睦B.中央行政中枢制度完善C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D.强化皇帝对官僚的控制.康熙帝亲政后,在养心殿近侧特意选了一个房间,作为学习教室,请讲官讲解满汉文化和儒家经典,还请西方传教士讲解自然科学知识,并购置了大批科学仪器这说明康熙A.学习西方,应对边疆外来威胁B.安定民心,解决满汉民族矛盾C.顺应时代,萌生师夷长技思想D.好学不倦,提高治国理政能力
18.保罗•肯尼迪在《大国兴衰》中写道“郑和的大战船被搁置朽烂,尽管有种种机会向海外召唤,但中国还是决定转过身去背对世界”不能反映“中国转身背对世界”的影响是A.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B.阻碍新的经济因素的成长C.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抵抗外来侵略D.成为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据史书记载先秦时期的王是通过诰、誓、命、训、令等文书来管理国家;秦汉以后,出现君对臣的诏敕类专用文种和臣对君的奏章类专用文种;明代诏敕文书增加了“谕旨”清代又把“谕旨”细化为“谕为□“旨这反映了A.行政效率的提高B.诏敕制度的完善C.中央集权的加强D.君主专制的强化.明朝嘉靖年间,广西士官的夫人瓦氏主动请命应征,率领麾下的偎兵到苏州剿倭因“杀贼多”被朝廷封为“二品夫人”这反映了A.边疆地区国家认同感加强B.正规军战斗力低下C.改土归流的推行成效显著D.明代倭患形势严峻
二、材料分析题.“主流思想”主流思想是指一个时代居统治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思想在阶级社会里,主流思想就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是执政者治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古代统一王朝中,统治者往往通过思想的统一来巩固政治的统一
(1)中国古代历史上,秦朝、西汉、清朝通过哪些措施来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2)你如何看待这些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
三、论述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清朝前期)一百余年间……传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了新的高峰……这一时期多方面的发展并没有突破传统政治体制、社会结构以及儒家思想体系的框架……与同一时期西方国家开始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飞跃相比,中国前进的脚步显得迟滞而迂缓——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元明清卷》材料二1400—1800年间……中国不仅是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中心,而且在整个世界经济中……也占据着支配地位……它吸引和吞噬了全世界生产的白银货币的大约一半……这一切之所以能够发生,直接缘于中国经济和中国人民在世界市场上所具有的异乎寻常的巨大的且不断增长的生产能力、技术、生产效率、竞争力和出口能力——【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材料一二关于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观点不同结合所学,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试卷第4页,共4页参考答案.D【详解】据材料信息可知,该机构是在雍正年间设立,其职能是起草和处理机要文书,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机构是军机处,D项正确;尚书省负责执行,且是在隋唐时期产生,排除A项;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书,且是在隋唐时期产生,排除B项;据内阁设立于明朝,排除C项故选D项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三行”在广州,C项正确;上海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北京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天津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A【详解】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后,皇权兼并了相权,丞相一职已不存在,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军机处的设置使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由此可见,这一变化表明皇权日益加强,,故A项符合题意;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后,丞相一职已不存在,皇权、相权矛盾得到解决,故BCD三项不符合题意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是雍正时期设置的辅佐皇帝的中枢秘书机构,它的设立标志着清朝的中枢机构发生重大变化,军机处官员在皇帝直接监督下工作,完全秉承皇帝意旨,辅佐皇帝处理军政大事,□□可选,A项正确;军机大臣由皇帝任命,口不可选,B项排除;军机大臣负责起草或处理文书,但不是所有文书,且“所有”说法错误,□不可选,CD项排除故选A项C【分析】材料是对吴三桂在清军入关时降清,在清朝初期参加三藩之乱的写照,c项正确【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B【详解】从本题资料卡片内容看,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驻藏大臣和伊犁将军,主要是为了加强对台湾、西藏和新疆的统治,其目的是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据此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故本题答案为B君主专制强化涉及的是中枢机构变化,A错误;侵略与反抗材料没有提及,C错误;材料论述的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不是建立,D错误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清朝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军机处有官无吏(不设专官),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材料所反映的机构就是军机处,D项正确;中朝是汉武帝时期设立的机构,排除A项;明朝的内阁不会在满族大学土中选拔大臣,排除B项;参议院是民主代议机构,是常设正式机构,议员不是皇帝的机要秘书,排除c项故答案第5页,共4页选D项D【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军机处的职责是秉承皇帝的旨意,跪受笔录,上传下达,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誉出的写字机器”反映的是军机处,故选D;秦朝的太尉掌管军事,不符合题意,排除A;唐朝的中书省是决策机构,排除B;宋朝的通判具有监察地方知州的职能,不符合题意,排除C【点睛】D【详解】根据所学,新中国成立后,于1965年成立的西藏自治区,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体现,但并不享有高度的自治权,故口错误,□口口表述正确,故D正确,排除ABCA【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海禁政策的实施,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它是专制制度强化的结果,A项正确;海禁政策的实施是专制制度强化的结果,B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C项;海禁政策是一种被动抗倭的措施,同时不符合材料,排除D项故选A项D【分析】试题分析从废除丞相到军机处的设立,实质上反映了专制皇权不断发展,□□口表述正确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也反映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正确,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丞相制度和内阁制、军机处【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B【详解】根据材料中“雍正帝”“惟以一人治天下”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雍正皇帝为加强皇权设立了军机处,故选B;康熙皇帝设立南书房,故排除A;明朝时期设立内阁,故排除C;皇太极时期正式确立议政王大臣会议,故排除DC【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设立于雍正帝时,故C正确;和珅是清朝权臣,故A错误;内阁大学士是明朝的官员,故B错误;英法联军火烧了圆明园,故D错误C【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1728年雍正皇帝在清朝设立驻藏大臣,这一机构的创立标志着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故本题答案选C项;AB项是中央政府册封地方宗教首领,目的是加强西藏与清的关系,排除;D项是清朝管理新疆的机构,排除B【详解】根据材料“明朝和清朝”“不许人民片板下海”等信息可知,明清时期,专制统治者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与自身的根本利益,严禁沿海人民出海以及与海外国家开展贸易活动因此材料内容体现了“海禁”政策,B项正确;“门户开放”政策是由美国提出,在整个中国范答案第6页,共4页围,列强都有进行贸易的权力,其主要精神是利益均沾,机会平等,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根据材料“不许人民片板下海”等信息可知,材料内容体现了“海禁”政策,而不是五口通商政策C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海禁政策,严禁沿海人民出海以及与海外国家开展贸易活动,而不是对外开放政策,D项错误D【详解】据材料“凡一切奏折,皆朕亲批,诸王文武大臣等知有密折,莫测其所言何事,自然各加警惧修省矣“可知,清朝的密折奏事起到了对官员的警觉作用,利于皇帝对官僚的控制,D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强调密折奏事下官员的警惕之心,而非君臣关系和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中央行政中枢制度的完善,而是密折制度的实施,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D【详解】康熙时期中国的边疆外来威胁并不严重,且材料并不限于说明康熙学习西方,故A项错误;康熙学习满汉文化和儒家经典、了解西方自然科学知识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安定民心、解决满汉民族矛盾,故B项错误;师夷长技思想属于鸦片战争时期魏源等地主阶级抵抗派,故C项错误;康熙学习中外知识,体现了他好学不倦,提高治国理政能力的特点,故D项正确故选DD【详解】本题考查闭关锁国政策根据所给材料,所谓“中国转身背对世界指的是当时的中国所采取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从所学知识看,A、B、C三项都是这一政策的影响,但是,D项与闭关锁国政策没有必然联系,故答案为DD【详解】材料讲述的是皇帝制度,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强化,故选D;A项中的“行政效率”和B项中的“完善”材料无法反映;C项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故不选A【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明朝嘉靖年间,边疆地区广西的士官夫人瓦氏主动请命抗倭,作战英勇,被朝廷封赏,这说明边疆地区的国家认同感加强,A项正确;材料无法说明正规军战斗力低下,排除B项;材料与改土归流无关,瓦氏是士官的夫人,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明代倭患形势严峻,排除D项故选A项1秦朝;秦始皇焚书坑儒,统一思想舆论,严刑峻法西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将儒学经学化,使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古代王朝的正统思想清朝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政策,禁止知识分子集会结社、评论朝政,并大兴文字狱,打压知识分子的反清意识答案第7页,共4页
(2)一方面,中央王朝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是大一统帝国统治的需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有利于华夏族民族思想的形成另一方面,将人民的思想统一也造成思想的单一化,禁锢了知识分子思想的创新,不利于思想文化的全面繁荣【详解】
(1)措施本题考查秦朝、西汉、清朝的文化专制政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结合秦朝的焚书坑儒和严刑峻法、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及清朝的文字狱等内容解答即可
(2)认识根据材料“统治者往往通过思想的统一来巩固政治的统一”可知,强化对百姓的思想控制是大一统帝国统治的需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从统一多民族国家角度看,这种做法有利于国家统一,有利于华夏族民族思想的形成从弊端来看,思想文化专制会造成思想的单一化,不利于思想创新和文化繁荣
22.示例观点一清朝前期一百余年间中国经济处于迟滞状态论述统治者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压制和阻碍着社会进步和转型;传统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实行闭关自守政策,限制了海外市场开拓;文化专制,思想保守而当时西方国家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先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外殖民掠夺,开拓世界市场;开始向现代工业社会飞跃相比之下,当时中国经济处于迟滞状态观点二1400—1800年间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占支配地位论述明清时期,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日益巩固,农业经济发达,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农作物产量提高;传统手工业技术先进,丝织品、瓷器等产品远销海外;商品经济繁荣,城镇商业发展,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棉花、茶叶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中国当时中国不仅是东亚朝贡贸易体系中心,也在世界经济中占有支配地位【详解】论述根据题目要求,首先阅读材料,从中提取相关的信息,整合出个人观点,如从材料一中“(清朝前期)一百余年间……与同一时期西方国家开始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飞跃相比,中国前进的脚步显得迟滞而迂缓”等可得出清政府统治前期中国经济处于停滞状态,或通过材料二中“1400—1800年间……中国不仅是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中心而且在整个世界经济中……也占据着支配地位……它吸引和吞噬了全世界生产的白银货币的大约一半”等得出“19世纪之前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占支配地位”的观点,将其明确出来,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国经济发展停滞或继续领先世界的观点进行分析、论证,最后对所选观点进行总结或升华,论述过程中,注意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达清晰答案第8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