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1.下表所示为1928年和1940年苏联部分产品产量对比变化情况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苏联()A.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B.农业集体化程度不断提升C.改革触及斯大林模式的弊端D.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减弱1928年夏,斯大林提出,现在我们需要大批大批的、成千上万的能够在各种知识部门中成为行家的新的布尔什维克干部1937年3月,斯大林又提出,”挑选工作人员,第一是政治的标志,即是否值得在政治上信任;第二是业务的标志,即是否适合做某一项具体工作斯大林的主张()A.推进了工业化战略B.奠定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C.发展了新经济政策D.弥补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1918年3月,苏俄同德国签订了包含对德割地赔款等内容的《布列斯特条约》1921年初,苏俄人民委员会决定放弃战时共产主义,转而采用重视市场和货币关系的新经济政策苏俄的这些让步举措()A.缓和了与西方国家的矛盾B.反映了无产阶级力量不足C.开辟了国家建设的新道路D.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苏俄在十月革命后对大型企业进行了国有化,对生产进行监督1918年6月开始,中小企业也实行国有化1921年,部分地承认生产资料和产品的私有制;1922年,成立国品甚至达到85%……”可以看出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食品保供能力得到提升,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个人的农产品供应,并不能反映市场化水平,排除A项;此时苏联仍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主导地位,排除B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机械化水平状况,排除D项故选C项
16.C【详解】本题考查苏联经济体制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954年,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把计划经济列为社会主义最基本的经济特征,这说明苏联仍延续斯大林创立的苏联模式,这势必导致苏联体制的僵化,C项正确;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这一做法是要延续苏联模式,不是要进行经济改革排除A项;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之时,苏联实现了工业化,排除B项;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这一做法具有保守性,排除D项故选C项
17.⑴转变由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转向国家干预影响有利于美国经济的恢复发展;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对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2有利条件苏联抓住美国经济危机这一机遇引进美国的技术装备;扩大了出口市场,获得了建设资金;改善与资本主义大国美国的关系,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积极获取外援,加快了工业化建设【详解】1转变根据材料在私人企业发展过程中,联邦政府除了不断地制定扶植政策之外,不对经济活动做任何干预〃“30年代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由政府出面,运用行政手段来监控全国市场就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可知,由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转向国家干预影响美国实行对经济的干预之后,逐渐走出经济危机,有利于美国经济的恢复发展;美国走出经济危机,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美国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从资本主义发展的进程看,对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2有利条件根据材料“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成为西方技术和机器设备的最大买主〃“1931年苏联购买的美国机器设备约占美国出口总量的50%1929年美国所需的镒矿有一半以上是苏联进口的〃可知,苏联抓住美国经济危机这一机遇引进美国的技术装备;根据材料还大量购买苏联的锯材、羊毛、小麦等商品“可知,扩大了出口市场,获得了建设资金;根据材料斯大林认为苏联约有羽的大型企业是在美国援助下建立的,因此与美国建立正常的贸易关系已成为苏联的迫切任务〃可知,改善与资本主义大国美国的关系,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根据材料“斯大林认为苏联约有加的大型企业是在美国援助下建立的〃可知,积极获取外援,加快了工业化建设
18.示例特征1917年至二战前苏俄(联)现代化进程具有创新性、探索性、曲折性的特征阐述进步进程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不能满足人民的和平要求,列宁提出将从资产阶级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策略并领导了武装夺权的十月革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到现实,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的新纪元,极大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两种社会制度并存与竞争社会主义探索面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的经济、政治危机,1921年列宁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发展经济,巩固了工农联盟,实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斯大林为加快社会主义建设,以计划方式优先发展重工业,使苏联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频发的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且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但排斥市场经济等问题影响了苏联的发展【详解】此题是开放式试题首先注意设问限定要求“世界近现代某一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特征不少于两个特征〃,然后对接相关国家阶段发展的史实特征结合所学从英法美德俄的现代化进程来概括出不同的特征,如苏俄现代化进程有创新性、探索性、曲折性的特征阐述结合相关国家的现代化特征史实具体论述做到史论结合除材料特征外,现代化特征还可从以下角度归纳全球进程、长期进程、阶段进程、匀质进程、不可逆进程,进步进程等家计划委员会作为国家经济管理的主要机构,并首次制定了年度计划这一过程表明苏俄()A.工业化进程发展迅速B.积极探索经济发展模式C.经济政策的摇摆不定D.初步建立计划经济体制1927~1928年,苏联同西方国家签订了不同类型的技术转让协定苏联一五〃时期的第聂伯河水电站、哈尔科夫拖拉机制造厂、下诺夫哥罗德汽车厂、顿巴斯煤矿等工程,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从西方引进的新技术这说明()A.西方对苏联的外交孤立被打破B.经济危机成为苏联发展的机遇C.技术交流促进了苏联经济发展D.计划经济体制具有显著优越性1917年3月,俄国临时政府发表《就土地问题致民众书》,宣称立宪会议会解决土地问题,要农民耐心等待布尔什维克党对此做出回应,大力宣传其土地纲领,号召农民消灭地主土地所有制,同时派遣工人和士兵回家乡做宣传工作布尔什维克党这一做法()A.揭露了临时政府的资产阶级性质B.推动了农民与工人结盟C.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D.实现了土地国有化目标1920年,列宁实行全俄电气化计划,但是在电气化初期便出现了燃料、原料不足等问题,工业中心荒芜一片当年农业生产总值比1913年减少了3使得工业处于艰难境地电气化计划暂时告一段落这表明在苏俄当时()A.亟待调整政策以恢复国民经济B.农业集体化运动遭遇挫折C.应该全力粉碎敌对势力的进攻D.国民经济的比例严重失调1921年,列宁提出落后国家不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并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新的探索这一“新的探索〃是()A.制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行新经济政策C.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D.实施“五年计划〃1929年,斯大林在一次演讲中满怀憧憬地说“我们的国家正变成金属的国家,汽车化的国家,拖拉机化的国家……〃他所憧憬的是()A.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B.新经济政策目标的实现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成功D.工业化建设的顺利完成20世纪20年代苏联经济迅速发展,在1932年成为欧洲第
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化国家取得这一成果的主要原因是()A.苏联新经济政策的影响B.斯大林模式的正式形成C.斯大林推行五年计划D.赫鲁晓夫的工业化改革苏俄中央消费总社计划于1921年8月15日前拨出8105亿金卢布的工业品给地方合作社,而实际只拨出1133亿金卢布同期,政府计划用工业品交换3200万普特粮食,但只得到218万普特粮食为了克服这种困境,苏俄政府()A.实行余粮征集制B.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C.扩大农村租佃关系D.统一进行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四月提纲》指出“我们的直接任务并不是‘实施社会主义,而只是立刻过渡到由工人代表苏维埃监督社会的产品生产和分配”即主张在不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的前提下,由工人代表苏维埃或有关的工人组织对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和分配的过程进行监督和计划,对资本家的活动进行一定的制约这一思想()A.表明列宁反对无产阶级专政B.是从俄国经济落后的状况出发的C.表明列宁认识到农民的落后D.是“战时共产主义〃的理论指导苏维埃〃俄语的本意为会议和代表会议列宁在阐释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时说假如革命阶级的人民没有建立起苏维埃,那么无产阶级革命在俄国就是没有希望的事情〃在此,列宁强调十月革命胜利的重要前提是()A.人民群众的强有力支持B.苏维埃在全国的巩固C.无产阶级适时进行革命D.沙皇政府失去了民心1917年,列宁提出推翻沙皇君主制以后……的和平,就是立即实现的不割地(即不侵占别国领土,不强迫合并别的民族)不赔款的和平……各富强国家为了如何瓜分它们所侵占的弱小民族而继续进行战争,是反人类的滔天罪行〃这一言说()A.瓦解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B.改变了二十世纪世界政治格局C.推动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D.为国际法开辟了新的发展阶段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肉类、蛋类、奶类和土豆等个人副业生产的农产品产量提高到各类产品总产量的50%以上,有的产品甚至达到85%个人副业收入占农庄庄园家庭收入比例约为26%o这从侧面表明当时的苏联()A.农产品市场化水平较高B.生产资料公有制失去主导地位C.食品保供能力得到提升D.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有所下降1954年,由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写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把国家所有制和由国家机关组织实施的计划经济列为社会主义最基本的经济特征这一做法()A.为经济改革创造了条件B.有利于苏联实现工业化C.加剧了苏联体制的僵化D.体现了理论方面的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私人企业发展过程中,联邦政府除了不断地制定扶植政策之外,不对经济活动做任何干预,这造就了一大批企业巨头、家族财团和金融寡头30年代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由政府出面,运用行政手段来监控全国市场就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新政时期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不仅仅是暂时应付危机的手段,而且是使国家对经济干预走向全面化、经常化的开始它不只是行政性的手段,而是通过立法程序化、法律化它不仅涉及流通领域,而且还参与到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再生产过程——摘编自沈亚男《罗斯福新政与美国现代化新模式》材料二到1932年,苏联完成了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先后建成了一批大型重化工业企业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成为西方技术和机器设备的最大买主1929〜1930年,美国有36个州的几百家企业参与制造苏联的订货据统计,1931年苏联购买的美国机器设备约占美国出口总量的50%1929年美国所需的镒矿有一半以上是苏联进口的,还大量购买苏联的锯材、羊毛、小麦等商品斯大林认为苏联约有2/3的大型企业是在美国援助下建立的,因此与美国建立正常的贸易关系已成为苏联的迫切任务摘编自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上)》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上半期美国经济政策的转变及影响⑵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美苏贸易为例,简要说明世界性经济危机为苏联工业化建设提供的有利条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大部分学者都承认现代化进程包含以下主要特征第一,现代化是一种革命进程因为这一进程明显地反映出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对比,它包含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一个急速并且是总体上的变化第二,现代化是一种复杂进程它不能被归结到某一因素或某一方面,它所包含的变化实际上包括了人类思想和行为的一切方面第三,现代化是一种系统进程因为某一因素的变化总会影响到另外一些因素的变化——摘自钱乘旦等《走向现代国家之路》上述材料是学者对现代化进程特征的阐释据此,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世界近现代某一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特征,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提出不少于两个特征,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A【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940年相比于1928年钢、煤炭、石油等重工业需要的原料产量相比于棉织品、谷物等轻工业需要的原料增幅差距明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处于斯大林统治时期,反映了苏联当时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A项正确;农业集体化程度不能体现,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改革,题干时间范围内是斯大林执政时期,没有发生改革,排除C项;苏联是计划经济体制,政府指令说了算,不是宏观调控,排除D项故选A项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928年苏联开始了以重工业建设为主的一五计划再结合材料“现在我们需要大批大批的、成千上万的能够在各种知识部门中成为行家的新的布尔什维克干部第二是业务的标志,即是否适合做某一项具体工作〃,斯大林的主张就是为了推进了工业化战略,A项正确;奠定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夸大了斯大林主张的影响,排除B项;1928年新经济政策已经停止实施,排除C项;1928年,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还未真正建立,弊端无从谈起,排除D项故选A项D【详解】《布列斯特条约》使苏俄退出一战,缓解了苏俄的国内压力,有利于巩固苏维埃政权,新经济政策缓和国内的政治经济危机,也有利于巩固苏维埃政权,D项正确;苏俄退出一战,引走了协约国的强烈不满,排除A项;苏俄的无产阶级力量是强大的,否则也无法巩固新政权,排除B项;签订《布列斯特条约》不属于开辟国家建设新道路,排除C项故选D项B【详解】依据材料“十月革命后对大型企业进行了国有化,对生产进行监督〃“1918年6月开始,中小企业也实行国有化”1921年,部分地承认生产资料和产品的私有制”“1922年……并首次制定了年度计划〃分析可知,苏俄一直积极探索经济发展模式,B项正确;苏俄工业化从1926年开始,排除A项;苏俄经济政策的变动与当时的国际和国内环境变化有关,并不是摇摆不定,排除C项;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从1928年才算开始真正实施,排除D项故选B项C【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苏联通过引进并吸纳西方技术建设了一批重要的重工业企业,这说明技术的交流促进了苏联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苏联实施新经济政策期间,已通过租让制等做法与西方国家建立了联系,排除A项;此时西方国家还处于经济发展繁荣期,尚未发生经济危机,排除B项;苏联“一五〃计划开始于1928年,当时计划经济体制还在构建阶段,其优越性尚未凸显,排除D项故选C项B【详解】根据材料“布尔什维克党对此做出回应,大力宣传其土地纲领,号召农民消灭地主土地所有制,同时派遣工人和士兵回家乡做宣传工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布尔什维克政权并存,布尔什维克党大力宣传其土地纲领,团结农民,推动了农民与工人结盟,B项正确;材料只提及布尔什维克党派宣传其土地纲领,无法揭露了临时政府的资产阶级性质,排除A项;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权,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排除C项;土地国有化是在十月革命后逐渐实现的,排除D项故选B项A【详解】根据材料信息“1920年,列宁实行全俄电气化计划,但是在电气化初期便出现了燃料、原料不足等问题,工业中心荒芜一片当年农业生产总值比1913年减少了3,使得工业处于艰难境地,电气化计划暂时告一段落〃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苏俄经过一战和三年国内战争,以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下,经济萧条,出现了经济和政治危机,尚不具备实行全俄电气化的条件,因此亟待调整政策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A项正确,当时苏俄尚未开始农业集体化,排除B项;此时一战和三年国内战争已经结束,排除C项;材料的主旨信息是苏俄经济萧条,并非国民经济的比例严重失调,排除D项故选A项B【详解】根据材料1921年,列宁提出落后国家不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结合知识可知,1921年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通过发展资本主义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找到了一条由落后的农业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B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排除A项;推行〃农业集体化〃和实行“五年计划〃的是斯大林,排除CD项故选B项D【详解】1929年,苏联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正在全力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材料反映的是对工业化建设的憧憬,D项正确;1939年世界大战爆发,排除A项;1928年苏联停止实施新经济政策,不符合“憧憬〃,排除B项;1920年苏俄停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C【详解】根据材料在1932年成为欧洲第
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化国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8年至1932年,苏联共产党和政府为摆脱苏联落后的农业国面貌而实行的大规模有计划的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苏联开始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苏联初步建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物质基础,所以取得这一成果的主要原因是斯大林推行五年计划,C项正确;新经济政策是苏俄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不是造成材料现象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斯大林模式从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开始实行,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1961年10月召开的苏共“二十二大〃是赫鲁晓夫改革开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B【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俄中央消费总社缺乏工业品和粮食,工业生产和粮食生产不足,为克服这种困境,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工业生产和粮食生产,B项正确;余粮征集制是1918年开始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排除A项;扩大农村租佃关系不能解决材料反映的工业生产和粮食生产不足的问题,排除C项;统一进行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也不能解决工业生产和粮食生产不足的问题,新经济政策甚至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借制和租让制的形式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企业,排除D项故选B项B【详解】根据材料由工人代表苏维埃或有关的工人组织对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和分配的过程进行监督和计划,对资本家的活动进行一定的制约可知,这一思想并不是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而是主张保留私有制,这是从俄国经济落后的状况出发的,B项正确;列宁主张无产阶级专政,排除A项;列宁认识到农民的落后在题干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战时共产主义”主张消灭资产阶级私有制,排除D项故选B项
13.A【详解】根据材料假如革命阶级的人民没有建立起苏维埃,那么无产阶级革命在俄国就是没有希望的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宁认为,革命群众建立起苏维埃是十月革命胜利的重要原因,反映出人民群众的强有力支持保证了十月革命的胜利,A项正确;材料内容强调人民的重要性,没有涉及苏维埃在全国的巩固,排除B项;材料内容强调人民的重要性,材料没有体现革命时机对革命胜利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沙皇政府不得民心,排除D项故选A项D【详解】根据材料“推翻沙皇君主制以后……的和平,就是立即实现的不割地(即不侵占别国领土,不强迫合并别的民族)不赔款的和平……各富强国家为了如何瓜分它们所侵占的弱小民族而继续进行战争,是反人类的滔天罪行〃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所述属于十月革命后工农苏维埃政府颁布《和平法令》的内容,是使国际关系和国际法发生变革的苏维埃政权的第一个国家文件,故这一言说为国际法开辟了新的发展阶段,D项正确;二战后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瓦解,排除A项;《和平法令》的颁布并未改变二十世纪的世界政治格局,排除B项;近代以来民族主义的兴起,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排除D项故选D项C【详解】依据材料农产品产量提高到各类产品总产量的50%以上,有的产产品钢(万吨)煤炭(万吨)石油(万吨)棉织品(亿米)谷物(万吨)1928年
425.
13551116026.7873301940年
1831.
716592.
3311039.549564增幅326%368%168%4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