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6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
一、单选题.我国行省制度的设立是在()A.汉朝B.唐朝C.宋朝D.元朝.元政府为经略台湾而设置的管理机构是()A.澎湖巡检司B.宣慰司C.湖广行省D.宣政院.下表为某同学记录的历史笔记笔记反映的历史时期是().建立者为党项族首领元昊,1038年称帝,定都兴庆府
2.先后与宋等成三国鼎立之势,被称为“三分天下居其一,雄踞西北两百年工
3.崇尚儒学,尊崇佛教,其制度基本模仿北宋,期间维持了较长时间的社会稳定有学者在研究元朝历史时,引用了《元史•地理志一》中的材料“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边疆地区设置的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长官的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之于内地”该学者引用这些材料主要是为了说明A.元朝推行民族融合政策B.元朝边疆经济得到发展C.元朝进行政治制度创新D.元朝加强对边疆的管辖.下列叙述与回族的形成有关的是A.回族是汉族与畏兀儿人融合的结果.汉族与女真、契丹等民族融合的结果C.蒙古草原的统一D.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来中国后与汉、蒙古等民族融合的结果下表是小明阅读岳飞1103-1141年《满江红》后的解注,其中较恰当的是看康学
①.就入学;五孑便.何时天.长隼*嫉・皇山公.4tAM拿用“内
②.笑**<何**
③.臂从头收输咱当耳
④.I\^天A.□元灭宋B.□女真人C.□蒙古人D.□东北地区.梁启超在1905年发表的文章中指出“现今之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中华民族中的回族形成于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前代的尚书行台等,都是暂设的,以应付临时之事,事定即撤元朝却于中原之地,设行中书省十,行御史台二,以统辖路府州县可见行省制度A.源于唐朝的三省制B.加强了中央集权C.主要功能是对地方巡察D.形成了地方割据.西藏,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8西藏自古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朝时,中央政权对西藏行使有效管辖的机构是A.宣政院B.宣慰司C.中书省D.澎湖巡检司.在下列四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示意图中,错误的一项是.南开大学教授李治安认为元朝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相当于自隋朝始第三个“正一反一合”阶段的“合”作者认为A.行省制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B.行省制主要着眼于政治上的统治和军事上的控制试卷第2页,共4页C.行省制巩固了元朝的中央统治和国家的统一D.行省制充分借鉴了郡县制的优点,基本撰弃了两宋政治制度的缺点.据记载,元代中书省多次要求各地行省“除重事并创支钱粮必合咨禀者,议拟咨来其余公事应合与决者,随即从公依例与决,毋得似前泛咨(凡事都请示中书省)工这反映了元代行省A.内部纷争使行政效率低下B.具有决策重大事务的权力C.缺乏地方管理上的自决权D.内部存在着权力制衡机制.元朝版图辽阔,对边疆地区实行了比较稳定有效的统治,边疆管理也更多地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这主要得益于元朝实行A.和亲会盟制度B.崇文抑武方针C.册封土司制度D.行中书省制度.史书记载“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A.中书省B.行中书省C.宣政院D.宣慰司.元朝行省是“中古殖民地制度之遗物”,省区即军区“,”皆为军事控制区域,各拥相当军需资源;藉以供养驻军,镇压地方……”由此可知,元朝设行省的根本目的是A.开拓疆域,藩卫中央B.以武力维持专制统治与剥削C.维持治安,发展经济D.确保满洲贵族的政治经济利益.辽宋夏金元时期是一个政治家们充满创造活力的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创制并实施了“南北面官”“猛安谋克”等一系列制度这些制度()A.全盘照搬了唐朝的政治制度B.植根于民族发展水平的差异C.实现了疆域内各民族的平等D.实现了多民族国家的大一统.“太祖命三百户为谋克、十谋克为猛安一如郡县置吏之法:此处的“太祖”最有可能是
二、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镇“奉行”而已——朱熹《朱子语类》材料二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回答,如果唐朝准备在长安城内兴建一大型工程,该工程在中央从决策到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如何?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试卷第4页,共4页参考答案:D【详解】元朝设置行省,加强对地方管理,D项正确,汉唐宋实行郡县制,排除A、B、C项故选D项A【详解】根据材料“元政府为经略台湾而设置的管理机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I元政府为经略台湾而设置的管理机构是澎湖巡检司,A项正确;宣慰司是处理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排除B项;湖广行省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宣政院负责处理西藏事务的,排除D项故选A项C【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党项族首领元昊,1038年称帝,建立西夏,定都兴庆府,且先后与宋等成三国鼎立之势,被称为“三分天下居其一,雄踞西北两百年”,C项正确;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成为契丹可汗,916年始建年号,建国号“契丹”,定都上京临潢府,947年,辽太宗耶律德光率军南下中原,攻占汴京,于汴京登基称帝,改国号“大辽”,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金朝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统治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的封建王朝,完颜阿骨打(完颜旻)所建,西与西夏、蒙古等接壤,南与南宋对峙共传十帝,享国119年,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统治者为蒙古字儿只斤氏,传五世十一帝,从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始为162年,从忽必烈定国号元开始历时98年,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D【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2世纪后期金世宗在位,金朝进入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史称“大定之治”,世宗被百姓誉为“小尧舜”,故选D成吉思汗即铁木真,AB不可能同时选,且其也未被誉为“小尧舜”,排除;忽必烈为元世祖,未被称过“小尧舜”,排除C
5.C【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元朝为了管理辽阔的疆域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开创了我国省制的开端故C正确;唐、北宋和南宋时期尚未出现行省,排除A、B和D故选CD【详解】阿骨打建立的是金,建立后金的是努尔哈赤,故选D;ABC搭配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D【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元朝对边疆的管理,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材料大致意思,即元朝疆域辽阔,历来由少数民族统治的地方现在也征发赋役,正式划入了元朝的版图,D项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A项“民族融合”,材料信息无从体现,排除;B项错误,材料信息不是在强调边疆经济的发展问题,排除;材料信息看答案第5页,共4页不出制度创新,排除C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集权的加强•元朝对边疆的管理【名师点睛】对元朝行省制度特点的把握行省制度的特点一是行省的双重性,既是朝廷的派出机构,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二是行省制度既有利于中央收集,又给地方留出了部分权力;三是行省的领导体制是一署多员与长官节制相结合,有利于官员的相互制约,也即可以说是实行集体领导与民主集中相结合的领导方式;四是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较成功地解决了地方势力做大以及割据问题D【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中亚、西亚的大批穆斯林移居中国,在伊斯兰教的整合下形成回族的前身,D项正确;A、B、C项史实错误B【分析】试题分析□应是指金灭北宋,靖康之耻;□□岳飞抗金,金由女真人建立胡虏、匈奴应是指女真人;口岳飞抗金旨在收复北方中原失地,因此选B.考点岳飞抗金【详解】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以来,有不少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自我国一些地方定居,元朝时又有大批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畏兀儿等各族长期杂居通婚,到元朝时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一回族,故D符合题意;ABC均与材料所述不符B【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论证问题能力,材料提到,“前代的尚书行台等,都是暂设的,以应付临时之事,事定即撤元朝却于中原之地,设行中书省十,行御史台二,以统辖路府州县”这种差序格局的结构方式说明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A属于中央制度;C不负责监察;D不容易形成割据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的政治制度•行省制【名师点睛】汉朝到元朝的政治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阶段复习时注意一个“继承”、把握两个“趋势”、抓住三个“创新”一个“继承”西汉和唐朝明显继承了秦朝和隋朝的政治制度两个“趋势一是从汉到元宰相制度的变化,体现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趋势;二是从汉到元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体现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三个“创新从汉到元时期,开创了三省六部制(中央行政机构)、行省制(地方行政制度)、科举制(人才选拔制度),这三大制度不仅对中国古代而且对当今社会都有重要影响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设置宣政院管辖西藏,A项正确;宣慰司管辖的是西答案第6页,共4页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属于羁縻政策,排除B项;中书省属于中央机构,排除C项;澎湖巡检司管辖的是台湾地区,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宋同西夏、金并立,辽被金消灭,因此D项错误,符合题意;ABC项均是对宋朝民族政权并立的正确描述,排除故选D项【点睛】A【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和对行省制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可得知作者认为行省制是郡县制的发展,是两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继续,故A项正确;行省制的主要着眼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与题意无关,故B项错误;C项说法正确,但此信息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认为“行省制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元代行省制D【详解】“合与决者,随即从公依例与决”说明行省决策存在着制衡的机制,故D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行省效率低下信息,故A错误;行省重大事情上报中央,故B错误;行省有地方管理和决策权,故C错误D【详解】根据所学,元代实行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强化了对地方的管理,D正确;和亲会盟制度是唐代的举措,排除A;元朝是游牧民族政权,重武轻文,排除B;土司制度主要在云贵地区实行,不具有普遍性,排除CC【详解】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意在考查元代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在做此题时一定要注意在本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由帝师兼领,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B【详解】依据“皆为军事控制区域,各拥相当军需资源藉以供养驻军,镇压地方”可知,其根木目的是维持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掠夺,故B项正确A项与材料不符,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说法错误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辽宋夏金元时期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结合所学内容可答案第7页,共4页知,南北面官制度和猛安谋克制分别是辽朝和金朝实行的政治制度,这些制度与他们本民族的实际情况相关,是因俗而治的表现,植根于民族发展水平的差异,B项正确;这些制度并不是照搬唐朝的,排除A项;这些制度属于因俗而治,并没有实现各民族的平等,排除C项;辽和金都没有实现国家的大一统,排除D项故选B项C【详解】完颜阿骨打是金朝开国皇帝,是金太祖,建立了猛安谋克制度,故选C;耶律阿保机是契丹族的首领,辽朝的开国君主,不符合题意,排除A;元昊是党项人,是西夏的建立者,不符合题意,排除B;铁木真是蒙古人,建立大蒙古国,不符合题意,排除D【点睛】1程序中书省草拟皇帝关于兴建此项工程的报告,门下省审议,尚书省将审议通过的兴建计划交工部,由工部具体实施2不同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握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元朝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领六部,行使宰相职权【详解】1由材料可知,兴建大工程先由“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然后“中书付门下“,让门下省进行审议,通过后由尚书省交由工部,最后由工部具体实施2根据材料
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的中书省是三省六部中的中央机构之一,掌握决策权,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元代废除尚书省和门下省,保留的中书省成了全国最高行政机关,领导六部,行使宰相职权相权反弹,威胁君权答案第8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