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内容:
台州市2023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评估试题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3.04
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
二、选择题II(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3题18分,第24题17分,第25题16分,共51分)(18分)
(1)影响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任选四点,4分)说明西亚地区最早培植出大麦、小麦和豆类作物;南亚培育出芋头;中国发明水稻和粟;中南美洲的玉米、甘薯和和南瓜(任选两例,2分)
(2)变化由亚洲西部到美洲及世界其他地区;由以果品和蔬菜为主到以粮食为主;由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到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3分)影响美洲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甘薯的推广种植,增加粮食产量,促进人口增长;丰富食物种类;促进了农业发展和贫瘠地区开发(或扩大了耕地面积);也导致土地资源过度开发,水土流失(任答三点,3分)
(3)原因对农业的长期投资不足;粮食、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影响;人口增长;全球气候变化;少数国家实行贸易限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任答四点,4分)对策加强国际合作;增加农业投资;提高科技投入;保护环境(任答两点,2分)(17分)
(1)措施仿效汉朝,重建礼乐制度;学习中原,建立封建官僚及考核制度;完善法律制度,减轻刑罚;重视农业生产(4分)效果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缓和了民族矛盾,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或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3分)
(2)特点国家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与调节(2分)影响开创了国家垄断主义的先河(1分)原因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现代科技进步(2分)
(3)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分)启示改革可以推动民族交融、国家统一;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合理的改革应持续深化(3分,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16分)
(1)制度分封制,宗法制(2分)主张道德教化(或德治)(2分)效果儒家思想不适用于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对重视富民强兵的君主来说难以落到实处(2分)
(2)评分要求论题1分,阐述6分,小结2分,逻辑语言1分示例如下
①“国家统一”角度示例论题国家统一是我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主流(1分)阐述中国古代历史分分合合,但历史走向的主流是统一首先,从时间存续来看,从秦统一到清帝退位,中国历史2000多年,经过汉、隋唐、元明清的发展,基本保持着国家统一的局面,统一时间长达1500多年分裂时期只有500年左右其次,即使国家处于分裂时期,各民族虽有矛盾冲突,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主流,往往孕育着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国家新统一最后,“大一统”的文化理念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追求,在这种理念影响下,中华民族积极追求疆域领土统
一、注重文化共识凝聚,反对国家分裂等无论怎样分裂,最终国家都会重新走向统一(3方面,各2分共6分)综上所述,统一国家才能够强盛稳定,人民幸福安康,经济文化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所以国家统一是我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主流(2分)(逻辑表述1分)
②“要在中央”角度示例论题要在中央一一中央集权是我国封建大一统国家治理的最基本制度体系(1分)阐述“要在中央”即加强中央集权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皇帝制度是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一切政治、军事、法律事务的决定权都在皇帝手中在中央建立了以公卿为首的一套官僚机构,国家重大事务最后由皇帝裁断地方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中央直接任命(3分)秦朝还建立了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传送到全国各地,采用上计制考核官员,建立起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发布法律文告等来加强国家治理(3分)综上所述,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最基本制度体系为以后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以后历代也通过官僚体制、文书律令、考核监察等方式加强中央集权,从而促进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2分)(逻辑表述1分)(如答到其它朝代措施可酌情给分)
③“郡县体制”角度示例论题郡县体制是大一统中央集权下地方治理体系的基本模式(1分)阐述秦统一全国后,在地方废除分封制,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郡县长官由中央直接任免和考核,郡县体制的建立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分裂割据、巩固了国家统一局面(4分)此后,地方行政制度也因中央集权的强弱和国家治理的需要处在不断调整中尽管不同历史时期全国地方行政区划有所不同,但郡县两级是历代地方治理体系的基本层级,尤以县这个层级最为稳定,各级地方官吏也都由中央委派(2分)综上所述,秦朝确立郡县体制,为以后历代基本沿用,它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古代中国大一统的国家格局,成为我国古代大一统中央集权下地方治理的基本模式(2分)(逻辑表述1分)
④“因俗而治”角度示例论题“因俗而治”是大一统王朝的治理智慧(1分)阐述我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国家治理模式,并非一味地追求整齐划一,也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情况因俗而治,适度保持自治、分治如秦朝中央设典客、典属国等管理民族事务;地方在少数民族地区设道管理;汉朝设置大鸿胪管理民族事务,东北设护乌桓校尉隋唐设礼部和鸿胪寺负责民族事务,隋加强了对岭南各族的治理,册封百越首领冼夫人,边疆推行郡县制,往往以边疆民族的豪酋大姓任郡守、县令唐代对吐蕃采取和亲政策,并数次会盟;对南诏诸王加封;西北、东北、北方、南方分设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任,上统于中央政府元朝疆域辽阔,统治者一方面“行汉法”,另一面,不同民族实行了明显差别对待政策,封八思巴为帝师,领宣政院事,代表中央政府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开始实行土司制度明朝在中央设提督四夷馆;在东北、西北、西南设卫所或土司,官员由各族酋长世袭任职,按时进贡,接受朝廷征调军兵;敕封西藏僧俗领袖为“王”、“法王”,建立羁縻性质的都司机构清朝中央专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通过满、蒙联姻加强对漠南蒙古的控制,在蒙古地区设立盟、旗统治,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册封五世达赖和班禅;在西南沿袭土司制度(6分要求至少答到两个朝代的相关史实,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综上所述,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在坚持大一统理念的前提下,促进了我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同时考虑到边疆与内地民族间的经济文化差异,有利于各民族的交流互补、和睦相处,充分体现我国古代大一统王朝的治理智慧(2分)(逻辑表述1分)本卷为台州二模命题组命制,由南太湖团队根据网传试卷技术整理12345678910BCCACDDCDA11121314151617///BC0DADB1819202122DBA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