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专题十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里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端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乙】此石经始
①禹
②凿;河中漱广
③,夹岸崇深
④,倾崖返捍
⑤,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
⑥魄
⑦(节选自郦道元《河水龙门》)【注释】
①经始开始
②禹治水的大禹
③广开阔
④崇深高深
⑤捍保卫
⑥悸惊动
⑦魄心魂.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沿溯阻绝(逆流而上)*
(2)哀转久绝(消失)
(3)河中漱广(冲击,冲荡)
(4)窥深悸魄(看,望).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2)水流交冲,素气云浮(龙门)水流交汇冲击,白色的水汽像云一样飘在空中.侧面描写是【甲H乙】两文共有的写作手法,请从两文中各找一句,并说说其作用示例【甲】文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作用突出山的高峻、连绵
②“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作用突出水的湍急
③“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作用突出三峡秋景萧瑟、凄凉的特点【乙】文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作用突出水流急水雾大.【甲】【乙】两文都写了水,试比较两文中水的特点的异同示例相同点两文中的水都有急、大的特点不同点【甲】文中除了写出夏水急、大的特点外,还写出了春冬之水清静(清澈)的特点【乙参考译文】(传说中)这块石头当初是大禹所凿,河两岸被水冲击而变得开阔,两岸高深,倾斜的山崖像是反过来保卫着河水,巨大的石头居高临下,好像要坠落下来却又倚靠在山崖上古人曾说“水不是石匠的凿子,却能够穿透石头”确实是这样!(龙门)水流交汇冲击,白色的水汽像云一样飘在空中,过往行人远远眺望,常常感到好像有雾气沾湿衣服往云雾的深处望去,有一种撼人心魄的感觉(二升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殖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东坡先生与黄门公
①南迁
②,相遇于梧、藤
③间道旁有鬻
④汤饼者,共买食之*痈
⑤恶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
⑥而已”(选自陆游《老学庵笔记》)【注释】
①黄门公指苏辙,下文中的“九三郎”也是对苏辙的称谓
②南迁贬谪到南方
③梧、藤梧州、藤州
④鬻(y)卖
⑤/(的)同“粗”
⑥饮湿:指润湿嘴巴.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欣然起行(高兴的样子)••
(2)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
(3)共买食之(吃)*
(4)饮酒但饮湿(只,仅).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苓交横庭院中(的月光汝口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藻交错其中
(2)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苏辙放下筷子叹气,苏轼已经吃完汤饼了.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B)A.【甲】文中“亦”和“相与”点出两人相似的遭遇和心境B.【乙】文描写了被贬后的艰难生活“大笑”看似写乐,实则写人物的苦闷C.【甲】文以第一人称写寻友赏月的悠闲【乙】文以第三人称叙述故事,“徐”和“大笑”准确传神地写出了人物的风采D.【甲】【乙】两文都采用记叙和描写的方式来写被贬后的生活,最后都以议论结尾.如果你是东坡先生,在【乙】文的情境中,会对九三郎说什么?示例弟弟,人生中的磨难在所难免与其唉声叹气,不如乐观面对(只要体现出劝慰弟弟乐观面对挫折,符合语境,言之有理即可)【乙参考译文】苏轼与弟弟苏辙贬谪到南方时曾经在梧州、藤州之间相遇,路边有卖汤饼的人,于是兄弟二人一起买了汤饼吃粗陋而难以下咽,苏辙放下筷子叹气,苏轼已经吃完汤饼了他慢悠悠地对苏辙说“九三郎,你还想细细咀嚼吗?”说完大笑着站起来秦少游听说这件事后,说“这是东坡先生‘喝酒只是润湿嘴巴’(的风格)罢了”
(三)(四川遂宁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乙】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
①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
②,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
③以作耕器出仓膜
④以赈贫穷,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选自《子奇治县》)【注释】
①阿地名今山东东阿县
②决之决断政事
③铸库兵熔铸兵库里的兵器
④仓縻粮仓.用“/”给下列句子断句,断三处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击之.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池非不深也(护城河)
(2)委而去之(离开)*
(3)齐君使治阿(派)
(4)追者反曰(同返”,返回).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2)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那么凭借老人的智慧,凭借年轻人的决策,(子奇)一定能治理好阿县的!.结合【乙】文谈谈你对【甲】文中“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理解【乙】文中子奇到了阿县,熔铸兵器锻造成为耕田的农具,拿出粮食来救济贫穷的人民推行的是“仁政”,从而赢得了民心(人和)所以当魏国攻打阿县时,阿县的百姓才能团结一致,用自己家的武器战斗,取得胜利可见能行仁政的管理者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取得胜利【乙参考译文】子奇十六岁的时候,齐国的国君派(他)去治理阿县不久,齐君反悔了派人追赶追赶的人回来说“子奇一定能够治理好阿县的,同车的人都是白发老人那么凭借老人的智慧,凭借年轻人的决策,(子奇)一定能治理好阿县的!“子奇到达阿县,把兵库里的兵器熔铸锻造成为耕田的农具,打开粮仓来救济贫穷的人民,(把)阿县治理得井井有条魏国的人听说小孩子治理阿县,兵库里没有武器,粮仓里没有积粮,于是就起兵攻打(齐国)阿县,阿县的人父亲带儿子,哥哥带弟弟,用自己家的兵器战斗,于是打败了魏国军队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富贵不能淫》)【乙】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
①,系之衣带间其词日“孔日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
②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
③临刑从容谓吏日“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见闻者无不流涕(选自《文山先生全集》)【注释】
①自赞自我总结
②庶几差不多
③观者如堵围观人的多得像一道墙.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A.得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能,能够)得志,与民由之(实现)B.之戒之日(代词,代指女子)*系之衣带间(代词,代指衣带)C.正以顺为正者(准则,标准)*立天下之正位(正确的)D.居居天下之广居(居住)居天下之广居(居所,住宅)【解析】系之衣带间把它挂在衣带间之代词,指代遗书.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
(2)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他被押过市区时,气概神色自然,围观的人多得像一堵墙.下列对以上两篇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孟子认为张仪之流没有仁义道德,奉行的是妾妇之道,哪里谈得上大丈夫B.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应该是能够身居高位,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C.文天祥遗书中的文辞提到孔子的杀身成仁、孟子的舍身取义他认为孔孟都实现了仁德D.文天祥在受刑之前,问围观的人南北分别在哪里,然后朝南方拜了两拜,就接受了行刑.请结合【甲】【乙】两文分析文天祥是否能称为“大丈夫”能称为“大丈夫二因为【乙】文中写文天祥遵从孔孟的仁德之道,注重自身的品格修养在刑场上,面对严酷的刑罚,他也表现得从容自然这体现了【甲】文中所说的“威武不能屈”所以文天祥能称为“大丈夫”【乙参考译文】文天祥将被押出监狱前,就写下遗书自我总结,把它挂在衣带间遗书里写着“孔子说杀身成仁,孟子说舍生取义,尽了人臣的责任,所以达成了仁德读古代圣贤的书,所学的(不是成仁取义的事)是什么事呢?从今以后,我差不多就没有愧疚了!”他被押过市区时,气概神色自然,围观的人多得像一堵墙即将受刑时,他不慌不忙地向执刑的官吏说“我的事都已经做完了”问集市上(围观)的人何处是南,何处是北,面向南方拜了两次,然后受刑而死不久,有使者(前来传令)让行刑停止,到达时(文天祥)已经死了看到、听到的人,没有不伤心流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