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1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十堰市2023年高三年级元月调研考试历史本试卷共6页20题均为必考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并将考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K答案U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R答案U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K答案H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非选择题用
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期的金文族徽大多为青铜器铭文记载的殷遗族氏标记图1为西周金文族徽地域分布变化图这一分布变化反映出西周时期()陕西河南山东山西湖北北京H•市辽宁河北湖南江苏安微四川云南内蒙A.分封体制促进了族群交融B.贵族阶层等级秩序的消融C.宗法血缘关系进一步瓦解D.青铜铭文逐渐走向普及化K答案1AK解析H根据题干图片西周金文族徽除西周的发源地陕西之外,在河南、山东、陕西、湖北、北京、甘肃、辽宁、河北、湖南、江苏、安徽等地也有发现,说明周文化在当时西周疆域内有了广泛传播,推动了文化的交融,而推动周文化广泛传播的重要原因就是分封制,尤其是同姓亲族的分封,A项正确;题干不能反映贵族阶层的等级秩序和宗法血缘关系,且西“他们对应不同的职位参照不同的考试内容和标准”和“效力层次区分清晰的考试法律体系”可知重视效力层次,进行区分对待背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背景为工业革命的发展使得原有的选官制度不适应新的形势的需要,同时政党政治的发展也推动了文官制度改革(小问2详析工根据材料一中英国文官制度改革和材料二中中华民国文官制度发展相应的内容可知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对文官进行科学、统一管理,适应了近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体现了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同时文官考试提升了文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为政府选拔了有用的人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王阳明《南赣乡约》)“故今特为乡约,以协和尔民,自今凡尔同约之民,皆宜孝尔父母,敬尔兄长,教训尔子孙,和顺尔乡里,死丧相助,惠难相恤,善相劝勉,恶相告戒,息讼罢争,讲信修睦,务为良善之民,共成仁厚之俗……会期以月之望,若有疾病事故不及赴者,许先期遣人告知约;无故不赴者,以过恶书,仍罚银一两公用…同约中推年高有德为众所敬服者一人为约长,二人为约制,又推公直果断者四人为约正,通达明察者四人为约史,精健廉干者四人为知约,礼仪习熟者二人为约赞置文薄三扇其一扇备写同约姓名,及日逐出入所为,知约司之;其二扇一书彰善,一书纠过,约长司之”——摘编自王守仁《阳明先生集要(下)》
(1)根据材料,指出王阳明推行乡约的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赣乡约》的特点及其社会价值K答案U
(1)落实儒家道德价值;以社会教化辅助社会治安
(2)特点治理色彩浓厚;有强制性;内容广泛,组织严密,职责清晰社会价值规范乡民社会生活;稳定基层社会秩序;补充和强化法律的作用;劝民向善;化民成俗(答出三点即可)K解析UK小问1详析力目的根据材料“皆宜孝尔父母,敬尔兄长”可得出落实儒家道德价值;根据材料“息讼罢争,讲信修睦,务为良善之民,共成仁厚之俗”可得出,以社会教化辅助社会治安k小问2详析》特点根据材料“息讼罢争,讲信修睦,务为良善之民,共成仁厚之俗”可得出,治理色彩浓厚;根据材料“无故不赴者,以过恶书,仍罚银一两公用”可得出,有强制性;根据材料“又推公直果断者四人为约正,通达明察者四人为约史,精健廉干者四人为知约,礼仪习熟者二人为约赞”可得出,内容广泛,组织严密,职责清晰社会价值根据材料“皆宜孝尔父母,敬尔兄长……善相劝勉,恶相告戒,息讼罢争,讲信修睦”可得出,规范乡民社会生活;稳定基层社会秩序;结合所学可知,乡约能够起到补充和强化法律的作用;根据材料“务为良善之民,共成仁厚之俗”可得出,劝民向善;化民成俗K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材料一16世纪上半期及16世纪七八十年代葡萄牙进口了欧洲市场75%以上的香料即使在16世纪中期,其香料进口量仍比利凡特多利凡特贸易是葡萄牙香料贸易的补充,它只能在葡萄牙贸易遭遇困难时复兴在葡萄牙人的经营下里斯本成为欧洲的香料之都甚至整个葡萄牙也成为万里飘香的国度葡萄牙主宰了16世纪的香料贸易促使欧洲香料的价格出现了下降新航路航线虽长,但无须水陆交接转运减少了运费故降低了香料价格——摘编自田汝英《葡萄牙与16世纪的亚欧香料贸易》材料二16世纪末欧洲通过葡萄牙人和地中海东部的商道向东方输送了相当于72吨的白银为了减少贵金属的使用,商人尽量采用物物交换的三角贸易形式荷兰人循着葡萄牙人的足迹来到东方与中国进行三角贸易这种贸易包括用东南亚的各种香料换取中国商人的茶叶而伦敦商人计划用他们的货换取印度的棉布再用棉布换香料从而建立三角贸易,减少从英国出口贵金属18世纪,英国在亚洲海域三角贩运贸易逐渐建立起来三角贩运贸易减少了贵金属的使用有效换售出英毛织品三角贩运贸易也使广州成为东南亚香料集散中心——摘编自严小青《冲突与调适16~19世纪广州口岸的中外香料贸易》
(1)根据材料
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18世纪亚欧香料贸易兴起的原因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
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香料贸易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作用R答案》
(1)原因: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西欧国家与东方进行的香料贸易利润巨大;亚洲香料产量巨大(答出两点即可)影响引发了西欧的商业革命;促进了西欧贸易中心的转移;丰富了欧洲人的日常生活;刺激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发展(答出三点即可)
(2)历史作用香料贸易是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香料贸易的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间经济的联系;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客观上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答出两点即可)K解析HK小问1详析H原因根据材料中亚洲香料贸易中占据中友好地位的国家是葡萄牙,同时结合所需知识可知这与葡萄牙借助新航路开辟之便,迅速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有关,除葡萄牙之外,其他欧洲国家也纷纷对外殖民扩张;香料的产地主要在亚洲,而欧洲对香料的需求较大,亚洲香料贸易存在巨大的利润影响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之后增加了欧洲商业贸易中商品的数量和种类,推动了商业革命;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沿岸成为欧洲的商贸中心;大量的香料等商品进入欧洲丰富了欧洲人的日常生活;在亚洲香料贸易中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刺激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亚欧香料贸易密切了世界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发展K小问2详析n历史作用香料贸易加强了世界之间的经济交流,同时经济交流伴随着文化交流,所以其推动了世界之间的经济联系,同时是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文明的传播推动了人类文明整体的发展和联系,有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K中华文化的影响X材料纵观中华文明成长历程不难看出,中华文明在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中,先后融摄中亚游牧文化、波斯文化、印度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欧洲文化等中华文明秉持“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的理念,以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兼收并蓄的宽容心态,善待外来文化,在同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汲取一切有益养分在求同存异中尊重差异性、讲求和谐共生使中华文明始终历久弥新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摘编李国强《中华文明生命力传播力及其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围绕中华文明的成长历程,自拟一个论题并运用中国史的具体史实,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K答案U示例一论题中华文化在吸收与借鉴外来文化中不断丰富其文明内涵阐述中华传统思想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并将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运用于中国现实社会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文化大交流时期西汉张骞两度出使西域,并与西域诸国取得联系这一时期,中原地区的造纸术、政治制度等均对西域诸国产生了影响,同时古希腊、罗马的诸多优秀文化成果也通过丝绸之路传至中原鉴真东渡、玄类西行,昭示了唐朝开放和平的文化交往者的形象这种开放包容的交往观和世界观进一步丰富了“和合”理念的内涵,也为唐朝日后经济文化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总之,中华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文化不断吸收外来文明的先进成就,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示例二论题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当代中华文化复兴的坚实基础阐述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呈现出自身独特的特点与风格;先秦时期是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两汉以来,国人以高昂的精神和博大的胸怀创造熔铸了灿烂的文化;中国古代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文化上兼容并包.注意吸收各族和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近代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批判有积极意义,但也存在偏向;继承和发扬优秀中华文化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总之,中华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华文化复兴的源泉.我们应重视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吸收(“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标准)K解析H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K答案儿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进行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根据“以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兼收并蓄的宽容心态,善待外来文化,在同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汲取一切有益养分在求同存异中尊重差异性、讲求和谐共生使中华文明始终历久弥新,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可知,中华文化在吸收与借鉴外来文化中不断丰富其文明内涵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华传统思想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并将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运用于中国现实社会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文化大交流时期,西汉张骞两度出使西域,并与西域诸国取得联系这一时期,中原地区的造纸术、政治制度等均对西域诸国产生了影响,同时古希腊、罗马的诸多优秀文化成果也通过丝绸之路传至中原鉴真东渡、玄类西行,昭示了唐朝开放和平的文化交往者的形象这种开放包容的交往观和世界观进一步丰富了“和合”理念的内涵也为唐朝日后经济文化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总之,中华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文化不断吸收外来文明的先进成就,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从其他角度总结论点进行阐述,言之有理亦可周时期贵族阶层等级秩序和宗法血缘关系并未消融和瓦解,排除BC项;题干中为金文发现的分布图,不能体现金文在所有青铜器中所占的比例,不能反映青铜铭文的普及化,排除D项故选A项.下表所示为唐代中后期全国户口数变化统计情况影响这一时期户口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户籍制的完善B.赋税制度的变革.C.均田制的瓦解D.政治局势的动荡K答案』DK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唐代中后期以后由于安史之乱的影响出现了藩镇割据,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下降,政治局势动荡,由此导致户数、□数和户均口数下降,D项正确;表格中情况的出现是由于政治局势的动荡,并不是户籍制度完善、赋税制度变革的结果,排除AB项;均田制的瓦解没有导致户口数目的急剧下降,排除C项故选D项.北宋前期在财政分配上,地方除上供中央定额外,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总体上都是总量分配的王安石变法设立朝廷财政规定了朝廷财政所属赋税名目,促使中央与地方及中央各财政机构间逐步实行税权分配这一改革()A.维护了重农抑商政策.B.增加了中央政府财政收人C.健全了国家赋税体制D.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需要K答案IBK解析U根据题干可知,在北宋前期地方上供中央的定额之外,中央与地方财政总体上都是总量分配,但王安石变法中,规定朝廷财政所属的赋税名目,不允许地方征收相应赋税,有利于增加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B项正确;题干并未体现农业和商业在税收上的差别,排除A项;王安石变法的改革对于国家赋税体制变化不大,只是调整了中央和地方的税权,排除C项;王安石对于赋税制度的调整并未体现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明宪宗欲易储,司礼监太监怀恩以社稷安定为由,“死拒不从”,并声称“非敢违命,恐违法耳”明武宗从刘瑾等游,不理朝政,司礼监太监王岳等联合阁部大臣,极力劝谏,并欲重惩刘瑾等这些现象表明当时()A.宦官掌握决策权B.内阁逐渐失去控制C.司礼监权力膨胀D.皇权受到一-定约束K答案』DK解析H根据题干明宪宗时期想要更换储君,司礼监太监据理力争,死拒不从,并联合阁部大臣,极力劝谏,并欲重惩刘瑾等,由此可见在政治制度运行中司礼太监通过进行谏海在一定程度上使皇权受到约束,D项正确;明朝宦官并不具备决策权,排除A项;题干不能体现内阁失去控制,排除B项;司礼太监据理力争,极力劝谏并不能说明权力膨胀,排除C项故选D项.戊戌变法时期光绪帝为推行新政所颁发给京城内外臣工的上谕除各项改革措施外就书籍而论仅有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和张之洞的《劝学篇》影响最大,光绪帝所强调的戊戌变法的指导思想也与这两本书的主张基本契合据此可知,当时()A.革命已成为主要思潮B.改革势力内部缺乏共识C.康梁思想的根本转变D.维新力量重视发动群众K答案UBk解析n冯桂芬与张之洞都不是维新变法的代表人物,而他们的书籍在维新变法运动中影响最大,维新变法也的指导思想也和他们的书籍主张契合,说明改革派内部没有形成自己明确的指导思想,缺乏共识,B项正确;当时维新改革是主要思潮,排除A项;材料内容不能说明康梁思想发生根本转变,排除C项;维新力量没有充分发动群众,排除D项故选B项.1918年,陈独秀提出社会的文明幸福,并指出幸福是个人促成的,也是个人应该享受的社会是个人集成的,除去个人,便没有社会所以个人的意志和快乐是应该被尊重的这表明陈独秀()A.思想倾向开始发生转变B.批判儒家传统的道德C.致力于宣传马克思主义D.重视保障个人的权益K答案1DK解析』根据题干陈独秀指出社会的文明幸福是个人促成的也是个人应该享受的,除去个人便没有社会,个人的意志和快了是应该被尊重的,体现了对个人权益的保障,D项正确;题干中并未体现陈独秀由民主科学到马克思主义的转变,排除A项;题干并未体现对儒家传统道德的批判,排除B项;题干并未体现马克思主义,排除C项故选D项.1920年创刊的自由派刊物《自治半月刊》尽管对社会改造持改良主义的态度,但其发刊“宣言”声称“世界上之所以有不平等不自由的事情,无非是为着有治者和被治者的阶级”这反映出当时()A.阶级斗争理论成为共识B.救国道路探索趋于一致C.马克思主义影响力增强D.国人对新思想普遍关注K答案』cK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结合材料“世界上之所以有不平等不自由的事情,无非是为着有治者和被治者的阶级”和材料中的时间可知,这这反映出当时马克思主义影响力增强,c项正确;材料无法看出阶级斗争理论成为共识,排除A项;材料未将多个救国道路进行对比,无法得出救国道路探索趋于一致,排除B项;国人对新思想普遍关注表述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1942年,中共西北中央局《西北局关于支部书记不脱离生产的决定》指出,“支部应在群众之中而不应在群众之上;党员应在群众之内,而不应在群众之外”,规定乡村支部书记不再脱离生产这一规定旨在()A.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B.保证根据地的经济发展C.建立广泛革命统一战线D.发动群众参加革命战争K答案HBK解析H根据材料“《西北局关于支部书记不脱离生产的决定》”,其标题的核心内容就是“支部书记不脱离生产”,这就直接表明,这一规定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根据地的经济发展,B项正确;根据材料中的时间是1942年,此时的中国正在进行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而侵华日军又对我抗日根据地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导致抗日根据地的军民生存异常艰难,所以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保证根据地的经济发展要比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更重要一些,排除A项;革命统一战线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排除C项;发动群众参加革命战争说法错误,此时的抗日战争是反侵略的战争,而不是革命战争,排除D项故选B项.下图所示为翁逸之创作于1956年的宣传画《要把社里的猪养得又肥又大》这可以用来K解析H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56年,此时的中国正在进行三大改造并即将完成,其中在农业领域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措施就是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因此,题干中的“社”指的就是农业生产合作社,而图片的标题“要把社里的猪养的又肥又大”,形象的表现了农民建设国家的热情空前高涨,因此综合判断,宣传画反映了在三大改造中,农业的合作经营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项正确;经济建设领域“左〃倾思想和大跃进都是在1956年以后,与题中时间不一致,排除A项、B项;女性成为国家建设重要力量在宣传画中体现不出来,排除D项故选C项.1979年11月26日,“名古屋决议”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奥委会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截至1984年我国已经加入52个国际体育组织,中国代表在15个国际体育组织中担任领导职务这一局面出现的主要因素是中国()A“左”倾错误得到纠正B.开始步人世界舞台中央C.外交领域实现新突破D.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K答案XDk解析U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国能够加入众多的国际体育组织,根本原因还是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地位提高,从而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D项正确;这一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左”倾错误是否得到纠正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仅仅根据加入国际体育组织并不代表开始步入世界舞台中央,排除B项;加入众多的国际体育组织是我国外交突破的表现,不是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柏拉图指出当公民大会对有关城邦管理的事务进行审议时,站起来发言的可能是铁匠、鞋匠、商人、店主、富人、穷人,贵族或普通人,没有人对这些人提出反对,即使他们没有这方面的专长或经验,但他们也试图提出建议这表明当时的雅典()A.权力机构缺乏制约B.公民直接参与政治运作C.民众整体素养较高D.普通民众均可参与政治K答案HBK解析H根据材料“站起来发言的可能是铁匠、鞋匠、商人、店主、富人、穷人,贵族或普通人”,一方面说明参加公民大会的人员身份复杂,但另外一方面根据材料“他们也试图提出建议”,这充分说明公民直接参与政治运作,B项正确;材料无法表明公民大会缺乏制约,排除A项;根据材料“即使他们没有这方面的专长或经验”,说明参与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在城邦里面,只有公民才能参加公民大会,妇女等人是无法参加公民大会的,所以“普通民众”范围太广,和公民不是一回事,排除D项故选B项.18世纪中后期欧洲社会出现“文明”观念很快流行起来,形成了影响深远的文明进步论和文明等级论,而“文明”话语突出西方与非西方在“文明”尺度上的“差异”这一观念()A.为西欧殖民活动提供了辩护.B.推动了人文主义的广泛传播C.刺激了欧洲革命的蓬勃发展D.促进了人类文明史的研究K答案』AK解析U题干中欧洲社会中文明的观念中存在文明进步论和文明等级轮,突出西方的文明高于非西方的文明,西方文明对非西方文明的侵略是文明的进步,这种文明观念为西方对殖民地的侵略提供辩护,A项正确;推动人文主义广泛传播的是文艺复兴,发生在14至16世纪,排除B项;题干中关于文明的观念针对的是西方和非西方,与欧洲革命的蓬勃开展关系不大,排除C项;题干中文明的观念是一种错误的观念,不利于人类文明史的研究,排除D项故选A项.19世纪,英国的道德学家宣扬自律的重要性:无论多么严厉的法律都不可能使游手好闲的人变得勤勉自持让大手大脚的人变得未雨绸缪让醉鬼变得清醒如初这样的改造只能通过个人的节俭和自律来完成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A.工人阶层遭受沉重压迫B.经济发展影响社会观念C.工业革命导致道德沦丧D.社会政治形势趋于严峻K答案』BK解析H根据材料“宣扬自律的重要性”、“19世纪”以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19世纪的英国正在或者即将完成工业革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钟表的广泛应用要求人们必须守时,准时准点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这些反映到社会观念上就是要求人们自律,B项正确;工人阶层遭受沉重压迫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A项;道德沦丧在材料中找不到相应的内容,排除C项;社会政治形势趋于严峻在材料中没有提及,排除D项故选B项.卢梭认为理性有它的用处,但是关于生活中更多的问题,依靠情感,听任本能和情绪办事更可靠、更经常卢梭的这一认识()A.强调了人是万物的尺度.B.否定了封建神学的权威C.表达了政治变革的诉求D.反思了理性主义的局限K答案IDK解析U根据题干卢梭认为理性有它的用处,但同时卢梭认为关于生活中更多的问题,依靠情感听任本能和情绪办事更可靠、更经常,由此可知卢梭认为理性主义并非万能的和普适的,在生活中很多问题是可以通过本能和情绪来处理的,体现了对理性主义的反思,D项正确;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主张,排除A项;题干并未体现对封建神学的否定,排除B项;题干中涉及到的理性主义的应用,没有表达政治变革的诉求,排除C项故选D项.1961年的《苏共纲领》指出在共产主义建设中,必须根据商品货币关系在社会主义时期所特有的新内容,对商品货币关系充分加以利用这表明当时的苏联()A.大力发展市场经济B.意识到现有体制的不足C.政治倾向发生转变D.准备放弃旧的经济体制K答案HBK解析1根据题干1961年苏联的经济建设纲领中指出要根据商品货币关系在在社会主义时期所特有的新内容,对商品货币关系充分加以利用可知此时期已经意识到斯大林体制的不足,要进行相应的改变,B项正确;苏联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体制,但没有彻底改变计划经济体制,商品货币关系并不等于大力发展市场经济,排除A项;题干涉及到的是经济方面的认识,并非政治倾向,排除C项;苏联的改革并没有放弃计划经济体制,排除D项故选B项.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加大对拉美的援助力度不但同意成立美洲开发银行,以更加便利和系统地向拉美国家提供资本和技术援助还决定拨款5亿美元设立“社会进步信托基金”这一举措旨在()A.拉拢并控制拉美国家B.加快美洲一体化进程C.促进经济全球化发展D.推动世界的和平发展K答案UAK解析H根据材料中的时间“20世纪50年代末”,据此可知,此时的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急剧膨胀,同时又和苏联正在进行冷战,因此,美国加大对拉美的援助力度,其真正意图是为了拉拢并控制拉美国家,以达到牵制苏联、称霸世界的目的,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美洲一体化不符合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排除B项;在美苏争霸和冷战的前提下,美国不可能促进经济全球化发展,排除C项;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美苏争霸破坏了世界的和平发展,即使美国加大对拉美的援助力度,那也是为美国冷战服务的,排除D项故选A项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K近代中西方文官制度U材料一1870年英国枢密令正式将公开竞争考试纳入英国文官系统的选拔机制这被视为考试制度确立的里程碑该枢密令明确要求所有要进入文官系统的工作人员,都必须参加考试委员会举行的考试然后经过实习考验并获得委员会颁发的资格证书对于例外的情况,如日常进行体力工作和没有技术含量的低级工作人员,或者外交部和涉外机构的工作人员,则不需要参加公开竞争考试枢密令要求财政部及各部门领导协助文官事务委员会制定各种具体的规章制度强调实习的重要性1870年枢密令的重要意义在于确立了公开竞争考试的地位,并将考试细化为两个等级:高等级考试和低等级考试他们对应不同的职位参照不同的考试内容和标准这样的区别对待并未将考试引向极端而是很合理地运用了考试这种方式1870年枢密令颁布后这种更为客观、更能体现候选人任职能力的选拔方式,最终取代了主观性极强的赐官制和政党分肥制——摘编自马桦《英国文官考试制度的理性化》材料二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孙中山在任内短短几个月时间就主持颁布了几部有关文官考试法律的单行法律文本,典型的如《文官考试委员会官职令(草案)》(1912年3月)与《文官考试令(草案)》(1912年3月)等这些文本同《临时约法》一起初步构成了一个由宪法、考试行政组织法与考试基本法组成的、效力层次区分清晰的考试法律体系考试机关是考试权的组织载体,相关制度安排直接关系到考试权的实现《临时约法》存续期间,涉及考试行政机.关组织安排的主要法律文本是《文官考试委员会官职令(草案)》作为一部行政组织法,文本中对考试行政机关的设置、编制、职权、职责、活动程序和方法均予以规定其中职权与组织构架是其核心就某种程度而言此时的考试行政组织尚未完全独立——摘编自冯子轩《从宪法文本看中国近代文官考试变迁》
(1)根据材料
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与南京临时政府时期考试制度的异同,并分析近代英国文官考试制度确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
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认识K答案X
(1)异:英国通过行政命令确立文官考试制度南京临时政府通过制定详细的法律法规确立文官考试制度;英国多个部门协同负责南京临时政府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同强调公开考试、公平竞争;重视效力层次.区分对待背景:原先的选官制度存在弊端;工业革命的发展;政党政治的发展(答出两点即可)
(2)认识: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对文官进行科学、统一-管理,适应了近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升了文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为政府选拔了有用的人才(其他K答案1言之有理亦可)K解析HK小问1详析H不同点根据材料中“英国枢密令正式将公开竞争考试纳入英国文官系统的选拔机制”和“主持颁布了几部有关文官考试法律的单行法律文本”可知英国通过行政命令确立文官考试制度.南京临时政府通过制定详细的法律法规确立文官考试制度;根据“枢密令要求财政部及各部门领导协助文官事务委员会制定各种具体的规章制度”和“《文官考试委员会官职令(草案)》”可:英国多个部门协同负责,南京临时政府设立专门机构,文官考试委员会负责相同点根据“,都必须参加考试委员会举行的考试”和“《文官考试委员会官职令(草案)》(1912年3月)与《文官考试令(草案)》”可知都强调公开考试、公平竞争;根据时间户数□数户均口数(户)755年
8914709529193095.94764年
293312516920386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