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泊秦淮[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3、细心品味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重点难点]
1、重点背诵默写诗歌
2、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
一、导入中国的诗文浩如烟海,能流传千古,靠的不是诗人的地位和名气,而是诗人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战争连连但统治者目光短浅,不知道危险已经近在眼前,依然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诗人面对此种景象,写下了《泊秦淮》一诗,抒发内心的愤慨
二、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杜牧是什么朝代的诗人?(唐代)唐代有哪些著名的诗人呀最著名的两位诗人是谁呀?(李白、杜甫)后人把李白和杜甫一起合称为“大李杜”除了“大李杜”还有“小李杜”,你们知道“小李杜”指的是哪两位诗人吗?(杜指的是杜牧)那李呢指的是擅长写情诗的唐代诗人李商隐为了有别于“大李杜”,后人把李商隐和杜牧一起合称为“小李杜”杜牧生活于晚唐时期,这时的唐王朝内忧外患,战乱不断,民不聊生秦淮,是一条河的名称有谁知道这条河在哪呀?(江苏省)秦淮河由城中穿过,流入长江,两岸酒家繁多,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土大夫享乐游宴的地方《后庭花》据传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由于陈后主整日寻欢作乐不理朝政,最终丢失了江山,因此他所作的《后庭花》也就成为了亡国之音如今诗人杜牧夜泊秦淮,在这样的一种情形下又听到此曲,他的心情应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欣赏杜牧的《泊秦淮》(板书泊秦淮)这是一首绝句还是律诗呀?(五言绝句)
三、注释
(1)选自冯集梧《樊川文集》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秦淮,即秦淮河,发源于江苏句容大茅山与漂(■)水东庐山两山间,经南京流入长江相传为秦始皇南巡会稽时开凿的,用来疏通淮水故称秦淮河⑵泊停泊⑶商女以卖唱为生的歌女4后庭花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陈皇帝陈叔宝即陈后主溺于声色,作此曲与后宫美女寻欢作乐,终致亡国,所以后世称此曲为“亡国之音”
四、翻译诗歌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五、品读诗歌,揣摩情感师同学们,阅读下面这首诗歌,联系《泊秦淮》,探讨这两首诗在主题上的相同之处旧课件出示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的头两句抓住临安城的特征,写出了当年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诗人触景伤情,不禁长叹“西湖歌舞几时休?”后两句是诗人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感慨“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的淫靡之风正是这股“暖风”把人们的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像喝醉了似的“游人”不能理解为一般游客它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结尾“直把杭州作汴州”,是直斥南宋当局忘了国恨家仇,简直把临时苟安的杭州当作了故都汴州辛辣的讽刺中蕴含着极大的愤怒和无穷的隐忧3学生讨论,比较分析后作答预设两首诗都是借古讽今《题临安邸》倾吐了郁结在诗人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泊秦淮》中一曲《玉树后庭花》引发无限感慨,“不知”抒发了诗人对“商女”的愤慨,也间接讽刺了不以国事为重,纸醉金迷的达官贵人,即醉生梦死的统治者“犹唱”二字将历史、现实巧妙地连为一体,伤时之痛,委婉深沉一个“犹”字透露出作者的批判之意、忧虑之情师小结《泊秦淮》是杜牧游经金陵夜泊秦淮时所作诗人泊舟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借陈后主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虑【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用对比阅读的方式感受借古讽今诗歌的特点,同时归纳诗歌主题,深化学生认识
五、课堂总结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正所谓“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诗歌是语言的精华我想,也正是因为这样,诗歌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穿越时空的隧道来到今人的面前至今仍能让世人传唱,吟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