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任务群阅读一文言文阅读之主观概括分析【教学目标】L阅读司马迁相关文章,概括评价司马迁相关观点2掌握文言文“概括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类主观概括分析题的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考点解读】今年新高考I卷、n卷以主观题形式考查概括分析评价文章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理解分析评价的能力一般考查对文章细节、传主生平等内容的理解,命题会依选文内容的特点而表现为不同的形式,比如分别涉及人物品性的不同侧面,或者文本主人公的人生经历,或者人生不同阶段的成就,或者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或者作者的观点态度等等【概念解读】作者的观点态度是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和推理或批判或赞赏或置疑或赞颂或同情或斥责或讽刺,在这一过程中价值取向不言自明,它是文言文整体阅读中的重点、难点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有的隐含在人物描写、事件叙述中,有的隐含在作者对情理的分析中,往往通过细节表现出来活动一(2019年全国卷D改编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日“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联系全文,简要概括司马迁对贾谊的观点态度
1、对贾谊才能的赞赏
2、对贾谊改革行为的肯定
3、对贾谊仕途不顺、英年早逝的惋惜解析把握文脉,理解文意,为深入研讨奠基年少得志,才华横溢;不惧权贵,敢于革新;仕途不顺,心怀天下.[参考译文]贾生名叫贾谊,是洛阳人十八岁时就因能够诵读诗书,会写文章而闻名于当地吴廷尉担任河南郡守时,听说贾谊才学优异,就把他召到手下任职,非常器重他汉孝文帝刚即位,听说河南郡守吴公政绩卓著,为全国第一,以前和李斯同乡,又曾经向李斯学习,就征召他担任廷尉廷尉就提到贾谊年轻有才,精通诸子百家的学问汉文帝就征召他,让他担任博士之职当时贾谊二十多岁,在博士中最为年轻每次皇帝下令让博士们讨论一些问题那些年长的老先生们都无话可说,但贾谊却能一一应对,人人都觉得他说出了自己的意思博士们从此就认为自己比不上他汉文帝很高兴,对他破格提拔,他一年之内就升到太中大夫贾谊认为从汉朝兴起直到汉文帝,已有二十多年,天下太平,正是应该改正历法、变易服色、订立制度、决定官名、振兴礼乐的时候,于是他草拟各种仪法,崇尚黄色,遵用五行之说,创设官名,完全改变了秦朝的旧法汉文帝刚刚即位,谦虚退让而来不及实行但此后各项法令的更改,以及诸侯必须到封地去上任等事,这都是贾谊的主张于是汉文帝就和大臣们商议,想提拔贾谊担任公卿之职但绛侯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这些人都嫉妒他于是说贾谊坏话道“洛阳之人,年轻学浅,一味想独揽权力,使事情变得复杂混乱”因此,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不再采纳他的意见,就任命贾谊为长沙王太傅贾谊向文帝告辞之后,前往长沙赴任,等到渡湘水的时候,写下一篇赋来凭吊屈原贾谊担任长沙王太傅三年,一年多后,贾谊被召回京城拜见皇帝当时汉文帝正接受神的降福保佑,坐在宣室里皇帝因有感于鬼神之事,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就乘机详细地讲述了所以会有鬼神之事的种种情形到了半夜,文帝不知不觉地在座席上往前移动听完之后,文帝说“我好长时间没见贾谊了,自认为能超过他,现在看来还是不如他”过了不久,文帝任命贾谊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是文帝的小儿子,受文帝宠爱,又喜欢读书,因此让贾谊当他老师文帝又封淮南厉王的四个儿子都为列候贾谊劝谏,认为国家祸患的兴起就要从这里开始了贾生屡次上奏,说诸侯封地有的接连数郡,不合古代制度,可以逐渐削减其封地文帝不肯听从几年之后,梁怀王骑•马,不慎从马上掉下来摔死,没有留下后代贾谊非常伤心,认为自己作为太傅没有尽到责任,哭泣了一年多,也死了【方法总结】
1、阅读要求和步骤
①明事事件是史传文的主体所谓“明事”,就是要弄清楚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写了什么事如果只写了一件事,就要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果是写了几件事,就要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事件之间的关系弄清楚这些问题,就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②知人所谓“知人”,就是要掌握文中所写之人一是明确文章写的是什么人谁是主要人物,谁是次要人物,谁是对比人物,谁是陪衬人物等二是明确人物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关系,次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纠葛,对比人物的可比性,陪衬人物的陪衬点U三是明确这些人是怎样的人,明确作者是怎样评价他们的,并准确地概括人物的性格、品质、品行高考所选文本,一般思想教育性较强,对学生具有正面影响作用,例如常选岳飞传而不选秦桧传,常选廉吏传而不选佞臣传,所以把握人物的品质、才能、贡献等是完成人物传记阅读的重点从爱民、善于断案、勇力超常、教育风化、荐才、惩恶、勤政、劝课农桑等方面品评其行为当然,有的传主的性格很复杂,在有众多优秀品质之外,还有一些性格缺陷或品行不端之处,我们要全面、辩证评价他们
③辨理所谓“辨理”,就是要分析作者借助所叙之事,对人物作出怎样的评价,说明了什么道理这其实就是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所谓“理”,有的是作者明说的,即作者通过议论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有的是借人物之口表达作者的看法;更多的却是在叙事之中透露的,这就需要“辨理”例如《史记》中常有“太史公曰”的文字,《聊斋志异》的“异史氏日”等,这些都是作者对人物、对事件的评价,要加以体味止匕外,很多传记类文章还夹杂着一些对事件的议论性、说明性的文字,诸如对人物性格、人物思想的评价对事件意义及社会影响的评价,对事件情感取向及其简易评价,作者的写作意图及对事件的认识这些都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2、技巧点拨
(1)整体阅读,总体把握阅读时要注意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前因后果;一般的传记文,要弄清作者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总体把握,才能高屋建领地驾驭阅读材料,才能准确、完整地分析、评价人物和事件
(2)留心结语,仔细推敲高考文言文的取材大多是人物传记,在这样的文章结尾大都有一段议论性的评价语言,这往往是体现作者观点态度的所在因此,一定要仔细审读文章结尾部分,从中推敲出作者的观点态度
(3)综合分析,简要概括有些遏中,作’者的情感态度并没有通过抒情或议论表达出来,我们要通过对人物的描写,人物的主次关系,对事件的叙述、详略的安排等看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是爱还是憎,作品的倾向是肯定还是否定,写作意图是歌颂赞扬还是鞭挞讽刺,文章的主旨是要读者吸取什么教训还是获得什么启示在议论文中,也要通过对论点、论据、论证的分析,联系作者的身世和所处时代,弄清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观点态度活动二孝文皇帝,高祖中子也孝文皇帝元年十月庚戌,徙立故琅邪王泽为燕王辛亥,皇帝••即昨,谒高庙••上日“法者,治之正也,所以禁暴而率善人也今犯法已论,而使毋罪之父母妻子同产坐之,及为收帑,朕甚不取其议之”上曰朕闻法正则民恚,罪当则民从,且夫牧民而导*之善者,吏也其既不能导,又以不正之法罪之,是反害于民为暴者也何以禁之?朕未见其便,其孰计之”上日“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今法有诽谤妖言之罪,是使众臣不敢尽情,而上无由闻过失也,将何以来远方之贤良?其除之自今以来,有犯此者勿听治”上日“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今勤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为本末者毋以异,其于劝农之道未备其除田之租税”十四年冬,匈奴谋入边为寇帝亲自劳军,勒兵申教令,赐军吏卒帝欲自将击匈奴群臣谏,皆不听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日“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上常衣绑衣,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上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节选自《史记•孝文本纪》)司马迁评价孝文帝是一位仁君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简要陈述理由同意
①孝文帝体恤民情,不烦民,利民
②宽刑罚,广开言路,符合儒家“仁者爱人”的理念【分析】首先,孝文帝是一位仁君从文本中,“朕闻法正则民意,罪当则民从且夫牧民而导之善者,吏也”,说明孝文帝的刑罚公正从文本中,“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今法有诽谤妖言之罪,是使众臣不敢尽情,而上无由闻过失也,将何以来远方之贤良?其除之自今以来,有犯此者勿听治,说明孝文帝广开言路,希望能够听到意见从文本中,“其除田之租税”,体现了体恤百姓的思想从文本中,“帝亲自劳军,勒兵申教令,赐军吏卒,体现爱军爱民的思想从文本中,“上常衣绣衣,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说明勤俭爱民,不烦民从文本中,”上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体现儒家“仁者爱人”的观点最后进行整理归纳即可参考译文孝文皇帝,是高祖排行居中的儿子孝文皇帝元年十月一日,徙封原来的琅邪王刘泽为燕王辛亥,皇帝即位,拜谒高庙皇帝说“法律是治理国家的准则,用它来禁绝残暴,引导人们向善现在犯法定罪后,而使无罪的父母、妻子、兄弟连坐,收没妻子儿女为官府奴婢,我非常不赘成这种做法大家讨论一下”皇帝说“我听说法律公正则百姓忠厚,论罪量刑得当则百姓顺从况且管理百姓而引导他们向善的,是官吏(的职责)官吏既不能加以引导,又采用不公正的法律去论罪,这反而有害于百姓,使他们为暴作乱,法律怎么能禁止得了呢?我看不出这种法律有什么方便的地方你们再深思熟虑”皇帝说“古代治理天下,朝廷设有进献善言的旌旗和供书写批评言论的木柱,以此来保持治国之道的畅通,使直言正谏的人前来发表意见现在法律上有诽谤妖言之罪,这就使大臣们不敢畅所欲言,皇帝无从听到自己的过失,这怎么能够使远方的贤良人士来到朝廷呢?应该废除这一法令从今以后,有犯这种罪行的,不要审理和治罪”皇帝说“农业是天下的根本,各项事情没有比这更为重要的了现在辛勤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反而要交纳租税,这是把务本和逐末的人没有加以区别,对于劝民务农的方法未能完备应该免除农田的租税”十四年冬天,匈奴策划入边寇掠,皇帝亲自慰劳士卒,训练军队,申明教令,赏赐官兵皇帝准备亲自带兵出击匈奴,大臣们出来劝阻,他一律不采纳孝文帝从代国来到都城,在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饰、用具,没有增加过什么,有对百姓不方便的地方,就进行改易,以利百姓曾经打算修建露台,叫工匠计算费用,需要黄金一百斤皇帝说“一百斤黄金,相当于中等百姓十家的产业我奉守先帝的宫室,常常担心给它带来羞辱,修建这露台干什么呢!”皇帝经常穿着粗丝衣服,他所宠爱的慎夫人,也不准衣服拖至地面,帏帐不得织文绣锦,以此来表示敦厚质朴,为天下先做出一个表率修建霸陵全部采用瓦器,不许使用金、银、铜、锡作装饰,不修高大的坟墓,想要节省一些,不去烦扰百姓文帝一心致力于用恩德感化臣民,因此天下富足,礼义兴盛活动任务三孝景皇帝者,孝文之中子也,母窦太后孝文在代时,前后有三男,及窦太后得幸,前后死,及三子更死,故孝景得立元年四月乙卯,赦天下五月,除田半租,为孝文立太宗庙,令群臣无朝贺匈奴入代,与约和亲三年正月乙巳,赦天下长星出西方天火燔洛阳东宫大殿城室吴王涕、楚王戊、赵王遂、胶西王昂、济南王辟光、落川王贤、胶东王雄渠反,发兵西乡天子为诛晁错,遣袁盎谕告,不止,遂西围梁,上乃遣大将军窦婴,太尉周亚夫将兵诛之,六月乙亥,赦亡军及楚元王子获等与谋反者封大将军窦婴为魏其侯,立楚元王子平陆侯礼为楚王,立皇子端为胶西王,子胜为中山王徙济北王志为蕾川王,淮阳王馀为鲁王,汝南王非为江都王齐王将庐、燕王嘉皆薨七年十一月晦,日有食之;春,免徒隶作阳陵者丁巳,立胶东王为太子,名彻中元年四月乙巳,赦天下,赐爵一级,除禁锢后二年正月,地一日三动郅将军击匈奴,酉甫五日令内史郡不得食马粟,没入县官;令徒隶衣七^布,止马舂为岁不登,禁天下食不造岁省列侯,遣之国十月,租长陵田后三年十月,日月皆赤五日十二月晦,雷日如紫,五星逆行守太微月贯天廷中正月甲寅,皇太子冠甲子,孝景皇帝崩遗诏赐诸侯王以下至民为父后爵一级,天下户百钱;出宫人归其家,复无所与太子即位,是为孝武皇帝太史公曰汉兴,孝文施大德,天下怀安,至孝景,不复忧异姓;而晁错刻削诸侯,遂使七国俱起,合从而西乡,以诸侯太盛,而错为之不以渐也及主父偃言之,而诸侯以弱,卒以安安危之机,岂不以谋哉?(节选自《史记•孝景本纪》)诸侯骄恣,吴首为乱,京师行诛,七国伏辜,天下翕然,大安殷富J作《孝景本纪》(节选自《史记•太史公自序》结合全文内容、写法和司马迁经历,你认为司马迁对景帝持何态度,请简要说明参考答案a司马迁对景帝以肯定其功绩为主汉景帝休养生息、平定叛乱,使得天下安宁繁荣司马迁对此极为肯定
②表面上指责晁错削夺诸侯封地操之过急,实际上暗刺景帝审时不明,谋划不周
③本文行文省俭,在于司马迁对景帝之子武帝心存戒惧,唯恐言多语失,招致祸患;分析本纪虽然记载简略,但从中仍可看出景帝在基本国策上对文帝的继承和发展如“除禁锢”的宽松政策、“省列侯谴之国”等节俭措施,以及遗诏中“出宫人归其家”的善举等尤其对景帝果断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和鼓励农业生产、稳定局势等做了肯定记录汉景帝休养生息、平定叛乱,使得天下安宁繁荣,这些都可以看出作者对景帝的功绩基本上是肯定的作者在文章最后一段进行总结时提到晁错削夺同姓诸侯王的封地,导致七国共同起兵,联合西向,这是由于诸侯王的势力太强大,而晁错在行动的时候不是采取渐渐削弱的方法,表面上指责晁错削夺诸侯封地操之过急,实际上暗刺景帝审时不明,谋划不周因此可以看出,司马迁对景帝以肯定其功绩为主,但也指出其不足之处本文为人物传记,人物传记要对人物的生平事迹做精细的刻画,但本文作为一篇帝王传记,篇幅不长,行文简略,说明景帝在作者心目中的分量不重司马迁是在汉景帝之子汉武帝当政期间给汉景帝做的人物传记,司马迁用笔俭省,也是对汉武帝心存戒惧,唯恐言多语失,招致祸患译文孝景皇帝是孝文帝排行在中间的儿子,母亲是窦太后孝文皇帝在代国时,前一个王后生有三个儿子,等到窦太后受到宠幸,前一个王后去世了,三个儿子也相继死去了,所以孝景皇帝得以继承帝位景帝元年四月乙卯日,赦免天下五月,免除一半田租为孝文帝修建太宗庙,诏令各位大臣不要朝觐庆贺匈奴侵入代地,朝廷与匈奴定约和亲景帝三年正月乙巳日,大赦天下彗星出现在西方天火烧掉了洛阳的东宫大殿和城楼宫室吴王刘沸、楚王刘戊、赵王刘遂、胶西王刘卬、济南王刘辟光、蕾川王刘贤和胶东王刘雄渠反叛,起兵向西进发景帝为此诛杀了晁错,派遣袁盎通告(他们),(叛军仍)没有停止进军,继续西进围攻梁国景帝于是派遣大将军窦婴、太尉周亚夫率领军队讨伐他们六月乙亥日,下诏赦免逃亡的叛军和楚元王的儿子刘获等参与谋反的人封大将军窦婴为魏其侯,立楚元王的儿子平陆侯刘礼为楚王,立皇子刘端为胶西王,皇子刘胜为中山王改封济北王刘志为苗川王,淮阳王刘余为鲁王,汝南王刘非为江都王齐王刘将庐、燕王刘嘉都去世了景帝七年十一月最后一天,发生日食春天,赦免修建阳陵的囚犯和奴隶丁巳这一天,确立胶东王做太子,(太子)名叫刘彻中元元年四月乙巳这一天,大赦天下,赐给百姓爵位一级,废除不准商人、入赘女婿做官和不准犯过罪的官吏重新做官的法令后元二年正月,一天发生三次地震郅都将军攻击匈奴,民众聚会饮酒了五天诏令内史和各郡不能用粮食喂马,(违者将其马匹)没收归入官府规定刑徒和奴隶穿粗糙的七缓布衣,禁止用马舂米因为年成歉收,不允许全国出现粮食不能吃到收获的季节的情况减少(驻京的)列侯让他们回到封国十月,出租长陵的官田(给农民耕种)后元三年十月,太阳和月亮连续五天呈现红色十二月最后一天,打雷太阳变成紫色五大行星倒转运行守着太微垣月亮从天廷中穿过正月甲寅这一天,皇太子刘彻举行加冠典礼甲子这天,孝景皇帝逝世留下诏书赐给诸侯王以下至平民中凡是应该继承父业的人爵位一级,全国每户一百钱;放出后宫宫人(让她们)返回自己的家,并终身免除赋税太子登上帝位,这就是孝武皇帝太史公说汉朝振兴以来,孝文皇帝广施恩德,天下归向德政而安居乐业到了孝景时代,不再担心异姓诸侯王(反叛),然而晁错剥夺诸侯王(的权力),就让七个诸侯国一同起兵反叛,联合向西进攻朝廷,这是由于诸侯势力强大,而晁错又没有用逐步削减的办法处理这件事等到主父偃提出(准许诸侯王分封自己的子弟为侯的)建议,诸侯的势力才被削弱,天下终于安定了国家安危的关键,难道不在于谋略得当吗?(节选自《史记•孝景本纪》)诸侯王骄横放纵,吴王最先发动叛乱,京城(朝廷)发兵讨伐,七国服罪,天下安宁,太平稳定,殷实富足(我)创作《孝景本纪》(节选自《史记•太史公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