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大禹治水教学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大禹治水教学反思【第1篇】
一、读通课文重分解第一课时,重在读通全文,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的脉络本课的生词很多,光光二会字四会字就有20个之多,——出示没有归类地读,学生也容易产生疲倦,环节也会显得冗长,效率不高的同时,也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在设计时,还原文本最初的形态,一段一段地帮着孩子梳理,在这个过程中,再随机进行词语意思的理解和多种形式地读第一自然段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好短语“淹没了农田”“冲到了房屋”“无家可归,再送短语回归文本读好句子第二自然段特别长,处理时则侧重教会学生读好词语的基础上,读好“了”字短语再读好句子,帮助孩子一步步分解难度,逐步达成目标,激发学生浓浓的兴趣,再设置游戏环节师生合作读地形式检查巩固,课堂气氛也可以得到很好的调节这样组块的模式也便于学生了解大禹治水的过程,清晰的课件展示一目了然,反倒优于教师讲的效果第三自然段则改用教师示范读,创造故事情境,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再启发学生关注数字,读好数量词第四自然段通过重点词语“制服”“代代相传”的理解来读通文段,节奏进程到这里可以适当加快
二、识字写字有方法识字写字时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这一课的生字很多,并且多是左右结构的字,因此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采用了随文识字加上集中写字的策略,让学生在文本中认读生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生字的形式课中,为了防止破坏上课的节奏,我把随文识字定位在认识和记住的层面上,通过教师范写,学生描红的方式得以巩固课尾,我则采用集中写字的形式,启发孩子通过读帖学会观察、对比汉字,发现汉字书写规律,期望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学到的不仅仅只是这些字,而是像“左右结构“这一类汉字的书写规律在随文识字中挖掘汉字的故事,充分站在学情的基础上出发,通过有趣的汉字起源故事,象形文字的演变等来激发孩子的识字欲望,充分渗透中国的汉字文化,让学生更好的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
三、学生回答巧评价教师的评价语言不仅是对学生回答的一种反馈和激励,还能更好地指向学生的学情,调控课堂节奏,帮助孩子找到更好的方向几次试教中暴露出我的一个问题,评价语言太过泛化,大多是“太棒了”“真好”这类评价语其实就是无效的评价,对学生的“学”没有多少意义和价值为此在备课时,我在学生回答预设上进行了更多的思考和准备,力求在评价时通过简单精巧的点评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今天课堂上呈现的效果基本不错整节课上下来,在与孩子交流互动的同时,还有一些细节没有关注到,影响了一些效果在读书方式上,较多地使用了齐读的方式,没有运用的恰到好处,一是浪费了时间二是齐读反倒没有个别读的效果好在个别词语理解上没有下到功夫,不是太巧妙比如“制服”的理解除告诉学生课文里表示大禹用智慧、工具、力量征服了洪水以外,如果能加上一句“让洪水变听话”这种儿童话的语言来总结,会更让孩子在理解的基础记住制服的意思,和“治理”更好的区分,化解难点再如关于“伟大”一词,没有让孩子体悟,其实就可以用大禹的父亲“鲸”的故事来凸显大禹的智慧和不容易,从而体会理解“伟大英雄”,这个难点也就可以很好的突破了课上到这里终于结束了,但是与我工作刚刚5年的青年教师来说一切才刚刚开始这次的赛课体验让我更深入地知道如何去研读文本如何去把握学情真正的一节好课需要用心去体悟、去演绎,还课堂的精彩于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小主人部编版语文二年级大禹治水教学反思【第2篇】《大禹治水》是一个古代传说,讲的是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为百姓造福,吃尽了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的事迹教学本文,我紧扣“治水”,瞻前顾后,逐步深入治水前——老百姓无家可归主要引导学生抓住“滔滔”、“淹没、冲倒”、“无家可归”等词,通过图文结合、多形式的朗读来体会洪水的大,体会老百姓的生活困苦,从而明确大禹治水的意义与迫切治水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首先引导孩子们弄清治水过程,先拎出文章结构,通过朗读、集体交流,归纳出过程决心——调查——疏导这样有了清晰的过程结构,学生们头脑中对于文本更清晰了,同时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其次学习典型事例在朗读的基础上,学习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经典故事,再辅以介绍大禹的其它故事,让孩子们对大禹的做法进行思考,从而理解他的无私奉献精神,对大禹产生敬佩之情治水后——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洪水得到治理,不再危害人类,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这是故事情节的自然发展,合理归宿课文上到这儿,孩子们对大禹的敬佩之情不言而喻我让孩子们思考是谁让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生活?此时你想对大禹说些什么?他们对大禹的敬意更深了部编版语文二年级大禹治水教学反思【第3篇】《大禹治水》是一个流传千古的传说讲的是古时候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为百姓造福,吃尽了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的事迹大禹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传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这一课呢?我想,可抓住“决心”一词来展开教学文章教学之初,我让学生先提出问题,然后围绕着问题学习课文并通过了解鳏(禹的父亲)的故事,透过鲸的治水过程、方法和结果,吸引孩子了解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鲸辛苦治水,用堵的方法,十几年下来,毫无效果,惨遭杀害禹既为失去父亲而痛苦,更为父亲治水失败所造成的更大的灾难而感到愧疚同时课文中写到“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如此描写洪水的凶猛,灾难的巨大,也从侧面揭示了禹治理洪水的决心在这样的情况下,禹会出来治水吗?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在前面的铺垫中,我们就可以理解禹下决心治理洪水的决心之大学生朗读起来也动情多了课文中的第三自然段最让人感动他在外治水10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连自己刚出生的孩子都没工夫去爱抚为了让学生能深刻地理解大禹的精神,我设计了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情景,然后让学生想像并讨论大禹这位治水英雄,三次经过家门他分别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带着疑问让学生再来讨论,结合课文学生明白了大禹立志要把洪水治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于是,他全心全意扑在治水上,“舍小家顾大家”他不光带领百姓治理洪水,还带领百姓发展生产,他的心是属于老百姓的所以顾不上自己的家了当我问到学生古时候没有挖土机,也没有铁器,禹治理洪水要挖河要劈山容易吗?他会吃哪些苦?有的学生说“他可能会被洪水冲走,有生命危险”有的说“可能要在野外过夜,有狼呀什么的”也有的学生说:“禹在外面可能连吃的东西都没有”在这个基础上再让学生来读课文,效果很好第四自然段主要采用深入情境,情中悟理首先让学生放声朗读,说说心情如何,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生活,不再流浪等等并分组与第一自然段作对比朗读,这样安排,与第一自然段的情景形成鲜明对照,加深学生对大禹的崇敬之情然后出示大禹像,引读最后一句话从此,大禹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课堂气氛调动起来了,学生对大禹的崇敬之情达到高潮有意识地把思想教育融于语言文字之中,含而不入,隐而不晦,使学生受到崇高的人格熏陶和感染最后提问如果你是老百姓,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学生们说“大禹,你辛苦了大禹,你真伟大!”言语的发源来之于具体而深刻的情境,在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境界里,进一步挖掘了教材的思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