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散文专题训练……多重意蕴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草原上的马鞍艾平呼伦贝尔一代鞍具大师,我哥哥巴特尔,他一直坐在那个竣黑发亮的砧子跟前,“咔——咔——咔——“地打藜鞍具,金银铜铁,在他的凿子下熠熠闪光,慢慢绽放出海棠卷草和吉祥八宝的图案当暴风雪肆虐的夜晚,这声音汇入骏马的嘶鸣;当第一棵灰绿色的牧草钻出地面,这声音追赶着激荡的春雷我哥哥巴特尔把一生的梦想,鎏入了沧桑的岁月里五十年前,我哥哥巴特尔虽然还是个年轻人,但他那驯马的本领,已经像一首诗那样传遍了草原他牧放的马,跑起来比苍鹰飞得快;他调教的马,懂得岔开四条腿,用身子给主人挡风雨;他饲养的马,躇子就像成吉思汗抛出的石块,踢死过一头凶猛的狼王好马需要好鞍,我哥哥也是一样有一次,我哥哥巴特尔的马蹄踏过幽幽的山谷,一副隐于枯草中的旧鞍鞘,显现在他的眼前这片草原历史上是鲜卑先祖迁徙的驿站,是成吉思汗子孙征战的沙场,也是蒙古人百代千年的游牧地,不知道掩埋着多少英雄的诗篇岁月像鸿雁那样飞远了,天上没有痕迹;骏马的躯体慢慢融化成泥土,大地保留着这静默的马鞍哥哥慢慢拿起那架鞍子,鞍桥、鞍座和残存的鞘皮,瞬间噗簌簌地散落成粉末,他手里剩下的,只有几根景泰蓝,那原本是鞍子的镶边,此刻,筋骨一般勾勒出鞍子的轮廓虽然是风雨剥蚀,那景泰蓝锈而不腐,上面古老的缠枝花叶竟栩栩如生,可谓鬼斧神工不知问了多少人,我哥哥才知道在草原的更深处,有一位叫达拉嘎的老人能修复古老的马鞍当他把马鞍的骨架放到老人面前时,老人跪倒在地,浊泪纵横,唱起了古老的蒙古史诗半年后,当达拉嘎把修复好的马鞍拿到我哥哥巴特尔面前的时候,我哥哥感到眼前陡然一亮,心里热血沸腾,一种纵马飞驰的冲动几乎不可遏止谁的双手如此神奇、神妙?这架镶嵌着老景泰蓝的新鞍子,黑桦木的鞍座,湘竹的鞍桥,配以月光般的银饰,翡翠色的玛瑙石片,捧起来轻盈玲珑,放下去敦厚结实我哥哥巴特尔把这个鞍子辅在自己的铁青马马背上,伸出一个拳头,探探马背和鞍座之间的距离,也是恰到好处他不由飞身上马,如一面旌旗猎猎展开,驰骋向远这个马背上长大的少年,明白了自己满心的喜悦来自骏马的敏悟,而那非凡的骏马,靠的是一副贴心的鞍子鞍子是草原人的心哥哥被这个马鞍折服了,也被这门手艺折服了于是,他拜达拉嘎为师,造起了鞍具我哥哥巴特尔终目坐在师傅留下的砧子跟前,打蓼紫铜和白钢,琢磨玉石,修整鞍具的木构件,很久才会抬起头来,轻轻抿一口奶茶,复又埋头于手里的活计我哥哥学徒的第一课,是使用斧子和凿子,练习斧凿马鞍的木头底座这个惯于在草原上四处飞跑的年轻人,完全不适应如此单调乏味的营生,他玩心太盛,不时走神,每每戳伤了手,然后就开始大呼小叫每当这时,师傅就会让他过来陪自己坐着,望着呼伦贝尔远处的山包,一言不发后来,我哥哥终于完成了基本功训练,把斧子和凿子变成了无所不能的魔术棒,掌握了金、银、铜、铁、木、皮、竹、漆全套手艺他们师徒最喜欢做的事,依然是静静地望着草原远处的山包几年后,师傅去世了我哥哥巴特尔就这样成了师傅的继承人记不得那是哪一年,草原上改变了游牧的传统,家家圈在包产到户的小草场里放牧,远方和天边的概念消失了,摩托车的轮子替代了骏马的四蹄由于生意清淡,鞍具社倒闭,师傅的徒弟们也散了只有我哥哥巴特尔,还在做鞍子他每天用狼油揩拭师傅传给他的铁砧子,揩着揩着就回到了以往的日子里,嫂子不喊他,他就忘记了吃饭的事儿他卖掉了家里的羊群,去买制作鞍具的原材料;他让嫂子辞了工作,帮他绣鞘皮的花纹有人说,这个老头儿吃了醉马草,醒不过来了我的哥哥巴特尔,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做他的鞍子他做的鞍子摆满了一屋地,一架比一架更带劲儿,既有来自师傅的神韵,又添以时尚的华彩虽然那些赞叹我哥哥巴特尔手艺的人没有减少,却没有谁愿意买走他做的马鞍;虽然女儿结婚时家里的存折上仅仅剩下五十元钱,我哥哥巴特尔一点儿都不慌乱,他相信只要草原和天空不分离,蒙古人还在马背上,长调和史诗就还在蒙古人的血液里,自己做的鞍子就会有人要只有一件事儿,让我哥哥巴特尔惦记很久了终于有一天,他雇来汽车,把一架架漂亮的鞍子往一个个学校送他说老师们,你们让咱们的孩子看看鞍子,他们就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了学校的老师很感动,连连说传承民族文化是必须的我哥哥巴特尔把这事儿办妥了,便心满意足地回了家他做的鞍子放在学校的陈列室里,上面小心翼翼地覆盖着塑料布,有人按时去擦塑料布上的灰尘,却没有人触动那鞍子我哥哥巴特尔没有看到这一幕,他坐在铁砧子跟前等待着,他觉得学校应该请他去给孩子们讲一讲马鞍的故事……到底是大自然唤醒了草原上的畜牧业,牧民之家纷纷剪断了阻挡马蹄的铁丝网,开始互助游牧辽阔的草原回来了,无垠的大地回来了,再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他们飞奔的心!马群如云从天而落,牧马人的嗯哨随风传送,四面八方的客人相约草原,马鞍不仅恢复了它的实用功能,还作为一种光荣的象征,矗立在每一个有蒙古包的地方一代鞍具大师我哥哥巴特尔,他忙极了,每天都有人眼盯着他手里的凿子和身前的铁砧子,渴盼着脱颖而出的新鞍子有人一掷万金,有人开来宝马豪车,只为获得一副大师的杰作我哥哥巴特尔,草原上的一代鞍具大师,他无动于衷,不言不语,脸上的微笑像湖水一般宁静,将手中的凿子徐徐举起,徐徐放下,在他面前呼伦尔大草原,微风吹过,像一四青骐宝马正在慢慢苏醒,而远处那二座山包,两头微微翘起,中间凹陷,稳稳地架在草原之上(原文有删改)
1.文章标题中的“马鞍”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热炕梁衡
①神池是晋西北最高最冷的县三月里的一天,我来这里是为了访问一个乡村女教师车子进了山,翻上山头,早没有了路风像刀子一样专找着领口、袖口往里钻山上除了残雪,就是在风中抖动的、如钢丝一样的枯草茎
②步行转过一个山坳,村口的第一个院子就是学校,我们刚踏进院子,一个中年妇女在窗玻璃上一闪,急忙迎了出来她就是炕头小学的女教师贾淑珍炕头上分三排盘腿坐着十三个孩子一个个瞪着天真的眼睛,看着我们这些山外来客炕下放着一溜小棉鞋炕对面的椅子上靠着一块小黑板,上面写着汉语拼音贾老师迎进我们说“天这么冷,好辛苦,快炕上坐”一边让孩子们往炕里挤一挤山里的冷天,家里最暖和的地方就是炕头,是专让贵客的我们不愿打扰小窑洞里的教学秩序,她就让我们到她的窑洞里
③我盘腿坐在炕头上挨着炕沿是一口农村常见的二尺大锅,好像我们不是来采访,而是来走亲戚贾淑珍揭开锅盖,急慌慌地舀水、抱柴,要做客饭久违了,这淳朴的乡情久违了,这盘热烘烘的土炕她终于被劝着放下柴火,坐到炕沿上,开始叙说她这段平凡的往事
④“那是1961年,17岁,我初中毕业,来到这个村全村不到二十户,没有学校八九个娃娃,不是在村里爬树,就是在地里割庄稼我跟支书说,我念书不多,总还能看住个娃娃吧,比他们在村里撒野强,当时队里没有窑洞,我刚结婚,就把学校办到了我的洞房里”
⑤“我把家里的杀猪案板洗了洗,刷上炕洞烟当黑板,又把山上的白土碾成面,和上山药蛋粉搓成条,就是粉笔没有书,就回到娘家村里借”
⑥贾淑珍坐在炕边,像叙家常,追忆着往事话里并没有多么崇高的理想,也没有多么宏伟的计划,更没有什么壮烈的举动一切都顺乎自然,村里的娃娃没人管,自己就当看娃的,雨雪天两脚泥,冬天烧炕还要出去打柴、接草同一盘炕上四个年级,有的上算术,有的上语文,有的爱打闹,有的胆小不敢说话她都靠自己无私的心和慈母式的情,把这批野孩子带大一茬又一茬只在那花烛洞房中的土炕上,就送走了十二茬学生全村35岁以下的无不是她的学生
⑦土炕,这盘热烘烘的土炕就是憨厚的北方农民一个生存的基本支撑点,是北方民族的摇篮在这盘土炕上,人们睡觉、吃饭、纺线晚间又常挤到炕头上说古拉家常这九尺炕头便是他们的生活舞台,世代他们就这样繁衍、生存、进步,而贾淑珍又在舞台上加进新的内容教育人呱呱落地,来到这炕上,不该光吃睡和干活,还应该有文化有精神文明这个普通的女教师,给炕赋予了新的含义
⑧25年了,在这盘土炕上,他们连同自己的,共带大了四十二个孩子我问“张亮现在干什么?”“他在十五里外的一个村里教书”“你为什么不和他调到一起?”“我们这个村小,他回来吧,用不着两个;我去他那村吧,一走,学校也就停了现在虽说有了窑,可谁想来呢?直到去年才通了电”
⑨别人不愿来,她却舍不得走事情总得有人干,是苦是亏总得有人吃自觉奉献,自觉牺牲,这就是她的人生哲学,平静而自然⑩我们就这样不紧不慢地拉着话,隔着光线,我端详一下她的脸,已爬上不少皱纹我计算她今年该是44岁,可她至少像50多岁多年为人师表的严肃和山里生活的清苦,塑造了她这种谦虚、诚实、任劳任怨和略显憔悴的身影、风度我心里只是莫名地为她惋惜和不平,但说出口的却是这么一句“山里生活这么多年,身子骨还好吧”“好甚哩,六年前检查说是肝炎进城打了个方,回来连吃了四十服,就再没去看离不得,一进城少说也得七天,谁代课呢?山里人,身子能扛呢”⑪我看着表,已近中午我想到山后面雪地里司机该等急了,便要起身告辞她还是坚持要我们吃了午饭,我们赶紧逃了出来别时,我还是提醒她要看病,她却一直念着,来了一趟,饭没吃一口,你们衣裳单,别着凉村民们的话又响在我耳旁“贾老师,好人哩”这样的好人真不多啊,像一棵灵芝草,静静地藏在深山里这个20户的小村托了她的福啊!几十年来,有了一个她,全村就没有一个文盲,还出了两个大学生都说教师是蜡烛,她就是这样默默地燃着自己,在这无人知晓的山里,在那盘农家最普通的土炕上(有删改)
2.文章的标题具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想念地坛史铁生
①想念地坛,主要是想念它的安静
②坐在那园子里,坐在不管它的哪一个角落,任何地方,喧嚣都在远处近旁只有荒藤老树,只有栖居了鸟儿的废殿颓檐、长满了野草的残墙断壁,暮鸦吵闹着归来,雨燕盘桓吟唱,风过檐铃,雨落空林,蜂飞蝶舞,草动虫鸣……四季的歌咏此起彼伏从不间断地坛的安静并非无声
③一进园门,心便安稳有一条界线似的,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来,悠远、浑厚于是时间也似放慢了速度,就好比电影中的慢镜头,人便不那么慌张了,可以放下心来把你的每一个动作都看看清楚,每一缕愤懑和妄想,盼念与惶茫,总之把你所有的心绪都看看明白因而地坛的安静,也不是与世隔离
④记得我在那园中成年累月地走在那儿呆坐,张望,暗自地祈求或怨叹;在那儿睡了又醒,醒了看几页书……然后在那儿想“好吧好吧,我看你还能怎样!”这念头不觉出声,如空谷回音
⑤谁?谁还能怎样?我,我自己
⑥我常看那个轮椅上的人,和轮椅下他的影子,心说我怎么会是他呢?怎么会和他一块坐在了这儿?我仔细看他,看他究竟有什么倒霉的特点,或还有什么不幸的征兆,想看看他终于怎样去死,赴死之途莫非还有绝路?那日何日?我记得忽然我有一种技舁的心情,仿佛我已经消失,已经不在,惟一缕轻魂在园中游荡,刹那间清风朗月,如沐慈悲我听见了那恒久而辽阔的安静
⑦我记得于是我铺开了张纸,觉得确乎有些什么东西最好是写下来那日何日?但我一直记得那份忽临的轻松和快慰,不考虑词句,不过问技巧,也不以为能拿它去派什么用场,只是写,只是看出有些路单靠腿(轮椅)去走明显是不够写,真是个办法,是条条绝路之后的一条路
⑧只是多年以后我才在书上读到了一种说法写作的零度这五个字吸引了我,契合了我的心意零度,这个词真用得好,我愿意它不期然地有着如下两种意思一是说生命本无意义,零嘛,本来什么都没有;二是说,可平白无故地生命他来了,是何用意?虚位以待,来向你要求意义一个生命的诞生,便是一次对意义的要求荒诞感,正就是这样的要求所以要看重荒诞,要善待它不信等着瞧,无论何时何地,必都是荒诞领你回到最初的眺望,逼迫你去看那生命固有的疑难
⑨否则,写作,你寻的是什么根,倘只是炫耀祖宗的光荣,弃心魂一向的困惑于不问,岂不还是阿Q的传统?倘写作变成潇洒,变成了身份或地位的投资,它就不要嘲笑喧嚣,它已经加入喧嚣尤其,写作要是爱上了比赛、擂台和排名榜,它就更何必谴责什么“霸权”?它自己已经是了我大致看懂了排名的用意时不时地抛出一份名单,把大家排比得就像是梁山泊的一百零八将,被排者争风吃醋,排者乘机拿走的是权力⑩这又让我想起我曾经写过的那个可怕的孩子那个矮小瘦弱的孩子,他凭什么让人害怕?他有一种天赋的诡诈——只要把周围的孩子经常地排一排座次,他凭空地就有了权力“我第一跟谁好,第二跟谁好……第十跟谁好”和“我不跟谁好”,于是,欢欣者欢欣地追随他,苦闷者苦闷着还是去追随他我记得,那是我很长一段童年时光中恐惧的来源,是我的一次写作的零度生命的恐惧或疑难,在原本干干净净的眺望中忽而向我要求着计谋;我记得我的第一个计谋,是阿谀但恐惧并未因此消散,疑难却因此更加疑难我还记得我抱着那只用于阿谀的破足球,抱着我破碎的计谋,在夕阳和晚风中回家的情景……那又是一次写作的零度零度,并不只有一次每当你立于生命固有的疑难,立于灵魂一向的祈盼,你就回到了零度一次次回到那儿正如一次次走进地坛,一次次袅余安静一走回到生命的起点,重新看看,你到底是要去哪儿?徽、念地坛,就是不断地回望零度放弃强权,当然还有阿谀现在可真是反了!——面要面霸,居要豪居,海鲜称帝,狗肉称王人呢?名人,强人,人物可你看地坛,它早已放弃昔日荣华,一天天在风雨中放弃,五百年,安静了;安静得草木威蕤,生气盎然土地,要你气熏烟蒸地去恭维它吗?万物,是你雕栏玉砌就可以挟持的?疯话⑫有人跟我说,曾去地坛找我,或看了那一篇《我与地坛》去那儿寻找安静可一来呢,我搬家搬得离地坛远了,不常去了二来我偶尔请朋友开车送我去看它,发现它早已面目全非我想,那就不必再去地坛寻找安静,莫如在安静中寻找地坛恰如庄生梦蝶,当年我在地坛里挥霍光阴,曾屡屡地有过怀疑我在地坛吗?还是地坛在我?现在我看虚空中也有一条界线,靠想念去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面而来年俄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有删节)
3.本文开篇写到“想念地坛,主要是想念它的安静”联系全文,请你谈谈“安静”的多重意蕴参考答案.
①马鞍是蒙古辉煌历史和昂扬精神的体现
②马鞍是一代手工艺人的技术和专注品格的体现
③马鞍是蒙古传统文化的符号和体现.
①憨厚的北方农民的一个生存的基本支撑点,是他们的生活舞台
②是贾老师的特殊的教学场所
③是乡村教育的摇篮,也是北方民族的摇篮
④25年来艰苦而温暖的教学坚守
3.
①远离世俗喧嚣,充满自然生机
②并非与世隔离,而是恒久而辽阔的心灵宁静
③放弃强权、阿谀、喧嚣、荣华,追求生命的本真,坚守灵魂最初的眺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