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4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
1、要求能疏通文意,背诵、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关于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的名言警句
3、了解《论语》的基本情况及孔子的教育思想教学重点掌握古文中重点词语及句式的用法,背诵、翻译、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领悟《论语》十二章的深刻含义,背诵、翻译、理解课文内容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①介绍孔子及其《论语》
②朗读、背诵课文
③研读前六章内容
一、导入,出示学习目标
1、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产生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今天在全民族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巨大的现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第四则主要谈对知识的巩固与创新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不断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为人师表,简练的话语中蕴含深刻的哲理第五则讲的是学习方法,强调学习和思考相结合的必要性,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第六则是讲孔子称赘颜回,对他作了高度评价这里讲颜回“不改其乐”,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第七则讲的是兴趣是的老师孔子在这里没有具体指懂得什么,看来是泛指,包括学问、技艺等第八则是要提倡“安贫乐道二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第九则讲的是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已成为至理名言第十则讲要珍惜时间,孔子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第十一则讲人要立志“志”就是人的志向、志气“匹夫不可夺志”,反映出孔子对于“志”的高度重视,甚至将它与三军之帅相比人要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他应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受威胁利诱,始终保持自己的“志向第十二则讲教育方法问题即博览群书,广泛学习,就与切身有关的问题提出疑问并且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再读课文,思考并讨论哪几则讲的是学习态度,哪几则讲的是学习方法,哪几则讲的是品德修养?谈学习方法的有第一则、第四则、第五则、第十二则谈学习态度的有第七则、第九则谈品德修养的有第一则、第二则、第六则、第八则、第九则、第十一则、第十二则.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下面问题宋开国丞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结合所学的《论语》十二则,说说你的理解学生讨论,教师指导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精通《论语》就可以治理天下这句话道出了《论语》在修身、治国方面的作用结束语《论语》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我国古代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学习的这一部分主要谈的是求知和修养问题大家不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言行,今后我们要多接触一点文言文,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导学案【第3篇】《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论语》十二章课时第二课时授课教师马文佳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进一步熟悉文言文,掌握一些重点词语.技能目标通过诵读,准确把握词语与情感.情感目标结合孔子与颜回的生平与思想,理解“孔颜乐处”并有自己的体会教学重点通过诵读,准确把握词语与情感教学难点结合孔子与颜回的生平与思想,理解“孔颜乐处”并有自己的体会教学方法讲述法、诵读法、合作讨论法学法指导诵读法、合作讨论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前两节我们分别学习了《论语》十二章当中的几章有关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的语录,现在我们一起温故一下(齐读PPT出示)这节课,我们可通过一读字词、二读理解、三读情感及对比赏析的方法继续精读、品析六与八章
二、精读第六章
(一)一读字词(PPT出示第六章).请同学们跟老师读.参照注释梳理重点字词,解释“贤”的意思教师讲解孔子有曰“见贤思齐焉”从古至今,我们中华传统文化就很讲究“贤”,一个人不仅要有道德、有才能,而且得是高尚的从古代帝王到当今领导,无一不是“求贤若渴、选贤举能”孔子又是如何赞美颜回的“贤”的呢?让我们一起学习第六章.赏析贤哉,回也!(断句)依次解释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陋在别人都以这种生活为苦,哀叹抱怨的时候,颜回却不变他乐观的态度,多么令人敬佩(断句)贤哉,回也!解释反复手法的运用,加强赞美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我读你译请一竖列同学起立翻译.颜回何乐之有?请同学们将课前搜集的颜回小故事与大家分享小结孔子认为,君子乃胸怀大志之人,不太顾及眼前的生活达则兼济天下,想着天下己任,穷则独善其身,一个人在困窘于不堪的境地时,仍不放弃个人修养,不断学习、完善自己,此乃颜回之乐,与贫富无关,同富贵相连顾程子曰“颜子之乐,乐箪瓢陋巷也,不以贫篓累其心而改其乐也,顾夫子称其贤”
(二)二读理解.理解此乐放进此章,读出来(两名同学读,生评、再读).此章是怎样赞美颜回的?从句意、描述、修辞、情感和句式等角度思考(学生答)明确倒装、反复和对比的修辞手法;感叹句与细致的描述本章有着极美的节构与深挚的情感
(三)三读情感分组读,一咏三叹,读出众人交口称赞的气势过渡颜回作为孔子七十二贤之首是如此之贤德,那教他的老师——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孔子自述心志的第八章
三、精读第八章
(一)一读字词.依据注释,梳理重点字词,补“浮云”转瞬即逝、不切实际,虚无缥缈,不值一提,聚散无常,至轻至淡,过眼云烟教师讲解”不义”与“富贵”发生矛盾时,宁愿贫贱而坚守“义.翻译请一横排同学依次翻译.孔子何乐之有?(学生回答)(PPT)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学而不厌满足,厌烦诲人不倦倦怠教师小结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一个人不仅安于贫贱,而且他的内心有一种清凉的欢乐,不会被贫困生活所剥夺,他依然是内心快乐富足的,彬彬有礼的君子
(二)二读理解(齐读)朗读指导我们在读这一章时,前半部分应读出自我欣慰和重音高度后半部分应读出阳刚之气,读出响遏行云之势
(三)小组讨论孔子这种“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操守观点,在今天还适用吗?小结一个人内心的安定与高洁是最重要的,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贫困中不能坚守道义,应有承受贫穷的勇气,拥有努力奋斗的坚强意志这也是我们学习经典的意义,使我们尽早建立君子仁爱情怀,能够符合社会道义标准,不论是对自己的心还是对于社会岗位,都有一种无愧的交代
(四)三读情感(分层读,评价)
四、对比赏析这两章都写了生活状况与志趣追求,都写了内心的强大,开阔的心胸与坦然的心境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乐老师收获了诲人不倦的乐,读之愈久,愈觉其乐无穷,你呢?(同学回答)我想,圣贤的意义就在于此,他以简约的语言点出人生大道,而后世的子孙或蒙昧的,或自觉地,或痛楚地,或欢欣地一一去实践,从而形成一个民族的灵魂当这些古圣先贤的思想精华,在你的血液中流动起来的时候,你欢欣的态度本身就是我们今人对于古典最高的致敬道不远人,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最后,老师创作了一副对联想送给大家上联安贫乐道轻名利下联尚义崇仁重贤德横批乐在其中今日作业A类、原来你们是这样的师生(谈谈我对孔子与颜回这对师生的认识)B类、默写这两章并翻译C类、抄写这两章与注释包括课上的补充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我将自主合作探究法运用在一个开放性、主观性的问题上,更有助于学生跳出课本,联系生活,去发散、去拓展本节课的亮点在于两章语录的对比阅读,通过对比再次将重点回扣在“乐字,通过对比、提炼最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和锻炼阅读分析能力本节课运用“一咏三叹”的方式进行朗读,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对“颜孔之乐”的解读不够深刻,应就此机会让学生结合自身获得更加宝贵的启示实意义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成为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部分,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骄傲《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二章》出示学习目标并板书课题
2、介绍孔子及其《论语》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阪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被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二、初读感知朗读课文
①范读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②全班齐读感知课文内容多读几遍,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根据朗读的语气、语调和停顿等,理解句子的意思
③正音、正字人不知而不愠yun学而不思则罔wdng思而不学则殆dai不亦说yu6乎三省xTng吾身传chudn不习乎逾矩yuju箪dan好hao肱骨gdng骂dU
三、赏读课文
1、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a.教师导学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掌握和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汇文言文中的基本词汇大多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这好理解但有些词,古今意义发生变化如成语“走马观花”中的“走”是“跑”的意思,如果理解为“行走”,这个成语就讲不通了再如“赴汤蹈火”中的“汤”是“热水”的意思这些都与现代汉语完全不同学习文言文要特别注意这些变义词另外,一些文言虚词如“之”、“乎”、“者”、“也”之类,意思比较宽泛,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的意思可能不同这就需要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b.自主、合作、探究先仔细读几遍,理解各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如果开始不理解懂试着再读几遍实在理解不了的,将问题提出来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句子理解词义,根据词义理解句子教师要求学生,自己理解了的,讲给同学、老师听听不理解的,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实在不懂,请教老师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学生能讲清的,教师再度明确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教师要讲明白,讲透彻重点掌握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包括全文中的重点词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箪食人不堪其忧,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导学关于课文翻译,教师可以根据情况,给学生讲解有关信、达、雅及直译、意译等常识,但要讲得浅显易懂指导学生逐句翻译前六章学生较为难以理解,须重点讲解的句子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b.吾日三省吾身c.传不习乎?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eo人不堪其忧
四、自主质疑学生自主质疑,合作解决
五、练习反复朗读,直到成诵
六、作业
①背诵课文
②抄写、识记字词
③预习剩余部分内容二次备课二次备课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①研读后五段内容
②理解全文的思想意义
③概括成语、格言,积累语言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①考查句子的翻译及其重点词语的解释
二、朗读背诵
①朗读课文
②背诵课文
三、赏析课文理解后六章内容
1、按第一课时要求,逐句翻译剩余各段教师须重点讲解的
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②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④博学而骂志,切问而近思
2、概括思想内容,指导学生将课文有关内容归纳到如下几点
①学习方法
②学习态度
③思想修养归纳成语、格言提示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三、学生质疑,小组合作解决
①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哪些内容使你收获?谈谈感想
②与课文自相对照,谈谈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应怎样改进?
③“温故而知新”对于指导我们的学习有什么重要意义?拓展延伸学生自由朗读,从文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成语、格言和警句,并说出理由教师在学生交流后对本文出现的常用成语作归结并板书温故知新、择善而从、三人行,必有我师
四、当堂练习(具体内容见练习册)
五、教师小结《论语》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学的这一部分主要谈的是求知和修养问题大家不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今后我们要多接触一点文言文,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六、作业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
②搜集《论语》中有关做人道理的简短的语录四条,读一读,背一背二次备课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导学案【第2篇】教学目标.了解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的有关情况及《论语》,能流利朗读及背诵课文.理解每则语录的内容,体味《论语》的语言风格.把握孔子的教育思想,体会孔子所倡导的“为学之道”教学重难点.积累归纳,理解文中重要实词的意思及有关句子的含义.把握孔子的教育思想,体会孔子所倡导的“为学之道”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刚刚入学,在小学时又强调快乐学习,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不够重视,因此学生在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论语十二章》是学生本学期接触的第二篇古文,由于初一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基础较差,对文言文实词、虚词的掌握较差,实词积累少,因此在阅读中存在一定困难所以本文要在熟练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拔钉子”的方法,掌握重点词语并且注意积累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文言知识课时分配2课时教学设计(设计者)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导入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也形象地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孔子,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探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二、读儒家经典.介绍孔子及《论语》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被后世尊称为“圣人鲁国阪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曾长期聚徒讲学,开私人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三千人,通六艺者72人《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关于孔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共二十篇,行文以对话体为主,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南宋朱熹把《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轻松听一听学生听教师朗读课文,听准字音,听清节奏,圈点勾画生字词.大胆读一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全班齐读,感知课文内容多读几遍,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根据朗读的语气,语调和停顿等,理解句子的意思.合作译一译四人一小组,边读边口译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弄懂字词句的含义注意以下重点词语和句子
①三省、愠、说、罔、殆、信、传、矩、十有
五、堪饭疏食,饮水、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择其善者而从之
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三、论儒家经典
1.在弄懂文意的基础上小组合作讲讲每一则语录的意思参考第一则主要谈学习方法以及怎样做人“学”是认知过程“习”则是巩固提高的过程,二者有机统一,才能学有所成“人不知而不愠”,这是谈个人修养的崇高境界第二则讲治学的人的品德修养“吾日三省吾身”后面用了一个冒号,表示它是总领后面的内容“三省吾身”在今天也仍然有它的现实意义第三则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
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在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