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0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必背知识清单(部编版)第六单元修身养德必背知识清单21《庄子》二则
一、【主要内容】《北冥有鱼》通过描绘一幅大鲸变为大鹏,大鹏凭借海运和大风扶摇直上九万里,从北海飞往南海的图景,说明了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所有凭借的《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通过庄子与惠子关于人是否“知鱼之乐”的论辩,展现了二人因认知不同而产生的对事物的不同态度,同时,在对话中展现了二人机智巧妙的辩论风格,尤其体现了庄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
二、【文本链接】庄子生活的年代,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战乱的时代,当时周王朝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空前残酷庄子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及统治者深为不满,时时进行尖锐的批判,发出沉痛的抗议;他对自己无力改变这样的社会现实心有不甘,想用自己的一套思想和人生观来影响人们这正是庄子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和主观原因
三、【必背要点】
(一)重点词语【字音】北冥(ming)鳏鹏(kUn)技(tudn)迁徙(xi)齐谐(xi6)正色邪(y6)濠梁(hdo)•••••••鳏鱼(tiao)循其本(xiln)••【通假字】
(1)北冥有鱼(“冥”同“溟,海)
(2)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邪”通“耶”,语气词,相当于“呢”)【词类活用】
(1)挂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名词作状语,往上飞)*
(2)志怪者也(形容词作名词,怪异的事物)【一词多义】
(1)其其名为蛆(代词,大鱼)其正色邪(助词,表示选择,是……)其视下也(代词,代大朋号)
(2)之鹏之背(结构助词,的)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结构助词,的)木材经墨线比量过就变得笔直,金属制的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理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我曾经一天到晚地冥思苦想,(却)比不上片刻学到的知识(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向远处望,(却)不如登到高处见得广登到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可是远处的人却能看见;顺着风喊,声音并没有加大,可是听的人却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里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到达,)它的成绩来源于走个不停(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土壤里的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鳍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必背知识清单23马说
一、【主要内容】本文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表达了作者对怀才不遇的愤懑不平抨击了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和深沉的痛惜
二、【文本链接】本文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
(795)至十六年
(800)间当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韩愈从自己的切身经历中,深感朝廷对下层知识分子不公,于是联系当时统治者压抑人才的情况和自己身居下位的处境,写了这篇文章
三、【必背要点】
(一)重点词语【字音】祗(zhi)骈死(pian)奴隶(li)槽杨(cao)(li)粟(s£i)外见(xian)••••••一食(shi)食(si)马者而食(si)也无马邪(ye)•♦••【通假字】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同“饲”,喂)
(2)才美不外见(“见”同“现,表现)【一词多义】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连词,表承接)策之不以其道(代词,代驱赶千里马的)【古今异义】
(2)一食或尽粟一石(古义直旺;今义或者,或许)
(3)安求其能千里也(古义怎么;今义安全,平安)【词类活用】
(1)一食或尽粟一石(形容词用作动词,吃尽)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数量词用作动词,行千里)••
(3)策之不以其道(名词用作动词,用马鞭驱赶)*
(4)食之不能尽其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尽,竭尽)【特殊句式】判断句其真不知马也(“……也”表判断)倒装句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千里之马者”)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祗于奴隶人之手辱”)省略句策之不以其道(句前省略主语“食马者”)
(二)文白对译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但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即使有很名贵的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杨之间,不以千里称也也只能在奴仆的手下受屈辱,(和普通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以千里马而著称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日行千里的马,吃一次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就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用马鞭赶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意思,反而拿着马鞭站在它的面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三)文学常识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称“韩昌鳌”,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o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在文学上,他主张言之有物,积极倡导古文运动,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当世并称“蜡To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o有《昌黎先生集》
(四)文体常识说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说理透彻讲究文采,跟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通常采取以小见大的方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托物寓意”如《爱莲说》等
(五)文化常识古代选官制度演变.夏、商、周时代“世卿世禄制”,盛行于夏、商、周时代原始社会末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制破坏后,出现了“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秦国按军功授爵,打破了奴隶主贵族世袭爵位的制度,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增强.两汉汉朝建立了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有察举制和征辟制察举即选举,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征辟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与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出身中正官的设置,保留了汉代乡闾评议的传统,又改变了汉末名土清议左右乡议和地方大族操纵选举的局面,把品评与选官的权力收归中央.科举制科举取土始于隋朝,在唐朝得到完善,明、清发展至顶峰转而走向衰亡,是我国古代使用最广泛、沿用时间最长的选官制度不同朝代的取土方式稍有不同以明朝为例,科举考试共分四级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准
四、【好句积累】表达怀才不遇的诗句.奈何青云土弃我如尘埃一一李白《古风•其十五》.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一一宋之问《送杜审言》.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一一李白《行路难•其二》.太行王屋何由动,堪笑愚公不自量一一陆游《自嘲》.恨长沙谪去,江潭春草萋萋一一刘长卿《谪仙怨》.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一一柳永《鹤冲天》.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一一陆游《诉衷情》9•地虽生尔材,天不与尔时一一白居易《寓意诗五首》
10.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唐•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五、【经典诵读】师说(节选)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翻译】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困惑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从师的传统,哪里去考虑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必背知识清单24唐诗三首
一、【主要内容】《石壕吏》这首诗写出了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和官吏的残暴无情表达了作者对广大劳动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深感悲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宁愿“吾庐独破”受冻至死,也要得到“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土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感《卖炭翁》通过记叙一个卖炭老翁辛苦劳动所得最终被宫使掠夺一空的遭遇,揭露了宫市的罪恶和统治阶级的残暴,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二、【文本链接】《石壕吏》唐肃宗乾元元年
(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洛阳一带又骚动起来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杜甫就这番经历写成了著名的“三吏”“三别”,《石壕吏》就是“三吏”其中的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
(761)秋天唐肃宗乾元二年
(759)关中地区闹饥荒,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又辗转经同谷(今甘肃成县)到了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暂时过上了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于是歌唱春雨,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酒自娱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忧国忧民的情怀上元二年
(761)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写下了这首诗《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诗人有自注云“《卖炭翁》,苦宫市也”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是在唐宪宗元和初年
(806)这正是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他对宫市十分了解,对人民饱含同情,所以才能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卖炭翁》“宫市”的“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皇宫所需的物品,本来由官吏采购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抓了过去,常有数十百人分布在长安东、西两市及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门户钱”
三、【必背要点】(-)重点词语【字音】逾墙走(yu)邺城(丫心)••挂胃(juem)塘坳So)••屋(xidn)辗(nidn)*【通假字】
(1)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同“现”,出现)
(2)系向牛头充炭直(同“值”,价钱)【一词多义】书假借于藏书之家(名词,书籍)多歧路,今安在(哪里)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弹尽粮绝(尽,穷尽)【古今异义】
(1)老翁逾墙走(古义跑;今义步行)
(2)天明登前途(古义前面的路;今义以后的发展状况)••
(3)忍能对面为盗贼(古义当面;今义对过儿)••
(4)忍能对面为盗贼(古义如此、这样;今义能够)
(5)高者挂胃长林梢(古义高;今义两者之间的距离大,跟“短”相对)
(6)秋天漠漠向昏黑(古义接近;今义方向)*【词类活用】
(1)秋天漠漠向昏黑(形容词用作动词,变暗变黑)••
(2)娇儿恶卧踏里裂(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裂)*
(3)风雨不动安如山(名词用作动词,刮风下雨)••【文言句式】倒装句伐薪烧炭南山中(状语后置,“南山中”是“伐薪烧炭”的状语)卖炭得钱何所营(宾语前置,“何”是“所营”的宾语)
(二)翻译《石壕吏》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到村子里抓人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官吏大声呼喝是多么凶恶,妇人大声啼哭是多么悲苦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戍边在邺城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活着的人苟且偷生,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回来了!家里再也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正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虽然老妇我年老力哀,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立刻就去投向河阳的战役,还来得及为部队准备早餐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老翁一个人告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深狂风大声吼叫,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狠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明目张胆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里去了我费尽口舌也喝止不住,回到家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不久后风停了天空上的云像墨一样黑,秋季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了下来布质的被子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子蹬破了如遇下雨整个屋子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雨点像下垂的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自从安史之乱后我的睡眠时间就很少了,长夜漫漫屋子潮湿不干如何才能挨到天亮?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的房屋,普遍地庇护天底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喜笑颜开,房屋遇到风雨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卖炭翁》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斑白十指漆黑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换取身上的衣服和填肚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不值钱希望天更冷些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拂晓他急忙驾着炭车轧着冰路往集市上赶去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就在集市南门外泥地中歇息那得意忘形的两个骑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他们手里拿着文书嘴里称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百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买炭的钱了
(三)文学常识.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道圣”,其诗被称为“送史”o杜甫一生忧国忧民,人格高尚,有一千多首诗被保留了下来,集为《杜工部集》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山西太原),后迁居下邦(今陕西渭南),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遗魔”“选王”之称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
(四)文体知识新乐府乐府诗古代主管音乐的官署称为“乐府”,后来人们将乐府采集或创作的诗篇称为“乐府诗”“新乐府”即“新题乐府”,相对于古乐府而言新乐府诗始创于杜甫,中唐时期,白居易、元稹倡导了以创作新题乐府诗为中心的诗歌革新运动,即“新乐府运动”新乐府从内容上,是对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的发扬;从形式上,演变为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或诗歌,不再以入乐与否作标准
(五)文化知识现实主义诗歌及发展现实主义诗歌指在形象中能最充分地表现现实生活的典型特征的这一类型的诗歌作品一般说来,现实主义作品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细节的真实性要有真实的细节描写,用历史的、具体的人生图画来反映社会生活二是形象的典型性通过典型的方法,对现实的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概括,从而深刻地揭示生活的某些本质特征可以说,典型化是现实主义的核心,是区别于自然主义的标志三是具体描写方式的客观性作者要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客观、具体的描写,从作品的场面和情节中自然地体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和爱憎感情,而不要作者自己或借人物之口特别地说出来从《诗经》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到汉代乐府民歌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建安时期曹操诸人古题乐府的“借古题写时事”,唐代诗人杜甫创作新题乐府诗的“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运动所主张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一直到元代杂剧、明清小说乃至现当代小说,中国文学始终贯串着一条现实主义的红线,使自身更紧密地贴近生活,承担起“时代歌手”的重大职责,并且不断取得辉煌的成就
四、【好句积累】描写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诗句L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一一曹植.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曹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一诸葛亮.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一一戴叔伦.赤心事上,忧国如家——韩愈
五、【经典诵读】
(一)潼关吏杜甫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翻译】士卒劳役是多么劳苦艰辛,在潼关要道筑城大城比铁还要坚固,小城依山而筑,高达万丈请问潼关吏你们重新修筑潼关是为了防御叛军吗?潼关吏邀请我下马步行,为我指着山隅为我介绍情况“那些防御工事高耸入云端,即使飞鸟也不能越逾胡贼来犯只要据守即可,又何必担心西都长安呢您看这个要害的地方,狭窄到只能一辆车子通过在战事紧急时挥动兵器拒守,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呀”“令人哀痛的是桃林塞那一败仗,唐军死伤极多,惨死黄河请嘱咐守关诸将领,千万别蹈哥舒翰仓促应战的覆辙”
(二)琵琶行(节选)白居易潺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鹏之徙于南冥也(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3)以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词,凭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介词,用)••
(4)固固不知子矣(固然)子固非鱼也(本来)♦♦【古今异义】
(1)怒而飞(古义振奋,文中指用力鼓动翅膀今义愤怒)
(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古义海水运动今义用船舶在海洋上运输)••
(3)野马也,尘埃也(古义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今义哺乳动物,外形像家马,毛浅棕色,腹••部毛色较浅,尾毛长而多群栖于沙漠、草原地带)
(4)安知鱼之乐(古义疑问代词,怎么今义安定;安全)*
(5)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古义对人的尊称今义孩子,儿子)*【特殊句式】
(1)判断句南冥者,天池也(“……者……也”表示判断)是鱼之乐也(“……也”,表判断)
(2)倒装句去以六月息者也(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以六月息者去也”)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状语后置)【出自本课的成语】扶摇直上形容地位、名声、价值等迅速往上升
(二)文白对译北冥有鱼北冥有鱼,其名为鳏鳏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北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鳗鳗体积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鳏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背,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这只鹏鸟啊,海水运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动时将要飞到南海去南海是个天然的大水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物的书这书上记载说“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技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鸟往南方的大海迁徙之时,翅膀击水而行,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空,它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天色湛蓝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翻译】晚间在济阳江边送别友人,枫叶荻花,在秋风里沙沙抖动主人下了马,走进友人的船中,拿起酒想喝,却没有音乐助兴闷闷地喝醉了,凄凄惨惨地将要分别,将分别的时候,茫茫的江水里沉浸着明月忽然听见水面上飘来琵琶的声音主人忘记了回去,客人也不肯起身.跟着声音悄悄地询问是什么人在弹琵琶,琵琶声停止了,想说话却迟迟地没有说话移近船只,请那个人相见添酒、挑灯,又摆上酒宴再三呼唤,她才肯走出船舱还抱着琵琶,遮住半边脸庞拧转轴子,拨动了两三下丝弦,还没有弹成曲调,已经充满了情感每一弦都在叹息,每一声都在沉思,好像在诉说不得意的身世,低着眉随着手继续地弹啊,弹,说尽那无限伤心的事件轻轻地拢,慢慢地捻、又抹又挑,开头弹的是《霓裳》,后来弹的是《六幺》,粗弦嘈嘈,好像是急风骤雨,细弦切切,好像是儿女私语嘈嘈切切,错杂成一片,大珠小珠,落满了玉盘.花底的黄莺间间关关一一叫得多么流利,冰下的泉水幽幽咽咽一一流得多么艰难!流水冻结了,也冻结了琵琶的弦子,弦子冻结了,声音也暂时停止另外流露出一种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愁恨,这时候没有声音,却比有声音的更激动人心突然爆破一只银瓶,水浆奔进,骤然杀出一队铁骑,刀枪轰鸣曲子弹完了,收回拨子从弦索中间划过,四根弦发出同一个声音,好像撕裂绸帛东边西边的船舫里都静悄悄没人说话,只看见一轮秋月在江心里闪耀银波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稣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庄子与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鳏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说“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追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③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溯话题本源你说“你在哪里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三)文学常识.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主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与老子并称“老庄”o相传庄子曾隐居南华山,因此《庄子》一书又被称为《南华经》.《庄子》亦称《南华经》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道家经典之一,现存匿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其文章汪洋恣肆,多采用寓言故事的形式,想象丰富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人们评价这本书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鲁迅先生评价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四)文化知识道家学派道家学派,是以老庄学说为中心的学术派别形成于先秦时期其学说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认为“道”是世界的最高真理,“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道”是宇宙万物赖以生存的依据该学派用“道”来探究自然、社会、人生之间的关系主要代表人物是黄帝、老子、庄子、列子、鬼谷子等道家是道教形成的基础,道教是道家的继承和发展道家学派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尚贤,使民不争”伦理上主张“绝仁弃义”,以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与儒墨之说形成明显对立其后,道家思想与名家、法家相结合,成为黄老之学为汉初统治者所重到汉武帝独尊儒术,黄老渐衰同时,道家思想流入民间,对东汉末年农民起义运动中道教思想的产生有所影响魏晋时期玄学盛行,王弼、何晏辈首以老庄解释儒家经文,促成儒、道融合佛学传入中国后,佛教徒用老庄诠释佛典,又有释、道合流之势宋明理学家力倡儒家道统,佛、老并斥,但对道家思想仍有某些吸收道家思想对中国政治、思想、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都有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的主要著作有《老子》《庄子》等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张“道德”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故历史上“老庄”并称,道家思想又称为老庄思想
四、【好句积累】《庄子》语录.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知北游》).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让王》).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知北游》).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山木》).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人间世》)
五、【经典诵读】庖丁解牛(节选)庄子庖丁释刀对日“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嶷,因其固然,技经肯紫之未尝,而况大靴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硼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硼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翻译】庖丁放下刀回答说臣下所注重探究的,是解牛的规律,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起初我宰牛的时候,眼里看到的是一只完整的牛;几年以后,再未见过完整的牛了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感官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砍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呢!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用刀割断筋肉割坏的(就像我们用刀割绳子一样);技术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是砍断骨头而将刀砍坏的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锋利得就像刚在磨刀石上磨好的一样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那么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即使是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开了,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必背知识清单22《礼记》二则
一、【主要内容】《虽有佳肴》文章运用娄比的手法引出阐述的观点,指出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札I长”,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大道之行也》通过阐述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人民对理想社会的美好追求
二、【文本链接】《虽有嘉肴》节选自《礼记•学记》《学记》是关于教育学的专著《学记》中的文字言简意赅,比喻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学生之间的关系《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一部关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论著,其中所阐述的一些原则和规律,至今仍有借鉴意义《大道之行也》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的一段话,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原文此前还有一段文字记述孔子说这番话的来由昔者仲尼与于蜡宾(参加国君在年终举行的祭典蜡,读zhd)事毕,出游于观(读gudn宫门外两旁的楼台)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意思是鲁国已经丧失了礼)言偃(即子游,孔子的学生)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夏、商、周三代的英贤),丘未之逮也(因出生晚,未能赶上),而有志焉”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动荡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有《大道之行也》里的这番言论
三、【必背要点】
(一)重点词语【字音】天嘉肴(ydo)弗食(fii)自强(qidng)教学相长(zhdng)兑命(yu©学学半(xiGo)(xue)•••••♦•下为公(w6i)选贤与能(ju)讲信修睦(mu)矜(guan)男有分(fM)货恶(w€i)其弃于•••♦•地也不必为(wei)己【通假字】
(1)《兑命》曰(“兑”同“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2)学学半(“学”同“教”,教导)*
(3)选贤与(衿)能(“与”同“举”,推举,选拔)■
(4)矜(guGn)、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矜”同“鳏”,老而无妻)*【古今异义】
(1)不知其旨也(古义味差;今义意义)
(2)然后能自反也(古义反思;今义颠倒的,方向相背的)
(3)教然后知困(古义困惑;今义困难)
(4)教学相长也(古义教与学;今义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
(5)大道之行也(古义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今义宽阔的道路)••
(6)女有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返回,回归)
(7)盗窃乱贼而不作(古义兴起今义做某事,从事某种活动)
(8)是谓大同(古义代词“这”今义常用作判断词,或与“非”相对)*【一词多义】
(1)其不知其旨也(代词,指嘉肴)不知其善也(代词,指最好的道理)•・其此之谓乎(表推测,大概)
(2)能选贤与能(指才干出众)能以径寸之木(能够)••
(3)学学学半(第一个“学”同“学”,教导第二个“学”,学习)••学而不思则罔(学习)
(4)独故人不独亲其亲(只是)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老而无子)••
(5)亲不独亲其亲(第一个“亲”,以……为亲)不独亲其亲(第二个“亲,指父母)
(6)修讲信修睦(培养)盖简核桃修狭者为之(修长)••
(7)子不独子其子(第一个“子”,以……为子)■不独子其子(第二个“子”,指子女)■
(8)为天下为公(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做)••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为了)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雕刻)
(9)闭是故谋闭而不兴(闭塞)故外户而不闭(用门闩插门,关闭)••
(10)谓是谓大同(动词,叫作)予谓菊(动词,认为)••【词类活用】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意动用法,以……为亲,以……为子)♦•
(2)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形容词作名词,老年人,中年人,幼童)•••【特殊句式】判断句
①弗食,不知其旨也
②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③教学相长也(用“也”表判断)倒装句其此之谓乎?(宾语前置,即“其谓此乎”)不必藏于己(状语后置,“藏于己”即“于己藏”)【出自本课的成语】
(1)教学相长教传授知识与技能学学习长这里指推进教和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后多指通过教学,师生双方都可以得到提高
(2)天下为公天下是众人公有的、原指不把君位当作一家的私有物现指政权为一般平民所公有,是一种人人平等、自由的理想社会
(3)路不拾遗原义是路人看见道路上的失物而不会据为己有,用来形容社会风气良好
(4)夜不闭户夜间不用关闭门户睡觉形容社会安宁,风气良好
(二)文白对译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味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因此学习以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反思知道自己的困惑,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这句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人们)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有终老的保障,中年人能够发挥自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己的才能,幼童能顺利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有残疾而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能做事的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守,女子要及时婚配财物,厌恶把它扔到,但(之所以厌恶)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不一定是因为想要据为己有;力气,厌恶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自己多出力)不一定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因此,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作乱害人不会兴起,所以(家家户户)门从外面带上,而不从里是谓大同面闩上这就是理想社会
(三)文学常识
1.《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是偏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之一,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撰的今本为东汉郑玄注本汉代把孔子所定的典籍称为“经”,其弟子对“经”解说的文字称为“传”或“记”,《礼记》因此得名《礼记》内容涉及先秦的典章、礼制以及儒家的政治、学术思想,并与《周礼》《仪礼》合称为“三礼”《担》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
(四)文化知识儒家经典著作汉代开始,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称为“五经”O唐代把《周礼》《礼记》《仪礼》《公羊传》《毂梁传》《左传》与《诗经》《尚书》《周易》称为“九经”O唐文宗刻石经,将《孝经》《论语》《尔雅》列入经部,宋代又将《孟子》列入,这十三部儒家经典称为“十三经”O
四、【好句积累】《礼记》名言.择师不可不慎也.来而不往非礼也.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
五、【诵读积累】劝学(节选)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践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跑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驾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鳍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翻译】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冰,是水凝结而成的,然而却比水更寒冷木材笔直,合乎墨线,但是(用火萃取)使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到)如圆规画的一般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用火萃取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