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诗经•氓》教案各位评委老师好,我今天试讲的题目是《诗经•氓》(板书课题),下面是我的试讲内容《诗经•氓》是弃妇的怨诗词篇中自叙了这个女子从恋爱、结婚、受虐到被弃的过程,感情悲愤,态度决绝,深刻的反映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婚姻制度对女子的压迫和损害课型讲授新课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环境传统课堂根据高中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学习基础,并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以及诗经的特点,设计如下四个教学目标.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培养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作的能力.反复朗读并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理解女主人公情感的变化,初步培养鉴赏作品中个性鲜明的人物象.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圆满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基础确定如下教学重点及难点怨恨地骂道土也罔极,二三其德”诗最后一章则全是女子的感情表白,抒情性强
四、课堂拓展
1.《氓》反应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生活画卷?1当时的商业活动是物物交换抱布贸丝2占卜文化尔卜尔筮,体无咎言3婚姻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匪我愆期,子无良媒4女子在古代的地位在春秋时期,随着私有财产的形成和父系社会的确立,爱情的不自由和男女的不平等的婚姻给女性造成的巨大创伤
2.表示年龄的词语垂髻——是三四岁至七八岁的儿童髻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总角一指古代十一二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成两个羊角,故称总角束发——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弱冠——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而立——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不惑——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知命——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花甲一六十岁古稀——七十岁耄耋——八九十岁期颐——一百岁
五、板书设计氓(情节)恋爰婚变(基调)热情、幸福怨恨、沉痛
六、布置作业.背诵这首诗,并写一段赏析性文字完成课后习题重点熟背本诗,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比兴手法的运用,及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难点女主人公情感的变化教学方法朗读法、点拨讨论法、品读法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要求,重点讲授本节课的具体教学过程如下: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爱情永远是不会变老的话题,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各种各样的爰情故事今天,我们走进遥远的公元前的卫国,聆听一个古老的故事,体会一下那时、那地,发生的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他和她是故事中的两个人,还有在那时的另外一些人让我们走近他们!
二、知识积累
1.《诗经》简介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约500年间的诗歌,共305篇先秦时代通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汉代尊崇儒家被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并沿用至今
(2)《诗经》按乐曲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板书)风指十五国风,属于各地方的乐歌,即指当时15国的诗歌作品,绝大部分是民间歌谣;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即王畿地区的乐歌,有大雅和小雅;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有周颂鲁颂商颂,基本上是贵族们的歌颂祝祷之辞3《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4《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即直接铺叙陈述「比”者即以彼物比此物即比喻「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5《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在中国的古代文学的长河中,现实主义的《诗经》和屈原浪漫主义的骚体作品交相辉映,并称风骚”《诗经》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2.简介《氓》春秋初,封建的生产关系尚处于萌芽状态,封建的思想意识也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统,当时男女间的交往还比较自由,可以自由恋爰诗中的女主人公与氓的恋爰、婚姻基本上是自主的不幸的是,女主人公结婚仅三年即被遗弃诗人借被弃回娘家后女主人公口吻写下了《氓》这首诗这是诗经中最长的一首民歌,也是一首较有代表性的弃妇诗
三、文本解读.听《氓》的配乐录音带,要求学生给个别字词注音.学生齐读全诗,诵读提醒《诗经》是典型的四言诗,它的节奏韵律非常明显,如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二二节拍%.整体感知,结合课文注释疏通大意——女子自述其婚恋悲剧诗的开头从两人定情写起,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口气活泼俏皮,见出女主人公率真直爽的个性送子涉淇…•.…秋以为期,写她虽然责怪氓没有请媒人来正式提亲没有立即答应氓的求婚,可是面对生气恼火的氓她情意绵绵地一路相送,并温柔地劝慰他,最终答应秋天办婚事这几句表现了她是一个温柔而有主见的女子从诗的最后一章里的总角之宴,言笑宴宴来看,两人小时候是邻居,关系很融洽,后来由于某种原因,两人的家离得比较远因此,两人之间是有很深的感情基础的,氓贸然来求婚并不冒失,女子答应了他也不是出于轻信——两人关系明确后,女子开始享受甜蜜(有时候带点苦味)的恋爱生活不见复关……载笑载言写出了女子对爰人的深挚依恋尔卜尔筮……以我贿迁写两人很顺利的结婚了——桑之未落……不可说也”是议论性的诗句暂时中断叙述事,却又隐隐暗示了接下来故事的走向吁嗟鸠兮……无与土耽”连用两个感叹句,语调激切,以警醒、提示的口吻劝告所有的女性;土之耽兮……不可说也”,语气舒缓下来,流露出女主人公的无奈和无助,令人同情〃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两句,透过桑叶衰败的景象让人预感到不如意的事情终究发生了第
四、五两章总括婚后生活状况,并表明两人关系破裂的原因在氓、雪上加霜的是,女子的兄弟不但不同情她,反而笑话她,她只能自己伤心!回忆至此,女主人公的心情低落到极点——最后一章表明女子决绝的态度回想幼年时的欢乐、恋爱时的盟誓、婚后的变卦、怨恨、留恋、痛苦等复杂情绪一时都涌上心头,但她已经对氓彻底失去了信心,只有干脆明了的说算了吧!这种处理方式表现出女子的清醒与坚强4启读全诗,思考这首诗讲述了怎样一个爱情故事?明确这首诗写了一名女子追忆她与氓从恋爱、结婚到婚变的全过程故事从氓来向她求婚写起,女子虽然对求婚的方式有些不满意,但还是答应了他;接下来写两人的恋爱生活,着重表现了女子对氓的痴情;两人很顺利地结了婚;婚后的生活贫困、辛苦,女子毫无怨言地操劳着家务;时光流逝,随着生活的好转,氓的脾气却变得粗暴起来,他的行为也荒唐起来,对女子始乱终弃并且没有回头的意思女子只能自己伤心难过但是,对于这种状况她不会无限期地忍受下去,她想既然氓不念旧情,无情无义,那就算了吧!彼此决绝了断吧!(学生阐述,教师加以引导形成板书)第一章男子求婚,女子许婚第二章男女恋人相思、结婚第三章劝诫女子不要痴情第四章控告男子移情别恋第五章补叙婚后的苦楚和处境第六章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苦.文中塑造的女主人公的情感一直随着事情的发展而变化,阅读全诗,感受一下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故事情节)(感情基调)第一至二章恋爱——热情幸福第三至五章婚变——怨恨沉痛第六章决绝——清醒刚烈、坚强.在把握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的基础上,诵读全诗,要安排好抑扬顿挫的语气语调,反映出情节发展的节奏,表现出女主人公感情的基调第二课时
一、检直课文诵读情况
二、合作探究.氓是如何来提亲的?女主人公怎样对待他,是否马上答应了他男主人公〃抱布贸丝〃,假借拿布换丝来和女主人公谈婚事女主人公深情远送,〃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婉言拒绝,〃匪我愆期,子无良媒〃.结婚前男女主人公表现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男不体谅人,暴躁,三心二意女勤劳肯吃苦,任劳任怨,专情柔弱.女主人公源于感情的变化她对于那个负心汉的称呼也在不断变化有〃氓〃〃子〃〃复关’〃尔〃〃土〃等4分析诗中人物形象全诗为我们展示了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一个是卑鄙的男子〃氓〃的形象虽然这个小商人看起来很老实,但实际上却是个始乱终弃、无信义、自私启利的坏家伙他以虚假的热情欺骗了淳朴的少女,用谎誓空咒赢得了女子的信任,女人对他来说是劳动力和满足私欲的工具,一旦骗取到手,便露出了卑劣、凶暴的本相诗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位善良、热情的劳动妇女的形象她勤劳、能干、淳朴,不畏贫苦与氓结婚后,操持家务,任劳任怨,真诚地把幸福的希望寄托在氓身上然而婚后丈夫对她日甚一日的暴虐和欺辱,使她及尔偕老”的愿望完全破灭了,她由忍耐、不平而转为怨恨,终于发出痛楚的呼喊诗中表露的她的怨恨更多于悲伤,在彻底无望的处境中,她变得清醒而坚强,和氓彻底地决绝,这使我们看到了封建社会中受压迫和欺凌的底层妇女身上的另一面
5.探究诗中比兴手法的运用所谓《诗经》六义,其中,风、雅、颂,是指体例分类来说的;赋、比、兴,是就表现手法而言关于赋、比、兴,宋代朱熹在《诗集传》中作了比较确切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分析诗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甚!及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是比兴句,探究这两处比兴手法的好处结构上1在叙事中插入比兴句,使叙事暂时中断,这样就避免了叙事的平铺直叙,一览无余;2所插入的比兴句在内容上又起了暗示作用,读者能从中意识到女子的婚后生活并不美满,因此,叙事的线索似断实连;3诗的前半部分写婚前,后半部分写婚后,中间的比兴起过渡作用内容上1比兴句唤起人丰富的联想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一般认为它们分别比拟女子容貌的润泽和衰老,并相应地推测女子年长色衰是氓变心的重要原因不过,也不妨理解得宽泛些,比如,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如同女主人公和氓之间情意浓密时「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的景象,则如同两人感情枯竭时2用女子很熟悉的桑树作比,与女主人公劳动女性的身份非常切合从抱布贸丝一句来看,她养蚕做丝,富于生活气息,同时还暗示了她得勤劳
三、《氓》的写作特色.对比手法的运用1男子前后态度的对比当年他来求婚时,面带着嗤嗤然的敦厚的笑,还玩了一个可爱的小花招,他抱着布匹来换丝其实却是来找我商量婚姻大事」然而婚后,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他的欲望一旦达到,就变得如此不仁和凶暴2女子际遇与心情的对比恋爱时,我深感于他的爱恋与诚意,曾有过多少美好的憧憬与苦乐相容的梦他来得匆忙,连媒人也没找好「我送他过了淇水到顿丘,约他秋天再来结同好;我登上颓垣将他盼望,不见其人,我眼泪簌簌地掉下来,而一见其人载笑载言无比欢喜;然而结婚后,尽管我任劳任怨,早起晚寝,不分今日与明朝,可谁知到头来,他却翻然变脸,始乱终弃!这种强烈的对比,有力地表现了.耘凶暴不仁的性格与女子善良温厚的品质.叙事、抒情、议论熔为一炉全诗是以女主人公自述的口吻写成的,诗人成功得运用了边叙述边抒情的手法,在叙事中抒情,又在感情的抒发中将人物的身世、遭遇徐徐道出,两者有机地融合,对于充分表现弃妇又怨又恨、又要完全忘却又无法摆脱的复杂、矛盾的心理是再恰当不过了例如当她叙述到两人由恋爰到结婚时,就中止叙述,用形象的比喻劝告女性不要过于相信男子的爱情,抒发了她后悔、痛苦的情感;而当她叙述到婚后男子行为蜕变的时候,她忍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