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促织》《变形记(节选)》群文阅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欣赏小说跌宕起伏、极富荒诞意味的情节叙述.运用思维导图、表格等工具理清两篇小说的变与不变,探究文章主旨.探讨小说反映的社会生活本质及其蕴含的思想内涵,理解作品的社会批判意义
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观其荒诞,叹其悲喜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促织》和《变形记》两篇小说,在前两个课时中,我们掌握了两篇小说的情节及其特点,探究了成名悲剧命运的必然性在课堂活动中,我们归纳了格里高尔变形后的反应以及家人和协理对待他的态度,并对这两篇小说人物变形之后的外在特征进行了归纳,这节课我们将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探究人物变形的原因,进而理解其荒诞背后的人性异化
(二)品味荒诞学习任务1:从荒诞的角度把握两篇小说情节叙述的魅力引导性问题两篇小说的主人公身上发生了怎样的荒诞情节?具有怎样的共性特点?预设情节魂化促织与变身甲虫特点
1.突如其来,难以预料一夜之间突然变成促织,变身甲虫,毫无征兆.来势凶猛,人力无法抗衡卡夫卡曾发出过这样的感叹〃不断运动的生活纽带把我们拖向某个地方,至于拖向哪里,我们自己是不得而知的〃.疾速改变人的命运和生活成名之子变形后,一家人迅速摆脱厄运,且飞黄腾达格里高尔变形后则陷入无边深渊,郁郁而终好像是命运给他们开了一个玩笑,也好像这本身就是一个隐喻作为小人物,作为偶在的个体生命,面对外在世界时永远是渺小的、无助的、无能为力的,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设计意图】本单元属于学习任务群5文学阅读与写作,其中的学习目标与内容〃提到〃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表现方式,多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具体到本课的学习提示则是注意主要情节和人物情感……体会人物的生存困境〃基于此,本节课的任务1便是梳理两篇小说中的主要荒诞情节,感知荒诞概念中荒诞与真实相交织的特点,学会辩证看待问题在梳理的过程中,学生也能真切感受到中外荒诞小说的不同特点;同时,也为探索荒诞背后的人性异化和社会批判性打下基础学习任务2:探寻〃荒诞〃背后的人性异化引导性问题1变形前后,成名之子和格里高尔的生活和心理发生了诸多变化,也有许多不变的地方,你能通过表格来梳理这些〃变〃与〃不变〃吗?预设引导性问题2:结合背景知识思考蒲松龄为什么让成名的儿子变成这样的小促织?卡夫卡为什么让格里高尔变成这样的大甲虫?这两部作品除了〃魂化促织〃和〃变身甲虫〃的身体异化之外,各自还揭示了哪些层面的异化?小组交流讨论预设小促织体形很小,和成名儿子的身份有一种对应关系我们假设成名的儿子变成了和青麻头或蟹壳青一样大的促织他在和其他促织打斗的时候,我们作为观众,似乎并不会有太多的怜悯与同情如果是这样的一只小促织的话,读者会有什么反应呢?惊讶、同情、怜悯……因为这只小促织拥有了似乎它不该拥有的能力《变形记》中,卡夫卡为什么让格里高尔变成大甲虫?文章合为时而作”,卡夫卡这篇文章发表于1915年,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战的结果导致经济的衰颓,很多人对资本主义失去了信心卡夫卡让格里高尔变成大甲虫使小说中人物的真情实感暴露无遗面对一只不能用语言表达情感的〃虫,人们无需用任何虚假的态度来掩盖自己内心的厌恶之感大甲虫使格里高尔成为一个〃非人〃,没有使用价值后,家人对他厌恶至极,并且毫不掩饰这种情感于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就被鲜明地揭示出来了《促织》中除了〃魂化促织〃的身体异化外,首先便是人性的异化在这个故事中,人和虫的位置颠倒,虫的价值影响远远超过人,一只小小的蟋蟀可以决定人的生死因为交不上蟋蟀,成名几乎要自尽成名的儿子不小心弄死了蟋蟀,吓得投井自杀,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天真烂漫的九岁孩子的选择成名发现了小促织的巨大价值之后,竟然〃不复以儿为念〃,亲情伦常已然扭曲异化这种变形的价值观折射出那个时代普遍的人性异化其次,是价值观的异化看到成名的名字,我们脑海里是那句〃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可是,成名的成名不是靠读书和才华,而是靠小小的促织,还是儿子魂化的促织作者通过这对异化的父子告诉我们,读书没用,不如抓蟋蟀;做人没用,不如做蟋蟀,这是整个社会价值观的崩塌,是多么痛心又绝望的讽刺、控诉!最后是整个社会的异化故事一开头就点明了悲剧根源〃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接着,蒲松龄用寥寥数语描摹了骑在人民头上的层层官员的丑态至于深受好几重压迫的成名一家则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他们无路可走,只能通过儿子魂化为促织这种〃奇幻〃的方式改变一家人的命运这样的现实世界是多么扭曲,多么让人绝望《变形记》中除了身体的异化外,首先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性异化格里高尔变形后,虽然也想到了请假,但是老板和医生驳回了他所有的理由这个我们还能够理解,老板要竭尽所能压榨他的所有价值但可悲的是,格里高尔自己竟然也认同医生的说法,否定了自己请病假的合理性所以我们可以发现格里高尔不仅外形发生了变化,他的精神也早已变形,他已经把自己当作工具了同时,他的亲人在内心也一直把他当做一个挣钱的工具,而非家人在资本主义的现实世界中,人异化成了非人,成了身不由己的物的“奴隶格里高尔和家人的内心异化在他变形后则突出地表现为人际关系的异化《变形记》还揭示出人际关系的异化变形前,格里高尔是家庭唯一的经济来源,家人因为他过上了相对无忧的生活变形后,他丢失了工作,丧失了劳动能力而成了家人的负担面对着变为甲壳虫的格里高尔父亲是〃握紧拳头〃,用苹果轰炸他,给了他致命的伤害;母亲看见他就吓得晕倒;妹妹开始还照顾他,最后也选择抛弃他格里高尔能挣钱养活家人,家人敬重他,不能挣钱,对家庭没用时,就被家人抛弃家人尚且如此,他人无须多言《变形记》通过他的变形被弃,揭示了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物化〃,以及由这种〃物化〃关系所折射出的人情的冷漠人际关系异化为一种冰冷的、基于利益考量的工具关系由此我们发现,这两篇小说的背景虽然不同,但两位作者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荒诞背后的社会扭曲和人性异化【设计意图】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观察与批判〃,学生通过文本细读观察不同社会类型中的〃荒诞〃现象,在群文阅读的对比辨析中形成思辨意识和批判性思维学习任务2是在任务1的荒诞情节的对比梳理后的内涵探索,深入挖掘荒诞现实后的人性异化这也落实了课后学习提示中的理解〃变形〃寄予的社会批判意味任务2的两个引导性问题是层层深入的第一个问题是引导学生梳理两篇文章中的〃变〃与〃不变〃,学生很容易就会发现〃变〃的是形体,而〃不变〃的则是他们的善良与谨慎,他们对家人的责任这样就由任务1的情节梳理自然过渡到人物的心理探索第二个引导性问题则是蒲松龄为什么让成名的儿子变成这样的〃小〃促织?卡夫卡为什么让格里高尔变成这样的〃大〃甲虫?从作者的创作意图入手,学生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发现,小”促织背后是一个污浊专制的大社会;大”甲虫的背后则是被资本主义社会压抑到极限的小人格这样,学生就能发现作者在冷静叙述后的强烈社会批判性,课堂教学也由问题1的心理探索深入到社会批判的层面从问题1到问题2层层深入,引导学生从〃观察〃到〃批判〃,深切体会作品对社会现实深沉地批判,这也是对单元主题的落实
(三)课堂练笔《促织》与《变形记》中有许多精彩的细节,蕴含着强烈的社会批判性,你能体会到它们的独特魅力吗?写一则200字左右的读书札记要求观点新颖,逻辑清晰,行文流畅10分钟的时间完成
(四)分享交流小组内互相阅读,根据评价量表划分等级,然后组内推荐一篇优秀作品进行全班展示组内派一名代表点评,其他组选1-2人进行点评【设计意图】本单元对应的学习任务群是〃文学阅读与写作〃,最后的落脚点是写作训练本课的课堂小练笔是单元任务2中的〃品味精彩细节,完成一则简短的读书札记〃课堂中的两个学习任务主要是在宏观上体味荒诞背后的人性异化和作品的社会批判意味,对于小说中的诸多精彩细节,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不同发现因此,从〃品味荒诞〃到‘课堂练笔〃实现了从宏观体悟到微观揣摩的完整教学过程再者,读书札记本身是灵活的,是阅读灵感的简短记录,在课堂教学上是较容易操作的这一过程本身也是学生在不断体会小说内涵后,形成了一定的批判性思维,简短的读书札记则是这一思维的文本呈现最后,在课堂写作之前,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中的〃学业质量水平〃设计出阅读札记的评价量规,让学生明确写作要求完成课堂练笔后,通过评价量规和学生互评进行观点的碰撞,从而加深对小说意蕴的体悟,拓宽思维的边界
三、作业布置(-)结合课上展示的优秀札记,继续完善自己的课堂练笔
(二)推荐阅读著名作家毕飞宇的评论文章《看苍山绵延,听波涛汹涌——读蒲松龄〈促织〉》【设计意图】本课的作业设计基于分层作业理念第一项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巩固,是所有学生都要完成的作业第二项则是针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在课堂教学的感悟之外看一看专业作家对于同一篇文章有着怎样独特的解读角度,从而拓宽视野,形成对文学作品的多样认知,获得更为深广的思维训练篇目项目《促织》《变形记》变不变篇目项目《促织》《变形记》变魂化蟋蟀变成甲虫不变纯真、善良的天性没有变这表现在成名之子投井昏迷后仍不忘魂化为促织,帮父母解决因自己扑死青麻头而带来的灾难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依旧保持人类的思维与情感,这表现在他首先在意的不是自己异化为“虫”的现实,而更在意自己是否会失业,是否会给家庭生活带来不利影响等级内容ABC札记观点新颖,逻辑清晰,行文流畅观点明确,逻辑合理,有语病但基本通顺观点不明,只是对小说内容的简单复述,逻辑混乱,词不达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