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3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2023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练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田常欲作乱于齐,惮高、国、鲍、晏
①,故移其兵欲以伐鲁孔子闻之,谓门弟子日“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子路请出,孔子止之子张、子石请行,孔子弗许子贡请行,孔子许之遂行,至齐,说田常日“君之伐鲁过矣夫鲁,难伐之国其城薄以卑
②,其池狭以泄,其君愚而不仁,大臣伪而无用,其士民又恶甲兵之事,此不可与战君不如伐吴夫吴,城高以厚,池广以深,甲坚以新,土选以饱,重器精兵尽在其中,又使明大夫守之,此易伐也”田常忿然作色日“子之所难,人之所易;子之所易,人之所难而以教常,何也?”子贡日“臣闻之,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今君忧在内吾闻君三封而三不成者,大臣有不听者也今君破鲁以广齐,战胜以骄主,破国以尊臣,而君之功不与
③焉,则交日疏于主是君上骄主心,下恣群臣,求以成大事,难矣夫上骄则恣.臣骄则争,是君上与主有郤,下与大臣交争也如此,则君之立于齐危矣故日不如伐吴伐吴不胜,民人外死,大臣内空,是君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孤主制齐者唯君也”田常日“善虽然,吾兵业已加鲁矣,去而之吴,大臣疑我,奈何?”子贡日:君按兵无伐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蓊因以兵迎之田常许之使子贡南见吴王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删改)【注】
①高、国、鲍、晏高昭子、国惠子、鲍牧、晏圉,齐国握有实权的卿大夫
②卑矮小
③不与不在其中
1.下列对文中画框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君按兵无伐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田常许之/使子贡南见吴王B.君按兵无伐/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田常许之/使子贡南见吴王C.君按兵无伐/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田常许之/使子贡南见吴王D.君按兵无伐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田常许之/使子贡南见吴争
②忧患在国内的,要去攻打强大的国家;忧患在国外的,要去攻打弱小的国家
③田常要攻占鲁国来扩充齐国的疆域,若是打胜了,田常的国君就更骄纵;占领了鲁国土地,田常国家的大臣就会更尊贵,而田常的功劳都不在其中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原文说“其君恶而不仁,大臣伤而无用,其士民又恶甲兵之事”,由此可知,鲁国的国君愚昧而不仁慈,大臣们虚伪而无用,鲁国的士兵百姓又厌恶打仗的事原文说“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由此可知,忧患在国内的,要去攻打强大的国家;忧患在国外的,要去攻打弱小的国家原文说“今君破鲁以广齐,战胜以骄主破国以尊臣,而君之功不与焉,则交日疏于主”,由此可知,田常要攻占鲁国来扩充齐国的疆域,若是打胜了,田常的国君就更骄纵,占领了鲁国土地,出常国家的大臣就会更尊贵,而田常的攻劳都不在其中.答案C解析句意我观察杜环的事迹,即便是古代所称赞的忠义烈士也比不上他啊,然而世俗常常说今人不如古人,这不也是冤屈了全天下人了吧!“事”作“观”的宾语,“杜环”是“事”的定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项;“古人”是“不逮”的宾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D两项故选C.答案:C解析C.“与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的‘坊相同”错误,教坊是中国古代宫廷中掌管俗乐的乐舞机构,“教坊”的“坊”是官署名,与文中的意义不同故选Co.答案A解析C.“与‘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的‘坊‘相同”错误,教坊是中国古代宫廷中掌管俗乐的乐舞机构,“教坊”的“坊”是官署名,与文中的意义不同故选C.答案
(1)(马氏)脱下自己的衣服换下老母的湿衣,端来米粥让老母吃,抱来被子让老母休息
(2)而到了事情有了变化.朋友处于困境之时,不能实践自己的诺言而背叛朋友而离开的人太多了!参考译文杜环,表字叔循他的祖上是卢陵人,因为侍奉父亲杜一元在江南一带做官,就在金陵安了家杜环为人严正规矩,讲究信用,乐于在别人危难的时候帮助人家他父亲的朋友兵部主事常允恭,病死在九江,家庭破落了常允恭的母亲张氏,六十岁了,在九江城墙下痛哭不止,没有归宿有人告诉她说“现在在安庆府做知府的谭敬先,不是允恭的朋友吗?何不到那里去依靠他”老母搭乘别人的船去拜望谭敬先谭敬先推故不见面老母的境遇十分困窘想到允恭曾经在金陵做官,那里的亲戚朋友,或许还有活着的,也许有万一的希望于是又掉着眼泪哀求别人将她带到了金陵打听了亲戚朋友中的一两个人,没有还在的接着又打听杜一元家在哪里,路上行人回答说“一元死去很长时间了,只有儿子杜环还在这里,他家住在直鹭洲坊”老母穿着破衣烂衫,冒雨走到杜环家杜环正在陪着客人说话,见到老母十分惊愕,就像曾经见过她的面似的于是问她说“老母不是常老太太吗?为了什么事来到这里?”老母告诉杜环来到这里的缘故杜环也一边听一边哭,搀扶着老母坐下,向她行礼,又喊妻子出来行礼杜环的妻子马氏,脱下自己的衣服换下老母的湿衣,端来米粥让老母吃,抱来被子让老母休息老母打听过去与她家交往密切的老朋友和她的小儿子伯章杜环知道她家的老朋友没有在这里的,不能去依靠他们,又不知道伯章的死活姑且安慰老太太说“天正在下雨,雨停了为您老人家去打听假如没有人侍奉您,我家虽然贫穷,难道不能供奉您老人家吗?“当时正值战乱之后的饥荒年月,百姓们亲骨肉都不能互相保全,老母见杜环家境贫寒,雨停之后坚决要出去寻访别的朋友杜环让妻子陪嫁的侍婢跟她一起去,到天快黑时,果然没有找到任何朋友空手而回杜环买来布匹绸缎,让妻子为老母缝制衣服被子自杜环以下的家人,都把老人当做母亲来侍奉老母性情狭隘急躁,遇到稍微不舒心的事,便怒骂不止杜环私下里嘱咐家里的人,让老人由着她的性子行事,不要因为家境困难,慢怠老人,与她计较老母有痰喘的病,杜环亲自为她熬药,给她拿调羹.筷子因为老母的缘故,不敢大声说话过了十年,杜环奉皇帝的旨意到会稽去祭祀神庙山灵,回来时路经嘉兴,遇到了老母的儿子伯章,杜环垂泪对他说“太夫人住在我家,日夜想念你以致得了病,你不能不尽早去见她老人家”伯章好像没有听到什么一样,只是说“我也知道母亲在你家,只是路远不能前去”杜环回到家过了半年,伯章才来了老母见到她的小儿子,抱住大哭母子相见后,伯章见母亲老态龙钟,担心不能一起走,竟撒谎说还有别的事情,告辞而去,从此不再管他的母亲杜环侍奉老母更加恭敬周到,然而老母也更加想念伯章,疾病顿时加重了临死之前,抬起手来向杜环说“我拖累了杜君,我拖累了杜君!祝愿杜君生的子孙,都像杜君这样!”说完这几句话便咽气了杜环买了棺棺椁恭行殡葬的礼仪,在城南钟家山买了地,安葬老母逢年过节经常到她的墓前祭奠史官评论说“朋友之间意气投合时,表示将自身的一切都交付给朋友,好像并不困难;而到了事情有了变化.朋友处于困境之时,不能实践自己的诺言而背叛朋友而离开的人太多了!何况能在朋友死去之后而赡养他的双亲呢?我观察杜环的事迹,即便是古代所称赞的忠义烈士也比不上他啊,世俗常常说今人不如古人,这不也是冤屈了全天下了吧!”.答案
(1)用谭太守拒不收留张氏衬托出杜环扶危济困的高尚品格
(2)用张氏亲生幼子常伯章拒不奉养衬托杜环奉养张氏的厚道善良的品格
(3)用张氏做客不安的心情反衬杜环的善通人情
(4)用张氏脾气不好反衬杜环的孝敬愈加解析
①“母附舟诣谭,谭谢不纳,母大困”“苟无人事母,环虽贫,独不能奉母乎”,用谭太守拒不收留张氏衬托出杜环扶危济困的高尚品格
②“伯章若无所闻,第曰吾亦知之,但道远不能至耳‘环归半岁,伯章来”而伯章见母老,恐不能行,竟诒以他事辞去,不复顾”“环奉母弥谨”,用张氏亲生幼子常伯章拒不奉养衬托杜环奉养张氏的厚道善良的品格
③“母见环家贫,雨止,坚欲出问他故人”,用张氏做客不安的心情反衬杜环的善通人情
④“母性偏急,少不惬意,辄诟怒环私戒其家人,顺其所为,勿以困故,轻慢与较,用张氏脾气不好反衬杜环的孝:敬愈加.答案A解析划线句的意思是二月,皇帝耕种籍田完毕,宴请群臣,教坊用杂伎表演侍奉,有人说出污秽的语言文升表情严肃地说“新天子应当知晓耕种收获(农业劳动)的艰难,怎么可以用这些话亵渎迷惑皇帝的心灵呢!”“宴群臣”的意思是“宴请诸位大臣”,所以“宴群臣”是不能断开的,由此可以排除B、Co“新天子当知”的宾语是“稼嵇艰难”,所以“新天子当知”与“稼稿艰难”之间不能断开,由此可以排除C、Do故选A.答案D解析D.“顾命,指帝王的临终遗命,也指新帝登基后托以辅政的大臣”表述错误顾命,也指帝王驾崩前托以辅政的大臣故选D.答案B解析B.“明孝宗能人尽其才,用敢于直谏的王恕做吏部尚书,用有威望的马文升做左都御史,用善于讽谏的王鳌做侍讲”表述错误,应该是“用有威望的王恕做吏部尚书,用敢于直谏的马文升做左都御史”见原文“时恕负重望,其居冢宰”和“文升厉色日”故选B.答案
(1)皇帝在做太子时,熟知他的恶行,不久科道衙门纷纷上奏章弹劾他,于是下令罢免使之离开
(2)大夏向来把安定国家、排除外患作为自己的责任,皇命下达,人心悦服解析参考译文成化二十三年九月壬寅日,皇太子继承皇位,下诏大赦天下,将第二年改为弘治元年过去朝廷中邪恶奸佞的臣子,几乎全被放逐斥退冬天十月,皇帝召见退休的南京兵部尚书王恕让他担任吏部尚书当时王恕很有威望,他担任吏部尚书,考核选任官吏的制度多有改革在此之前,大学士万安结交万贵妃的兄弟,推荐奸僧继晓来巩固自己受宠的地位皇帝在做太子时,熟知他的恶行,不久科道衙门纷纷上奏章弹劾他,于是下令罢免使之离开礼部右侍郎丘浚进献他所著的《大学衍义补》,皇帝读后,非常高兴,提拔他为礼部尚书,还下令礼部刊印发行元年春正月,皇帝召见南京兵部尚书马文升让他担任左都御史二月,皇帝耕种籍田完毕,宴请群臣,教坊用杂伎表演侍奉,有人说出污秽的语言文升表情严肃地说“新天子应当知晓耕种收获(农业劳动)的艰难,怎么可以用这些话亵渎迷惑皇帝的心灵呢!”立即斥退他们马文升分条陈述十五件政事,皇帝高兴地采纳了这些建议,全部实施推行弘治五年五月,派遣朝廷臣子带着内库的银两,赈济杭州、嘉州、湖州三地严重的水灾弘治十年二月,皇上多次游玩宫中后花园,侍讲王鳌担任御前讲席,讲周文王不敢沉溺于游玩田猎的事皇上醒悟,采纳他的劝谏太监李广凭借旁门邪道受到宠幸任用,权势压倒朝廷内外正赶上年幼的公主因为水痘夭折,太皇太后归罪于李广李广恐惧,饮毒酒而死皇上下令搜查李广的家,搜出他受贿的账本,皇上大怒,登记并没收了他的家产召见两广总督刘大夏让他担任兵部尚书大夏向来把安定国家、排除外患作为自己的责任,皇命下达,人心悦服在此之前,大夏在广东、广西任上,一年中两次请求离任,都没有被批准在朝廷谢恩之后,皇帝回到帷殿召见询问他说“我一向重用你,你却多次以病为借口推辞,为什么呢?大夏回答说“臣年老并且有病,所以推辞”皇帝沉默不言五月,帝生病庚寅这天,召见大学士刘健等人接受临终遗命皇帝说“太子聪明,只是年纪幼小,喜好安逸享乐,各位先生一定要用正道辅佐他,使他成为贤德的君主”刘健等人都叩头说“臣等怎敢不尽全力”第二天,皇帝去世谷应泰说孝宗恭顺节俭仁德贤明,辛勤地寻求治理之道,设置贤能的辅佐大臣,召见敢于直谏的大臣,寻求品行端正的士人,断绝邀宠的门路世上难道有没有小人的时候吗?君主任用贤人斥退小人之间,关系到国家的安定,这不能不审慎啊
15.答案第一问君主用人关系到国家的安危,任用贤能国家就安定,任用小人国家就危机四伏第二问告诫后世君主要亲贤臣,远小人解析谷应泰目睹了明孝宗在位期间施政措施,以及由这些措施给整个朝廷和老百姓带来的实际利益,进而得出了“人君进贤退不肖之间,安危倚伏不可不审也”的结论事实证明由于明孝宗斥退了大学士万安,重用马文升并采纳了马文升诸多的建议和意见,才使得朝政有条不素、百姓安居乐业谷应泰说“人君进贤退不肖之间,安危倚伏不可不审也”这句话的目的既有对明孝宗的肯定也有告诫后人的意思.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李白的诗,联结同类的事物而引发出主题思想来,虽然符合诗歌规则的作品很少,但那词句博大奔放,隽永奇伟,大概是写诗的人全都赶不上的,也是近代不曾出现过的《旧唐书》说“李白具有奔逸的才气,志向气概宏伟奔放,飘然有超脱世俗的心思”,这种记载,我认为是真实的记录“虽……然”构成转折关系,因此在“然”前要断开,排除A、C两项“逸才”作“有”的宾语,句意完整;且“志气宏放”中“宏放”为形容词,修饰“志气”,中间不可断开,故排除D项故选B.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D.“六经指《诗》《书》《礼》《孝经》《易经》《春秋》”说法错误“六经”应是指《诗》《书》《礼》《乐》《易经》《春秋》故选D.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应当赦免,并向皇帝上奏章推荐李白,但皇帝没有同意,李白最终被判流放”错误从文中第二段“天宝十四载……宣抚大使崔涣与御史中丞宋若思验治白,以为罪薄宜贵,而若思军赴河南,遂释白囚,使谋其军事,上书肃宗,荐白材可用,不报”“乾元元年,终以污璘事长流夜”可知,应是皇帝不同意李白做官,但同意赦免了他,李白被流放夜郎是后来的事故选Bo.答案
(1)李璘在丹阳打了败仗(被打败),李白逃亡到宿松,因此获罪被关押在滑阳的监牢中⑵这在李白诗歌的自述中是能够看得出来的,差不多就是这种大致的情形解析参考译文《李白诗集》二十卷,原为七百七十六篇,现在变成一千零一篇,还有杂著六十篇的,是知制诰常山宋敏求(字次道)所增补而成的宋次道已经按照类别增补了李白的诗作,自己又写了序,但还没有考辨排定李白诗作创作的先后年代我得到宋氏这本书,于是考辨各篇创作的先后年代,并予以编排李白大概是舅郡人,最初隐居在岷山,出蜀后居住在襄阳、汉水一带,南下游历长江、淮水一带,到楚地观览云梦泽在云梦县定居的许氏一家,是唐高宗时的宰相许圉师的家,许氏把女儿嫁给李白为妻,因此李白在云梦留住了三年离开云梦,他又到了齐鲁地区,居住在徂株山的竹溪后来又到了吴地、京城长安等地,唐明皇听说过他诗歌的盛名,于是就召见他,任命他为翰林供奉,不久,因与唐明皇合不来就离开了朝廷往北抵达赵、魏、燕、晋故地,往西到达歧地、邠地,历经商於来到洛阳,在梁地盘桓的时间最长后来又到齐鲁地区,向南渡过淮水、泗水,又到达吴地,转而迁往金陵,又奔向秋浦、潺阳天宝十四年,安禄山举兵反叛,第二年唐明皇身在蜀地,永王李璘常管东南兵权,当时李白隐逸在庐山,永王李璘用强力把他拉到手下李璘在丹阳打了败仗,李白就逃亡到宿松,获罪被关押在洋阳的监牢中宣抚大使崔涣与御史中丞宋若思审理李白一案,认为罪很轻,应当救免,恰好赶上宋若思统领军队赶赴河南,于是就放了李白,让他为军事行动出力,并向唐肃宗献上奏章,推荐李白,认为他的才干可以任用,但没有得到答复这时,李白已经五十七岁了乾元元年,最终因为曾在李璘手下供职而获罪,被长期流放夜郎,于是他渡过洞庭湖,穿过峡江,来到巫山,因为遇到大赦而得到释放他就在岳阳、江夏做了休养,过了很长时间又到了潺阳,经过金陵,在历阳、宣城之间徘徊不定李白的同族人李阳冰作当涂县令,李白就去投奔他,后因病辞世享年六十四岁,这时正是宝应元年李白一生的经历大致就是这样,这是从李白的诗作、文章的自叙中可以考查的范传正为李白写墓志铭,说李白“偶尔乘坐小船,一日疾驶上千里,有时遇到好的景致,整年也不离去”,这在李白诗歌的自述中是能够看得出来的,差不多就是这种大致的情形《旧唐书》记载李白是山东人,官任翰林待诏,又记载永王李璘充任扬州节度大使,李白在宣城前去拜见他,于是征召李白为幕府从事而《新唐书》又记载李白被流放夜郎,回到潺阳,因事获罪而被关进监牢,宋若思又放了他,这些记载都与李白的自述不相吻合大概是正史记错了李白的诗,联结同类的事物而引发出主题思想来,虽然符合诗歌规则的作品很少,但那词句博大奔放,隽永奇伟,大概是写诗的人全都赶不上的,也是近代不曾出现过的《旧唐书》说“李白具有奔逸的才气,志向气概宏伟奔放,飘然有超脱世俗的心思”,这种记载,我认为是真实的记录但《新唐书》没写明这几句话,所以把它摘录出来,使观览李白诗作的人能得到更详细的了解.答案
(1)记述李白生平经历;
(2)考证有关李白史实;
(3)评价李白诗歌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文章第二段详细描写了李白的出身,“盖白蜀郡人,初隐岷山,出居襄汉之间……”,以及他在玄宗和肃宗朝的经历,比如参加永王李璘的谋反等事件,以及他最后的归宿总体上叙述了李白的生平经历第三段则是对有关李白史实的考证,如“《旧史》称白山东人,为翰林待诏;又称永王璘节度扬州,白在宣城谒见,遂辟为从事而《新书》又称白流夜郎,还潺阳,坐事下狱,宋若思释之者,皆不合于白之自叙盖史误也”第四段则是对李白诗歌的评价,作者对李白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高度推崇,认为“白之诗,连类引义,虽中于法度者寡,然其辞闲肆隽伟,殆骚人所不及,近世所未有也”王.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弟子”指门徒、徒弟;接受他人教导并帮助传播和实行的人“门弟子”指孔子门下的学生“二三子”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诸位”“你们”文中是孔子对自己门徒的称呼“甲兵”本来指铠甲和兵器,后来也泛指装备、军事文中“甲兵之事”意为“准备作战武器”“大夫”,古代官名先秦诸侯中,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明大夫”指贤明的大夫.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田常想要作乱,但忌惮高、国、鲍、晏等握有实权的卿大夫,就想带兵去讨伐鲁国,名为伐鲁,实为取得军队的控制权B.当鲁国即将遭受齐国进攻之时,孔子的三言两语,就突出了他关心鲁国,号召、激励弟子为国排忧解难的动人形象C.子贡的说辞,指陈利害,纵横押阖,道理奇特而切中要害,充分体现了子贡口齿伶俐、巧于辞令、胸有韬略和极能游说的特点D.田常之所以改变主意,同意攻打吴国,是因为赞同子贡所言:吴国比鲁国强大,攻打强大的国家,他自己才会真正受益.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⑴是君上骄主心,下恣群臣,求以成大事,难矣⑵虽然,吾兵业已加鲁矣,去而之吴,大臣疑我,奈何?.阅读全文,说说子贡劝说田常不要攻打鲁国的理由有哪些课外文言文阅读杜环,字叔循其先卢陵人,侍父一元游宦江东,遂家安陵环谨饬,重然诺,好周人急父友兵部主事常允恭,死于九江,家破其母张氏,年六十,哭于九江城下,无所归或告之日“今安庆守谭敬先,非允恭友乎?盍往依之?“母附舟诣谭,谭谢不纳,母大困念允恭宏仕金陵,亲成交友,或有存者,庶万一可冀;复哀泣从人至金陵问一二人,无存者因访一元家所在,道上对以“一元死已久,惟子环存,其家直鹭洲坊”母服破衣,雨行至环家环方对客坐,见母大惊,颇若尝见其面者,因问曰“母非常夫人乎,何为而至于此?“母泣告以故,环亦泣,扶就坐,拜之,复呼妻子出拜妻马氏,解衣更母湿衣,奉糜食母,抱衾寝母母问其平生所亲厚故人,及幼子伯章环知故人无存者,不足附,又不知伯章存亡姑慰之日“天方雨,雨止为母访之苟无人事母,环虽贫,独不住奉母乎?”时兵后岁饥,民骨肉不相保,母见环家贫,雨止坚欲出问他故人环令嬴女从其行,至暮,果无所遇而返环购布帛,令妻为制衣衾,自环以下,皆以母事之母性褊急,少不惬意,辄诟怒环私戒其家人,顺其所为,勿以困故,轻慢与较母有痰疾,环亲为烹药,进匕筋以母故,不敢大声语越十年,环奉诏祠会稽,还道嘉兴,逢其子伯章,泣谓之曰“太夫人在环家,日夜念少子成疾,不可不早往见”伯章若无所闻,第曰“吾亦知之,但道远不能至耳”环归半岁,伯章来母见少子,相持大哭既而伯章见母老,恐不能行,竟诒以他事辞去,不复顾环奉母弥谨,然母愈念伯章,疾顿加将死,举手向环曰“吾累杜君!吾累杜君!愿杜君生子孙,成如杜君!”言终而气绝环俱棺椁殓殡之礼,买地城南钟家山葬之,岁时常祭其墓云史官曰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况既死而佳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玩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也哉一(节选自宋派《宋文宪公全集》)
6.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也战B.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也哉C.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也哉D.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也哉.下列对文学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江东,中国历史的地理概念,古代指长江以东地区,古人地理左东右西;晋.南朝之时,又常称“江东”为“江左”.兵部主事,我国明清时为兵部司官中职位最低的官员,掌管章奏文移及缮写诸事,协助郎中处理该司各项事务C.坊,城市中街市里巷的通称古代把一个城邑划分为若于区,通称为坊与“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的“坊”相同D.棺椁,我国古代丧葬文化直接相关的物品棺,指的是装殁的器具;椁,套在棺外的外棺,就是棺材外面套的大棺材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环因为侍奉父亲到江南一带做官,就在金陵安了家他为人严正规矩,讲究信用,乐于解决周围人的困难.张氏因突然变故而无家可归,只好投奔故旧,但是未被谭敬先接纳,万般无奈之下,找到了常允恭故人之子杜环C.杜环见到张氏,深感惊讶,随即热情接待张氏他和家人都像对待母亲一样侍奉张氏,使张氏在杜家安度了晚年D.作者被杜环扶危济困.崇德重义的高简情操感动,撰文记载杜环的事迹,并对他予以高度评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解衣更母湿衣,奉糜食母,抱衾寝母⑵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本文写入叙事多处运用衬托手法,请结合文市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宪宗成化二十三年九月壬寅,皇太子即位,诏赦天下,以明年为弘冶元年先朝妖佞之臣,放斥殆尽冬十月,召致仕南京兵部尚书王恕为吏部尚书时恕负重望,其居冢宰,钱政多厘正焉先是,大学上万安结万贵妃兄弟,进奸僧继晓以固其宠上在东宫,稔闻其恶已而科道交章论之,遂命罢去礼部右侍郎丘浚进所著《大学衍义补》,上览之甚喜,擢礼部尚书,仍命礼部刊行元年春正月,召南京兵部尚书马文升为左都御史|二月上耕籍田毕宴群臣教坊员杂伎承应或出亵语文升厉色日新天子当知稼嵇艰难岂宜以此渎乱宸耳5T|即斥去马文升条时政十五事,上嘉纳之,悉施行五年五月,遣廷臣赍内帑银,赈杭、嘉、湖大水十年二月,上屡游后苑,侍讲王鳌侍经筵,讲文王不敢盘于游畋上悟,纳之太监李广以左道见宠任,权倾中外会幼公主痘疡,太皇太后归罪于广广惧,饮鸩死上命搜广家,得纳贿簿籍上怒,籍没之召两广总督刘大夏为兵部尚书大夏素以安内援外为己任,命下,人心翕服先是,大夏在广东、西,一岁再求去,皆不许既廷谢,上御帷殿,召问之日“朕素用卿,而数辞疾,何也?”大夏对日“臣老且病,故辞耳”上默然五月,帝不豫庚寅,召大学士刘健等受顾命上日“东宫聪明,但年幼,好逸乐,诸先生须辅之以正道,俾为令主”健等皆叩首日“臣等敢不尽力”翼日,上崩谷应泰日孝宗恭俭仁明,勤求治理,置亮弼之辅,召敢言之臣,求方正之士,绝嬖幸之门世岂有无小人之日哉?人君进贤退不肖之间,安危倚伏不可不审也(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卷四十二》).下列对文中画框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二月/上耕籍出毕/宴群臣/教坊以杂伎承应/或出亵语/文升厉色日/新天子当知稼稿艰难/岂宜以此渎乱宸聪/B.二月/上耕籍田毕宴/群臣教坊/以杂伎承应/或出亵语/文升厉色日/新天子当知稼稿艰难/岂宜以此渎乱宸聪/C.二月/上耕籍田毕宴/群臣教坊/以杂仗承应/或出亵语/文升厉色日/新天子当知/稼手啬艰难岂宜以此渎乱宸聪/D.二月/上耕籍田毕/宴群臣/教坊以杂伎承应/或出亵语/文升厉色日/新天子当知/稼嵇艰难岂宜以此渎乱宸聪/
1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壬寅,为天干中的壬与地支中的寅的搭配,文中用来纪日B.徐政,是指选拔、任用、考核官吏的一应政务C.经筵,汉唐以来封建帝王为自学经史而特设的讲经论史的御前讲席D.顾命,指帝王的临终遗命,也指新帝登基后托以辅政的大臣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明孝宗即位后,励精图治,不仅将邪恶的佞臣放逐、斥退,而且还任用贤能,采纳建议改正自己的错误B.明孝宗能人尽其才,用敢于直谏的王恕做吏部尚书,用有威望的马文升做左都御史,用善于讽谏的王鳌做侍讲C.明孝宗重视国家安全,重用刘大夏,征调时任两广总督的刘大夏来京担任兵部尚书,此前刘大夏在任上曾两次请求离任都没有被批准D.明孝宗在弥留之际,让刘健等大臣接受遗命,让他们教导太子改正贪图安逸享乐的毛病,让太子成为好君主.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上在东宫,稔闻其恶己而科道交章论之,遂命罢去⑵大夏素以安内攘外为己任,命下,人心翕服.谷应泰说“人君进贤退不肖之间,安危倚伏不可不审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①《李白诗集》二十卷,旧七百七十六篇,今千有一篇、杂著六十篇者,知制诰常山宋敏求字次道之所广也次道既已类广白诗,自为序而未考次其作之先后余得其书,乃考其先后而次第之
②盖白的郡人,初隐岷山,出居襄汉之间,南游江淮,至楚观云梦云梦许氏者,高宗时宰相圉师之家也,以女妻白,因留云梦者三年去,之齐鲁,居徂徒山竹溪入吴,至长安,明皇闻其名,召见以为翰林供奉顷之,不合去北抵赵、魏、燕、晋,西涉歧、邠,历商於,至洛阳,游梁最久,复之齐、鲁,南浮淮、泗,再入吴,转徙金陵,上秋浦、潺阳天宝十四载,安禄山反,明年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璘迫致之璘军败丹阳,白奔亡宿松,坐系;寻阳狱宣抚大使崔涣与御史中丞宋若思脸治白,以为罪薄宜贯,而若思军赴河南,遂释白囚,使谋其军事,上书肃宗,荐白材可用,不报是时,白年五十有七矣乾元元年,终以污璘事长流夜郎遂泛洞庭,上峡江,至巫山,以救得释,想岳阳、江夏,久之,复如潺阳,过金陵,徘徊于历阳、宣城二郡其族人李阳冰为当涂令,白过之,以病卒,年六十有四,是时宝应元年也其始终所更涉如此,此白之诗书所自叙可考者也
③范传正为白墓志,称白偶乘扁舟,一日千里;或遇胜景,终年不移”则见于白之自叙者,盖亦其略也《旧史》称白山东人为翰林待诏;又称永王璘节度扬州,白在宣城谒见,遂辟为从事而《新书》又称白流夜郎,还济阳,坐事下狱,宋若思释之者,皆不合于白之自叙盖史误也
④|白之诗连类引义虽中于法度者寡然其辞阂肆隽伟殆骚人所不及近世所未有也《旧史》称白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余以为实录|而《新书》不著其语,故录之,使览者得详焉选自《曾巩文集•李白诗集后序》,有删改【注】
①宋敏求字次道,北宋著名藏书家.下列对文中画框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白之诗/连类引义/虽中于法度者/寡然其辞/闵肆隽伟/殆骚人所不及/近世所未有也/《旧史》称白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余以为实录B.白之诗/连类引义/虽中于法度者寡/然其辞闭肆隽伟/殆骚人所不及/近世所未有也/《旧史》称白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余以为实录C.白之诗/连类引义/虽中于法度者/寡然其辞/闵肆隽伟/殆骚人所不及/近世所未有也/《旧史》称白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余以为实录D.白之诗/连类引义/虽中于法度者寡/然其辞闵肆隽伟/殆骚人所不及/近世所未有也/《旧史》称白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余以为实录
17.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知制诰,为掌管起草诏令之意,后用作官衔名制,是皇帝颁布的重大制度,加皇帝的印玺;诰,起初是用以指告诫之文,后用以封赠“知府朱孝纯子颖”中“知府”,知,是掌管、主持之意B.“序”,文体名同《琵琶行(并序)》《滕王阁序》中“序”“后序”犹“跋”,刊于卷末的序文《短歌行》中“行”,《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吟”,《师说》中“说”均表体裁C.天宝、乾元、宝应,同“元和十年”“乾隆三十九年”,都是年号纪年法一个皇帝可以拥有多个年号“壬戌之秋”“是月丁未”是干支记时法D.《旧史》,指《旧唐书》“前四史”指《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六经”指《诗》《书》《礼》《孝经》《易经》《春秋》o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宋敏求只对李白的诗作进行了分类补注,没有考定诗作的先后次序治学一向严谨的曾巩认为不妥,于是在得到诗集之后,又考订作品的先后次序重新加以编排B.李白因李璘的牵连被拘押,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认为李白罪过很轻,应当赦免,并向皇帝上奏章推荐李白,但皇帝没有同意,李白最终被判流放C.曾巩概述了安史之乱时期李白的遭遇与其悲壮的晚年生活表面上是不加感情的叙述,但从选词炼字上,自能折射出作者对诗人的同情心态D.曾巩在后序中先后两次提到了《新唐书》,第一次指出《新唐书》中有关李白记叙的几处失实,第二次指出《新唐书》对李白的相关评价没有写明.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⑴璘军败丹阳,白奔亡宿松,坐系温阳狱⑵则见于白之自叙者,盖亦其略也.本文第一段交代写序原因,请对其它三段的内容作简要概括答案以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为您按兵不动不要进攻,请让我为您出使去见吴王,让他出兵援助鲁国而攻打齐国,您就趁机出兵迎击它田常采纳了子贡的意见,就派他南下去见吴王“臣请往使吴王”中,“臣”是“请往使吴王”的主语,二者意义相连,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D;“君因以兵迎之”中,“君”是“因以兵迎之”的主语,二者意义相连,中间不可断开,排除C故选B.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C.“文中甲兵之事意为准备作战武器’”错误,原文“其土民又恶甲兵之事,此不可与战”的意思是“它的士兵百姓又厌恶打仗的事,这样的国家不可以和它交战”,可知“甲兵之事”在文中指“打仗的事”故选C.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就想带兵去讨伐鲁国”“实为取得军队的控制权”错误,原文“故移其兵欲以伐鲁”的意思是“所以想转移他们的军队去攻打鲁国”,可知是想转移高、国、鲍、晏等握有实权的卿大夫的军队去攻打鲁国,并非亲自带兵,选项曲解了“移”的词义;“实为取得军队的控制权”于文无据故选A.答案
(1)因此您对上使国君产生骄纵的心理,对下使大臣们放纵无羁,想要因此成就大业,太难了⑵虽然如此,可是我的军队己经开赴鲁国了,现在从鲁国撤军转而进兵吴国,大臣们怀疑我,怎么办?解析参考译文田常想要在齐国叛乱,却害怕高昭子,国惠子,鲍牧,晏圉的势力,所以想转移他们的军队去攻打鲁国孔子听说这件事,对门下弟子们说“鲁国,是祖宗坟墓所在的地方,是我们出生的国家,我们的祖国危险到这种地步,诸位为什么不挺身而出呢?”子路请求前去,孔子制止了他子张、子石请求前去救鲁,孔子也不答应子贡请求前去救鲁,孔子答应他子贡就出发了,来到齐国,游说田常说“您攻打鲁国是错误的鲁国,是难攻打的国家,它的城墙单薄而矮小,它的护城河狭窄而水浅,它的国君愚昧而不仁慈,大臣们虚伪而用,它的士兵百姓又厌恶打仗的事,这样的国家不可以和它交战您不如去攻打吴国吴国,它的城墙高大而厚实,护城河宽阔而水深,铠甲坚固而崭新,士卒精良而精神饱满,可贵的人才、精锐的部队都在那里,又派英明的大臣守卫着它,这样的国家是容易攻打的“田常顿时忿怒了,脸色一变说“你认为难,人家认为容易;你认为容易的,人家认为是难的用这些话来指教我,你是什么用心?”子贡说“我听说,忧患在国内的,要去攻打强大的国家;忧患在国外的,要去攻打弱小的国家如今,您的忧患在国内我听说您多次被授予封号而多次未能封成,是因为朝中大臣的有反对你的呀现在,你要攻占鲁国来扩充齐国的疆域,若是打胜了,你的国君就更骄纵,占领了鲁国土地,你国的大臣就会更尊贵,而您的攻劳都不在其中,这样,您和国君的关系会一天天地疏远这样,对上,您使国君产生骄纵的心理,对下使大臣们放纵无羁,想要因此成就大业,太困难啦国君骄纵就要无所顾忌,大臣骄纵就要争权夺利,这样,对上您与国君感情上产生裂痕,对下您和大臣们相互争夺象这样,那您在齐国的处境就危险了所以说不如攻打吴国假如攻打吴国不能取得胜利,百姓死在国外,大臣率兵作战朝廷势力空虚,这样,在上没有强臣对抗,在下没有百姓的非难,孤立国君专制齐国的只有您了“田常说“好虽然如此,可是我的军队已经开赴鲁国了,现在从鲁国撤军转而进兵吴国大臣们怀疑我,怎么力、?“子贡说“您按兵不动不要进攻,请让我为您出使去见吴王,让他出兵援助鲁国而攻打齐国,您就趁机出兵迎击它”田常采纳了子贡的意见,就派他南下去见吴王子贡一挺身而出,就使鲁国得以保全,使齐国产生内乱,使吴国被打败,使晋国强大越国称霸.答案
①鲁国的国君愚昧而不仁慈,大臣们虚伪而无用,鲁国的军民又都讨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