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内容:
知识的“教”与“给”在幼儿园,我们常常可以见到“有教无学”的现象,是因为我们把学习看成是传递的过程而不是建构的过程多数教师还是认为教师不教,幼儿是学不会的,是不知道的只要教师教了,幼儿就学了,所以把主要精力都放在设计如何教上教学活动中,教师习惯于直接“给”知识,已经成为一种无意识的行为特别是许多年轻教师,课堂上很少让幼儿去分析思考、归纳、猜想,教师讲得太多,将知识、方法和盘托出,“奉献”给幼儿例如
3、4岁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获得有关“药是苦的,醋是酸的,辣椒是辣的,糖果是甜的”的生活经验可是,大班故事“甜鼠”教学活动,教师就是不引导幼儿说说自身对药——苦、醋——酸、辣椒——辣、糖——甜的体验,而是用教的方法,教给幼儿这方面的知识在学习运用“甜滋滋”时,教师说“我看到小朋友做了好事心里甜滋滋的,其意图是让幼儿学习、理解并运用“甜滋滋”的引伸义但是,教师不是启发幼儿在体会、运用本意的基础上引伸,如“桔子水甜滋滋的很好喝”(指味道,有甜味),再引导幼儿从自身的体验出发说出心里的感受,如“我帮老师整理玩具,老师表扬我,我心里甜滋滋的(指感到喜悦,是一种情感上的满足)”结果,幼儿说的都是“我吃了苹果,甜滋滋”“我吃了香蕉,甜滋滋的”又如,大班音乐学习歌曲《马儿马儿告诉我》学习了歌曲,再完整欣赏后,老师问“这首歌,你觉得哪句好听?为什么好听?”幼儿回答的都是歌词好听于是,老师就直接告诉幼儿“我觉得衬词好听(咳格隆咚哟)听,这首歌有几个衬词?”然后,再组织幼儿练习唱衬词当幼儿听辩不出衬词时,老师直接告诉答案,也未尝不可但是,至于衬词好听,为什么好听?老师却没做解释,也没用对比的方式引导幼儿去体会、去理解(譬如,让幼儿倾听有衬词的歌唱、与省略衬词的歌唱,再说说其感觉如何)这样直接的“给”,实际上只是老师完成了“教”,幼儿并没有进行“学”因为,“学”源自于个体认知的冲突,而此时,幼儿没有产生认知的冲突很可能,有些知识经过引导,幼儿仍然不能知道,但是,经过了引导和没有经过引导在幼儿的脑子里留下的痕迹是很不一样的因为,孩子经过了自己的思考,哪怕一分钟,都是有效的“给”永远只能是死知识,而“导”才能激发活的源泉关键在于怎么教,怎么去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