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三巩固拓展《学堂乐歌》教学设计课题名称《学堂乐歌》授课老师潘慧慧授课类型音乐鉴赏课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授课班级高一
(6)班授课课时1课时
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普通图中《音乐鉴赏》第十单兀“新音乐初放”第课时通过欣赏学堂乐歌《祖国歌》、《黄河》、《问》,认识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和主要艺术成就;了解中国近代学堂乐歌音乐创作的特点;引导学生体验、感受歌曲的情绪情感,认识和了解学堂乐歌反映的时代思想
二、学情分析高一年级的学生思维能力较强、想象力丰富、知识结构比较完整、喜爱音乐,对于音乐作品的鉴赏大多处于初级的听觉享受,缺乏一定的音乐鉴赏技巧,音乐审美能力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如何通过有限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鉴赏音乐作品的同时,既能感受、体验音乐的情绪、情感,又能掌握一定的音乐鉴赏技巧,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是我需要解决的教学任务
三、教学内容人民音乐出版社普通高中音乐鉴赏第十单元“新音乐初放”第十九节《学堂乐歌》
四、教学目标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通过聆听、对比,初步了解学堂乐歌音乐创作的特点通过歌词编创活动,让学生尝试歌曲创作,提高艺术实践能力
1、通过聆听、朗读歌词、模唱歌曲,感受、体验歌曲表达的情感,认识、了解这些歌曲反映的时代思想
2、认识、了解20世纪初“学堂乐歌”对我国近代音乐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并知道其重要意义
3、了解沈心工、李叔同、萧友梅的生平,代表作及其在我国音乐发展史上的重要贝献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认识、了解音乐家沈心工、李叔同、萧友梅,和他们音乐作品的创作特点,以及这些作品反映的时代思想感受、体验学堂乐歌歌曲表达的情绪、情感
六、教学策略
1、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结合历史知识、查阅资料来理解学堂乐歌
2、师生互动交流,以听与唱的结合,感受体验歌曲的情感,认识理解歌曲的内容,感知音乐特点,进而认识和了解学堂乐歌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3、巩固拓展环节,让学生创编歌词,在展示和交流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
七、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对比聆听法、合作探究法
八、教学过程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1、教师演唱歌曲《送别》,请会唱的同学一起跟着演唱跟唱演唱同学们熟悉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师生听与唱的过程中导出课题一一《学堂乐歌》,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2、教师简介《送别》的创作背景,提问他的创作特点学生思考并回答“选曲填词”
3、导出课题一-《学堂乐歌》
(二)教授新课
一、认识、了解《学堂乐歌》
1、请学生阅读课本相关材料,及观看视频,认识了解什么是学堂乐歌?产生的社会背景?歌曲题材包括哪些内容?主要创作方法是什么?学生阅读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整理材料等自主学习能力
2、提问学生认识哪些中国近代音乐家,老师介绍中国近代早期的音乐家有哪些学生回答李叔同、聂耳、冼星海等建立“大单元”教学概念,为学生学习第二课时《人民音乐家》做铺垫
二、认识、了解李叔同,欣赏《祖国歌》了解李叔同音乐创作的特点
1、课件展示《祖国歌》的歌词,请学生读歌词感受歌词表现的民族自豪感学生读歌词感受歌词表现的民族自豪感用体验法让学生感受《祖国歌》歌词表现的民族自豪感;用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得出“一字一音”的词曲结合特点
2、播放《老六板》的旋律,请学生填词演唱学生展示,师生互动总结他们的创作体现了“一字一音”的词曲结合特点
3、通过对比聆听,请学生思考《祖国歌》和《老六板》两首作品创作的异同之处探究得出《祖国歌》和《老六板》在旋律相同;在速度、节拍、内容、情绪方面不同的特点用对比聆听法、探究法引导学生认识《祖国歌》的创作特点
4、通过课件介绍音乐家李叔同,简要了解他创作出的中国第一首多声部合唱歌曲《春游》利用讲授法,引导学生认识、了解李叔同和《春游》
三、认识、了解沈心工,欣赏《黄河》,了解沈心工音乐创作的特点
1、课件介绍音乐家沈心工的生平、代表作和主要艺术成就利用讲授法,引导学生认识、了解沈心工
2、作品简介
3、聆听歌曲,感受歌曲表达的情绪、情感
4、对比《黄河》两个乐段的创作特点
四、认识、了解萧友梅,J
1、通过课件介绍音乐家萧友梅
2、聆听、模唱歌曲,并思考问题歌曲在问谁?问了什么?为什么问?初步了解《黄河》的创作背景和歌曲表达的爱国情怀利用情感体验法,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表现的爱国情怀师生互动总结
1、情绪铿锵有力、高亢激昂
2、情感爱国主义利用聆听法,引导学生再次感受歌曲表现的爱国情怀学生聆听、探究得出A乐段描绘了长城外河套边的壮伟旷然的景色,附点音符的紧凑节奏,使中低音区的旋律带有悲壮萧瑟的意境B乐段音调高亢激昂,节奏先紧后宽,结束在昂扬豪放的长啸主音上,一字一音、铿锵有力,表达了炎黄子孙“誓不战胜终不还”的爱国激情利用对比聆听法、探究法,引导学生了解《黄河》的音乐创作特点欣赏《问》,了解萧友梅音乐创作的特点学生了解萧友梅的生平、代表作以及他对中国音乐教育专业化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利用讲授法引导学生认识了解萧友梅学生聆听、模唱歌曲,回答问题,初步感受歌曲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有目的的聆听感受歌曲情感
3、再次感受1让学生读歌词,感受歌曲情感及情绪的变化2鉴赏《问》高潮句的音乐创作特点
1、学生读歌词,感受歌曲的爱国主义情感及情绪不断变化的特点
2、学生体验作曲家用三连音节奏表现情绪激动的创作特点通过体验法增强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4、请学生跟歌曲录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通过演唱歌曲,感受《问》的爱国情感及萧友梅歌曲艺术感染力强的创作特点
1、知识梳理引导学生对比总结《祖国歌》《黄河》《问》的作者、题材和创作方法的特点,和共同的情感主题学生总结通过对比、探究法,巩固学生对学堂乐歌音乐创作特点的认识,引导学生理解学堂乐歌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
2、歌词创编请学生结合自己当下关注的社会问题,为歌曲《送别》编创一首新歌词,并与同学们分享
1、学生编创歌词
2、学生展示作品朗诵歌词、填词演唱
3、师生互评通过歌词创编,让学生体验学堂乐歌时期音乐家们用选曲填词的方式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创作手法,提高学生的音乐创编能力通过演唱自己的作品,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在师生互评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课堂小结学堂乐歌是时代浪潮的产物,他让我们认识了来自西方的音乐文化西方音乐的理论基础、作曲技巧、乐器及其演奏技巧的传播,开启了中国音乐发展的新篇章学堂乐歌以他独特的艺术魅力,一次次唤醒国人的觉醒,激励中华儿女奋起反抗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有关更多学堂乐歌音乐作品、作曲家背后的故事在等待着同学们不断地去探索、发现
九、板书设计《学堂乐歌》题材r外国曲调「选曲填词-创作方法,[民间曲调L自创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