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第三课时骋怀抒志颂大海,借“象”显情慕自由——影大海》设计安徽省无为第一中学刘忆
一、教学目标回顾旧知I了解象征手法.分析《致大海》的诗歌内容,理解“大海”等物象的象征意义.了解时代背景和诗歌创作动机,体会象征手法在传达情感主旨方面的作用
二、重点难点.理解《致大海》的诗歌内容,理解“大海”等物象的象征意义.把握诗歌象征手法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点拨法、诵读法、合作探究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学习过程【课前准备】L熟读《致大海》,梳理诗歌结构.查阅普希金的生平经历和《致大海》的创作背景了解普希金两次被流放的经历了解诗歌中普希金深情缅怀英雄拿破仑和伟大诗人拜伦的原因【课堂导入】复习导入回顾诗歌意象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意象的选择体现出不同国家的诗人不一样的文化心理引入本节课内容诗歌表达情感的另一种方式一一象征手法【新知学习】活动一识象征.联系以往所学诗文,结合自己的理解,谈一谈什么是象征手法提示《红烛》中的“红烛”,《树和天空》中的“树”“天空”“雪花”.根据以上示例的共性,谈谈对象征手法的认识教师总结象征是借助某人某物等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本体)的表现手法活动二析象征..结合预习收获,谈谈对《致大海》诗歌题目、诗歌情感基调的理解提示联系以往所学类似的诗歌题目,如《致云雀》.比较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致大海》,思考它们在情感表达方面的不同点拨诗歌表达情感有直抒胸臆式的,也有隐晦委婉式的要想深刻理解诗人的情感需要通过诗句中的典型物象分析物象要把握物象的特点.小组讨论诗人笔下的“大海”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他对大海什么样的情感?预设自由、忧郁、沉郁、任性、喜怒无常……点拨诗人在展现“大海”特点时,有些词句会给大家的阅读理解带来困难这种困难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诗人使用了象征手法4合作探究圈画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讨论交流,尝试解惑请学生按照诗节顺序,将问题整理在习题本上,汇总投屏,讨论交流,教师适当点拨示例第五节中的“两齿”是什么意思?点拨“两齿”可能指海浪,但这样的用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鲨鱼之类的凶猛生物,联系后文渔船的覆没,体现出了“大海”的破坏性和力量感.教师在学生提问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重点把握诗人追忆拿破仑和拜伦(“另一个天才”)的原因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梳理诗人描写拿破仑和拜伦的语句,带领学生反复、有感情地诵读第九节至第十二节内容,引导学生结合拿破仑、拜伦和普希金的历史资料,解读他们和“大海”之间的联系,明确这两位人物在《致大海》中也成了一种象征第九节诵读脚本示例一面峭壁(降调),一座光荣的(重升)坟墓(轻慢)……那里,种种伟大的(重读)回忆已在寒冷的(重读)梦里沉没(轻慢),啊,是拿破仑(重升)熄灭在那里(轻慢).谈谈对“大海”象征含义的理解和作者借“大海”表达了自己什么样的情志追求教师总结大海是宏阔壮美的,通过它的特点,我们感受到了普希金想要挣脱束缚,追求自由的精神通过普希金的生平经历,我们更是理解了“自由”的深层含义一一追求人类解放、反对沙皇的专制统治“《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诗人们往往对自己所处的时代有一种关注对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对时代背景、创作动机的了解,我们能更深刻地认识到象征体的深层象征义【本课小结】《致大海》这首诗气势豪放、意境雄浑、思想深沉,是普希金作品中广为传诵的名篇诗人借大海自由奔放的壮美形象,生发联想,尽情抒怀,表达了自己渴求自由的愿望通过象征手法来传达情感,是诗人们在创作诗歌时普遍使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在今后的诗歌鉴赏中,象征手法也是我们分析的一个方向下一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如何通过诗歌的体式特点来把握情感主旨【课后练习】.思考如何让中国诗歌中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象征体,更好地被其他国家的读者理解.预习《自己之歌》【板书设计】,告别,赞美、依恋JL/破坏性、力量大海《回忆3!1化身自由〔誓言,坚定地追求自由
六、教后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点拨法、诵读法、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诗歌中的物象及其特点;感受普希金对拿破仑和拜伦的情感态度,明确追忆原因;把握诗人如何借助象征手法,隐晦、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情志追求课前学生们预习较为充分,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课堂在“析象征”部分,教师设计了“圈画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讨论交流,尝试解惑”的活动,目的是以满足学习者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也是本节课教学环节中的重点部分在该环节中,学生们讨论积极,能落实文本的关键字词去体悟,也能通过知人论世去分析,化被动学习为主动思考,在讨论交流中加深了对象征手法的认识,把握了诗歌象征手法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一是课堂时间有限,部分知识点引申程度不够如拜伦和大海之间的关系,可以例举一些拜伦描写大海的具体诗句,与普希金的《致大海》形成联读二是学生挖掘文本的深度不够学生在了解作者及诗歌创作背景后,很容易形成套路化的思维模式,教师应落实文本,指导地更加细致三是诵读形式的多样化不足在今后的诗歌教学中,还需要多让学生在读中品,在读中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