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屑小之中情悠长—《项脊轩志》教学设计安徽省太湖中学倪晋教材分析《项脊轩志》是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优秀散文文章借项脊轩的兴废,叙写与之有关的家常琐事,表达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也表达了作者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怀念学情分析本文虽是一篇自读课文,但快节奏的生活使学生几乎失去了感悟亲情的能力,对于缺乏生活体验的高中生来说归有光的文章他们可能会觉得太平淡难以真正把握其艺术价值因此课文的思想情感、艺术特色需要师生共同探讨本文也是一篇文言文,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年段的学习,已基本掌握翻译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所以疏通文意、探讨课文思路等任务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学目标.反复诵读感悟文本中浓浓的祖孙情、母子情、夫妻情.揣摩细节描写,品味细节传达出的情感.感悟人间真情,培养感恩意识,珍惜周围的人与事教学重点借助日常琐事,探知归有光的心灵世界,品读悲喜人生教学难点揣摩细节描写,感悟作者在叙事中营造出来的抒情氛围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在网上有一个调查问卷,题目是“让你印象最深刻的语文课文是哪一篇?”归有光的《项脊轩志》票数位列前三,好多网友都说记得当年读到“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忍不住泪目,还有网友说这篇文章让他想起了自己的祖母和母亲这篇曾被前人誉为“明文第一”的经典美文是作者从心灵深处“流”出来的至情美文,我们读它确实很容易与作者产生共情,那么,今天我们就由这“情”字说开去
二、识人归有光1507-1571字熙甫,号震川,昆山人其祖上住在项脊泾自号项脊生,明代散文家世称“震川先生”,著有《震川先生集》,文风朴实,感情真挚,时人称之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O数字归有光8岁丧母;9岁能文;17岁祖母去世;20岁中秀才;23岁娶妻魏氏;29岁丧妻;35岁中举人;60岁中进士,任湖州府长兴县令;65岁去世
三、悟情明人王锡爵评价本文说“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文中也有两个字高度概括了这两种情感“喜”和“悲”让我们跟随文本走进归有光的心灵世界,快乐着他的快乐,悲伤着他的悲伤诵中悟情“喜”从何来?“悲”自何出?师范读第一段,生分角色读第
二、三段,生齐读第
四、五段明确“可喜”自然的慰藉书籍的哺养亲情的培植爱情的浇灌“可悲”至亲离世家族离析家道中落功业未就
四、究法思考这篇散文的抒情有何特色?投影:一往情深,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泣明确通过琐屑小事、生活细节来抒发感情细处品情小组合作,寻细节描写,体悲喜之情
(一)小组合作探究之分享汇报一一修葺书斋细节提示“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桂影斑驳”点拨归有光惜墨如金,为什么会不厌其烦地写桂树桂影?从晋朝开始,人们已经用“广寒宫中一支桂、昆仑山上一片玉”来形容特别出众的人才唐代以后,科举制度盛行,“蟾宫折桂”便用来比喻考中进士这一细节寄寓了作者科举高中的美好愿望
(二)小组合作探究之分享汇报一一诸父分家细节1:“一”、“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始为篱,已为墙”明确“一”是一个整体,暗含家庭和睦之意“门”、“墙”、“篱”都是隔阂的象征,特别是从“篱”到“墙”的变化过程中可以感觉到家人关系的逐步疏远细节2“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明确这三处典型的细节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家中凌乱不堪,家境日趋没落每况愈下的可悲景象原本完整和谐、井然有序的大家族,如今分崩离析、混乱不堪这对于一个世家子弟来说,是很让人痛心疾首的
(三)小组合作探究之分享汇报一老妪忆母“震川之述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然自少失母之儿读之,匪不流涕矣”一一林纾.语言描写“儿寒乎?欲食乎?”明确问孩子的冷暖饥寒是母亲的本能虽是简短的两个问句,言语之中备显慈爱.动作描写“娘以指叩门扉”明确“叩”体现出母亲的小心翼翼,怕惊扰到孩子的体贴与细心.侧面描写“妪亦泣”明确这一笔写老妪,与“先妣抚之甚厚”呼应,进一步赞美了母亲善良宽厚的美好品德课外链接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余则茫然矣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先妣事略》
(四)小组合作探究之分享汇报一一大母励志细节提示“余泣”“长号不自禁”点拨为什么回忆起母亲时,“我”的情感表现是“泣”,而回忆到大母时,却是“长号不自禁”?.语言描写“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明确字里行间流露出祖母对归有光的心疼、欣慰、期待的复杂心理.动作描写“以手阖门”轻轻地关上门,怕惊扰孙儿读书,表现了祖母的体贴入微“持一象笏至”象笏是官员上朝记事用的,而且还是祖母的祖父曾经用过的应该是个古董祖母很看重把象笏给十五岁的归有光体现了对归有光入仕为官的信心两个自然的动作、三句朴实的话语把一位疼爱、赞许、期盼、勉励孙儿的祖母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资料补充自唐懿宗咸通十年至唐哀帝天祐二年,36年间接连出了归仁绍、归仁泽、归黯、归僧、归系等五名状元,占全了兄弟、父子、祖孙状元归家第三代归融的五个儿子,长子、二子、三子中了进士,四子、五子中了状元,“五子登科”自此传为佳话明确归有光的祖上一直是书香门第,还出现过五子登科的盛况,归家因此享有天下状元第一家的美称曾经祖母对归有光寄予殷切期望勉励之语如在昨日,但归有光仕途不顺,功业未成因此感到深深自责与愧疚这声长号有对祖母的深切思念、家道中落的无奈、屡试不中的慨叹以及有负祖母重托的愧疚
(五)小组合作探究之分享汇报—一缅怀亡妻.动作描写”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明确聊古事、学写字等细节可以看出夫妻之间志趣相投,琴瑟和鸣.语言描写“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明确一方面转述小妹的话体现出夫妻间无话不谈的一种亲昵另一方面问阁子实际在问阁中人妻子回娘家谈起丈夫她为拥有这样的夫君而自豪,侧面表现了妻子对丈夫的情感深厚.景物描写“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明确树在人亡,物是人非,睹物思人,托物寄情,表达了对亡妻深深的思念之情以景结情,达到“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细节提示“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由此细节可以体会到作者在妻子死后生活的百无聊赖、生活境遇的不佳和心情的惨淡,与前文夫妻生活的甜蜜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作者对亡妻的真挚感情和深切怀念作者善于从生活中捕捉平凡的琐事,看似简简单单的一个动作,平平淡淡的一句话语,母亲的慈爱、祖母的期盼、夫妻的恩爱都如在眼前
五、小结这节课通过识人、悟情、究法三个环节的学习,我们体验到了人间真情,也收获了细节描写的艺术手法所谓细节,有心者不用教,无心者教不会归有光的深情就源于他有一颗感恩的心只有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用心去发现用心去体会才能写出真挚动人的文字投影瀑布的水逆流而上,蒲公英种子从远处飘回,聚成伞的模样,太阳从西边升起,落向东方子弹退回枪膛,运动员回到起跑线上,我交回录取通知书,忘了十年寒窗厨房里飘来饭菜的香,你把我的卷子签好名字,关掉电视,帮我把书包背上你还在我身旁——戴畅《你还在我身旁》这首质朴动人的诗是香港中文大学《独立时代》杂志微情书征文大赛一等奖作品,是一首送给母亲的小诗字里行间全都是母亲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让人泪目感动之余,这首小诗也启示我们要好好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人生最宝贵的不是你拥有的物质,而是陪伴在你身边的人愿我们都能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去感受,用文字来记录
六、作业设计练笔一一记录真情学以致用请同学们捕捉生活中感动过你的美好细节,以“……不知不觉间,泪水从我的眼角滑落”为结束语,写一个200字左右的小片段板书设计项脊轩志归有光教学反思首先,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的单元导读里明确写道“学习本单元,重在把握课文的思想情感及其承载的文化观念”,“还要做些梳理和评点,领会章法之妙和细节之美”作为大单元教学中的一个课时,本节课在“把握情感”和“领会细节之美”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次,《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名篇,被誉为“明文第一”,以其情真意切感动人心作者善于抓取生活中具体而细微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地描绘,把细节描写贯穿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真正做到了以细节显情综合以上两点,本节课我把课文设计的重点放在情感和细节描写两个要点上个人认为一方面体现了“单元教学”的理念,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紧扣文本,感悟了家族之情、母子之情、祖孙之情、夫妻之情,同时也体会到细节描写在表情达意上所起的作用,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