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6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论体系进行的,与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该观点认为十月革命()A.仅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的旗帜B.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冲击C.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关系不大D.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激化的必然产物.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列宁主义,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列宁主义的创新性体现在提出了()A.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实行国际无产阶级联合斗争C.建立工农联盟的学说D.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
3.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A.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统治B.人民急切要求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
4.1917年4月,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创建者普列汉诺夫撰文提出“俄国的资本主义尚未达到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高级阶段”十月革命后,他仍认为,“只有当无产阶级在俄国居民中占多数时,才能成功地实行专政,但它现在并不占多数”由此可见,他认为俄国十月革命()A.源于俄国特殊的国情B.符合列宁对俄形势的判断C.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D.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5.20世纪20年代初,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苏俄领导人试图用“军事方面获得的全部经验来解决和平建设的基本问题:为此,苏俄政府力主()A.弱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B.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C.给予农民经济上的独立性D.加快实行新经济政策
6.列宁指出力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对材料理解最为准确的是,斯大林模式下()A.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不利于生产发展B.工业化的加速发展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C.单一的公有制体制阻碍了生产发展D.工业化加速发展的同时,忽视了改善民生1917年,列宁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中写下了他的社会主义总公式的经典表述,即“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国民教育等=总和=社会主义”这反映出列宁()A.决定推行新经济政策.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构想C.主张发展资本主义D.依赖外国经验建设国家.有学者对俄国某历史事件进行分析指出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社会矛盾尖锐,工人阶级早熟,所以“一个阶级的任务经由另一个阶级之手去加以解决,这是落后国家特有的叠合方式之一”该历史事件是()A.二月革命B.七月起义C.十月革命D.三年国内战争.首都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涌上街头,打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打倒十个资本家部长!”“决不同英法资本家签订秘密条约!”的横幅,举行示威活动同时,莫斯科等大城市也爆发了群众游行活动由于前线战事吃紧,这次全国性的抗议活动没有继续下去这一抗议活动()A.促使两个政权并立局而出现B.遭到沙皇政府的严厉镇压C.说明和平取得政权失去可能D.得到布尔什维克党的指导.有学者指出“笼统地说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未必妥当就十月革命从资产阶级手里夺取政权这一点而言,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就十月革命后面临的社会改造任务而言,则仍然是民主主义的,而非社会主义的”该学者意在强调俄国十月革命()A.并没有改变俄国的社会性质B.超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C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方向D.未完成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列宁曾指出“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不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我们不能实行退却,只去完成一些比较轻易的任务,那我们就有灭亡的危险”这一认识是因为()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采取计划经济模式C.收取固定粮食税D.实施农业集体化1921年,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列宁对到访的美国商人阿曼德・哈默说“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做起……重新发掘我们的经济潜能”为了“发掘经济潜能巴苏俄()A.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C.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D.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1922年,苏联全国公私零售商业(不包括小商贩)已达47万多家为进一步恢复发展经济,1923年苏联诞生了零售商业信贷业务但从20年代末苏联减少了对消费品生产的投资,零售商业贷款开始萎缩,1935年终止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推行B.新经济政策的发展C.工业化迫切需求下的调整D.战后经济体制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布尔什维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潮作为一个政党而存在,是从1903年开始的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Q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材料三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废除实物分配制材料四对于苏联模式,人们一直有不同的评价
①从成就的角度,强调这一模式对苏联国力提高有巨大作用;
②批评这一模式严重的弊端和付出的过重代价;
③从斯大林执政初期的苏联国内外环境出发,认为苏联走这一模式有必要性——根据王云龙、刘长江《世界现代化历程•俄罗斯东欧卷》等整理⑴材料一中的“布尔什维主义”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对其进行简要评价2依据材料二,概括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⑶材料三反映了苏俄面对危机实行的什么政策?其积极作用是什么4材料四关于苏联模式的三种评价,你倾向哪一种?结合所学,说明理由.答案D解析结合材料可知,俄国十月革命一方面受外部因素如马克思主义、一战等影响,另一方面“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所以该观点认为十月革命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激化的必然产物,故本题答案为D项材料并非只是说明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十月革命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冲击,故B项错误;十月革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之下发生的,故C项错误.答案D解析关于社会主义胜利这一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提出无产阶级社会革命必须“同时胜利、但是列宁在1915年所写的《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他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所以列宁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了“一国胜利说”,D项正确;A、B、C项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不属于创新性的表现,排除故选D项.答案B解析材料中“临时政府……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说明二月革命后,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没有顺应民众对“面包和和平”的要求,因此被民众抛弃故B项符合题意;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故排除A项;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实际权力,对外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故排除C、D两项.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普列汉诺夫强调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条件的不成熟,不赞成列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主张,故选C项,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普列汉诺夫的观点没有全面分析俄国的国情与历史的复杂性,故排除A项;材料中普列汉诺夫没有说明十月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贡献,故排除D项.答案B解析20世纪20年代初,苏俄领导人试图用“军事方面获得的全部经验来解决和平建设的基本问题”指的是试图继续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故B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故A项错误;这一政策没有给予农民经济上的独立性,故C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是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不符合“军事方面获得的全部经验”,故D项错误.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和“国家调节”等,可以判断出这是新经济政策相对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变化,故排除A项;新经济政策的本质特点就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故D项符合题意;B、C两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故排除.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模式实行的前期推动了苏联经济发展,使苏联跃居欧洲第
一、世界第二位,故A项错误;工业化的加速发展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体现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但表述不全面,故B项错误;斯大林模式实行前期,在工业化方面成绩显著,故C项错误;材料中“工业化…・・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体现了在斯大林模式下,重视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改善民生,故D项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构想,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解读材料信息可知,列宁认为应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来建设社会主义,这体现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构想,故选B项;材料的时间是1917年,而新经济政策于1921年开始实施,故排除A项;公式体现了列宁对外国经验的借鉴和汲取,而不能表明列宁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故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列宁主张借鉴外国经验而不是依赖外国经验,故排除D项.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反映的是当时由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社会矛盾尖锐,无产阶级力量不够壮大,因此由资产阶级领导革命,推翻封建专制统治,说明该事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月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A项正确;七月起义发生时封建专制统治已经被推翻,故B项错误;C项是社会主义革命,排除;D项发生在十月革命后,当时无产阶级政权已经建立,排除故选A.答案D解析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D项正确;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排除A项;此时沙皇政府已经被推翻,群众游行反对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排除B项;这次游行没有被镇压,说明没有丧失和平夺权的可能,排除C项.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中“就十月革命后面临的社会改造任务而言,则仍然是民主主义的,而非社会主义的”信息可知,十月革命未完成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苏维埃政权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俄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B选项错误,俄国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并未超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C选项错误,十月革命道路就是实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道路它的本质就是科学社会主义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答案A解析根据“列宁”“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势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可知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A项符合题意;计划经济模式是斯大林统治时期才开始实行的,排除B项;收取固定粮食税是新经济政策的做法,是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排除c项;实施农业集体化是在斯大林统治时期,排除D项.答案C解析苏俄在1921年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该政策通过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等发展经济,故C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1918〜1920年实施的,排除A项;B、D两项是斯大林统治时期的措施,排除.答案C解析苏联零售业信贷业务在1923年至20年代末发展形势较好,但是在20年代末逐渐萎缩,到1935年零售商业贷款终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零售业信贷业务发展时期正值新经济政策时期,而其萎缩时期正值斯大林模式逐步确立时期,而斯大林模式下优先发展重工业,因此影响了零售业信贷的发展,C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1920年结束,排除A;新经济政策促进了零售信贷业的发展,而非导致其萎缩,排除B;苏联在1923年至1935年并没有发生战争,排除D.答案
(1)布尔什维主义指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该会议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指导思想是“布尔什维主义“,即列宁主义评价布尔什维主义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2)俄国十月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封建势力;推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为中国革命提供了先进的革命理论
(3)政策新经济政策作用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4)赞成观点
①理由苏联模式使苏联得以集中全国人力、物力和财力解决刻不容缓的难题,推动了当时苏俄(苏联)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或优先发展重工业,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通过两个五年计划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为日后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赞成观点
②理由苏联模式下苏联长期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严重影响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模式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了活力(或排斥市场调节;农民为工业化付出的代价过大)赞成观点
③理由苏联当时仍是一个落后的国家,又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下;为了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这种高度集中的模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解析
(1)结合所学可知,布尔什维主义指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该会议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指导思想是“布尔什维主义“,即列宁主义评价结合所学可知,布尔什维主义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2)根据“列宁同志清扫地球汽结合所学,得出俄国十月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封建势力;根据“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得出推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为中国革命提供了先进的革命理论
(3)政策根据“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得出新经济政策作用结合所学可知,新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巩固了工农苏维埃政权⑷赞成观点
①理由可从苏联模式使苏联得以集中全国人力、物力和财力推动了苏联工业化和为日后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分析说明赞成观点
②理由可从苏联模式下苏联长期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模式,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经济发展失去了活力分析说明赞成观点
③理由可从苏联是一个落后的国家,又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下,说明高度集中的模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