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6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限时30分钟)
一、单选题.勃列口涅夫执政时期,有外国人把苏联比作一辆大型卡车驾驶员在用一只脚用力踩下油门的同时,用另外一只脚踩刹车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苏联赶超美国成为超级经济大国B.苏联模式阻碍经济和社会发展C.苏联利用国际市场全力发展重工业D.“新经济体制”提高了企业效益.1966—1970年苏联从西方进口机械与设备机构的年增长率为11%其对西方的出口集中于黄金、工业原料等低附加值产品1975年和1976年苏联从美国进口总额的
18.33亿美元和23亿美元中超过60%都是粮食进口这表明()A.苏联经济结构存在失衡风险B.美国经济砺权地位逐渐衰退C.西方国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D.美苏之间对抗逐渐趋向缓和.帕尔默指出“在1991年,一场几乎是不流血的革命在世界共产主义的心脏发生了,毁灭了1917年十月革命的成果”这里所指的是()A.苏联解体B.北约东扩C.东欧剧变D.两德统一.1947年,苏联不少地区缩小集体农庄基本劳动组织的规模,成立劳动组,并实行包产到组的制度负责全国农业领导工作的安德烈也夫在《真理报》撰文指出“集体农庄劳动基本形式越个体化……对发展粮食和畜牧业越有成效”这些探索()A.改变了苏联农业的社会主义性质B.冲破了斯大林模式对农业的束缚C.拉开了战后苏联经济改革的序幕D.反映了苏联社会摆脱困境的愿望.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A.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B.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C.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D.力图解决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历史学家尤・叶梅里亚诺夫撰文写道”(斯大林逝世时)苏联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那些指贲斯大林的人却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导致这个超级大国灭亡的直接原因是()A.苏联模式B.勃列日涅夫改革C.和平演变D.戈尔巴乔夫改革.1913年,沙皇俄国的粮食产量为8600万吨,而1953年苏联粮食产量只有7870万吨,比1913年下降了
8.5%按人口平均计算,1913年人均粮食产量为540公斤,1953年只有433公斤,下降了20%这说明()A.苏联粮食产量的持续下降B.农业的重要性逐步下降C.战争严重破坏了苏联经济D.经济体制弊端日益显现.下表是苏联部分年份的粮食产量统计(单位百万吨)这一产量变化主要是由于()A.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农民收入B.组织个体农民,加入集体农庄C.推广玉米种植,建立家庭农庄D.取消实物分配,发展家庭副业.1984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严禁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决定》,1986年2月乂下发《关于进一步制止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规定》这些决(规)定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我国党政机关的行政效率B.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C.为改革开放提供公平竞争环境D.完善中共纪律检查法律体系.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提出的《行动纲领》指出“共产主义、平均主义是有害的,因为它袒护懒汉和资任心不强的人而损害勤劳和舍己为公的人,袒护非熟练工人而损害熟练工人”这说明,当时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A.努力建设福利国家B.对原有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C.抛弃了马克思主义D.力图摆脱苏联强权政治控制.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其经济发展水平居东欧之首的是()A.波兰B.匈牙利C.保加利亚D.民主德国.到202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己突破100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2013年至2019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30%外汇储备稳居全球第一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突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总产量达到6579亿千克这可以用来说明,中国()A.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B.国家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C.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D.建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吴于度、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于1994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F表是书本第九章一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改革和发展变化第二节的目录,本节所述内容发生的根源是()•、南斯拉夫自治制度的实验和联邦的分裂及内战
二、波兰改革的三起三落和团结工会的上台?
三、匈牙利改举的成败和反对派掌权
四、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和联邦•分为二A.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B.改革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C.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急剧的变化D.东欧国家国内都遭遇严重危机.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提出的《行动纲领》指出“在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中,我们将积极地推行和平共处政策,我国的地理位置和作为一个工业国的需要与可能都要求我们执行一条更加积极的欧洲政策,其目的是发展互利关系,保障欧洲大陆的集体安全”这反映出捷共()A.主张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结成同盟B.力图脱离社会主义阵营C.反对苏联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D.试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在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的苏联和东欧各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多样性受到普遍承认,莫洛托夫提出的“条条道路通向共产主义”的口号,被各国革命人民看作是不容怀疑的真理这一“真理”()A成为东欧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指南B.符合新中国制定的“一五”计划的特点C.影响了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建设D.是苏联处理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准则
二、非选择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新经济政策实施后,以其温和性和包容性化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后期产生的诸多问题,逐步扭转了刚性有余、柔性不足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给苏俄带来的不利局面,使得整个社会发展朝着更加合理的方向转变新经济政策是“在一个小农生产者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里,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通过一系列特殊的过渡办法,这些办法在工农业雇佣工人占大多数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是完全不需要采用的”——摘编自舒新《新经济政策的理论价值和现实启迪再探》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些国家的新一代领导人在回到欧洲去的强大思潮中,不是继续寻求社会主义改造的新路,而是盲目崇拜、全盘肯定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在这种形势下,西方国家凭借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起来的实力,实施“超越遏制”战略,……结果,在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社会主义遭受了严重的旌折——摘编自黄宗良等《斗争-合作・发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刚性有余、柔性不足”,分析新经济政策的积极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社会主义遭到严重挫折”的表现,分析造成“严重挫折”的原因参考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驾驶员在用一只脚用力踩下油门的同时,用另外一只脚踩刹车”可知,勃列日涅夫虽然对苏联进行了改革,但并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框架,使他的改革成效不大,该模式阻碍了经济和社会发展,B项正确;A项说法本身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苏联利用国际市场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新经济体制”对企业效益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A【详解】根据材料“1966—1970年苏联从西方进口机械与设备机构的年增长率为11%……1975年和1976年苏联从美国进口总额的
18.33亿美元和23亿美元中超过60%都是粮食进口”可知,1966——1970年,苏联从西方主要进口机械与设备等工业品,而到1975年和1976年,大量进口的却是粮食,说明苏联片面发展工业化的政策给其国内带来严重的经济结构失衡风险,A项正确;美国经济衡权地位逐渐衰退,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西方国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美苏之间对抗逐渐趋向缓和,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A【详解】根据材料“在1991年,一场几乎是不流血的革命在世界共产主义的心脏发生了,毁灭了1917年十月革命的成果”可知,1917年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史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1991年12月,苏联宣告解体,帕尔默讲的不流血的革命,指的就是苏联解体,A项正确北约东扩是指北约将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和中东欧的国家纳入该组织,这是冷战后欧洲战略格局转变时期的必然产物,排除B项;东欧剧变是指1989年前后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在短时间内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随之发生根本性变化的事件,排除C项;1990年8月31口,东德和西德双方在柏林签署两德统一条约,宣告德国重新统一,排除D项故选A项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不少地区尝试缩小集体农庄的规模,实行包产到组,领导人承认集体农庄的个体化有利于农牧业发展等,反映了苏联社会摆脱困境的愿望,D项正确;包产到组等做法并未改变苏联农业的社会主义性质,排除A项;20世纪四十年代,苏联出现的包产到组等尝试,并未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排除B项;1953年斯大林逝世以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才拉开序幕,排除C项故选D项D【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都是因为“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因此三者改革的共同点是解决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问题,D项正确;“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是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排除A项;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三人的改革都没有突破斯大林体制,没有突破旧的所有制结构,排除B项;“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发生在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D【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戈尔巴乔夫改革,D项正确;苏联模式是其解体的根本原因,排除A项;勃列日涅夫改革最初使苏联经济取得一定的成效,虽效果有限但不是其解体的直接原因,排除B顶;和平演变是苏联解体的外部因素,排除C项故选D项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苏联农业1953年比1913年还卜.降了,结合所学知识,这主要是由于斯大林模式之下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发展所导致的,苏联模式在苏联长期存在日益僵化,所以出现了材料的现象,D项正确;苏联粮食产量不是持续下降,而是波动性变化,排除A项;农业的重要性逐步下降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战争破坏了经济,1950年恢复到战前水平了,排除C项故选D项A【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这是赫鲁晓夫改革时期,荒地产量和非荒地产量都有稳步增加,主要是因为赫鲁晓夫采取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扩大农庄自主权等改革措施,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关;同时大力推行垦荒,增加种植面积,A项正确;B项发生在斯大林时期,排除B项;建立家庭农庄是在戈尔巴乔夫时期,排除C项;D项取消实物分配和发展家庭副业不在赫鲁晓夫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C【详解】根据材料“1984年”“1986年”可关联到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严禁和进一步制止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相关规定实质是对党政机关权力的约束,有利于为改革开放提供公平竞争环境,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行政效率,排除A项;20世纪8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未形成,排除B项;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决定和规定,并非法律,排除D项故选C项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认为共产主义、平均主义有害而需要改变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东欧国家实行斯大林政治经济体制,恢复经济后,该体制的弊端也阻碍东欧国家的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各国开始对体制进行改革,捷克斯洛伐克也进行了改革B项正确;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福利国家,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抛弃马克思主义,排除C项;材料提到经济方面,未涉及政治,排除D项故选B项D【详解】根据材料“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其经济发展水平居东欧之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其经济发展水平居东欧之首的是民主德国,D项正确;波兰、匈牙利和保加利亚,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B项和C项故选D项C【详解】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二位,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30%外汇储备稳居全球第一,中国交通事业发展,农业现代化等,充分说明了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排除A项;材料强调中国综合国力增强,BD项不全面,排除BD项故选C项B【详解】根据材料“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改革和发展变化”、第二节的目录及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受到苏联模式影响,出现一系列政治经济危机,于是纷纷进行改革,但最终改革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B项正确;西方“和平演变”战略成为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重要原因,但不符合材料,排除A项此时的东欧国家政治经济制度没有发生变化,排除C项;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反映了社会主义国家改革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排除D项故选B项D【详解】根据材料“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提出的《行动纲领》”“我们将积极地推行和平共处政策”可得出,当时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主张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友好关系,但当时苏联在欧洲采取对抗资本主义的政策,这实际上反映出捷共试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D项正确;“保障欧洲大陆的集体安全”并非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结盟,排除A项根据材料“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并结合所学可知,这只是捷共在外交方针上的变化,并非脱离社会主义阵营,排除B项;《行动纲领》颁布时,苏联尚未出兵,排除C项故选D项C【详解】材料认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多样的,但是,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及新中国成立初期都照搬了计划经济体制,说明这一“真理”后来并未真正实行但是,南斯拉夫建立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走出了与苏联不同的发展道路,体现了这一“真理”,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成为东欧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指南,排除A项;“一五”计划的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项;材料说明的是社会主义道路的多样性受到普遍承认,不是苏联处理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准则,排除D项故选C项1“刚性有余”,余粮收集制利用国家权力无偿征用农民的收入所得,“柔性不足”指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积极影响逐步扭转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利局面,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2表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原因苏联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解决;西方的和平演变;没有很好的从实际国情出发【详解】1从战时共产主义农业政策的积极与消极角度分析,得出“刚性有余”,余粮收集制利用国家权力无偿征用农民的收入所得,“柔性不足”指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枳极影响依据材料“新经济政策实施后,以其温和性和包容性化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后期产生的诸多问题,逐步扭转了刚性有余、柔性不足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给苏俄带来的不利局面”,得出逐步扭转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利局面,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依据材料“在一个小农生产者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里,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通过一系列特殊的过渡办法”,得出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2表现依据材料“社会主义遭受了严重的挫折”,结合所学可知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原因从苏联模式分析,得出苏联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解决依据材料“20世纪8年代以来,有些国家的新一代领导人在回到欧洲去的强大思潮中,不是继续寻求社会主义改造的新路,而是盲目崇拜、全盘肯定……”,得出西方的和平演变;依据材料“不是继续寻求社会主义改造的新路“,得出没有很好的从实际国情出发年份1954年1956年1958年荒地
37.
363.
358.4非荒地
48.
364.
3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