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8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分层训练第三单元A卷-知识通关练(150分钟,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苏东坡十一岁时,进入中等学校,认真准备科举考试为应付考试,当时的学生必须读经史诗文,经典古籍必须熟读至能背诵最努力苦读的学生会将经书和正史抄写一遍苏东坡读书时也就是用这种方法若对中国诗文朴质的经典,以及正史中常见的名称、世故、暗喻等典故稍加思索,那么这种读书方法,自有其优点因为将一本书逐字抄写之后,对那本书所知的深刻,绝非仅仅阅读多次所能比这种用功方法,对苏东坡的将来大有好处苏东坡与弟弟苏辙正在这样熟读大量的文学经典之时,他父亲赶考银羽而归苏洵对功名并未完全死心,自己虽未能考中,但他以纯粹而雅正的文体教儿子,教儿子深研史书为政之法这样的家庭气氛,正适于富有文学天才的青年的发育(摘编自林语堂《苏东坡传》)材料二苏轼生活在佛教传播相当发达的四川,处在峨眉佛教文化圈之中,苏轼家庭的宗教气氛也十分浓厚,其父苏洵是云门宗四世圆通居讷皈依弟子,其母程夫人是优婆夷,其弟和其继妻都信佛,这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苏轼的经历看,他刚开始虽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对佛教抱有好感,然而并没有真正信奉佛教,乌台诗案后,四十三岁的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政治上的挫败使他开始反省,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意义,并借佛老的方法来净化自心这一时期,他审视自己的经历以及处世态度,重新寻找心灵的支撑点,开始思考人生的真谛,开始接受佛教思想谪居黄州以来,苏轼躬耕东坡,作诗赋词,向世人展现了一个极富魅力的“东坡居士”形象黄州词如此丰产的数量也预示着它内容的丰富性,其中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有在被贬后旷达心情的抒发,有登高临水、吊古伤今,有对亲戚朋友的思念,也有对世间丑恶的讥讽;既有火树银花的都市,也有静谧祥和的乡村……题材之广泛已然突破了前人他前期的作品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而后期的作品则空灵隽永、朴质清淡苏轼诗词的主导风格是洒脱旷达,其旷达风格的形成并非因其个人与偶然,同时也是整个宋代文化浸染下的产物苏轼从来都是以一种无所不适的超然态度来面对自己所遇到的种种挫折,佛学思想的影响让他形成了一种入世而又超世的境界他在诗词中抒发人生如梦的是你一个人的〃〃当痛苦降临,无力除去,便逃脱,不能逃脱,便忍受一一岂止忍受,还要担荷如此,胸襟就撑出别样天地〃;后来到了李密的故乡彭山,发现李密及《陈情表》对当地风土人情以及对社会伦理、政治伦理以及传统文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自汉武帝始,孝由家庭伦理延伸至社会和政治伦理,到李密写《陈情表》时的晋武帝,更是强力推行这种伦理〃〃孝道是个延展概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从一家,到两家,到三家,到千万家,如此升华为价值观和对共同体的认同在这方面,李密是作了很大贡献的〃,〃在李密的时代,孝己可归为传统文化,他以对传统的尊重和身体力行,以一篇《陈情表》,既感动了晋武帝,也感动了苏东坡,还感动了后世的我以及亿万国人〃〃从文学角度,陈情与感动,是文学的根,《陈情表》根深而叶茂,因此成为千古名篇”,在我中年时意外在李密故乡与故人重逢”,由彭山的风土人情、传奇精神我感知并感悟到了《陈情表》对社会伦理、政治伦理以及传统文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冼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陈情表》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除臣冼马除革除B.以刘日薄西山薄迫近C.则刘病日笃笃病重D.逮奉圣朝,沐浴清化逮到了
11.下列句中,加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A.
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B.
①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②况臣孤苦,特为尤甚••C.
①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②猥以微贱,当侍东宫D.
①报养刘之日短也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1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活用类型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
①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
②虽然,犹有未树也••B.
①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②雄州雾列,俊采星驰・♦C.
①臣具以表同
②履贾谊于长沙D.
①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②宾主尽东南之美••.下列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段文字叙述了朝廷屡次征召催逼,自己辞不赴命,进退两难的处境,提出了〃愿乞终养〃的要求〃逮奉圣朝……实为狼狈〃一段分别以〃逮〃〃寻〃两个时间副词领起,连续两次征召,一次〃辞不赴命〃,一次〃辞不就职〃,原因都是祖母〃供养无主〃,与全文首段呼应C.本段连用〃察臣〃〃举臣〃〃拜臣〃〃除臣〃到〃责臣〃〃催臣〃,不仅文法错落,显出由弛而张、逐步紧迫的情势,同时也体现出先恭维皇恩浩荡,后申诉委屈矛盾的心理层次D.在本段末,作者以两个年龄数字的对比,说明报国日长,尽孝日短,表明忠孝难以两全,有力地证明自己只好舍忠而取孝的抉择的正确性,以使皇帝心甘情愿地批准他的请求.翻译下面的文句(8分)
(1)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答:
(2)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答【答案】
10.A
11.B
12.D
13.D
(1)我想奉命急速上路,但(祖母)刘氏的病一天比一天严重;(我)想暂时迁就自己的私情(侍奉祖母),向朝廷申诉又得不到允许
(2)我想圣朝以孝道治理国家,凡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尚且都受到怜惜养育,何况我孤单贫苦,更是不同寻常【解析】
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除授予官职句意任命我为冼马故选Ao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
①介词,比;句意州官登门督促,比流星坠落还要急迫
②介词,向;句意臣下我向您效忠的日子还长着呢B.
①动词,是;句意我(是当官,还是照顾祖母)进退两难,情况真是狼狈不堪
②动词,是;句意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是严重呢C.
①介词,用;句意我想晋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
②介词,凭……的身份;句意我凭借卑贱低微的身份,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D.
①结构助词,的;句意报答祖母刘氏的日子已很短了
②动词,去、往、至句意哪里用得着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再向南飞呢?故选Bo
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A.
①名词活用为动词,做官句意况且我年轻时曾经在前朝做过官,历任郎署等职务
②名词活用为动词,树立,指未立至德句意虽然这样,还是有未能达到的最高境界B.
①名词活用作状语,向上句意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朝廷的
②名词活用作状语,像雾一样句意洪州境内(建筑)如云雾一般排列(形容到处都是),有才能的人士如流星一般奔驰驱走C.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皇帝听说句意臣通过上表详细地使您听到(我的想法)
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委屈句意使贾谊遭受委屈,贬于长沙D.
①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远离、离开句意因此我怀着拳拳之心不愿废止奉养,远离祖母
②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才俊句意主人与宾客都是东南地区的才俊故选Do.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以使皇帝心甘情愿地批准他的请求〃错误作者以两个年龄数字的对比,最终目的是使皇帝批准他的请求,而不是心甘情愿〃,选项曲解了文意故选Do.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日笃〃,日益严重;〃苟顺〃姑且迁就;〃告诉〃,申诉〃伏惟〃,旧时奏疏、书信中下级对上级常用的敬语;〃故老〃,遗老,指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蒙〃,受到;〃矜育〃,怜惜养育;〃为〃,是参考译文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前任太守逵,考察后推举臣下为孝廉,后任刺史荣又推举臣下为优秀人才臣下因为供奉赡养祖母的事无人承担,辞谢不接受任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太子洗马像我这样出身微贱地位卑下的人,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朝廷的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逃避命令,有意拖延,态度傲慢郡县长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官登门督促,比流星坠落还要急迫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赴京就职,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我是进退两难,十分狼狈我俯伏思量晋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尚且还受到怜悯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况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担任过郎官职务,本来就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名声节操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十分卑微浅陋,受到过分提拔,恩宠优厚,怎敢犹豫不决而有非分的企求呢?只是因为祖母刘氏寿命即将终了,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早上不能想到晚上怎样臣下我如果没有祖母,就没有今天的样子;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我们祖孙二人,互相依靠而维持生命,因此我的内心不愿废止奉养,远离祖母臣下我现在的年龄四十四岁了,祖母现在的年龄九十六岁了,臣下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长着呢,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乞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
(二)古代诗歌阅读体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6题(9分)种柳戏题
①柳宗元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好作思人树
②,惭无惠化传【注】
①此诗是诗人出任柳州刺史时所作
②思人树出自《史记•燕召公世家》,古代燕召公有惠化(德政与教化)于民,他死后,人们自觉地爱护他生前亲手种的甘棠树,还作了诗篇歌咏他,以表示对他的怀念.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十个字嵌入了四个〃柳〃字,交代了人物、事件和地点,既照应了诗题〃种柳戏题〃,又使读者感到新颖别致B.颔联想象自己今天的所作所为会成为人们将来谈笑的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会变成历史上的一段佳话C.尾联中,诗歌运用了〃思人树〃这一典故,并以议论的口吻,表达诗人种柳也是为了追念古代燕召公的深挚情怀D.本诗应是柳宗元现存诗歌中别具一格的作品,一改平时严肃风格,紧紧扣住诗题中的〃戏〃字而作,基调轻松.结合诗歌谈谈你对本诗语言风格和思想感情的理解(6分)答【答案】
15.C
16.
(1)语言风格幽默诙谐、轻松活泼开头有意运用〃绕口〃句式,连用四个‘柳〃字,以姓柳的柳州刺史在柳江边种柳树的绝妙巧合,来自嘲自勉,诙谐而开朗
(2)思想感情表达自己为官一方,造福一方,留惠于民的强烈愿望与做官准则诗人想象柳树长大后的样子,坚信自己今天种树能使百姓得利,能惠及后人;尾联用思人树〃的典故,表达后人怀念时,自己只感到惭愧没有什么良好政绩可以流传【解析】
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理解和赏析能力c.〃表达诗人种柳也是为了追念古代召公的深挚情怀〃说法错误,借用这个典故,主要是为了表达努力造福于民的愿望故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语言风格和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从语言风格的角度分析,〃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两句十个字,连用四个〃柳〃字,既照应了诗题中的〃戏题〃二字,又使读者感到极度新颖,极度别致,自然而然地调动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使人感到妙不可言也可以说这两句展现出柳姓人种柳树的一种巧妙的形式,柳宗元通过对自己姓氏与所种柳树同字的巧合,展现出〃绕口〃的特点,呈现出的是自我嘲讽的态度语言别致诙谐,充满轻松的语气思想感情方面,颈联〃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中,诗人想象硕大的树冠应当能遮蔽住骄阳覆盖着大地,高耸的树干一定能长大成材高入云天,坚信自己今天种树能使百姓得利,能惠及后人;尾联〃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中,作者用燕召公〃思人树〃树这一典故,表达后人怀念时自己只感到惭愧没有什么良好政绩可以流传,这是作者的自谦之语通过以上两联可以看出,作者在柳州刺史的任上,大量栽种柳树想更多的施惠于当地百姓表达了作者为官一方,造福一方,留惠于民的强烈愿望与做官准则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以云鸟自喻,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厌倦而归田的句子:
(2)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表达了不能把死与生、长寿与短命等同起来的观点
(3)《陈情表》中表现作者内外无亲的句子〃〃【答案】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殛为妄作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岫〃〃倦〃〃诞〃〃殛〃〃僮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宋人的“意”如何呢?大概看来它几乎是晋人之韵的重现.苏轼一生屡遭磨难而不改旷达之性,一直以佛老思想为其儒家思想之外的另一精神支柱对于书法,苏轼主张“书初无意佳乃佳尔”,黄庭坚不吝以“天然自工”来赞美以其作品《黄州寒食帖》来说,写得一气呵成其中字体大小的变换、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的缓急等,都是挥洒自如,毫无做作之态然而即使这样—的作品,其韵味也与《兰亭集序》不大一样首先是强烈的个性全篇几乎都用外露的侧锋笔法,而字的大小、力度和行笔的节奏也起伏剧烈;如《前赤壁赋》,其字形多欹侧,笔法既继承王羲之等前人笔意,又自由不拘,
19.尽显其书法个性,即“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兰亭集序》则多以中锋行笔,优雅从容,在笔法与结构等要素的和谐中透出淡淡的韵味其次是浓烈的情感抒发这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而《兰亭集序》则不仅全篇内容显得20只在篇末一点淡淡的忧伤,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以轻松的方式保持着字形和章法各方面的流畅,不令其产生突兀的阻滞因此,前者表现出较为浓郁的“意”,后者则显得“无为而治”.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因此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B.因此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C.进而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D.进而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不仅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内容中鲜明可感,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B.这不仅在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内容中鲜明可感,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C.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八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D.适不仅在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答案】
18.B
19.A
20.D【解析】
18.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成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第一处,行云流水形容诗文、书画、歌唱等自然流畅天衣无缝比喻诗文等没有破绽此处应填评价书法特点的成语,且突出〃自然流畅〃之感,故填〃行云流水〃更恰当第二处,浑然天成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此处是说整幅书法作品给人的感觉,无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之意,故用〃浑然天成〃更恰当第三处悠然自得神态从容,心情闲适的样子泰然自若形容遇到紧急或危难的情况时,仍能沉著镇定而不惊惶失措此处语境是想突出〃兰亭集序》则不仅全篇内容〃的特点,无〃遇到紧急或危难的情况时,仍能沉著镇定而不惊惶失措〃之语境,故应填〃悠然自得〃故选Bo
19.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考生作答时应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按照话题一致的原则或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等排列本题中,从逻辑关系上看,括号中的内容与上文应是因果关系,而〃进而〃表递进;〃因此〃才表因果,据此可以排除B、D两项再从上下选选文逻辑意脉贯通上看,上文说〃既继承王羲之等前人笔意,又自由不拘〃,下文说〃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可见先言〃端整沉着〃,后表颇具跌宕摇曳之姿〃故选Ao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命题者从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错误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的叫语法错误,违反客观事理的句子叫逻辑错误解题时先确定逻辑类病句,再按照成分分析法排除语法类病句,常见的逻辑错误类病句有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等画线句子缺少主语,应有指代词,指代上文的“情感抒发〃,AC两项,缺少主语和介词〃在〃,据此可以排除A、C两项根据横线所在的上文,〃鲜明可感的内容〃是〃浓烈的情感抒发〃的直接表现,排除A、B两项故选Do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文字,简要概括〃强基计划〃的四个主要特点,不超过50个字(6分)2020年1月15日,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不再组织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学生,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基础学科的相关专业安排招生强基计划将考生高考成绩(不低于85%)、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折算成综合成绩,按从高到低的顺序录取,逐步建立起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的有效机制录取后将实行小班化、导师制,并探索〃本一硕一博〃衔接的培养模式,畅通学生成长发展通道,实现招生培养良性互动答【答案】
①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②重点关注基础学科
③建立综合考核选拔机制
④探索利于学生成长发展的培养模式【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之概括要点的能力本题属于新闻类材料(叙述类)压缩语段新闻类压缩语段,它主要考查提炼主要内容、概括语意的能力对于此类材料压缩后的表述,要突出有新闻价值的语句,比如时间、地点、中心事件等具体要素本题要求〃简要概括强基计划’的四个主要特点〃,这类题目解答时要认真阅读所给文段,明确文段内容,然后划分层次筛选重点语句进行概括材料一共有六句话,第
①②句简单介绍《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的发布时间以及主要内容,不属于〃强基计划〃的特点;第
③④⑤⑥句,重点介绍〃强基计戈『的主要特点,结合第
③句〃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学生,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基础学科的相关专业安排招生〃可以概括〃强基计划〃的特点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重点关注基础学科;结合第
④⑤句强基计划将考生高考成绩(不低于85%)、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折算成综合成绩,按从高到低的顺序录取,……逐步建立起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的有效机制〃可以概括〃强基计划〃的特点是建立综合考核选拔机制;结合第
⑥句录取后将实行小班化、导师制,并探索“本一硕一博”衔接的培养模式,畅通学生成长发展通道,实现招生培养良性互动〃可以概括〃强基计划〃的特点是探索利于学生成长发展的培养模式.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5分)古往今来,
①把转瞬即逝的优美音乐用一系列抽象的图案或符号记录下来,形成乐谱,
②是一项看起来简单但构建过程却十分复杂的系统
③用文字、图案或符号以及表格记录音乐这美妙的声音,
④中华民族的先民们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和无数艰辛的探索,
⑤尝试过多种方式,
⑥创造和设计出不同的方案和许多奇异的乐谱
⑦而曾侯乙墓中展示出来的编钟乐谱和五指律符,就是最初的发明创造,
⑧它们为后来中国人发明的工尺谱、琴谱等乐谱,
⑨探索了道路,奠定了基础⑩从这个意义上说,曾侯乙的编钟乐谱和五指律符,与古代的方块字、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一样,⑪展示了让中国人足以永远感到骄傲和自豪的世界文明之光答【答案】
②在系统〃后加上工程〃;
③在句首加上〃为了〃或为〃;
⑥将“创造和设计〃改为“设计和创造〃,或将全句改为〃设计出不同的方案,创造出许多奇异的乐谱〃(如改为〃创造出许多奇异的乐谱,设计出不同的方案〃,则不能得分,因为改后的句子虽然搭配得当,但又存在了语序不当的错误);⑪〃让中国人足以〃改为足以让中国人〃【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②搭配不当,〃把转瞬即逝的优美音乐用一系列抽象的图案或符号记录下来,形成乐谱〃是〃一项……系统〃主宾搭配不当,应该是〃一项……的系统工程〃,所以在〃系统〃后加上〃工程〃
③成分残缺,缺少介词〃为了〃或“为〃,使句子中途易辙,所以在“用文字〃前加上为了〃或〃为〃把第
③句话变成整句的状语
⑥搭配不当,〃创造〃和〃方案〃搭配不当,〃设计〃和〃乐谱〃搭配不当,所以应该改为〃设计和创造〃⑪语序不当,〃足以〃用来修饰〃中国人〃,而不是〃永远〃,改为〃足以让中国人〃
四、写作(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一封平淡无奇的辞职信曾在网上迅速走红原因就是它说出了人们的一种梦想——向往大世界然而,明代文学家归有光却安于蜗居之小,在“室仅方丈”的项脊轩里自信地说“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这两种人生态度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以大与小为内容范围,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答案】大非大小非小一个非常大却非常酸涩的橘子,和一个很小但很甜的橘子,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那个小的橘子东西总是越大越好,这就是大多数现代人的固定思维,我不能完全说这是贪婪的表现,但是我要说的是任何东西不一定是越大越好,小的东西只要它能发挥它自身存在的作用,那它就是最好的有许多人为了住进大房子,而去贷款,可是最后因为还不起贷款,而天天苦闷还不如原来一家人挤在那个温馨的小窝幸福还记得孔融让梨的故事吧一日,孔融的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孔融也就成了他父亲最喜爱的一个儿子我非常崇拜孔融,因为他有一种世人少有的意识和精神,那就是大的留给别人,小的留给自己,这种伟大的无私奉献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大与小是可以转化的,我正是要证明这样一种思想对于国家来说,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小数目现在我们要说一点很小的善心,乘以13亿,都会变成爱的海洋;一个很大的困难,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微不足道作人有同样的道理,作人要懂得奉献,奉献是世界上最大的美得感触,表现超然自如的人生态度,营造出一种空灵、恬淡而又清雅的独特意境,从而构建出一个“词意高妙”的超然旷达的艺术高境(摘编自赵凡龙《苏轼黄州诗词论析》)材料三相比唐诗,词在日本的影响要弱一些,这是因为观念上诗为正宗,词为诗余,而且写作技术更难尽管如此,日本文人写词还是代不乏人,他们学习、模仿唐宋词人,其中特别喜欢效仿苏轼的词作苏轼是开辟了宋词新天地的一代词人,其词不仅在国内影响深远,而且早就流传到了东亚各国夏承素在《论词绝句》中云“坡翁家集过燕山,垂老声名满世间”说明其生前文集已在国外广为传播日本词人学习、效仿苏轼的词,首先是仿调,即采用苏轼创作的词调苏轼最有名的豪放词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水调歌头》,许多日本词人也喜欢用此词调作词在日本词人中,森槐南特别心折于苏轼,也最有苏词之风,夏承素在《域外词选》序言中称赘他“日本词人为苏辛派词,当无出槐南右者”他有《酹江月》“题髯苏大江东去词后”,与苏轼进行跨时空的对话“我思坡老,铁绰板歌,是森然芒角便把大江东去意,试问南飞乌鹊斜月荧荧,明星烂烂,撑住曹瞒槊人生知几,仰天长啸寥廓”森槐南用苏轼词调凭吊苏轼,一方面揣摩苏轼创作该词时的心路历程,对其境遇表示同情另一方面对苏轼的人格魅力和风流才情作了高度的评价,称其“文章卓荤”,为“一世之雄”,可称是东坡的“异代知己”其次是用韵,即按照苏轼词的韵脚来进行创作如林读耕斋有次韵苏轼的《满庭芳•警世》词;野村篁园有次韵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梅岩蓉湖枉过,词以记喜,用坡老韵”;森川竹硬有次韵苏轼的《劝金船》“送横川唐阳赴任丰桥,用苏东坡原韵”;铃木豹轩有次韵苏轼的《念奴娇•汴京怀古》这些词不光次韵,大都也是以苏轼词为范本创作有的步韵和苏轼原作韵字相同且次序一致,如林读耕斋的《满庭芳•警世》词,韵脚与苏轼的《满庭芳•警世》词完全一样再次是仿意,指借用、模仿苏词的语词、句式、立意、风格来进行创作有的直接撷取化用苏轼词的经典语词,表达其相似情怀如用“琼楼玉宇”,森槐南的《水调歌头》“摩垒晓风残月,接武琼楼玉宇,酒醒不胜寒”高野竹隐的《水龙吟》“料琼楼玉宇,高寒空共,月明千里”有的是学句法,对苏轼词中的经典句法进行效仿如对苏轼《水调歌头》中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模仿,高野竹隐的《水调歌头》云“我欲乘槎去,招手海边鸥”森川竹硬的《水调歌头•琵琶湖上赋》云“我欲横吹铁笛,乍可呼醉仙客,对酒拍阑干J竹隐词中也出现了相同或相似的意象和意境“杯浸琉璃千顷,月照山河一片”和苏轼的《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垂)中“一千顷,都镜净”意象仿佛有的效仿已脱略苏词形迹,达到自出机杼的地步如森槐南的《水调歌头》“论填词,板敲断,笛吹酸声裂哀怨第四,犹道动人难摩垒晓风残月,接武琼楼玉宇,酒醒不胜寒”在词有时候小的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而大的反而无用大小应该从它发挥的作用来恒定一位书记一位局长官很大,但有的对党和人民的贡献却很小,原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是政治局委员,官够大了,但却是一名贪官一位科学家一位工程师官很小,但有的却对党和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一位研究员,官不大,但却解决了上亿人的吃饭问题所以说,人不能看其官的大小,职位的高低,而要看他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大与小,是相对而言的,只有更大的东西,没有最大的东西大与小,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为人民服务的人官再小,也是伟大的,为一已私利的人,官再大,也是渺小的还是那句老话,大小应该从它发挥的作用来恒定所以我们要改变那种固定思维,大的不一定作用大,所以大的不一定就是好的让我们一起来选择小的甜的橘子,鄙弃又大又酸的橘子吧!【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的内容是辨析〃大与小〃的关系,从立意的角度没有什么障碍,之一围绕〃大与小〃立意即可,可以赞同〃大〃,如可以写〃大胸怀〃〃大境界〃〃大视野〃,也可以赞同〃小〃,可以写〃小而精〃〃小而静〃,也可以二者辩证的分析如〃大非大,小非小〃行为是要紧扣观点,如从辩证的角度分析,提出观点后可以先分析〃大〃的好处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量的积累,可以从〃读五车书、行万里路〃的例子论证;然后分析〃小〃小不意味着无,要做到质的提升,最后二者综合,辩证的分析从量的角度强调大的时候,不要忽略质的角度的小〃点睛这是一道多则材料作文,首先要分析材料的性质是相同或相反,如果相同,就从同一的角度立意,如果相反,首先提炼观点,可以选取其中的一个进行立意,最好是对事物的两个方面进行辩证的分析、这样文章会显得深刻、全面,能够一分为二的看问题立意时首先抓住材料中的词语,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这道作文题属于相反的两个方面,注意辩证的分析中抒发胸襟怀抱,表达词学见解,与苏轼一样境界宏阔开放、豪健清雄(摘编自钱锡生《日本词人对苏轼词的接受》).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北宋时期,学生科举应考必须熟读经史诗文并背诵经典古籍,苏轼则常常用抄录经书和正史的办法阅读经典B.苏轼的思想以及洒脱旷达的诗风,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尤其在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之后C.夏承春先生对苏轼的诗词颇有研究,并作诗加以称道,因而对日本的词人及其作品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D.H本词人森槐南非常崇尚苏轼的人格和词作,常在诗词创作中效仿苏轼的词调和词意堪称苏轼的〃异代知己〃.根据材料,下列对苏轼诗词成就及影响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轼诗词题材非常广泛,涉及个人情绪和生活的诸多方面,苏轼词作的数量之多已然突破了前人B.苏轼词作虽然有其主导的风格,但前期和后期的作品风格迥乎不同,相对来说后期作品更趋成熟C.苏轼构建了一个词意高妙〃的艺术境界,其作品无论生前还是身后,不仅在国内,在国外也广为传播D.森槐南等日本词人在模仿苏词时,经常撷取苏轼词的经典语词,表达相同情怀,足见苏轼对其影响之深.下列说法中不能够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核心观点的一项是(3分)()A.苏轼的人生痛苦体验比一般人要沉重得多,但在作品中依然表现出豪迈清旷的胸襟B.苏轼被贬黄州之后慢慢适应现实的残酷,交游酬唱,亲近自然,借诗词告别消极懈怠C.《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苏轼借月夜孤鸿自喻,托物寓怀,表达孤高心境D.《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词句强化了全词的主题.材料三在论证结构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答..苏轼作为〃开辟了宋词新天地的一代词人〃,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请结合以上材料加以分析(6分)【答案】
1.C
2.C
3.C
4.从整体上看,采用总一分的结构形式,先总提观点,然后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证;从论证过程看,主要采用并列式结构,依次从词调、用韵、词意三方面举例论述
5.青少年时期运用科学的读书方法,加深对经典诗文的理解;父亲在文体和为政之法方面的教育对苏轼大有裨益;家庭环境和宗教氛围,对他的成长和思想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政治上的挫败和对人生价值意义的重新思考,使他的创作题材广泛,风格独特;整个宋代文化的浸染以及佛教文化的影响,使他的思想艺术境界达到极致【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C.〃因而……〃表述不当,属强加因果根据材料三第二自然段可知,夏承素先生对苏轼的诗词颇有研究,并作诗加以称道,但它与〃对日本的词人及其作品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构不成因果关系,属强加因果故选Co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A.〃苏轼词作的数量之多已然突破了前人〃错误,材料二原文说的是〃题材之广泛已然突破了前人B.〃相对来说后期作品更趋成熟〃错材料二原文只是说〃他前期的作品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而后期的作品则空灵隽永、朴质清淡〃,原文并没有说相对来说后期作品更趋成熟D.〃撷取苏轼词的经典语词,表达相同情怀〃错误,曲解文意材料三原文是〃有的直接撷取化用苏轼词的经典语词,表达其相似情怀〃,可见,〃撷取〃应为〃撷取化用〃,〃相同〃应为〃相似〃故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所表达的孤高心境主要是孤独高傲,但不是旷达,所以不能用来支撑材料二的核心观点故选Co.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结构的能力1材料三在第一自然段首先提出自己的观点〃日本文人写词还是代不乏人,他们学习、模仿唐宋词人,其中特别喜欢效仿苏轼的词作”,第二自然段段首总结日本词人学习、效仿苏轼的词,首先是……〃,第三段段首这样说〃其次是用韵,即按照苏轼词的韵脚来进行创作〃再看第四段〃再次是仿意,指借用、模仿苏词的语词句式、立意、风格来进行创作〃,由此可知,材料三从整体上看,采用的是总分的结构形式,先总提观点,然后从不同角度论证自己的观点
(2)具体论证过程中,通过第二三四段段首话语〃首先是仿调,即采用苏轼创作的词调〃其次是用韵,即按照苏轼词的韵脚来进行创作再次是仿意,指借用、模仿苏词的语词句式、立意、风格来进行创作〃,可知论证过程中主要采用并列式结构进行论证,依次从词调、用韵、词意三方面举例论述,论述有理有据,有条不紊.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本信息的基本能力
(1)材料一说〃当时的学生必须读经史诗文,经典古籍必须熟读至能背诵最努力苦读的学生会将经书和正史抄写一遍苏东坡读书时也就是用这种方法〃,说明苏轼青少年时期就运用科学的读书方法,加深对经典诗文的理解,使之受益匪浅〃苏东坡与弟弟苏辙正在这样熟读大量的文学经典之时,他父亲赶考钱羽而归苏洵对功名并未完全死心,自己虽未能考中,但他以纯粹而雅正的文体教儿子,教儿子深研史书为政之法这样的家庭气氛,正适于富有文学天才的青年的发育〃,说明父亲苏洵在文体和为政之法方面的教育对苏轼影响很大
(3)苏轼生活在佛教传播相当发达的四川,……苏轼家庭的宗教气氛也十分浓厚,其父苏洵是云门宗四世圆通居讷皈依弟子,其母程夫人是优婆夷,其弟和其继妻都信佛,这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说明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浓厚的宗教氛围,对他的成长和思想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四十一岁的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政治上的挫败使他开始反省,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意义,并借佛老的方法来净化自心这一时期,他审视自己的经历以及处世态度,重新寻找心灵的支撑点,开始思考人生的真谛,开始接受佛教思想〃,说明政治上的挫败和对人生价值意义的重新思考,使他的创作风格独特,题材广泛〃苏轼诗词的主导风格是洒脱旷达,其旷达风格的形成并非因其个人与偶然,同时也是整个宋代文化浸染下的产物……佛学思想的影响让他形成了一种入世而又超世的境界他在诗词中抒发人生如梦的感触,……从而构建出一个意高妙’的超然旷达的艺术高境〃,说明整个宋代文化的浸染以及佛教文化的影响,使他的思想艺术境界达到超然旷达的境界,营造出独特意境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陈情与感动罗伟章
(1)我读的第一篇古文,是《陈情表》2那时候,我还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我二哥念初中,好读书,在乡上买了本《古文观止》寒假里,大雪盈野,土地被雪盖了,农活也被雪盖了,二哥便拿着书,钻进院坝边新修的空房里,不喊吃饭就不出来,出来时必冻得躬肩缩背,脸色青紫如此十余天后,书变重了——满本都是红色的批注腊月三十那天,父亲和兄弟姐妹上邻院看灯去了,我和二哥都不爱热闹,兄弟俩坐在火塘边,他把书取来,挑一篇念给我听念的是《陈情表》我听不懂内容,但闻到了旧香语言的美,是美到嗅觉里的念了,二哥又背诵,很是自得当他逐句讲解,自得的心淡了那是一个没下雪却打着黑霜的冬日“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这句话给予我的宽慰,至今想来,还心生颤栗我五岁多,母亲就去世了家里的天,是母亲顶着的,父亲也要听母亲的,母亲去世,天就塌了在对未来的惊恐中,我常躲到屋后的林子里,窥视村里小孩跟在各自的母亲身后,从田间地头走过,一声一声地叫“妈”为啥他们都有妈,唯独我没有?我的妈是一个土堆,冰冷而臃肿,摸上去是粗糙的颗粒再摸,还是找不到答案,疑惑就凝结为痛楚我认为自己是世上最悲苦的人然而,李密,《陈情表》的作者,半岁就死了父亲,到四岁,母亲改嫁死别和生离,小小年纪,他就尝透了那是我第一次受到关于痛苦的教育4痛苦不是你一^个人的5当痛苦降临,无力除去,便逃脱,不能逃脱,便忍受——岂止忍受,还要担荷如此,胸襟就撑出别样天地后读杜诗“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那门,那窗,是打开的,打开后就看到万千气象众生之苦里,蕴含着无限生机杜诗让我更深地理解了《陈情表》对我的意义6在我心里,李密始终是个孩子到他写《陈情表》时,已44岁,可依然是个孩子这感觉真没有错李密以孝闻名,《陈情表》以孝动人,“孝”字在甲骨文里就有,是汉字的母字,“老”之下一“子”,“子”紧贴“老”,代表晚辈对老人的扶持李密对祖母侍奉汤药,“未曾废离”,是一辈子的孩子7李密是哪里人,我并不关心人情相类,普天同理但如果突然撞到他的家乡去了呢?那便是故人重逢认识作家,无须相见,读了他的作品,就算认识了作品是作家的内在星空,读过,就不仅认识,还是熟识我和李密认识的年头,该和他写《陈情表》时的岁数差不多吧?这是货真价实的老友了因此,来到川西彭山,得知他是彭山保胜乡人,欢喜心如风拂柳也不是激动,只是心里一亮是烛光的那种亮,外面的世界退去,只照见两人和两人的秘密8彭山县属眉山市,眉山有苏东坡,这奠定了一种美,也奠定了一种温度和好整以暇的气质东坡的厉害,在于个性强空工遁旦氏应遗性一旦能用细节之绚烂抵抗人生之大灾比较起来,李密就过得太苦了身苦,心也苦不过,一国一族,总有些人是要受苦的,他们在贫苦、辛苦和苦厄中,参悟生命,自觉承担,缔造出源头性的文化因子自汉武帝始,孝由家庭伦理延伸至社会和政治伦理,到李密写《陈情表》时的晋武帝,更是强力推行这种伦理,以孝命名的村社山水,由此遍布国中当孝成为准则,就成了孝道孝道是个延展概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从一家,到两家,到三家,到千万家,如此升华为价值观和对共同体的认同在这方面,李密是作了很大贡献的
(9)仲秋时节,雨气蒙蒙,而眼前身后,光影婆娑,整个彭山,如起伏的园林,低处大河奔流,高处竹木葱翠李密故居在保胜乡龙安村,倾斜的坡地上,村道、房子错落有致,干净整洁,左面崖壁,刻满字画,都与李密有关我并不十分在意这些,只悉心察看当地百姓的脸,都安宁祥和从他们脸上,我看到两个字充实人只有在对他人的同情、理解和关照中,才能内心丰盈,从而迈过自我隔绝和自我枯萎的“现代化陷阱”由此扩展,家庭伦理便成为家国伦理、万物伦理,人也因此走出小我,成为大写的人
(10)彭山是个孕育传说的地方,远近闻名的彭祖,活了将近800岁,真假不重要,重要的是对突破局限的表达传说还是一种想象力,是深具可能性的预言,比如张献忠沉银地,多年来也是传说,但考古将传说变成了历史——曾经的事实沉银处就在彭山江口镇河段,而今已发掘出5万多件文物一个生长传说的地方,定有传奇的精神在,这传奇的精神,既是勇猛精进,也是笃定持守在我看来,李密是彭山最大的传奇他用真实书写了传奇在李密的时代,孝已可归为传统文化,他以对传统的尊重和身体力行,以一篇《陈情表》,既感动了晋武帝,也感动了苏东坡,还感动了后世的我以及亿万国人从文学角度,陈情与感动,是文学的根,《陈情表》根深而叶茂,因此成为千古名篇(选自《光明日报》,有删节)
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回忆〃我〃听哥哥念《陈情表》的往事,用〃闻到了旧香〃,形象生动的表现《陈情表》的语言带给〃我〃强烈的美的感受B.第
(3)节中作者说〃至今想来,还心生颤栗〃〃颤栗〃是作者由李密的悲苦触发了自己自幼丧母的内心痛苦、恐惧的复杂感受C.文章第9段对李密家乡彭山的描写,运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句式整齐,语言简洁,画面清新质朴D.最后一节中引入了彭祖的传说,又引入了张献忠沉银的传说,一虚一实,有力地印证了〃彭山是个孕育传说的地方〃这个观点,同时也增添了文章的文化韵味.请赏析文章最后一节中画横线句子(3分)答.作者说:〃李密是哪里人,我并不关心〃但却用了大量笔墨写李密的故乡一一川西彭山,为什么?(4分).综观全文,说说《陈情表》对〃我〃有哪些意义?(6分)答.【答案】
6.B
7.使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从晋武帝到亿万国人,从个人到众人,用排比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陈情表》感人无数的力量;又用〃文学的根〃比喻〃陈情与感动〃用“根深叶茂〃比喻《陈情表》对后世深远的影响,表达了作者对李密的崇敬之情,对《陈情表》的高度赞誉最后一句话既有点题作用,又深化了主题
8.
①作者与李密人情相类,遭遇相似,自幼结识,在内心深处已将李密视为自己熟识的故人老友,至于他的家乡在哪里并不重要;
②作者偶然来到川西彭山,意外发现是李密的故乡,如与老友久别相逢,倍感欢喜,因此用大量笔墨描写彭山;
③彭山自然风景美好质朴,当地人安宁祥和,内心丰盈,使作者更深体味到生长在这里的李密以陈情与感动使孝道升华为价值观和对共同体的认同;
④彭山是个孕育传说的地方,既有彭祖活了近800年的传说,又有张献忠沉银的真实历史,作者用一虚一实的写法,为彭山增添了历史文化色彩;
⑤作者由感悟彭山孕育的传奇精神,写到了李密及《陈情表》用陈情与感动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形成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卒章显志,升华主题
9.
①《陈情表》是我儿时读的第一篇古文;让我闻到了旧香,感受到语言的美;
②曾经给予幼年丧母的我以宽慰,至今仍心生颤栗;
③它让我第一次受到关于痛苦的教育一一痛苦不是一个人的,当痛苦降临,无法逃脱,便只能忍受和承担,如此胸襟就撑出别样天地;
④在我中年时意外在李密故乡与故人重逢〃,由彭山的风土人情、传奇精神我感知并感悟到了《陈情表》对社会伦理、政治伦理以及传统文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分析】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对〃颤栗理解不当,〃颤栗〃应理解为因激动而颤抖原文是〃这句话给予我的宽慰,至今想来,还心生颤栗〃,《陈情表》让幼小的我第一次知道痛苦不是一个人的,引发了共情,有了面对痛苦的勇气,获得了心灵的慰藉;故选Bo.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这段文字运用了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看法,抒发情感〃既感动了晋武帝,也感动了苏东坡,还感动了后世的我以及亿万国人〃运用排比,从晋武帝到亿万国人,从个人到众人,铺陈被《陈情表》感动的人物,形象地写出了《陈情表》感人无数的力量;〃从文学角度,陈情与感动,是文学的根〃运用比喻,以根〃比喻文学中的〃陈情与感动〃,强调了,,陈情与感动〃在文学上的重要性;〃《陈情表》根深而叶茂,因此成为千古名篇〃,〃根深叶茂〃指这篇文章在文学史上长久屹立,地位稳固,且长得枝繁叶茂,说明对后世影响巨大,此句用〃根深叶茂〃比喻《陈情表》对后世深远的影响,表达了作者对李密的崇敬之情对《陈情表》的高度赞誉最后一句话既有点题作用,又深化了主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并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李密是哪里人,我并不关心〃是因为他是哪里人无关紧要,要紧的是〃我〃与李密的经历和对他的感情原文说我五岁多,母亲就去世了〃我认为自己是世上最悲苦的人然而,李密《陈情表》的作者,半岁就死了父亲,到四岁,母亲改嫁死别和生离,小小年纪,他就尝透了〃,可见〃我〃和李密遭遇相似,感情相类;并且〃我〃在幼年时就由二哥引领着〃结识〃了李密,〃我和李密认识的年头,该和他写《陈情表》时的岁数差不多吧?这是货真价实的老友了〃,早已算是熟识的老友,至于他的家乡在哪里并不重要;作者用了大量笔墨写李密的故乡一一川西彭山,首先是因为偶然来到彭山,偶然得知是李密的故乡,〃那便是故人重逢〃,“因此,来到川西彭山,得知他是彭山保胜乡人,欢喜心如风拂柳〃,这便是作者用大量笔墨描写彭山的直接原因;其次,来到彭山,看到了这里的自然风光整个彭山,如起伏的园林,低处大河奔流,高处竹木葱翠〃,感受到与众不同的气质〃奠定了一种温度和好整以暇的气质〃,看到了民风的质朴与温和〃悉心察看当地百姓的脸,都安宁祥和从他们脸上,我看到两个字:充实〃,作者更加感觉到李密的孝道对当地的影响,‘一国一族,总有些人是要受苦的,他们在贫苦、辛苦和苦厄中,参悟生命,自觉承担,缔造出源头性的文化因子〃〃从一家,到两家,到三家到千万家,如此升华为价值观和对共同体的认同在这方面,李密是作了很大贡献的〃,作者更深体味到生长在这里的李密以陈情与感动使孝道升华为价值观和对共同体的认同,这是用大量笔墨写彭山的深层原因;另外,这个地方历史文化悠久,既有传说当中的彭祖〃远近闻名的彭祖,活了将近800岁〃又有真实存在的张献忠沉银地〃沉银处就在彭山江口镇河段,而今已发掘出5万多件文物〃一虚一实,为彭山增添了历史文化色彩;并由此感悟到精神层面,〃一个生长传说的地方,定有传奇的精神在,这传奇的精神,既是勇猛精进,也是笃定持守在我看来,李密是彭山最大的传奇他用真实书写了传奇〃,以及对文化的影响,〃在李密的时代,孝已可归为传统文化,他以对传统的尊重和身体力行,以一篇《陈情表》,既感动了晋武帝,也感动了苏东坡,还感动了后世的我以及亿万国人〃,卒章显志,升华主题.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文章开头写〃我〃与《陈情表》的结识,〃我和二哥都不爱热闹,兄弟俩坐在火塘边,他把书取来,挑一篇念给我听念的是《陈情表》我听不懂内容,但闻到了旧香语言的美,是美到嗅觉里的〃,《陈情表》是我儿时读的第一篇古文;让我闻到了旧香,感受到语言的美;《陈情表》给了〃我〃情感的慰藉,〃我〃幼年丧母「〃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这句话给予我的宽慰,至今想来,还心生颤栗〃,《陈情表》曾经给予幼年丧母的我以宽慰,至今仍心生颤栗;《陈情表》让〃我〃对于痛苦有了独特的认识,〃那是我第一次受到关于痛苦的教育〃〃痛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