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1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辽宁省丹东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在商周时期的安阳殷墟、洛阳庞家沟和山西侯马的铸铜作坊遗址中,除了出土了数以万计的铜范外,还出土有融铜炉、烘范窑、鼓风管、珀蜗、铅锭、铝锭及各种礼器、兵器和工具等半成品此外还有工作台、水井、道路等这些发现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
①家庭手工业发展最高水平
②冶铁技术体系建立情况
③金属冶炼工具的工艺水准
④铸造青铜器的工艺过程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K答案工DK解析H依据材料“除了出土了数以万计的铜范外,还出土有融铜炉、烘范窑、鼓风管、生埸、铅锭、铝锭及各种礼器、兵器和工具等半成品此外还有工作台、水井、道路等”,可以看出金属冶炼工具的工艺水准以及铸造青铜器的工艺过程,
③④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家庭手工业的状况,也不能看出冶铁技术如何,排除ABC项故选D项.集市贸易中介绍买卖双方贸易活动的经纪人被冠以“牙人”称号,始见于唐代宋时牙人的种类增多,他们在边贸互市、城乡交流等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起着信息传递、媒介沟通、经营代理等重要作用宋代牙人的发展()A.说明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B.得益于当时商品经济发展C.大大提高了工商业者社会地位D.促使政府放松了社会控制K答案HBK解析H依据材料“宋时牙人的种类增多,他们在边贸互市、城乡交流等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起着信息传递、媒介沟通、经营代理等重要作用”,可以看出宋朝牙人的增多,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B项正确;封建政府不可能放弃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政府对社会的控制放松,排除D项故选B项
3.从清代中期开始,“石骨尽露、山头无复有土”的情况已屡见不鲜为解决此类问题,定基础;对人类文化而言,得出保存、传播和发展人类文化;对经济发展而言,得出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53-1976年是我国集市贸易政策的探索时期,这个时期基本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制贸易”政策或在“统制贸易”政策下对自由贸易的探索,渠道单一,较为封闭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补充部分,任何人不得乱加干涉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统制贸易政策已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1985年初中共中央正式提出改革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1992年党的十四大作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此后市场范围逐步扩大,大多数商品的价格放开,计划直接管理的范围缩小,市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大大增强,从此以市场为导向的社会主义集市贸易政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摘编自张先友《论新中国党的集市贸易政策的形成和发展》材料二新时期我国乡村集市的繁荣,意味着农村消费市场在发展当前大多数农户的农业生产经营商品化程度都在不断提高,而且由于市场能给广大农民带来便利和价廉物品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放弃自给而选择市场,长期下来自然就依赖于市场了所以,乡村集市的繁荣发展,在一定意义上推动了乡村社会生活方式的市场化和城镇化尽管目前的乡村集市处于低端市场层次,甚至还存在由监管的松散和缺失而引发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状况是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即由农村经济发展和结构所决定的乡村市场的现代转型问题,关系农村社会结构的转型与发展——摘编自陆益龙《制度、市场与中国农村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集市贸易政策的变化并简析变化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我国新时期的乡村集市K答案11
(1)变化从“统制贸易”政策到自由贸易政策;从单
一、封闭到多渠道、开放;逐渐引入市场机制(逐渐以市场为导向),计划管理范围逐渐缩小(任答两点)原因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的推动;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决策(任答两点)
(2)评价乡村集市的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连接了城乡,便利了乡村百姓生活;推动了乡村的发展;推动社会结构转型与发展;助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答四点)但市场层次低,需要现代转型;因监管不到位存在问题K解析』1变化依据材料“1953-1976年是我国集市贸易政策的探索时期,这个时期基本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制贸易政策或在统制贸易政策下对自由贸易的探索,渠道单一,较为封闭”,得出从“统制贸易”政策到自由贸易政策;从单
一、封闭到多渠道、开放;依据材料“此后市场范围逐步扩大,大多数商品的价格放开,计划直接管理的范围缩小”,得出逐渐引入市场机制逐渐以市场为导向,计划管理范围逐渐缩小原因依据材料“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补充部分”,得出改革开放;依据材料“1992年党的十四大作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此后市场范围逐步扩大”,得出市场经济体制的推动;从经济发展角度分析,得出经济发展的需要;从党的英明领导角度分析,得出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决策2评价依据材料“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状况是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即由农村经济发展和结构所决定的”,得出乡村集市的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依据材料”而且由于市场能给广大农民带来便利和价廉物品,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放弃自给而选择市场”,得出连接了城乡,便利了乡村百姓生活;依据材料“乡村集市的繁荣发展,在一定意义上推动了乡村社会生活方式的市场化和城镇化”,得出推动了乡村的发展;推动社会结构转型与发展;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分析,得出助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依据材料“尽管目前的乡村集市处于低端市场层次,甚至还存在由监管的松散和缺失而引发的问题”,得出但市场层次低,需要现代转型;因监管不到位存在问题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驯化物种时间、地点举隅(注表中的问号代表该区域的农业发展可能也受其他地区的影响,或该地区已发展出农业,但不确定那里的作物种类)——整理自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一人类社会的命运》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食物生产”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K答案I示例一食物生产兴起时间和模式存在地理差异农牧业主要起源于西亚、中国和中美洲已经发展出农牧业的地区,农牧业出现的时间相距甚远,如东亚比美国东部早几千年各地获取食物生产手段的过程不同,有些地区的人驯化当地的动植物,自行发展出农牧业,大部分地区则由农牧业的原生地引进农作物、牲口和农牧技术如西欧是在西南亚的作物和牲畜传播过来后驯化出木地作物的各地区驯化的植物、动物品种也各不相同总之,因为地理或生态屏障、人口密度、气候差异等因素可能对食物生产的进度与方式产生影响,从而导致了各地区食物生产兴起的差异性示例二食物生产方式的变化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人类早期依靠自然界现成的动植物为生,在长期的采集和渔猎过程中,人类掌握了某些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学会了选择、驯化野生动植物,最初的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古代不同地区的居民都培育或引进了适合本地区种植的农作物和饲养的家畜人类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初步改变了纯粹依赖自然资源的状况,增加了粮食供应,生活方式向定居过渡总之,通过驯化野生动植物而发展出的原始农业,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和生活方式其他论题食物生产方式的改变推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食物生产方式的改变促使人类社会生产关系的改变;物种交流(引进)促进食物生产的扩展等也可K解析H依据材料“西南亚……小麦、豌豆、橄榄,绵羊、山羊”,“中国……稻米、小米,猪、蚕”,“中美洲”,“安第斯山脉和亚马孙地区”,“美国东部”,“萨赫勒(非洲中北部)”,得出论题食物生产兴起时间和模式存在地理差异列举农牧业在不同地区的时间差异,不同情况,不同特点,进行论述,得出结论因为地理或生态屏障、人口密度、气候差异等因素可能对食物生产的进度与方式产生影响也可从其他角度进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嘉庆初年,浙江开始下令“不得仍种苞芦”;道光初年,陕西西乡下令“永将北山封禁”,以“禁止玉米种植”;道光十三年,更有御史上奏朝廷,请求通过禁止“棚民开山”“种植包米”这些做法表明()A.玉米种植开始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B.物种交流促进世界经济联系增强C.新物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受到关注D.官员有效遏制了玉米种植的危害K答案》cK解析H依据材料“石骨尽露、山头无复有土”,道光初年,陕西西乡下令“永将北山封禁”,以“禁止玉米种植”等等,可以看出玉米的种植对当地的生态产生了严重的影响,c项正确;“开始”表述错误,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玉米对清朝当地的影响,排除B项;官员的作用仅仅是一方面,排除D项故选c项.如表是建国初期到1992年国内交通发展情况表(部分),据如表可知,我国()A.已经建立起完善的运输体系B.运网设施质量已大为改观C.已经形成贯通全国的交通网D.交通运输布局已得到优化K答案》BK解析U依据材料表格信息可知,到1992年,我国的公路里程,铁路,电气化铁路,以及内河航道,都有了较大的改观,体现了运网设施质量已大为改观B项正确;我国的运输体系仍不完善,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出形成贯通全国的交通网,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交通运输的质量改观,并不是布局优化,排除D项故选B项.罗马共和国初期,罗马城建设缓慢,建设活动由元老院委托监察官、承建商招标并由国库出资;共和国后期,罗马城建设加快、造价加大,个人出资的建设方式逐渐兴起,恺撒曾出巨资购地新建广场、扩建元老院会堂等这些变化()A.说明罗马建筑风格渐趋奢华B.促进民主共和精神广泛传播C.体现罗马城政治地位的提升D.利于推动罗马政治体制转变K答案》DK解析』据材料可知,罗马共和国初期,罗马城建设缓慢,建设活动由元老院委托监察官、承建商招标并由国库出资;共和国后期,罗马城建设加快、造价加大,个人出资的建设方式逐渐兴起,这促进了罗马共和政体向罗马君主专制政体的演变,D项正确;材料主旨是罗马城建设经费的来源,而非强调其建筑风格,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罗马城建设经费的来源,而非强调促进民主共和精神广泛传播,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罗马城政治地位的提升,排除C项故选D项.1571年,西班牙殖民者占领马尼拉后,建立了以马尼拉为中转站的中国与西属美洲的联系,开始了为时将近250年的大帆船贸易这直接推动了()A.商业贸易的兴起B.商业革命的发生C.贸易中心转移D.价格革命的发生K答案』CK解析H依据材料“建立了以马尼拉为中转站的中国与西属美洲的联系”,可以看出新航路开辟,西班牙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开辟了美洲与亚洲之间的贸易,c项正确;商业贸易之前就已经产生,排除A项;商业革命的范畴较大,排除B项;价格革命体现的是价格的变化引发阶层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C项.英国内城问题,即所谓英国内城困境,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表现为大量制造业工厂关闭,大批住宅房屋被遗弃,城市中心人口大量迁移到城镇或城市边缘地带的小城镇,城市环境质量严重下降等据此可知,当时英国()A.内城遭到彻底废弃B.工业结构发生转变C.人才外流十分严重D.城市交通根本改变K答案HBK解析1依据材料“大批住宅房屋被遗弃,城市中心人口大量迁移到城镇或城市边缘地带的小城镇”,可以看出工业的外迁,促使内城的人口迁移到城镇或是城市边缘,B项正确;“彻底”表述绝对,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人才的外流,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城市交通的改变,排除D项故选B项.俄乌两国合计占世界小麦出口的25虬2022年2月,俄乌战事爆发,国际粮价在此后出现暴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玉米和小麦期货价两周内累计分别上涨
5.99%、
16.39%和
29.02%o俄乌战事引起市场对世界小麦供应链的普遍担心材料表明()A.全人类正在形成利益共同体B.国际冲突导致食品安全危机C.全球化损害低收入国家利益D.国际社会的双向交流已式微K答案UAK解析H依据材料“2022年2月,俄乌战事爆发,国际粮价在此后出现暴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玉米和小麦期货价两周内累计分别上涨
5.99%、
16.39%和
29.02%”,可以看出现今世界经济的联系非常密切,牵一发而动全身,可见全人类正在形成利益共同体,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食品安全问题,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全球化对低收入国家利益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国家的双向交流,排除D项故选A项.商鞅提出,“法不察民之情而立之,则不成;治宜于时而行之,则不干故圣王之治,慎法、察务”据此可知,商鞅主张()A.立法和治理要合乎时宜B.要通过法律实行善治C.直接用法律来治理国家D.向社会大众普及法律K答案』AK解析H依据材料“法不察民之情而立之,则不成;治宜于时而行之,则不干”,可以看出商鞅主张立法和治理要合乎时宜,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的善治,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法律应该根据民众的情况设立,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向社会大众普及法律,排除D项故选A项
10.白居易的《胡旋女》有云“胡旋女,出康居,徒劳东来万里余中原自有胡旋者……”胡旋舞到中原后经过改良,在民间广泛传播这反映了()A.民族交融助推文化趋同B.三教合一促进文化繁荣C.丝绸之路成就盛唐气象D.文化交融推动艺术创新K答案1DK解析』据材料可知,“胡旋舞到中原后经过改良,在民间广泛传播”,这体现了文化交融推动艺术创新,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文化趋同,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三教合一”,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盛唐气象,排除C项故选I)项.“国民”一词在1903年和1905年的中国,使用竟分别达到4000次和3500次左右以“国民”命名的报纸、期刊、学会、学校也大量出现,以致有文章指出“近世有叫号于志士,磅礴于国中之一绝大名词,日‘国民这反映出当时()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国民意识已经普遍觉醒C.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发展D.培育国家观念的迫切性依据材料“国民”一词在1903年和1905年的中国,使用竟分别达到4000次和3500次左右,可以看出当时“国民”一次的流行程度之高,但是民众的国民观念有待发掘,I)项正确;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辛亥革命的影响,但此时辛亥革命尚未爆发,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国民意识观念还是比较淡薄,排除B项;1915年新文化运动爆发,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如图反映了某种文字的变化对该文字解读正确的是()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650年K答案》cK解析』依据题干图示,结合所学可知该文字是古西亚文明的代表楔形文字,体现出书写形式从具体走向抽象,可以用于书写当时的契约,
②④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楔形文字,不是字母文字;材料体现的是古西亚文明成就,排除ABD项故选C项.十字军东征(1095-1291年)是西欧封建领主和骑士在罗马教廷组织下对地中海东岸国家发动的战争新的词汇随着东征加入到欧洲的语言里,如cotton(绵)muslin(平纹细布)divan(沙发床)等欧洲人还带回许多新奇的纺织品、食物和香料等据此可知,这场战争()A.客观上加速了经济文化交流B.加速了希腊化时代到来C.是欧亚经济交流活动的开始D.推动了欧洲社会的统一K答案』AK解析H依据材料“新的词汇随着东征加入到欧洲的语言里,如cotton(绵)muslin(平纹细布)divan(沙发床)等欧洲人还带回许多新奇的纺织品、食物和香料等”,可以看出东征客观上加速了经济文化交流,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希腊化时代,排除B项;欧亚之间的交流之前就已经存在,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其对欧洲统一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1869年,美国第一条横贯东西的太平洋铁路的西段由1万多名华工修筑,东段由
3.8万名爱尔兰工人修筑;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大批外国移民涌入美国城市,促进城市工业、商业和服务业发展据此可知()A.人口迁徙推动美国发展B.移民是美国建设的主力C.移民推动了城市化进程D.华工对美国的贡献最大K答案HAk解析n依据材料“太平洋铁路的西段由1万多名华工修筑东段由
3.8万名爱尔兰工人修筑”,“大批外国移民涌入美国城市,促进城市工业”,可以看出外来的人口迁徙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移民对美国建设的作用,不能看出“主力”,排除B项;城市化进程知识一个方面,排除C项;除了华工,还有其他的移民,不能反映贡献程度,排除D项故选A项.如表二战后部分新兴民族国家文化发展情况表,据如表可知,这些国家文化发展的共同点是()A.大力弘扬本民族传统文化B.民族文化发展面临巨大威胁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结合D.利用西方文化改造民族文化K答案XcK解析H据材料可知,无论是印度、新加坡文化,还是埃及文化,都有欧洲文化因素的影响,体现了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结合,c项正确;材料主旨是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结合,而未强调弘扬本民族传统文化,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民族文化面临威胁”,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利用西方文化改造民族文化”,而是体现了文化的多元特点,排除D项故选C项.法国将国家及公共机构所有的历史古迹低价对外开放;对个人所有的历史古迹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其对外开放;设立免费参观日、文化遗产日、25岁以下的公民以及教师可免费参观文化遗产等等这些做法()A.突出对遗产原有价值的保护B.开发利用了历史文化遗产C.扩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范围D.建立了系统全面的保护网K答案』BK解析》依据材料“法国将国家及公共机构所有的历史古迹低价对外开放……”,可以看出法国通过各种政策向公众开放,体现了法国充分利用文化遗产来教育影响广大的民众,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对遗产原有价值的保护,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扩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范围,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建立了系统全面的保护网,排除D项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唐代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发展阶段,也是茶叶及茶文化向周边国家和地区传播的重要时期该时期茶叶传播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沟通与交流,而非商品贸易活动茶文化的传播不仅仅是茶叶这一消费品的外输,更是与茶有关的文化生活方式与审美情趣的输出无论是寺院僧侣间的交流,官方的赏赐赠与,还是民间的互动,处处都流淌着浓厚的友情唐代,中国处于世界文化的中心,有着大量物质和精神财富,占据着文化的制高点,周边的部族和国家都在主动而心悦诚服地汲取唐文华的营养,“在中国历史上,文化之花最为盛开、最为灿烂夺目的唐代文化,犹如高处向低处流淌的水流,流向周围各个国家”茶文化是唐代文化制度输出的具体形态一一摘自刘礼堂宋石磊《唐代茶叶及茶文化域外传播考》
(1)根据材料,概括唐代茶文化对外传播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茶文化对外传播的意义K答案U
(1)特点是中华茶文化对外传播的主要代表;是唐代文化输出的重要形式;突出文化的沟通与交流;传播形式多样,和平交流;以优秀文化辐射影响周边国家(任答三点)
(2)意义促进周边部族和国家发展;促进日本形成独具特色茶道;有利于中华文化的辐射、传播;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促进东亚文化圈的形成;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任答四点)K解析HK小问1详析X特点据材料“唐代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发展阶段,也是茶叶及茶文化向周边国家和地区传播的重要时期”可知,唐代是中华茶文化对外传播的主要代表;据材料“该时期茶叶传播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沟通与交流,而非商品贸易活动茶文化的传播不仅仅是茶叶这一消费品的外输,更是与茶有关的文化生活方式与审美情趣的输出”可知,茶文化是唐代文化输出的重要形式;突出文化的沟通与交流;据材料“无论是寺院僧侣间的交流,官方的赏赐赠与还是民间的互动,处处都流淌着浓厚的友情”可知,唐代茶文化传播形式多样,和平交流;据材料“唐代,中国处于世界文化的中心,有着大量物质和精神财富,占据着文化的制高点,周边的部族和国家都在主动而心悦诚服地汲取唐文华的营养”可知,唐代以优秀文化辐射影响周边国家(任答三点)K小问2详析X意义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促进周边部族和国家发展;促进日本形成独具特色的茶道;有利于中华文化的辐射、传播;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促进东亚文化圈的形成;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等方面回答(任答四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欧洲第一所大学诞生于1088年的意大利到15世纪末,欧洲已有40多所大学,基本都设有4个学科文艺、医学、法律和神学文艺学科属于普通科,学习“七艺”语法(包括拉丁语和文学)辩证法(即逻辑学)修辞(包括散文、诗的习作和法律知识)几何(包括地理和自然历史)算术、音乐,以及天文学(包括物理学和化学)在大学里,最使教师、学生感兴趣的是参加辩论会,学生要想获取学位,必须经过公开答辩一一摘自周明博《全球通史》材料二英国19世纪
20、30年代开始出现新的大学和学院,创造了英国模式的办学理念,学生在大学要学习经典文科课程而非“有用”课程,因为大学是学习“做人”的地方19世纪后期,德国开创了一种新的大学模式一一研究型大学模式,与英国模式不同的是,在研究型大学中,教学和研究结合在一起研究是为了创造新知识,不是简单地存储已有知识——摘编自钱颖一《大学的改革》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概括中世纪和19世纪欧洲大学的特点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世纪和19世纪欧洲大学的共同作用K答案U(l)特点中世纪发展早,数量多;重人文引领,科学与人文融合;管理创新;教学方式开放(任答两点)19世纪创新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英国通过文科课程育人德国教学与研究相结合
(2)共同作用培养人才,推动欧洲科技与文化发展;促进西方思想解放;为近现代大学发展奠定基础;保存、传播和发展人类文化;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任答三点)k解析H
(1)特点中世纪,依据材料“欧洲第一所大学诞生于1088年的意大利到15世纪末,欧洲已有40多所大学”,得出发展早,数量多;依据材料“基本都设有4个学科文艺、医学、法律和神学”,得出重人文引领,科学与人文融合;依据材料“在大学里,最使教师、学生感兴趣的是参加辩论会,学生要想获取学位,必须经过公开答辩,得出管理创新;教学方式开放19世纪,依据材料“英国19世纪
20、30年代开始出现新的大学和学院,创造了英国模式的办学理念”,“19世纪后期,德国开创了一种新的大学模式”,得出创新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依据材料“学生在大学要学习经典文科课程”,得出英国通过文科课程育人,依据材料“在研究型大学中,教学和研究结合在一起”,得出德国教学与研究相结合
(2)共同作用对人才培养角度分析,得出培养人才,推动欧洲科技与文化发展;从思想解放角度分析,得出促进西方思想解放;对近现代大学发展而言,得出为近现代大学发展奠地区单独驯化物最早可考的驯化时间植物动物
1.西南亚小麦、豌豆、橄榄绵羊、山羊公元前8500年
2.中国稻米、小米猪、蚕公元前7500年或更早
3.中美洲玉米、豌豆、南瓜火鸡公元前3500年或更早
4.安第斯山脉和亚马孙地区马铃薯、木薯骆马、天竺鼠公元前3500年或更早
5.美国东部向日葵、藜菜无公元前2500年6萨赫勒(非洲中北部)高粱、非洲米珠鸡公元前5000年或更早
7.热带西非非洲山菜、油椰无公元前3000年或更早
8.埃塞俄比亚咖啡、苔熬无•
9.新几内亚甘蔗、香蕉无公元前7000年采借其他地区始祖作物之后在当地发展出的驯化物
10.西欧罂粟、燕麦无公元前6000—前3500年
11.印度河流域芝麻、茄子印度牛公元前7000年
12.埃及西克莫无花果、油莎草虎、猫公元前6000年建国初1992年公路里程铺有路面的
39.5%
87.7%铁路复线(双线铁路)率4%
25.5%电气化铁路无占营运里程
15.66%水深1米以上的内河航道
32.9%56%国家文化印度政治体制学习英国,主要官方语言为英语和印地语;崇尚甘地思想;尊重宗教信仰多样性;种姓制度依然具有重要影响新加坡发扬儒家文化精华;吸收西方科学技术、管理知识等埃及伊斯兰教为官方宗教;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英语和法语被广泛使用;有欧洲和西亚文化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