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2023年班主任培训心得体会说明文教学一向是初二的教学重点,它不同于小学时的浅尝辄止,只为教学生对课文信息的进行梳理,而更侧重于以文本为依托,教会学生举一反三的去学习说明文这一文体的相关知识,以便更清楚地阅读相关文体但只为达成目标而不讲究方法,很容易造成课堂的满堂灌和乏味,而缺少本该有的语文味儿也许是意识到这个问题,部编教材删改了之前说明文单元的一些课文,例如重复的建筑说明文《故宫博物院》、偏美学的《桥之美》和《屏》,取而代之的是《梦回繁华》和《蝉》其中《蝉》照应了课后名著导读的《昆虫记》,更能学以致用而《梦回繁华》更以其极具艺术性的题目吸引了很多人其中就包括二中的孙俞芳老师,在国培示范课上,孙老师说课时就提到了自己被这一题目所吸引,想要让学生真正感悟“繁华”的初心因此在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上,孙老师一改传统说明文的教学模式,在注意文体特点的同时,还能注重文本意识一堂课一直以“繁华”为主线,紧扣“繁华”二字,让学生“找繁华探繁华现繁华拓繁华环节紧凑,繁华似锦平易近人的谈话,开门见山,直接发问是否文不符题?可从哪些地方找到“繁华”?干脆凝练但这一环节的开展也需要学生对课文有充分的预习,才能迅速找到“繁华起初学生有些矜持,所找到的内容大多是含有“繁华”二字但在老师的层层指导下,他们开始会在纷繁的文字里,概括出繁华,归纳了“经济繁华内容繁华技艺繁华”点三,以达到找“繁华”的目的这一环节的设计,一开始就迅速增强了学生的文本意识,并锻炼了学生快速梳理信息的能力,同时还明确了说明对象,可谓一石三鸟,但光找到,只是热身运动,对文本有个整体感知,并不是最终目的探繁华”才是重头戏探繁华”分为探说明对象的特征和探说明方法两个方面说明文中往往是说明方法体现说明特征,而了解了说明对象的特征才算是对说明对象有了理性的认识《梦回繁华》的说明对象虽然很容易明确,但提到的内容颇多,说明对象的特征并没有像《中国石拱桥》和《苏州园林》中有主旨句那样具体可查,而需要自己在阅读中做总结这对于才系统的学习说明文的学生来说,是有些困难的但幸好在说明文方法的运用上,文字明晰晓畅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的说明方法相关知识,学以致用,反推说明对象的特征这无疑成了教学重点虽然这是一篇自读课文,但直接放手,学生还是有点茫然无措因此孙老师根据一位学生回答的情况,整理出示例让学生回答有所抓手,有据可依学生“探繁华”的效率也有所提升了,这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现繁华”阶段更是精彩,以内容繁华为主体加以解读,找出了很多四字词语,并让学生根据画作片段,选择一组四字词语,复述再现文本这样的设计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清明上河图的内容认识,更锻炼学生消化文本后的口语表达能力口语表达一向是说明文教学忽略的课程标准所提及的要求尽管开始时,学生还并未完全消化,复述表达也不尽人意,但这种环节无疑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任文何体的教学都要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根据这一原则,孙老师还设计了“拓繁华”这一环节,即让学生换位思考,设计考题,这既是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又起到回顾课堂的作用,让学生能够一课一得耐得住寂寞,方能守得住繁华,愿你拥有青春的繁华,展现了孙老师对语文教学的热情,也表达了她对学生的无限期望这是课内到课外的延伸若此处再结合时代背景重申“梦回繁华”背后的意义或结合《国藏》节目中“千里江山图”的鉴赏,我想也许课堂的深度和高度会更加丰富其实语文教学何尝不是一场寂寞的孤旅,但因为有了一位又一位老师静心的思考与虚心的研讨,才有了这一堂又一堂繁华的语文课,感谢孙老师的“繁华似锦教会我们说明文的教学除了教会学生知识之外,更要锻炼学的能力,严格遵循课程标准的指导,设计符合学生的学情要求的教学活动,做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